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12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9/1270

  “哦,那现在移民过来这么多人,你的买卖一定会火起来。”
  “借你吉言。”
  施琅说道:“走走,跟我一起走,缘分一场。”
  “哈哈,施兄请。”
  “对了,施兄,你说,这突然移民这么多过来,治安如何保证?”
  “唉,这你就不懂了吧,有军队呢!”
  “军队也过来了?”
  “过来了,肯定要过来,而且听说还来了不少人。”施琅神秘地说道,“这南大陆上是有原住民的,其实两年前,朝廷就派人过来过,和这里的原住民有过交流。”
  “要不然怎么会贸然移民这么多人过来?”
  “原住民不会反对?”
  “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咱们来了,带来丝绸、陶瓷、茶叶、盐铁,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好事,当然,为了以防万一,所以朝廷也出动了军队。”
  姚启圣又说道:“你说朝廷在海外各地移民,真不怕海外哪些人某天突然起兵造反,自立为王?”
  “嘘,这话你都敢说,不想活了?”
  “我只是提出我心中的疑惑。”
  “至少圣武皇帝陛下在的时候,还没有人敢造这个反吧。”施琅压低声音,叹了口气。
  “施兄为何叹气?”
  “我只是突然想到你刚才说的这些。”
  “我说的?”姚启圣疑惑道,“你是说担心有人造反这事?”
  施琅从口袋里拿出一包烟,递给姚启圣一支,姚启圣摇了摇头。
  施琅自己点燃了一支烟,抽了一口:“谁说不是呢,现在中原正在查出贪官,你说有些贪官会不会连夜携带自己的财产,混入移民大军中,来到这新大陆改头换姓?”
  “这……这倒是真有可能。”
  “还有一批企图行刺皇帝陛下的人,他们的余孽,会不会也加入移民潮,混入到新大陆发展势力?”
  “真倒是也有可能。”
  越这样说,姚启圣心中越发有些沉重起来。
  “现在大明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了,四海之内,都有汉民,这地盘一大,就不好管了。”施琅拿出一张银钞,“越往后,它的维系作用越大。”
  姚启圣说道:“其实,当大多数人都有饭吃,且有收入养活家庭的时候,小部分人想要造反,是不容易的。”
  “你看看,古代的王朝迭代,都是大部分人吃不起饭了。”
  施琅说道:“那安禄山怎么说呢?”
  “那是唐明皇自己携带了政务,才被安禄山有机可乘,如今朝堂上人才如云,陛下圣明烛照四海,有人想要造反,很难。”
  “若是陛下千古之后呢?”
  “你是说朝廷不立太子这事吧?”
  施琅打住话题:“我什么都没有说,走,姚兄,陪我去喝一杯,对了,我听说公主殿下也来南大陆了。”
第1120章
笑着把人打了!
  来南大陆的第一批人集中在南大陆北部一个港口。
  这个港口被命名为“楚城”,至于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严格来说,是大家随口叫来的。
  它的谐音是“初城”,意为南大陆最初的城市。
  大家也知道,天朝各地的方言繁多,这“初城”叫着叫着,就成了“楚城”。
  既然大家都这样叫了,官方也就默认了,于是连官方文书上也写着“楚城”。
  在上表朝廷的时候,朝廷一听都在喊“楚城”,那就楚城吧。
  楚城的地位是南大陆第一个移民聚集点。
  200万人不可能一口气同时抵达,都是分批分批到的。
  最初到楚城的是朝廷的军队和官府的人。
  半年前在这里修建起了军政司衙门,军营,还有南大陆巡抚衙门。
  相关的一批官员开始丈量土地,成地围城,制定政策。
  按照规矩,土地归朝廷所有,凡是移民过来的,可以低价购买。
  价格很低很低,0.5两一亩地,这是中原价格的一半。
  至于生活的必须设施,例如食品店,服装店,早在第一批跟随朝廷过来的人,就拿到内部名额,把店开起来了。
  后到的人,要么赶紧买地,要么乖乖加入渔夫们的行列,去海边打渔赚钱。
  一部分人跑去打渔的,一部分人买了地。
  当然,队伍大了,总有许多不按规矩行事的人。
  相当一批人跑到丛林里去伐木,砍了之后,悄悄卖出去,也算是在争抢第一桶金。
  这是一个发家致富的时代,愿意出来的,没有多少人会一直抱怨生活对他们的不公,他们更多的是在想尽办法去赚钱。
  资源就在那里,先到先得,大家都懂这个道理。
  官府嘛,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明面上规定不准私自砍伐树林,但实际上根本不可能绝对禁止。
  况且,随着人口的增多,对木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几个月的时间,楚城也有了简单的道路,虽说依然灰尘漫天,却已经初具规模。
  道路两边临时搭建起来的木屋人进人出的,中原各地不同的方言在这里出现。
  可以听到浙江的、湖广的、四川的、河南的、两广,还有胡建……哦不对,是福建的。
  概括起来主要是西南官话,中原方言、吴越系和粤语。
  明朝时期的北京说的可不是21世纪的北京话,明朝时期的官话是南京话,属于吴越系。
  这是朱元璋时期推行的“洪武正韵”,有8个音节。
  后世的北京话,是雍正时期推行的,揉入了不少满语,也简化了许多。
  所以,这楚城的官话自然也是南京话,因为官员们都必须学官话的。
  不然宣见到北京陛见皇帝,一口的粤语,你让皇帝情何以堪?
  既然官员们用南京话,一些迁过来的有钱人平日里免不了办手续,自然也都使用的南京话。
  就这样层级传染,你可以看到一些四川人也开始学着在公众场合说南京话。
  当然,你甚至可以看到少部分辽东过来的人,和广州人在那里热心交流。
  广州人可能做生意做习惯了,许多事情都会特意去顺着他们。
  于是,你还可以看到广州人在那里说辽东发……话。
  姚启圣和施琅坐在路边的小酒馆喝酒。
  酒在这里卖得很贵,一般人喝不起。
  姚启圣有些震惊,这位施公子还真是有钱啊。
  若是他知道施琅是海军大将施大瑄的儿子,可能会震惊得下巴都掉在地上。
  “施兄,刚到这里就让你破费,我这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啊!”
  “哈哈哈,姚兄,我这人平生最爱的就是酒,其次爱结交朋友,区区几坛酒而已,不足挂齿,等你日后飞黄腾达,请我再喝几杯。”
  姚启圣感慨道:“我这做小本买卖的人,不知何时才能飞黄腾达啊!”
  “依我对姚兄的了解,快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9/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