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1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1270

  最后大家一致确认了一件事:万丹伟征用这张树叶擦过屎!
  现在是头猪都知道万丹伟征是什么处境了。
  大同镇的军报也很快就传来了。
  崇祯就气定神闲坐在大同城里。
  而此时此刻,整个草原已经成了惊弓之鸟。
第151章
清洗草原的开始
  当石吉阿木图擅自领兵出去的消息传到卓尔巴图的耳朵里的时候,他气得暴跳如雷。
  但当大明皇帝陛下亲征大同镇,万丹伟征全军覆没的消息也传来的时候,卓尔巴图已经顾不上生气了。
  他只感觉脖颈处凉凉的,还管个屁的石吉阿木图!
  现在只需要做一件事,立刻马上毫不犹豫地去大同城陛见大明皇帝陛下,谢罪!
  卓尔巴图为什么不像顺义王卜失兔那样蹦跶?
  因为在前年,他从皇太极那里逃出来的时候,遇到林丹汗,被林丹汗强行收编。
  林丹汗西征攻打鄂尔多斯部的时候,后方被正巧来草原找林丹汗报仇的御林卫给屠灭了。
  当时卓尔巴图就在现场,他看见一颗颗人头堆起来,看见过明军杀人。
  御林卫绝不是顺义王以为的那样。
  卓尔巴图和俄木布一样,是亲眼看见过的。
  所以,当皇帝圣驾到大同城的时候,他比谁都积极。
  可转念一想,现在大同镇的明军和蒙古人厮杀得厉害,自己就这样过去,万一被当做敌军一刀砍了不就扯淡了么!
  所以不能这样来,刚奔出去渴望去面圣的卓尔巴图立刻调转回去,然后开始写信给崇祯。
  信的内容就比较简单了,首先是大义凛然地告发了石吉阿木图卑鄙、龌龊的背叛行为,然后用他能想到的一切赞美之辞词语来歌颂了英明神武、睿智非凡、圣明烛照四海的大明皇帝陛下。
  在大同城内的崇祯此时可不止接到了卓尔巴图的信。
  顺义王卜失兔也写信给崇祯了。
  比起卓尔巴图的信,卜失兔的信写得显然更加具有水准。
  如果卜失兔生活在21世纪,去当一名编剧或者作者,绝对还是合格的。
  他先是用大概一千来字极力表达了自己对大明绝对的忠诚,然后又用了一百个词语痛斥了那顺巴依尔和布和巴图这两个人的卑鄙无耻、奸诈和不要脸。
  他们居然欺骗单纯善良的顺义王卜失兔。
  如何欺骗呢?
  其中一段:敬爱的陛下,事情是这样的,臣听闻叛贼作乱大同镇,心急如焚,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立刻派那顺巴依尔和布和巴图这两人分别统帅3万土默特部勇士前去讨伐叛军,岂料这两人竟然私下与万丹伟征串通好,臣得知消息后痛心疾首,立刻派人前去阻拦。所幸,恶有恶报,这两人遇到了陛下的亲卫军,阴谋被粉碎,他们的兵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他们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烛光之火竟敢与日月争辉!
  厚厚的一堆信,都在说,陛下,臣对大明那是绝对忠心的,陛下天威浩荡,四海八荒,莫有不从者!
  总之,一句话,咱们兔兔这么蠢萌,肯定是被人欺瞒在鼓里了啦!
  信送到崇祯面前,崇祯看了第一页的第一行的前十个字,就闻到了一个鬼扯的味道,索性扔到一边。
  崇祯没有给卜失兔回信,而是给他儿子俄木布回了一封信。
  信很快就到了归化城,此时的归化城内,是一片恐慌。
  那顺巴依尔和布和巴图的三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早就传开,贵族老爷们现在是追悔莫及,恨不得冲出去,把万丹伟征和多尔衮抓过来摁在地上摩擦一百遍啊一百遍。
  都是这两个家伙一手挑起来,要不然局势也不会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大家依然各过各的。
  当然,顺义王卜失兔的威信也已经降到了极点。
  其他贵族老爷则开始甩锅,把锅全部甩到卜失兔身上。
  大家现在仿佛都在焦虑地等待着皇帝的制裁。
  而崇祯那封信的到来,也将土默特部的舆论推到了一个极端面。
  崇祯的信的内容是什么呢?
  写的比较含蓄:建议俄木布继承顺义王爵位。
  然后就没有了。
  就是这么一句话。
  送信的使者是当着众人的面念出来了,然后就撤了。
  如果你真以为这句话的意思仅仅是让俄木布继承,那就错了。
  这句话有好几层意思:
  一、卜失兔退位。
  二、俄木布继位。
  三、归化城尽快将这一次的叛徒全部揪出来处决掉,只有这样,才能平息朕的愤怒。
  重点是第三条。
  这第三条的意思是怎么推断出来的呢?
  其实很简单,一般情况下儿子继位,都是老子死了。
  而现在皇帝强行让儿子继位,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归化城要做政权大变更。
  政权大变更的时候,不都是你死我活的么?这还需要直接说清楚么?
  当归化城的贵族老爷们知道这封信后,一场内部的震动立刻开始酝酿起来。
  不用太长时间,一个晚上就够了。
  当天晚上,归化城内的王宫就被守卫围得水泄不通。
  而俄木布在归化城的声望突然节节暴涨,一个晚上的时间,他就取得了诸多贵族的支持。
  一场儿子与父亲的权力斗争,在凛冬的夜里上演了。
  第二天早上,王宫的雪已经变成红色。
  一具具尸体从王宫里搬出来。
  俄木布亲手将自己父亲的人头装进了匣子里,然后派人赶紧送到大同城。
  十一月一日。
  又一批粮食被运进了大同城内,大约有十万石,后勤的运力正在快速的组建起来,从雁门关一带出来,分散到各个城镇。
  蜷缩在路边快要冻死饿死的人,看见路上一队队车马行过,用最后的力气向那边爬行。
  一车车粮食,对于大同镇的军民来说,就像新鲜的血液正在源源不断输送进来。
  等粮队刚进入大同城,后面的蒙古使者就来了。
  他将卜失兔的人头献给了崇祯。
  不仅仅是卜失兔的人头,还有一份汇报,汇报中陈述了此次归化城的大清洗名单。
  归化城的贵族老爷们几乎被清洗了一半,大清洗的夜晚,街头上的厮杀让半个归化城都变成了红色。
  第二天尸体就堆在马路中间,被一车车运出去埋了。
  不仅如此,俄木布还请求前来大同城,当面晋见皇帝陛下,以请示谢恩。
  然而,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的,这只是崇祯处理草原的开始。
第152章
控蒙新策
  事情肯定没有这么简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