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1270

  草原的秩序得彻底做一次变更。
  正好趁着这一次用兵威慑草原,趁热打铁。
  如何彻底变更草原秩序呢?
  在前年崇祯被尊为天可汗的时候,心中其实已经为草原蒙古部设计好了一套行政方案,来整编蒙古诸部。
  这要从现在的蒙古诸部行政体系说起。
  现在的蒙古诸部,还是属于草原部族的制度。
  随着蒙古帝国的灭亡,中央集权衰弱,万户、千户这些开始慢慢被淡化。
  随之使用的是兀鲁思和鄂托克。
  这是两个是属于组织编制名称。
  每个鄂托克的人数不一样,一般都是几千人。
  战时,每一个鄂托克都必须出一千人左右的兵力出来,由若干个鄂托克组成万户大军。
  鄂托克的首领一般都是贵族,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军政长官。
  兀鲁思则是更大的单位了,一般指部族,例如土默特部。
  当然,蒙古是农耕和游牧结合的社会生产方式。
  有大量的游牧,也有一些农耕。
  回归到问题的本质,蒙古为什么成为大明的心头之患?
  或者说自古草原势力为什么成为中原政权的心头之患?
  因为人口的不可控!
  中原老百姓是非常好管理的,因为大家依附的是田,老百姓的身家性命就在家里,一般不会迁移。
  所以,你十年前登记的人口,十年后再去普查,依然在那里。
  但是草原上的人就不同了,你十年前登记的人,十年后,他都不知道迁移到什么地方去了。
  这就给管理造成了大量的不可控,也造成了风险。
  说不定他就被有心人召集到别处秘密开会,然后再搞个谋反什么的。
  所以,得改。
  改的关键点有四个:
  一是加强行政管理,即大明朝派官员做行政长官,与蒙古贵族一起拥有行政权,并且拥有最终决策权。
  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人口管理,不准随意迁徙,将行政区重新划分,建立和大明一样的州府、县、甲里制度。
  为什么没有行省?
  因为蒙古人许多习俗与汉人不同,所以需要在最高的一个行政单位中做一些缓冲地带来抵消一些排斥情绪。
  例如土默特部的地盘,就叫土默特自治区。
  土默特的老爷们一听,皇帝陛下好啊,让咱们自己治理自己。
  但在自治区内,州府、县、甲里的制度框架都有,其核心本质还是管理农耕文明的那一套。
  最重要的就是限制了人口的随意无序的迁徙。
  二是加强军事管理。
  以前的蒙古人,战时部族的台吉下发动员令,各个鄂托克开始出人,然后还有一个组织叫做联户。
  联户就是蒙古军事后勤组织,专门负责安排兵器、粮食和兵额登记。
  现在得改,改成什么呢?
  收调兵权,辖制统兵权。
  什么意思?
  就是蒙古最高首领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调集军队,即便是统兵权也不是独立的,得有汉人军官参与进来。
  不仅如此,其军政还要遵循大明新军政,在草原上成立宪兵司,由朝廷的监察院做垂直管理,以军队司法权来威慑军队。
  三、加强司法治理。
  什么叫司法治理?
  就是完善蒙古内部的律法。
  为什么说是蒙古内部的律法?
  因为信仰、文化和习俗的不同,如果照搬大明的律法,必然会引发底层蒙古牧民的排斥,一旦大规模引发排斥,蒙古贵族就会趁机煽动蒙古老百姓反对大明。
  要知道,老百姓是可以聚水成海的,一旦爆发,就是大规模战争。
  所以,要有基础法,即大明的基础法,蒙古人得遵守。
  也有自治区的律法,这些律法主要是尊重他们自己的习俗和信仰。
  其实是一个道理,让蒙古普通人能安居乐业,贵族想要跳也跳不起来。
  四、建设儒家文化体系。
  如果祭出这一套,漠南蒙古诸部的动乱是不是就终结了呢?
  当然不是!
  如果祭出这一套,无论是鄂尔多斯部还是现在的土默特部,或者已经半死不活的喀喇沁部,内喀尔喀部,都会出现强烈的不适。
  因为这是在行政框架上动刀子,是在军政上动刀子,是在司法上动刀子。
  是在削弱蒙古贵族的权力,他们会乖乖等着被削弱么?
  他们当然不会!
  那么该怎么办呢?
  还能怎么办,反对者杀无赦!
  现在崇祯可是刚教他们做了一遍人,咋滴,前段时间万丹伟征三万大军和那顺巴依尔三万大军的覆灭,还不能成为经典教材?
  他们要是再反抗,那就是上课不听讲了。
  那朕就得把红夷大炮和御林卫全部拖到归化城,重新上课了。
  直到大家学会为止。
  所谓雷霆手段方显菩萨心肠。
  所谓恩威并施,即是如此。
  这些天,崇祯就坐在代王府在写这些。
  他把整套体质都写得一清二楚,除了更加详细的律法没有写,基本上都写完了。
  写完之后呢?
  先不着急给他们看,等目前所有的战事都结束后,再来商定这件事。
  因为可能在扔出这套方案的时候,蒙古还会再出现一次动乱。
  动乱得分批次一件一件处置,所以先处理完现在万丹伟征的事,再将多尔衮给围起来打一顿再说。
  现在战事基本已经进入尾声阶段。
  卢象升作为统帅,也算是完成了崇祯一个月结束战争的命令。
  当然,还有蒙古人现在依然心存侥幸,因为他们一直相信皇太极的几万精锐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这盘棋还有再反转的可能。
  例如土默特部还有当晚逃出去的贵族正在四处召集人马,打着为卜失兔报仇的名义,准备再次掀起战争。
  他们在归化城西北一带汇聚了近万人,气势汹汹,大有卷土重来的气势。
  可这一切,都在几天之后,变得异常尴尬起来。
  正在土默特部的形势变得更紧张的时候,传来了一条军报,一下子让土默特部的叛乱成了一盘散沙。
  什么军报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