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270

  不过,崇祯心中也猜了个七七八八,韩爌和钱龙锡八成是知道这件事的。
  这一天,崇祯便将韩爌和钱龙锡传召进宫。
  这个敏感时期皇帝要见自己,韩爌和钱龙锡心头都有了疑惑,也猜到了什么原因了,估计是闵洪学的事情。
  这个时候,心理素质不强大的人,估计已经吓得惊慌失措了。
  但韩爌和钱龙锡都镇定自若。
  韩爌可是经历了天启年间的东林党和阉党昏天暗地的大斗争的,什么场面他没见过?
  钱龙锡也不必说!
  他们二人到了乾清宫门口,王承恩道:“两位大人,快进去吧,陛下在里面已经等你们多时了。”
  两人便走了进去。
  “臣参见陛下。”
  有些天没有上朝了,有些天没有见韩爌和钱龙锡了。
  “两位不必多礼,近日各个部院都在做年终考核,朕还叫你们二人来,实在难为你们了。”
  “多谢陛下垂怜,那是臣等分内职责。”
  这下钱龙锡和韩爌心里都狐疑起来。
  皇帝这语气这么好,似乎不像是问责的?
  “韩爱卿这两年的通政使也非常辛苦,官员们与朕之间沟通,奏疏处理得很好,朕想着,韩爱卿是国家栋梁之才,想让韩爱卿来担任兵部左侍郎,你自己怎么看?”
  韩爌微微一怔,没想到皇帝是来给自己加官的。
  他这个通政使,是专门管理大臣们的奏疏的,所有的奏疏必须由通政使来呈递。
  例如呈递到内阁,有时候直接呈递到皇帝那里。
  这个官职其实非常重要,例如江南某些人的奏疏过来了,先到通政司衙门,是否上递上去,韩爌是有第一决策权的。
  他也可以不上递,反正下面的官员也不知道他有没有递上去,皇帝也不知道下面的官员是否写过这个奏疏。
  但其实这两年,崇祯为了避免通政司在奏疏里面搞鬼,许多事都已经交给锦衣卫和宪兵司直接做了。
  另外,崇祯还喜欢玩密奏这种游戏,就是不经过你通政司。
  现在崇祯突然要将韩爌从通政司里拿出来,扔到兵部。
  这是韩爌自己也没有想到的。
  老实说,兵部侍郎虽然也是正三品官,但肯定比通政使发挥的作用更大。
  韩爌连忙道:“臣叩谢陛下天恩。”
  “那你自己是同意了,好,朕就拟旨了,让吏部和内阁来安排这件事。”
  崇祯话锋一转,又道:“钱爱卿,朕有一件事要问你。”
  “请陛下明示。”
  “昨日,闵洪学在他的招供书里有一条是关于易县暴乱的事,说事先他有跟你提及此事?”
  皇帝的语气平淡如水,就是以闲聊的方式在问话。
  但是这话落在钱龙锡耳朵里,那真的是炸雷一般,震得钱龙锡全身冒冷汗。
  饶是他来的时候已经猜到了,但此时依然很紧张。
  不过他强迫自己淡定道:“陛下,兹事体大,易县之事波及甚广,臣也是痛心疾首,但事先臣闻所未闻,不知为何闵洪学会提及臣,请陛下圣裁。”
  崇祯笑道:“朕也不相信朕的内阁大臣会串通做这种事,爱卿你不必担心,朕是相信你的。”
  钱龙锡的确知道这件事,但他有没有参与?
  没有!
  他一个堂堂内阁次辅,怎么会和闵洪学一样,用如此下三滥的手段?
  钱龙锡还是有政治底线的。
  但是知道却不报,也是罪。
  不过崇祯并不想在这件事上做掉钱龙锡,钱龙锡要是被赶走了,内阁就失衡了。
  再说了,谁都没有料到闵洪学的小伎俩,造成了一场大风波。
  “钱爱卿这两年也非常辛苦,朕都看在眼里,现在朝中有贪官被清查,人心难免不稳,你身为内阁次辅,还是要麻烦你多跟他们说说。”
  钱龙锡心头一缓,没想到得来的并不是继续追问,而是表扬。
  “臣绝不辜负君父所托。”
  “下去吧,朕乏了,去歇息歇息。”
  “臣等告退。”
  两个人转身离开,但两个人背后都被冷汗打湿。
  对话非常简单,但简单的对话里隐含了太多信息。
  君臣的试探,权力的重新构建,甚至影响到来年朝堂势力的,都在这简单的几句话里隐晦地说出来了。
  如果不是韩爌和钱龙锡老谋深算,智商高,绝对不懂皇帝今天的暗示。
第16章
杨所修被打了?
  暗示了很多。
  例如韩爌接下来接了兵部侍郎的位置,可以正式进入军委会,参与军机政要了,甚至来年的全国军政规划。
  例如给钱龙锡暗示,让他多在朝堂说说话,多攒攒人气。
  朝堂上现在新政派功劳太多了,你们得加油啊,不要太难堪了!
  这些话都是不能明说的,点到为止,你听懂了你就懂了,就该知道做什么了。
  但是你没有听懂,你就傻呵呵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在权力场上越走越偏。
  所以,政治不是什么人都能玩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
  崇祯明明在改制,明明重用新政派,从整治宣府、兵部都可以看出来,是为了新政铺路,为何还要鼓励保守派?
  这就是帝王权术的核心精华所在了。
  如果保守派彻底被新政派压下去,新政派慢慢就会松懈,甚至膨胀,会堕落,最严重的甚至变质。
  有恶的存在,善才有意义。
  对于崇祯来说,接下来要收天下军政到军委会,就必须对兵部进行大清洗。
  正好宣府案、易县案和辽东军粮案都给他提供了机会。
  闵洪学的名单已经足够引起一场大地震了。
  为什么一定要清洗兵部?
  这事简单来说,就是兵部太强大了,里面染指的东西太多太多。
  包括哪些呢?
  全国军政,军粮运输,军饷发放,抚恤金发放,兵额招募,调兵令,武将提拔、辖制等等。
  还包括全国军户的管理,卫所制度的管理。
  凡是涉及到军国大政的,都是兵部来的。
  大明朝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那时候五军都督府有许多狠人名将,五军都督府完全可以和兵部扳手腕,可惜后来土木堡之变,勋贵就废掉了。
  慢慢的军政权,全部收到兵部来了。
  要不然闵洪学一个兵部郎中敢如此做派?
  要不然沈棨一个兵部郎中能总督宣府?还能在那里大肆售卖军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