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270

  韩爌此次来找钱龙锡,就是来谈论关于明年新政推荐官员一事的。
  而这事,又牵涉到袁崇焕。
  为什么这么说?
  袁崇焕今年在辽东打了一场大胜仗,虽然伤亡重大,但拿回了广宁,这个功绩,比他之前的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还要大。
  可以说袁崇焕是最近朝野风头非常盛的一个人。
  要知道,袁崇焕现在可是正儿八经的辽东督师了,并且加了兵部尚书的头衔。
  他虽然在辽东,但按照大明朝的制度,过几年肯定会调回来。
  站在一个旁观者来看,其实袁崇焕现在已经不能严格算是孙承宗的人了。
  为什么这么说?
  从孙承宗卸任辽东督师后,袁崇焕上任,军制上的新格局已经形成了。
  朝堂上,现在可是有不少人私下巴结袁崇焕的。
  而与袁崇焕关系最密切的是谁?
  钱龙锡!
  在正统的历史上,袁崇焕因为己巳之变,以及各种复杂的原因,被崇祯凌迟处死,钱龙锡也是因为与袁崇焕走得太近,受到了牵连。
  韩爌想了想道:“钱兄,你与袁督师的关系最为密切,在下以为,在这个风口上,应该借助借助袁督师,来为咱们大家做谋划了。”
  钱龙锡微微皱起眉头来:“韩大人的意思是?”
  “袁督师声望正隆,现在朝中有不少人是想亲近袁督师的,若是袁督师能站在我们这一边,明年新政的官员举荐,我们必然可以占大头。”
  他说的不无道理,新政的官员上任到地方是怎么来的?
  当然是吏部指派。
  但是吏部指派的标准怎么来?
  吏部也不可能对每一个人都进行仔细核查,当面询问,毕竟许多人根本不在京师,要来一趟也很麻烦。
  这个时候,许多地方官其实是官员们内部推荐的。
  尤其是知州、知县这些四品以下的官员。
  推荐的人越多,当然就越有说服力。
  这也是在天启朝前期,东林党很强大的原因,因为你如果不是东林党,可能连官都没有机会。
  当然,这也是阉党后来强大的原因,因为阉党才会推荐阉党。
  因为辽东战事,袁崇焕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刚好钱龙锡与袁崇焕关系非常不错。
  按照韩爌的意思就是,将袁崇焕拉拢过来,势必对明年新政官员的任命有很大的影响。
  钱龙锡想了想道:“韩大人说的有道理,不过某正在想着,若是我们的人能安排进入都察院,后面许多事情就都好办了,别忘了,最近都察院也很紧张,皇帝陛下对曹思诚非常不满。”
  韩爌想了想,突然道:“我倒是有一个主意,若是曹思诚真的被陛下换了,我们可以合力推荐曹于汴担任左都御史,杨所修私德有问题,到时候如果有人举荐杨所修,我们联名反应,随后保举曹于汴上任,一旦曹于汴能上任左都御史,杨所修必然在都察院待不长了。”
  “只要我们掌握了都察院,往后再扶持我们自己的人,不在话下。”
  钱龙锡道:“把杨所修搞走,我们可以联名弹劾他行为不端,他必然也收过钱。”
  “如此甚好,钱兄你来去联系袁崇焕,我来去收集杨所修的罪名,对了,兵部最近肯定会有空缺出来,准备好人选吧。”
  钱龙锡突然道:“闵洪学的事呢?”
  “放心,他的事情,与我们没什么关系,要查也查不到我们。”
  十二月初九,小雪,早晨。
  闵洪学的供书完完整整放在崇祯的御案上,崇祯仔仔细细看完。
  闵洪学罪名有三:
  一、辽东军粮调派,私吞军粮3000石粮食,与刘延元他们不同,这3000石粮食的去处并不是去了建奴那里,而是卖给了喀喇沁部。
  本来现在大明与蒙古右翼部族是联盟关系,而且还打开了互市,按理说卖给喀喇沁部粮食也属正常。
  可这丫的卖的是边境的军粮,就这一条罪就是死罪了。
  二、宣府的军粮差额高达3万石,这是调查小队在宣府调查出来的结果。
  宣府每年的军粮总共有多少?
  30万石!
  十分之一的缺口!
  这笔粮食的去向,是在张家口卖出去了,呈报给当地的商人,卖出去的,至于到底是卖给蒙古人了还是建奴了,到目前还没有查清楚。
  这也是死罪。
  三、故意煽动易县的暴乱。
  这件事其实有偶然因素在里面,闵洪学本来没想到煽动暴乱,仅仅只是想着让周允乐去那里整点事出来,吸引一下朝廷的注意力,提醒皇帝陛下,您的新农政现在其实很脆弱,还是老老实实把注意力放到新农政上来吧。
  岂料丫的那个周允乐以前过嚣张跋扈的生活习惯了,这件事完全朝失控的方向在发展。
  那个陈忠行也出乎他的意料,竟然明目张胆包庇到那种程度了。
第15章
皇帝的高智商谈话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来,玩阴谋是有风险的,阴谋本身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容易把自己坑进去。
  闵洪学的事情就这么完了?
  没有,他还招供了一连窜的名字。
  这一连窜的名字,加起来几乎可以写一页纸了。
  里面包括了宣府的军官,还有宣府总督府上的文职官员,还有京师里兵部下面的几个文官。
  另外,户部的人也牵扯进来了两个,包括一个户部郎中,在筹备交接粮食的时候,就做了手脚。
  这是闵洪学关于军粮、行贿等事情。
  还没完呢!
  还有易县的事,这一条绝对是诛族的大罪。
  这可是煽动暴乱,等同于造反。
  现在直接诛了他九族都没问题。
  那么这件事背后还有谁参与进来了呢?
  回到这件事发生的动机上来。
  为什么闵洪学会策划这件事?
  显而易见是出于政治目的了,宣府的事件影响太大,闵洪学是担心崇祯彻查宣府事件,查到自己头上来,所以策划一场皇帝非常在意的事件,来转移注意力。
  皇帝非常在意什么?
  新农政,即民生!
  所以闵洪学就从这一点下手了。
  这是属于非常无耻的政治手段。
  出乎闵洪学的意料,这件事发生之后,皇帝很淡定,并没有愤怒到立刻派人去镇压局面,甚至都没有说要彻查。
  即便是朝堂上那些大臣都已经跳脚了,要皇帝赶紧把宣府的事收尾来专心处理易县,皇帝却依然不表态。
  要知道,易县的事情,与新农政相关,这相当于是在崇祯最敏感的伤疤上撒盐。
  结果皇帝硬是没有吭一声。
  那么这件事背后到底还有没有其他人?
  只是闵洪学自己说了这件事他有跟韩爌、钱龙锡说。
  但空口无凭,没有留下可记录的证据,还真的无法直接去拿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