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1270

  双方在质量上完全不是一个水平。
  所以拱圣军进南直隶后就势如破竹。
  可为什么在仪真县就受阻了?
  难道真的是因为人多?
  然而并不全是!
  原因有两点:
  一、魏国公等人亲自前来督战,效果肯定是有的。
  二、从南京城的国子监贡生事件后,各地的地主都疯狂的、极度不要脸的丑化着朝廷,只不过到了四月下旬的时候,终于从量变到质变了。
  积攒起来的愤怒值,在四月下旬爆发了。
  具体表现在哪呢?
  一、叛军作战变得比之前勇敢。
  二、拱圣军的一举一动,竟然都有人主动传播,向叛军报信。
  在洪承畴距离仪真县尚有二十里的地方,拱圣军就被8万大军给包围住了。
  提前知道信息就可以提前布阵,这就是信息流畅的优势。
  接下来呢?
  魏国公见将洪承畴包围了,那真是一个高兴,立刻下令全军围攻洪承畴。
  结果就是洪承畴从南边撕开一条口子,毫无顾忌地推进到了仪真县的城楼下。
  面对十几万大军的包围,洪承畴摆出了一副“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的架势。
  洪承畴到底毫无忌惮到什么程度?
  从包围圈撕开口子后,完全不考虑另外三面可能会前来夹击,甚至后方偷袭,就这样淡定自若地推到了仪真城下。
  这是一种毫不掩饰的蔑视。
  到城下后,洪承畴开始攻城了?
  你以为他开始攻城了就还是太年轻了。
  他没有立刻攻城,而是干了一件极度装逼的事。
  什么事?
  坐等剩余叛军追到城下,然后在仪真城统帅的眼皮子底下教那些叛军如何做人!
第222章
皇帝的局,洪承畴的角色
  就好比一个高手,在野外被一群人围攻,高手眼皮子都不眨一下突围而去。
  然后把众人全部吸引到人多的地方,再一起干掉。
  为什么?
  威慑所有人!
  洪承畴就是这么玩的,在他眼里,叛军都是纸糊的。
  而事实上呢?
  也的确如此,叛军的战斗力的确在情绪爆发的情况下,有所加强。
  但你一个十岁的小孩子,情绪再爆发,能干过一个二十岁身强体壮的小伙子?
  洪承畴是这么想的,可是叛军们却不是这么想的。
  那些叛军一看洪承畴居然跑到了仪真城下,好家伙,洪承畴脑子被铁锹抽坏了?
  既然你都来了,那咱们就城里城外来个夹击呗!
  于是啊,大家都兴高采烈往仪真城下狂奔。
  魏国公一听洪承畴丫的居然跑到仪真城下来了,刚开始那是吓得差点没有尿出来。
  但再一听,知道自己的主力军并没有被冲散,洪承畴是突围之后过来的,顿时高兴坏了,赶紧安排城里城外夹击洪承畴。
  洪承畴啊洪承畴,这是你自己找死,就不要怪我了!
  结果呢?
  结果就是洪承畴将拱圣军分成两部分,前路军三千人,后路军七千人。
  前路军负责攻城,后路军负责教那十来万叛军做人。
  往往现实的战争就是这么残酷。
  职业的军队和非职业的杂牌军的区别,就像充钱玩家和免费玩家的区别一样。
  叛军从一窝蜂涌上来,刚交战,后路军五千兵部配合两千轻骑,便冲进了叛军中,硬生生撕出了一条条血淋淋的口子,杀得叛军是哭爹喊娘。
  而前路军则在炮轰仪真城。
  一个下午,就将仪真城轰出了一个大缺口,长达百米。
  三千前路军开始往城里涌。
  魏国公、保国公和安远侯很快就真切感受到了拱圣军的可怕。
  那种整齐一致的脚步声,踏在地上,有节奏的响着,仿佛要将地面震塌陷一样。
  还有有节奏的吼声,震天东西,半个城的人都能听见。
  人们颤颤惊惊躲起来。
  而叛军的反抗显得完全徒劳。
  当城楼塌之前,魏国公等人就已经备好马,仓皇而逃。
  后路军呢?
  经过一轮厮杀,后路军已经如同一柄锋利的剑,撕开叛军,朝里面杀去。
  人命在这一刻连草芥都不如。
  即便是躲在城里的房子里,也能听到城外的惨叫声。
  拱圣军用绝对的实力告诉了叛军,什么叫无敌,什么叫寂寞!
  当仪真城被洪承畴攻下来的时候,应天府东北最后一道防线就被撕开了。
  仪真县的西南,过了长江就是应天府。
  从仪真县行军到南京城下,只需要三天时间,如果是急行军,只需要两天时间。
  从表面的战局来看,现在唯一能拖延住洪承畴的就是前面的长江天险。
  是不是非常顺利?
  说好的叛军的群体愤怒呢?
  在攻下仪真县的那一刻,洪承畴自己都觉得自己实在太牛了,他私下骄傲地说:换做是御林卫,也未必做得到。
  他这话虽然有几分狂,可的确有狂妄的资本。
  拱圣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震撼住了所有人。
  就因为这件事,后来洪承畴的这些案例还被纳入到了军事学院的教材里。
  并且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学生们甚至分出了好几派。
  有人说是野战能力天雄军最强,有人则说是御林卫的铁浮屠,还有人表示是拱圣军的步人甲。
  总之,大家争论不休。
  但这一战也的确证明了拱圣军实力之强。
  可战争本身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绝对不仅仅是谁的战斗力强,谁就胜这么简单。
  打下仪真城后,正是踌躇满志向西南眺望大明南京金陵城的时候,探子汇报了一件事,让洪承畴突然之间感到了局势的复杂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