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2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8/1270

  什么事?
  仪真城在被攻克下来后的第三天,按理说,拱圣军之威势所向披靡,叛军闻风丧胆,南京城现在应该已经是人心惶惶。
  但并没有。
  不但没有,此时此刻的江都县竟然重新被叛军占领。
  也就是说,原本溃散的叛军,被人重新集结,卷土重来!
  在徐州、淮安,洪承畴都没有遇到这种情况,进入扬州府后,却遇到了这种情况。
  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叛军的凝聚力增强了!
  洪承畴以为自己在那里大开杀戒后,会威慑住所有人。
  但现在表明,至少江都县并没有被威慑住,他前脚离开江都县,后脚就有人将溃败的叛军重新凝聚起来。
  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
  相当于一支孤军,深入到了敌人的腹地了,变得前后左右都是敌人。
  在正统的历史上,崇祯二年年底,发生了一件影响大明气运的大事。
  这件大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己巳之变。
  己巳之变是皇太极的一次军事冒险,因为宣府和蓟镇外的喀喇沁部背叛明朝,导向建奴,从而喜峰口的防线打开,皇太极长驱直入。
  自这件事后,大明君臣离心离德,江河日下。
  这件事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点。
  什么呢?
  这是皇太极的一次军事冒险,己巳之变抢劫完顺天府后,皇太极就立刻北撤。
  并且此后,皇太极定下了对明的战略。
  什么战略?
  疲明!
  即使明朝疲惫。
  为什么会定下这种战略?
  历史上的八旗几乎将明军摁在地上摩擦,为什么不攻克后直接停在关内守住城池?
  就是因为关内全部都是汉人,皇太极连自己的一丁点根基都没有,进来了守城?
  这是找死!
  同样的,洪承畴现在面临的局面就是这样。
  拱圣军很能打,叛军在拱圣军面前不堪一击。
  但是,现在的局面,却对洪承畴越来越不利了。
  因为洪承畴也发现了,他在南直隶一点点根基都没有。
  而接下来,因为他的高举高打,会有越来越多叛军向他逼近。
  单纯从战斗力上来说,拱圣军不怕。
  几乎每一场战争都可以压着对方打,可是粮食会吃完。
  粮食吃完了就得去找老百姓征收,征收多了,就会竖立更多敌人。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因为洪承畴现在面临的敌人,已经不是勋贵和官员了,而是南直隶的老百姓。
  老百姓是无穷无尽的,你用刀子怎么杀得完呢?
  要不然历史上的崇祯怎么会被李自成给干掉?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朝中的大臣弹劾洪承畴,绝对是正确的。
  但为什么崇祯还要强力支持洪承畴?
  难道皇帝的脑子真的被门夹了?
第223章
博弈
  其实,坐在紫禁城乾清宫里的崇祯,对这场战争进行过无数次的推演。
  为什么要做无数次推演?
  因为世间的许多事,都带着很大的偶然性。
  推演是为了获得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抓住核心点。
  这场战争有几个点是完全可以提前推算出来的:
  一、拱圣军和天雄军一定可以在正面战场吊打叛军,完全没有任何难度。
  为什么如此肯定?
  训练有素的军队和杂牌军的区别很大不必说,还有一点也很重要。
  冷兵器时代,打仗,铠甲比刀剑更重要。
  铠甲的作用绝对不是电视剧里那样。
  一个全身披甲的士兵,可以在不受伤的前提下,干掉5个没有穿铠甲的士兵。
  所以,甲胄这种东西,本身昂贵,且是战略级装备。
  拱圣军、天雄军都是全身披甲的,尤其是拱圣军,全身几十斤的装甲。
  二、南直隶的官员、地主乡绅,是一定会蛊惑底层民众的,并且会掐断所有支持朝廷的人发生。
  例如现在,谁敢支持朝廷,就会被当做政治不正确,要么杀掉,要么关起来。
  一旦底层民众被蛊惑起来后,看似强大的拱圣军,就会陷入泥潭中。
  也就是洪承畴目前的处境。
  为什么笃定他们一定会蛊惑底层民众?
  因为舆论权是大杀器,几千年,从来如此。
  所以,洪承畴承担的角色,并不是这场战争最终获胜者。
  你可以说他是为了吸引叛军的主力,将南京绝大多数精力都牵扯到应天府的东部。
  崇祯下这步棋,其真实目的,还是给卢象升留出更多的时间,来扎扎实实把庐州府给彻底新政化。
  所谓的彻底新政化,就是所有人都知道新政的内容,都支持新政。
  朝廷对南直隶的老百姓说什么,他们已经不相信了,因为那些地主和乡绅已经先入为主。
  但卢象升在庐州府撕开了一条口子,且叛军没有找上门来,天雄军完全安安心心在庐州府整了一个多月。
  现在洪承畴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了。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不让洪承畴也从徐州开始稳扎稳打,和卢象升玩一样的战术,而是让他打闪电战呢?
  洪承畴还真不能这么玩,因为两边都稳扎稳打,就会给叛军充足的时间做准备。
  一旦叛军准备充分了,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崇祯必须用一方来将战争的节奏拉快,彻底打乱南京的节奏。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南京将资源调度砸在了东线对付洪承畴,西线的卢象升压力自然就降到了最低。
  此时,魏国公等人狼狈逃回了南京城。
  大家赶紧召开了紧急会议,这一次会议福王朱由崧也在,他现在是整个叛军名义上的精神领袖。
  魏国公显然惊魂未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8/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