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1270

  从去年崇祯就给官员们涨薪了,今年大明朝的官员的俸禄,发了400万两。
  又有各种福利补贴,差不多100万两。
  又给陕西拨发了300万两。
  再加上其他的费用,例如水泥路的建造。
  这一算下来,今年用了差不多近6000万两。
  他把整个宗室一锅端,将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卖了,差不多有1.3亿两。
  才一年多时间就用了一半去了。
  这还没有发力呢,后面各种地方都要花钱,但现在这已经不叫花钱如流水了,这特么是瀑布啊!
  不过也不必紧张,今年夏季的税收了1300万石粮食,前几年欠的税追缴了800万石回来了。
  其中有800万石,算上损耗,折算出450万两,运回京师了。
  还有1300万石,存储到各地的粮仓里,做不时之需。
  而且这1300万石的夏税还是严重偷税之后的结果。
  如果真的要严格按照新的农政收,可以收上来1亿石左右。
  新农政废除人头税,对10亩以下的每亩只征收0.034石,对100亩以上者,按照每亩1石来收。
  偷税的基本上都是地主!
  浙江和南直隶还欠了400万石,这笔账崇祯这里可是记得好好的。
  他这个人,算账绝对是一把好手,在财政上绝对不能糊涂。
  毕自严也很痛苦。
  例如官员的俸禄,到现在还没有开始发。
  唯一现在开始在发钱的就是军队的所有费用,这是皇帝三令五申不能拖延的。
  毕自严也清楚,此事关乎到军政整顿,所以早就开始准备了。
  现在九边各镇的军费,都在运过去的路上。
  在过年的时候,都可以领到钱。
  毕自严小心翼翼说道:“陛下,北京制造局今年的营收还在统计中,由于目前雅兰堂在北京、南京、苏州、杭州、松江等地都已经开设了分店,并且已经准备开始在其他地方开设,老臣以为,营收应该会不低。另外,这一次冬季征收的税,也会比较可观。”
  从毕自严的语气里感受到了深深的焦虑,崇祯放下这份奏表,语气平静道:“毕爱卿,你也不必太过担忧,该花的钱都得花,官员的俸禄赶紧安排人去发吧,现在已经是腊月了,争取尽快发到大家手中,让大家能过个好年。”
  张凡这人做事虽然霸道狠辣,但是给钱,从来不手软。
  该给的都给,只要把事情办好了,什么都好说。
  就怕拿钱,还不办事的人。
  感受到了皇帝语气的镇定,毕自严微微定下神来。
  “陛下,这些军费,老臣以为有一些是不是可以缓一缓,因为数量太过庞大,例如辽东的抚恤金,还有毛文龙那边……”
  崇祯站起来,走到那张巨大的地图面前,说道:“大可不必,所有的钱都可以发下去,你放心,以后不缺钱,事情一件一件来,等咱们先规划好全国军政,到时候朕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与你们商谈。”
  “陛下圣明。”毕自严心头一缓,不过说是这样说,做崇祯的财务大臣压力是非常大的。
  这位皇帝用钱眼睛都不眨一下,而且国库里现在的钱太多,现在的税收得太狠,就导致了一个非常恐怖的现象。
  什么现象?
  整个朝堂无数双眼睛都盯着毕自严,因为各个部院都要用钱,花钱如流水,从毕自严这里流出去的钱是一个人一辈子都不敢想的。
  如此肥的差事,无数人做梦都想往户部挤,无数人做梦都想弄死毕自严。
  你想想,每天有成千上万的钱从你手里花出去,你自己睡得着觉?
  你怕是要精神崩溃。
  这是一种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仅压在毕自严肩膀上,成倍的压力还压在崇祯自己的肩头上。
  钱是永恒不变的东西,财政不能良性运转,朝廷就会崩溃。
  等汇报完今年所有的大的财政支出后,户部赶紧去起草拨款事项。
  这件事非常快,当天内阁就拟好了票,送到司礼监。
  执笔太监方正化一看,好家伙,差点没有当场吓过世。
  最后崇祯大手一挥,全部批了。
  崇祯二年年末,所有的开支都开始从京师陆陆续续发出去。
  新年的氛围已经越来越浓了,整个北京城都在准备过大年,紫禁城里也挂上了五颜六色的灯笼。
  而作为帝国最高的统治者,皇帝有着深深的焦虑,因为钱的焦虑。
  他自己又重审了一遍全国军政规划,修修改改,往后挪的往后挪,砍掉的砍掉,能在十年之后再投入的就放到十年之后。
  巨大的资金压力压在他的头上。
  不过,这种国家顶级战略执行起来也急不得。
  这两年还是要集中精力来搞粮食生产,搞民生建设。
第23章
和朕抢生意
  兵部案杀得人头滚滚,朝堂上下不但没有人心惶惶,反而有些人兴奋得不得了。
  政治老手们都知道,朝堂格局在重新洗牌。
  从天启年间的阉党和东林党对立,但后来东林党被弄死,再到天启七年新皇登基,不少东林党回来。
  再到这两年的风云激变,朝局变化之诡异,让许多人都始料未及。
  摸不清楚政局动荡的官员,不是被罢官,就是被砍了脑袋的。
  而在这两年皇帝主用新政派,朝堂也释放出无数次机会,许多政治投机者削尖脑袋也要往里面钻。
  从而诞生出了新政派和保守派,所谓的东林党和阉党,虽然在民间还泾渭分明,可在朝堂上已经慢慢开始淡化。
  例如,原本是东林党的兵部右侍郎兼监察院御司使的李邦华,被一群东林言官骂成是政治投机者。
  例如徐光启,天天被骂,甚至有人还骂他是皇帝的走狗。
  例如孙承宗,那简直就成了保守派主攻的对象,一些人为了博得清名,什么话都骂的出来。
  所以,现在朝堂上,其实已经演变成新政派和保守派之间的斗争。
  说到底,新政派受宠,抢了大部分政治资源,得到了大部分政治利益,才诞生了一个保守派。
  归根结底,都是利益的争夺。
  现在朝局大动荡,皇帝一口气杀了那么多官员,保守派高不高兴?
  当然高兴!
  甚至私下里那是弹冠相庆啊!
  一下子空出了那么多位置,接下来一两个月,朝堂上主要的事情是什么?
  是推荐官员!
  保守派感觉自己的春天要来了,这几天他们不干别的,就疯狂到处笼络人,私下里列名单,努力回忆谁给自己送过钱,哦不,谁更加清廉正直。
  总之,这段时间,就是京城许多官员重组的时候。
  而且还遇到了来年新农政大力推行,保守派的官员和新政派都在这段时间开始四处找人。
  谁推荐的多,在未来的朝堂上,谁的腰杆子就更硬,这是基本的道理。
  三天,仅仅只是三天,二十几个推荐名额就扔到了吏部。
  而且因为这件事,有些官员还在吏部门口大打出手,相互比谁的拳头更硬一些。
  一时间,吏部又成了舆论中心。
  如果自己推荐的官员被吏部批驳了,甚至会有官员跑到吏部门口大喊大叫,骂吏部那些都是毒瘤,都是收了钱有黑幕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