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1270

  一些言官最近也不骂孙承宗了,转身开始骂王永光,骂他卖官,骂他恬不知耻。
  总之,这段时间,为了补充官员,是风波不断。
  而崇祯呢?
  崇祯才懒得去管这些事情,他只要保证核心位置上的人才是他想要的人,其他人,要靠一套完整的制度去管理的。
  毕竟这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个小团队。
  那些官员就由着他们去推荐吧,反正吏部现在大部分都已经是新政派,至少可以保证推荐的官员,相当一部分是改制派的。
  这就是皇帝要一口气清理吏部四大郎中的原因。
  十二月二十三日。
  崇祯刚和徐光启商议完北京城新城区的规划蓝图,就收到了曹化淳的奏疏。
  不仅收到了曹化淳的奏疏,还收到了许显纯的奏疏。
  曹化淳现在在哪里?
  在苏州!
  许显纯呢?
  在南京!
  曹化淳说了啥?
  关于苏州那边的各种事情。
  例如有人开始在南京开彩票局,现在俨然已经演变成赌博的了。
  崇祯大笔一挥,给朕关掉。
  彩票局民间不能随便开,要不然有人借此名义割穷人的韭菜怎么办?
  再例如,南直隶已经有十几个富商在做香皂和香水的生意,苏州的最多。
  据许显纯说,南京城也不少。
  现在民间相当一部分人见识到了这种新商品的利润,大家已经加入进来了。
  甚至还有人开始做卫生纸,开始做怀表、手表、钟和玻璃镜子的生意。
  就在今年,民间诞生了一批这种新商品的商人。
  人们亲切称呼这种商业为新商贸。
  每一个正在尝试做的商人的名字都在许显纯和曹化淳的奏疏里。
  崇祯看完之后,不由得感慨。
  有意思啊,这大明朝南方的商人,确实一个比一个厉害。
  这么快就开始抓商机。
  难怪后世的史学界有一种说法,说明末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而南方的商业是空前发达的,传统的中国,商人地位非常低,但是明末南方的商业氛围是有史以来最浓厚的。
  尤其是隆庆开关之后,大航海时代的背景下,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银内流到大明朝,更加促进了商业的发达。
  例如徐光启的祖父,就是隆庆开关的时候发家成的富商。
  曹化淳在奏疏里建议朝廷禁止民间商人做这些新商贸。
  崇祯什么态度?
  做!鼓励商人做新商贸!
  虽然朝廷现在的商税法基本没有,但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应该鼓励。
  而曹化淳担心的是,民间这些商人把钱都赚走了,朝廷岂不是赚得少了?不如把民间的禁了,像盐铁那样,都由朝廷来做。
  这样钱都到朝廷口袋了。
  曹化淳这种想法有道理,但这样不是长久之计,开放才是真正的大道。
  崇祯现在本来就用钱如瀑布,还这样开放,是不是在作死?
  当然不是!
  香皂、香水、卫生纸,都是民用快消品。
  这些商品都有一个特色:薄利多销。
  意思是一个商品,本身赚的利润很少,例如一个香皂,一个赚10文钱,但是一天卖10万个,就是1000两(约65万元)的利润。
  可是,大明朝的民间商人能不能实现薄利多销呢?
  不能!
  为什么?
  因为薄利多销有一个基础条件。
  什么基础条件?
  产能强大!
  什么叫产能强大?
  意思就是你一天生产500支香皂,但是朕一天可以生产5万支香皂。
  你卖2两(2000文)银子一个,你一个成本是500文,利润1500文,500个卖出去,可以赚750000文,也就是750两。
  朕只卖50文钱一个,朕因为后端有完善的产业链,原材料的采集运输,和工厂的流水线都建立起来了。
  产品的材料成本也就20文了,但是朕一天可以卖出去5万,利润就是150万文,1500两。
  这叫什么?
  这就是产业链完善带来的规模化优势。
  什么叫做工业?
  工业就是可标准化可规模化的,可以直接复制的。
  所以,崇祯完全不担心,北京制造局的产业链只会越来越完善,往后的几年,大明朝更多的老百姓都用上香皂、香水,这种日用品随着规模化的生产,只会越来越便宜。
  这才是工业化。
  当然,这只是工业化的雏形,还远远不够。
  这件事没有这么快就消停。
  两天后,南京那边又过来了一封奏疏。
  什么奏疏?
  南京户部尚书郑三俊非常委婉地表达了希望朝廷不要再制造香皂和香水,那是在与民争利。
第24章
崇祯的金融手段
  不仅仅南京户部尚书郑三俊上奏了这份奏疏,钱龙锡也在自己的奏疏里提到了这件事。
  看完之后,崇祯基本上是不会回这种奏疏的,一律留中待发。
  什么叫与民争利?
  这分明就是某些人看到了这一块的巨大的利益,不想朝廷来抢肉吃。
  但你要真回了他们的奏疏,那在这件事上又扯不清了,甚至会有更多大臣可能会参与进来。
  毕竟这又牵扯到保守派和改制派之间的利益。
  为什么这么说?
  如果崇祯真的脑子一抽,把北京制造局给关掉,什么香皂、香水这些日用品全部交给民间商人来做。
  那在朝堂上,受到损害的是谁?
  是徐光启他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