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2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4/1270

  众人抬头一看,是一个大头兵冲进来了。
  魏国公连忙道:“放肆,这里是兵部大院,来人,快将此人拖出去!”
  “慢着!”许宏纲连忙阻拦,心中真是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跑。
  魏国公你是一头猪吗!
  没有听见有紧急军报?
  虽然许宏纲非常心疼来人踩脏了自己昂贵的手工地毯,但还是出声阻挠了。
  那传令兵上气不接下气:“诸位大人,大事不好了,卢象升在西城门炮轰城楼!”
  他此话一出,所有人脸色都变了。
  魏国公第一个跳出来怒道:“胡说八道,这里是南京城,太祖所在之地,卢象升岂敢用火炮轰城!”
  许宏纲真想几巴掌抽死这些勋贵,真是一群蠢猪啊,人家是传令兵,传来的自然是真实军情,这种事岂能信口雌黄的。
  “大人,小人说的句句属实,不敢有半分虚假!”
  黄锦连忙道:“守城的是谁?”
  “是张轲张大人。”
  许宏纲立刻道:“徐小公爷,还劳烦你立刻带人前去西城门一趟!”
  魏国公之子徐文爵一听,立刻担忧起来:“许部堂,在下近日偶感风寒。”
  其他人也都后退了两步。
  许宏纲心头大怒,但面色如常:“诸位且不必担忧,卢象升不过是恫吓我等,他不敢强破南京城,且他也无法攻破南京城!”
  “一旦他久攻不下,必然断绝粮草,除非他去抢,否则没人会给他粮食。”
  他这样一说,众人才稍作安定。
  “别忘了,民心在我们这边!”
  黄锦道:“许部堂,为了稳定人心,福王殿下得去一趟西城门。”
  朱由崧一听,也是老大不愿意。
  但是勋贵们立刻赞同这个提议。
  朱由崧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答应。
  接下来,兵部也该坐在大院里核查了,赶紧调兵遣将,往西城门赶去。
  夜幕降临的时候,西城门被卢象升炮轰的消息已经彻底传了进来。
  恐慌如同瘟疫一样开始蔓延。
  但不是所有人都恐慌,当消息传到国子监,传到夫子庙,那些儒生竟然兴奋了起来。
  街道上很快就集结了一批读书人。
  复社,张溥并未出去参加任何活动,消息已经传到了复社。
  张溥听完神色大变:陛下真的要炮轰南京城,要将南京攻破不成!
  此时张采等人正在醉花楼高谈阔论,指点江山。
  有人大声道:“若非南直隶卖粮食给朝廷,大同镇的问题何来解决,陕西的灾情如何缓解!”
  “现在朝廷派兵来攻打我们,以为我们是好欺负的!”
  “现在皇帝陛下在紫禁城恐怕也为难了吧!”
  张采道:“朱家的君权应该收敛收敛,我倒是认为,这次以后,朝廷应当恢复宰相,由各地官员推举贤能之人为相,而不是大小事务皆断于朱家!”
  “没错,万历皇帝和天启皇帝昏聩无能,奸臣当道,国之不宁,如今更甚!咱们就是要趁此机会限制君权!”
  明末东南的思想的确已经非常的开放,也难怪顾炎武有君主立宪的思想,他应该是受到整体氛围的启发。
  其实这一点还真不能怪他们,毕竟万历和天启做的的确太差了,尤其是万历,极度自私的一个皇帝,那是真的搞得民怨沸腾。
  东南之祸,实则是万历埋的坑。
  便在此时,一个儒生飞快奔进来,大声道:“不好了!朝廷大军用火炮攻城了!”
  张采等人大惊失色。
  此时,神武卫的火炮已经是第五次轰击南京城。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卢象升竟然敢对南京城动用火炮。
  卢象升一共拿了多少火炮来了呢?
  一共有30门红夷大炮!
  一共有炮弹6000枚!
  以皇帝那种舍得花钱的性子,卢象升完全不愁没有炮弹用。
  在经历了150颗炮弹的密集型轰炸之后,别说南京城外城的城门了,就是城头都崩塌了一块了。
  若是换做别的城池的城墙,恐怕已经崩塌了一大堵墙了。
  城头之上,更是一个人都不敢再站立。
  不过天雄军也不可能现在就冲过去。
  一来是南京城护城河非常宽,二来是城楼近二十米高,即便是云梯伸展开,还要再搭建好几个梯子,并且嫁接起来,才能爬上去。
  最后,即便现在冲进城门里,瓮城周围已经围好弓箭手,人一进去就会被四面八方的弓箭射成刺猬。
  南京城非常难攻!
  所以,攻下南京城,还得另寻他法。
  天雄军参谋部已经准备了好几套方案了。
  很快,朱由崧便带着一群人到了西城门,这里的守备军见福王和几个高官都来了,一时间军心大定。
  天黑之后,卢象升就停止进攻了。
  但是朝廷大军炮轰南京城的消息,已经彻底传遍整个南京城。
  一时间,城内风声鹤唳,惶惶不安。
  倒是那些儒生在街头大声怒骂起卢象升来。
  到了晚上十点之后,卢象升也不动用火炮了,便将东西北城门各自安排了两千人,将去路全部封死。
  只留下了南城门。
第229章
卢象升的战术
  其实要攻下南京城不难,并不需要强攻。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朝代都定都在这里,不过大多数是分裂时期的南朝。
  而除了朱元璋以外,几乎所有定都在南京的王朝,都是短命王朝。
  这至少说明了一点,北方政权南下发动战争的时候,金陵在战火中并没有出现牢不可破的现象。
  这是有客观原因的。
  一、江南一带的水乡文化,造就了更加绵柔的文化环境,南方人更适合政治和生意,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是军队身体素质的硬拼。
  二、金陵周围除了一条长江算是天险,没有其他屏障了,这就导致金陵周围连一个合格的关隘都没有,也没有其他军镇做副手。
  三、它的东面无险可守,只需要将西面北面阻断,金陵的后勤支援就只能靠浙江,一旦切断常州的道路,浙江也和金陵失去了联系,最后金陵就是一座孤城了。
  所以,当年朱棣南下的时候,即便南京城比现在的更坚固,但李景隆还是选择了悄悄打开城门。
  因为他知道,南京守得住,但粮食很容易被切断,一旦如此,城内那么多人,朱棣不攻城,城内自己就先成了人间地狱。
  鞑清南下金陵的时候,南京城内的官员也明白这个道理。
  之所以许宏纲还自信满满,是因为他认为民心还在南京。
  只要民心还在南京,卢象升兵临南京城下,就不可能真正在对南京城进行长时间的围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4/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