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2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1270

  因为卢象升的粮食也是有限的,应天府也有许多军队随时可以重新组建起来对卢象升进行骚乱。
  更何况,周可言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
  第二天,南京城三面的道路全部被切断。
  就连南面进城的要道也被切断,唯一不同的是,南面的城楼下,没有天雄军。
  总之,粮食是无法进入南京城了。
  这还只是卢象升的策略之一。
  策略之二就是每天对南京城进行几轮火炮的轰炸,不说将一堵墙轰塌,主要还是给南京城内施加精神压力。
  两天后,城内就出现了更加严重的恐慌情绪。
  恰恰在这个时候,应天府江浦县、句容县和上元县的儒生都跑到金陵城来了。
  他们来干什么?
  他们听说卢象升来了,就跑来骂卢象升卑鄙无耻狗贼。
  结果呢?
  结果就是来多少,就被捅死了多少。
  尸体被堆积起来,一把火焚烧。
  这件事在短短的两天之内就被彻底杜绝了,再也没有儒生敢跑来放肆。
  卢象升是五月初八来的,半个月攻下南京,也就是说五月二十三日必须南京城破。
  在五月十三日的时候,南京城内突然多了一些关于新政的声音,有人在民间传闻新政其实是减税,是废掉人头税,是永不加赋。
  这个传闻很快就在南京城传了开。
  当然,那是卢象升攻打南京城之前,派人潜入进去的。
  不过,也不要指望这样就能在南京城内翻出什么浪花来。
  毕竟南京城是儒生云集的地方,大商人大地主,还有勋贵老爷遍地的地方。
  要在这里面搞舆论战,本身难度是非常大的。
  不过总归也是有一些作用。
  五月十三日晚上,许宏纲就听到了关于新政在南京城流传的汇报。
  他敏锐察觉到了什么变化。
  南京城内都已经开始传了,说明……
  说明庐州府和太平府早就已经传开了!
  这两个地方又是被卢象升治理了一遍的!
  一瞬间,许宏纲脑海中划过一道闪电,从椅子上站起来。
  在一边喝茶的黄锦惊了一跳:“怎么了?”
  “大事不妙了!”
  “什么事?”
  “我们被皇帝给耍了!”
  “你此话怎讲?”
  “卢象升在庐州府待了两个月,就是在大力推行新政,现在已经捂不住了!”
  “这种事,不可能滴水不漏,即便是传到民间又如何,最终执行权在我们这里。”
  “不不不,你不懂,现在已经不是执行权的问题了,一旦所有人都相信了,他们就会站到卢象升那一边,会站到狗皇帝那一边。”
  黄锦瞬间全身一颤,脚底开始冒凉气。
  “一个多月时间,卢象升就能彻底改变庐州府的想法?”
  “我也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现在南京城内都开始传言了,就已经说明,庐州府早已被拿下!”
  “我们将精力都放在了洪承畴的身上,这是狗皇帝的阴谋!”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洪承畴的攻势太猛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
  相反,一直在庐州府按兵不动的卢象升,却被人忽略了。
  “你的意思是,现在卢象升围攻我们,根本不担心粮草的问题,后方也不会有人再集结军队来骚扰卢象升了?”
  两人沉默下来,现在看来,这完全就是狗皇帝的一盘棋啊!
  黄锦沉声道:“你觉得周可言是否是卢象升的对手?”
  许宏纲沉默片刻,道:“按照卢象升现在的打法,他必然会趁着城内人心惶惶的时候,发动一次最猛烈的攻城,来彻底压垮城内的人心。”
  黄锦心头更加沉重。
  “但若是周可言及时赶来,就会对卢象升产生很大的牵制作用,他未必敢全力攻城!”
  黄锦立刻接过话:“我倒是还有一招。”
  “哦?”
  “若是周可言来了,我们可以城内城外里应外合夹击卢象升。”
  “的确可以这样,但未必有用,你也知道南京城的守卫在那些勋贵……”
  许宏纲没有继续说下去。
  “你且不必担忧,我想说的是,前几天不是有儒生组织人去攻打卢象升么?不如我们煽动城内的儒生,国子监、复社和东林,组织他们去和卢象升正面对抗。”
  “若是卢象升敢大规模对贡生和复社的人动手,必然会引起更大规模的愤怒,到时候,整个仕林都会暴怒,南方各省必然群起而攻之,不需要我们煽动,那些人就会自己反抗起来。”
  许宏纲深吸了一口气,还是黄锦够歹毒啊,如此可怕的计谋都想得出来。
  若真是这样,其他省就真的不需要去说服了。
  毕竟东林、复社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卢象升何时会发动全面攻击?”
  “按照目前的局势,可能就在这几天了。”
  “走吧,我们得抓紧时间,就今日,去面见国子监和复社的人!”
第230章
当你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你
  当天下午,正在家中写医学书籍的方以智就收到了消息,礼部尚书请复社几位核心人物前往礼部商谈要事。
  在如此紧张时刻,礼部传唤,不用想也知道是共同商议什么事了。
  方以智是个热血青年,他立刻放下笔,换了一身衣服,不过走到门口的时候,被人叫住。
  “方公子,张公子在家中等您。”
  “张乾度么?”
  “是的。”
  方以智改变方向,向复社去了。
  到复社的时候,张溥、侯方域、吴伟业、陈贞慧、杨延枢等人都在。
  方以智道:“诸位,我方才接到了黄部堂的邀请函,邀请吾等前往商议要事。”
  张溥等人却是一脸凝重。
  “乾度兄,你们这是怎么了,大敌当前,为何如此萎靡不振,莫不是怕了那卢狗贼不成?”
  杨延枢苦笑道:“方兄,陛下来信了。”
  方以智全身一震,惊道:“信在何处?为何从未听说?”
  “信在我这里。”一个中年男子从屋子里走出来。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陈贞慧的父亲陈于延,南京吏部侍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