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2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1270

  孔子: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当然,这个小故事不是历史,而是根据孔子的理论虚构的。
  但也说明了孔夫子到底是个什么人了。
  若是换做大明朝的儒生,遇到这般情况,肯定就是:你们个卑鄙无耻的小人,不尊圣道,不学礼数,我们身为圣道传承者,应该鄙视你们!你等我,我去叫人,喷死你!
  所以,春秋儒学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春秋儒学是春秋大义。
  何为春秋大义?
  彼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彼以众人待我,我以众人报之!
  抚我则后,虐我则仇!你爱护我就是我的王,迫害我就是我的仇人!
  这种精神,在蒙元之后,就基本消失在华夏大地上了。
  孔子不应该被打倒,甚至应该被发扬光大,与其一起的还有那个轴心时代的华夏诸圣。
  那个灿若星河的年代,百家争鸣,诸夏之邦的原始血气。
  而想要想要营救孔子,营救百家,掀起那一场“文艺复兴”,首先就得干掉孔家店,干掉衍圣公。
  不过干掉衍圣公,也需要注意被坑,如果不小心踩到坑里,局面就会非常被动。
  最大的坑就是诡辩。
  一定要避开这个坑。
  儒生最擅长的就是诡辩。
  什么叫诡辩?
  就是虚无妄想症式的自我意淫,自我创造发明。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张口就来。
  他们说话是不讲证据的,更在乎的是情绪上的发泄,往往借此来夸大、捏造各种事情,尤其是喜欢先站在道德的高地攻击对手。
  崇祯将国税局的任务给安排了下去,算是对孔家正式动手了。
  接下来,曲阜收税也没有刘知远什么事了。
  不过他想要尽快回去是不可能的。
  毕竟他还有非常重要的任务。
  什么任务?
  写东西。
  写什么东西?
  将他在任的时候,孔府在曲阜干的缺德事,全部一个字不拉的写下来。
  而且刘知远被安排在镇抚司衙门,他哪里都去不了,谁也都见不了。
  这只是对付孔家的其一。
  其二便是让骆养性领着锦衣卫,便衣如曲阜。
  干什么?
  当然是翻证据!
  挖地三尺的搜查!
  其三便是国税局的人立刻走一趟孔府。
  皇帝亲自下了命令,国税局就得特殊对待了,什么走流程不流程的,立刻派人去曲阜。
  三天之后,国税局一个叫刘翰的官员就到了曲阜,他的职位就是曲阜税务司的都司,以后曲阜的税就是他来收。
  从行政框架的角度,他不归刘知远管,而是直接向山东省省税务局汇报,省税务局则向国税局汇报。
  连山东布政使张梦鲸也无权管制。
  因为现在是财政、税政和地方行政分离。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刘翰一到曲阜,第一天就跑到了孔府,也不拐弯抹角,就问衍圣公你交不交税吧?
  不交!坚决不交!
  这就是孔衍植的态度,老子是圣人血脉,交个锤子交!
  不仅不交,还要好好教训你一顿。
  结果就是刘翰也被毒打了一顿,而且是被关在孔府里毒打了一顿。
  还没完,在明面上,皇帝不仅仅派了收税的人过来,还把户部和农务院的人都派过来了。
  派过来干什么?
  名义上是对曲阜的田重新测量。
  其实就是针对孔府隐瞒、欺凌他人良田做调查,收集证据。
  啪的一声,一个上好的青花瓷茶杯被砸得粉碎,孔衍植气得吹胡子瞪眼睛。
  “朱家的小皇帝欺人太甚!狗屁新政!”孔衍植这一次是真的愤怒了,之前毕竟没有落到他身上来,不痛不痒,现在成了利益受损者,立刻就彻底炸毛了。
  于是他立刻给皇帝写了一封奏疏,语气颇为锋利,甚至有斥责和嘲讽之意。
  崇祯看完后,不但不生气,还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越是刺激孔衍植,孔府就越会跳得高起来,到时候杀起来就越容易。
  时间一天天过去,崇祯得到了消息,孔府派过来的人,在京师的活动越来越密切,接触的官员也越来越多。
  而且最近为东林书院求情的奏疏也明显多了起来,这绝对不是无风起浪,而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无妨,让风再吹一段时间。
  两天后,又有一个新的情报送过来了。
  果然啊!
  孔府的人见了北京国子监的司业倪嘉善。
  用脚指甲都能推断出来,北京国子监的人肯定会搅合进来。
第246章
腿给打断了!
  孔衍植的奏疏还没有结束。
  最近他似乎精力空前旺盛,接二连三给皇帝写奏疏。
  从弹劾地方官员,辱骂税务官员,到痛批朝政歪风邪气,最后到天下兴亡,圣人之道,华夷之辩,统统说了个遍。
  而崇祯也非常认真地回复他每一份奏疏,每一份奏疏都批五个字:说得有道理。
  没错,就是这五个字。
  这是来自皇帝“爱”的鼓励,鼓励孔衍植多说,说越多越好。
  最好不要躲在曲阜孔府里说了,最好是跳出来,大摇大摆的说。
  孔衍植也的确没有辜负皇帝的一番苦心,他不仅仅奏疏越来越频繁,与京师一些官员的来往也越来越频繁。
  七月初,衍圣公向皇帝奏疏的消息,在私下也慢慢传开了。
  连奏疏的内容都传出来了,说的都是关于东南的一些事,还提到了新政。
  这是极其敏感的话题。
  再加上这一段时间孔家的人在京师游走,不少人现在都知道了衍圣公对目前东南和新政的态度了。
  一时间,不少人还真的就激动了起来。
  例如刑部主事官宋祖乙,就趁机拉拢了一批人,主要是以翰林院为主的官员,他们私下讨论目前的局势变局。
  宋祖乙就说:“现在衍圣公出来了,他是反对新政的,并且他是主张朝廷立刻停止对东南动武的,最好是尽快恢复南京国子监,解除对东林书院的包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