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3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8/1270

  当然,行大礼也不是立刻就跪下。
  明朝时期,跪也是分场合的。
  例如大朝会,例如奏事的时候。
  若是平时遇到了,闲聊,或者在外面遇到了,是不用跪的。
  周广志其实还想说点什么,可一见这场景,当场下巴都要掉在地上了,眼珠子差点没有突出来。
  一边的刘惜君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瞪大眼睛看着这位张公子。
  而柳如是则张着小嘴巴,大脑一片空白。
  皇帝?
  张公子是当今的皇帝陛下!
  两位女子怎么也没有想到,等她们反应过来,也连忙行礼。
  尤其是刘惜君,心跳明显加速,手心都出汗了。
  “本来朕是打算和刘大人去吃点东西的,没想到遇到了周阁老的亲孙,扬言要收拾朕,你们倒是来得巧,不然朕就当街打断他的腿了!”
第296章
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前的布局
  周广志直接跪了,颤颤惊惊趴在地上:“陛下恕罪,臣不知……”
  崇祯打断了他:“你是朕的臣?”
  “草民不知是圣驾降临,惊扰了陛下……”
  崇祯叹了口气:“朕今日的雅兴,全被你们给搅和了。”
  他长袖一甩,道:“回宫。”
  说完,便上了之前来的马车,一路向紫禁城的方向走去。
  他掀开帘子道:“刘大人,上来与朕一同入宫,朕与你有重要的事情要说。”
  刘惜君道:“微臣何德何能,怎敢惊扰御驾。”
  “你是大明的栋梁之才,快上来,莫不是还要朕下去请你上来?”
  “臣不敢。”她立刻上了崇祯的马车。
  崇祯又道:“河东君,你且先回去,朕改日再请你吃饭。”
  柳如是连忙道:“草民不敢叨扰天子。”
  崇祯也并未多说什么,马车快速向紫禁城行去。
  身份暴露了,肯定要尽快离开,如若不然,必引起更多人的围观。
  至于周广志这样的人,还需要皇帝亲自来收拾么?
  夏定文道:“来人,将周公子带回应天府衙门。”
  “夏大人,我爷爷是周道登……”
  “你爷爷现在是孙承宗都没有用了!带走!”
  周围的人内心震撼。
  那可是内阁大臣的亲孙,往日在南京城是横着走的,即便前一段时间南京城爆发内乱,也未波及周家。
  而现在……
  眼看周广志被强行抓走,他下面的人回头立刻跑回去报信。
  一个小小的纨绔子弟,崇祯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但是,这件事让他愤怒的是,南京城的思想工作做的还不到位。
  什么贱籍,什么女子不能为官这些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司法已经如此严明,还有人敢跳出来乱来。
  这一路上,刘惜君沉默不言,眼神一直在马车的底板上游走,仿佛那里长出了一朵花儿似的。
  崇祯看出刘惜君很紧张,他温和道:“刘爱卿,之前朕也不是刻意要隐瞒你,你不会怪朕吧?”
  刘惜君连忙道:“小臣不敢。”
  她说这话的时候,都涨红了脸,语气也十分激动。
  就像粉丝和自己的偶像坐在了一起一样,那种心情,简直无法言语。
  “知道朕为何宣你来南京么?”
  刘惜君道:“天子自有安排,小臣愚钝,不敢妄测天意。”
  “你小小年纪,怎么这官腔一套一套的。”
  “这……”刘惜君瞬间不知该如何说,只是道,“陛下恕罪,小臣……小臣……”
  崇祯笑道:“朕看你之前不知道朕的身份,说话一套一套的,什么都敢说,什么都能说,现在倒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刘惜君脸涨得更红,脑子里一团乱麻。
  “你也不必紧张,回答不上来不代表你不知道,好好调整一下,咱们回宫慢慢聊,朕有很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是!”
  带马车进了宫,崇祯从上面下来。
  一轮秋月悬在飞檐上,映照得金陵的紫禁城轮廓清雅。
  乾清宫内已经点起了灯火。
  李岩道:“陛下,微臣来晚了,请陛下恕罪。”
  崇祯左手抓住刘惜君的手腕,右手抓住李岩的手腕,沿着台阶加快速度往上走,道:“朕有重要的事情,与你二人商议。”
  刘惜君被皇帝一把抓住手腕,顿时呼吸一滞,看着自己的偶像的侧颜,一颗心更是狂跳不止。
  待进了乾清宫内,下面的人端上来了佳肴与好茶。
  “你二人先行坐下。”
  崇祯命人将地图取过来。
  刘惜君坐在那里,整个人如同绷紧的弦一样,她感觉自己似乎在做梦。
  皇帝陛下居然邀请自己来谈论政事?
  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新农政指挥使,却被邀请到了乾清宫来?
  崇祯看了一眼刘惜君,笑起来:“李岩,朕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六合县李家村的新农政指挥使刘惜君,刘大人!”
  李岩作揖道:“刘大人。”
  “刘爱卿。”
  “在,陛下,臣在。”
  看见刘惜君紧张的样子,崇祯觉得好笑,他说道:“这位是河南布政使李岩李大人,李岩是朕的股肱重臣,大明的栋梁之才,河南省的量产在他的治理下,今年全国第二名没有问题,新农政的大功臣!”
  李岩连忙道:“承蒙陛下器重,臣不敢言功。”
  刘惜君连忙起身行大礼:“下官拜见李大人,久闻李大人盛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刘大人不必多礼,都是为君分忧。”
  刘惜君感觉自己更加在做梦。
  李岩的名字,她肯定听说过。
  李岩在河南的水渠布局,粮仓建设,肥料规划中心、吏治管理等等,都已经载入北京大学的书本里。
  这是教科书级别的官员。
  大明朝的官员都知道,这位才二十几岁的官员,未来前途无量,入主中枢,辅佐皇帝,是迟早的事情。
  她一个小小的新农政指挥使,平日里,别说布政使了,即便是见到知县也不是容易的事。
  现在,当今皇帝在自己面前,河南布政使李岩在自己对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8/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