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4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1/1270

  这种演讲,他前世就有经历过。
  前世的张凡,是一家大型上市公司最年轻的高管,是一个个人综合能力极强的人。
  等一口气说完后,他的语气突然放缓下来。
  “你们的梦想不应该只是锦衣玉食,更不应该只是专权弄事。”
  “大明朝,此时此刻,便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遥远的西方,还有许多国家,他们也在不断的变强。”
  “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
  “若有谁阻止新农政,朕绝不姑息!”
  “若有人阻止商业之发展,朕亦不姑息!”
  “若有人盘剥百姓,鱼肉黎民,朕亦绝不姑息!”
  “诸位也见过这些年,朕为了推行变革之决心!”
  “朕在这里指天发誓,谁若阻挡大明朝之变革,朕必诛之,天亦诛之!”
  皇帝的语气是从缓慢,逐步加快,最后飞快。
  一口气说完后,下面是鸦雀无声。
  这一部分是表决心,表态度,为众人立心。
  什么心?
  变革之心?
  这绝非是热血上涌的空话。
  从社学会、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个国家的宏观情况。
  政治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属于基础,社会中的人民是土壤。
  后世的伟人不是说过吗?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如何理解?
  古代政体的诞生,是由民间经济决定的,双方是切合实际情况的。
  当经济变了,政体必然要改革。
  例如大明朝开国初年,战乱之后百废待兴,最需要的是恢复农业。
  但到了明朝末年,民间商业其实已经极具发展了。
  这个时候士农工商都和明初已经完全不一样,经济基础变了。
  但大明朝的政治结构却没有任何改变。
  这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严重脱节。
  最典型的就是,民间商业发达,但朝廷没有完善的商税法,也没有专门管理商业的部门。
  基于这些原理,变革是永远存在的。
  因为一旦进入商业社会,一旦进入工业时代,经济基础是会一直发展的。
  当经济基础一直发展的时候,上层建筑就必须灵活做出调整。
  所以,变革也是一直存在的。
  可能今日之新政,十年后,就成了旧政,需要更新迭代。
  张凡这是要做什么?
  这是要将变化,深深印刻在这片土地上。
  只有变,只有不断的突破自我,才能更强,才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
  作为一个21世纪的三好青年,深受21世纪的影响,这一点,他还是非常清楚的。
  因为21世纪的中国,就是一个大争之世,一个变革之世。
  变,无处不在。
  所有人眼睛一眨不眨仰望着上面那个人。
  随后,现场爆发出了山洪海啸一样的欢呼:“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声音排山倒海一般。
  这是未来的声音,这是年轻的声音,如同朝阳一样。
  旧的世界正在慢慢沉入地平线下。
  当新生的力量崛起的时候,捆绑在这片土地上的枷锁,就会根根寸断。
  那些压在这片土地上的大山,也会分崩离析。
  这一刻,那些大臣都被感染到了。
  崇祯六年的朝堂与崇祯元年的朝堂,已经完全不一样。
  皇帝造的大势,已经初显,民心所向。
  大势面前,一切顽固派,都是朽木!
  过了好一会儿,声音才又平静下来。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朕这双手,亲自拿过刀,亲自与敌人搏杀,鲜血沾满了朕的甲胄,朕曾经闻到浓浓的血腥味,亲眼见过金戈铁马,与士兵们一起吃饭。”
  “朕说这些,就是想要告诉诸位,梦想,是星辰大海,但是,我们要脚踏实地,我们要一步步做好,不要怕累,不要怕苦!”
  一边的顾炎武和黄宗羲听得都留下了热泪。
  皇帝绝不是空口画大饼和打鸡血,他自己就以身作则。
  大明朝的风气也在改变,以前的浮夸之风,在慢慢的散去。
  是被那个人改变的,他绝不仅仅是在要求别人,他也在严格的要求自己。
  北京大学的校训就是: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理。
  这是张凡亲自题的字。
  这就是在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
  这是在打造一个民族的精气神。
  皇帝的演讲并没有持续太长。
  毕竟是国家元首,不可能将东西讲得很细。
  主要是表决心,和指明接下来的方向,让这些人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
  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军事学院那一片的红娘,听完自己夫君的讲话,眼睛里都是星星。
  连刚来北京任教的祖大寿的弟弟祖大春这些人听完,都对皇帝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无不激动万分。
  当天,皇帝讲话的内容,就刊登上了大明日报的头条。
第437章
攻打后山,切断水源
  今天的大明日报,在北京城引起了极大的震撼。
  天子之新声,如同苍穹之日月,拨云开雾。
  尤其是知识阶层,理论上来说,这些人读过书,更加在意朝廷的新政发展。
  因为这都牵扯到他们个人命运。
  而那些不识字的、种田的,或者开小商店的,反倒并没有多关注。
  这也合理,毕竟小老百姓,吃饱穿暖才是真实生活,谁会每天去盯着国家大事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1/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