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4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0/1270

  早在半个月之前,北京大学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今天能进入到这里的要么是北大的学生,要么是高级官员。
  而且每一个人入场都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几乎是搜遍了全身。
  当皇帝站到高台上的时候,人群的欢呼达到了最高。
  这些年轻人热情高涨,他们每一个人都像刚刚升起来的朝阳。
  皇帝抬起手来,做了“压”的姿势,慢慢的人群中的欢呼声才小下来,最后变得很安静。
  校场周围都是新的建筑,这些建筑是东方传统建筑的精华。
  他们一反明代的华丽,建筑风格简约而大气,有一种展翅飞翔九天的豪情。
  这很符合这个大时代下的主旋律。
  一边的吏部侍郎成基命在那里小声道:“陛下竟然亲自来这里与这些学生对话,让我没有想到啊。”
  韩爌也感慨道:“现在新学是大趋势,孔府都已经不在了。”
  “我听说温体仁快要回来了,还听传闻皇帝想让他入阁?”
  “入阁就入阁吧,现在大家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呢?”
  “温体仁是礼部尚书,现在新学势大,他又在南京立了不少功,我担心他会威胁到……”
  韩爌压低声音道:“不要说了,小心被人听到。”
  此时,人群已经彻底安静下来。
  皇帝扫视一转,说道:“诸位学子,今天是一个好天气,朕终于可以与你们聊一聊了。”
  崇祯开口就是大白话,事实上,新学也提倡大白话,大家都易懂。
  而且崇祯的语气平易近人,这让现场的气氛很随和。
  由于周围高大的建筑,崇祯的声音回响在四周,大部分人还是听得清楚的。
  “朕记得第一次到北京大学讲话,是崇祯二年七月,北京大学刚刚建立不久,第一批新生刚入学。”
  “转眼五年过去了。”
  “这五年,北京大学走出去了许多大明的栋梁之才,你们将来也是大明的栋梁之才。”
  “有很多人心中依然有疑惑,朕为什么要创建北京大学?”
  “国子监不是也是朝廷官学么?”
  “为何朕还要多此一举,再创办北京大学?”
  “朕今日可以明确的回答你们,过去的任何一所学院,都无法满足大明朝未来对人才的需求。”
  “唯有北京大学,唯有南京大学,武昌大学……唯有所有的新学,才能支撑起未来的大明!”
  现场一片安静,无数人的目光都汇聚在皇帝身上。
  年轻的皇帝,沉着有力的声音响彻在四周。
  “未来的大明,是一个强盛的大明,是一个富裕的大明,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大明,是一个气象万千的大明!”
  “我大明朝有两万万人,有两万万辛勤而勇敢的百姓。”
  “每一个人,都怀着对未来的向往。”
  “未来的孩子,都会像你们一样,进入学校,饱读诗书,去了解,去探索,去思考这个世界。”
  “少年强,则国强!”
  “你们有很多人心中一定有疑问,未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未来似乎很遥远,很模糊,看不见,摸不着。”
  “朕今日来告诉你们,不远的未来。”
  “新农政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但是否意味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后,就结束了?”
  “没有结束,朝廷依然会全力持续不断地发展新农政,你们每一个人都要清楚地认识到,让全天下的老百姓吃饱饭,是朕肩头上的责任,也是朝廷诸公肩头的责任,更是你们肩头的责任!”
  “朝廷还会大力推动新工业,各省都会大力推行,诸位都是读过《国富论》的,知道新工业,包括纺织、冶铁、炼钢,还有蒸汽机。”
  “前不久,内阁刚刚颁布了开放海禁的政令,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无数船只,从海上运载粮食、水果、香料、布匹到大明朝。”
  “同时,对水泥路的建设力度只增不减,各省都要全面启动新道路的建设。”
  皇帝说的这些话,可以说信息量非常大。
  例如农业、工业、贸易、交通基建等等,每一个大的概念下,都蕴藏了无数的商机。
  为什么皇帝要在这里说出来?
  因为政策是朝廷出,新的商业模式是国企来打造,但是,更细分领域的商业,更基础的劳动力供给,都必须私人商社来完成的。
  国企和私企的关系,是相互配合的关系。
  国企搭建框架和脉络,私企细化完善。
  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需要这些人,需要他们知道他们将来要做什么,能做什么。
  这是商业时代开启的必然。
  毕竟,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第436章
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
  就目前而言,北京大学的学生,出来之后,工作肯定是包分配的。
  为什么?
  因为大量的国企缺人啊!
  新政在持续扩大,持续深化,朝廷的编制还会再增加。
  还有大量的地方需要用到人。
  仅仅一个北京大学肯定不够。
  好在现在各省的省府都已经有了大学。
  听皇帝说了这些,下面的学生都群情激动。
  大多数年轻人还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他们在大学里潜心学习,研读古圣经典,并且对皇帝的诸多著作日夜钻研。
  兵家经典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等等。
  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论语》等等。
  法家经典,道家经典。
  各类史书,工科书籍,数学,物理学,光学,西洋翻译的书本。
  包括《日心说》、《欧罗巴文艺复兴》等等,甚至还有欧罗巴的历史。
  明朝的时候,已经有很多老外过来了,例如王徵就编译《远西奇器图说》。
  天启七年在大明朝出版,主要叙述西方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静力学知识。
  包括地心说,重心及其求解,求水体积、浮体体积,比重,简单机械及其联合使用。
  这也说明,明朝的确不算排外。
  西洋学说在士大夫阶层也是很受待见的。
  并且因为明朝的印刷行业非常发达,许多书籍都可以快速推广开。
  当然,他们不仅读了中外经典,还有皇帝的各种书籍。
  包括《国富论》、《矛盾说》、《经济学原理》、《物理学常识》、《化学元素》、《金融改变世界》、《心理学》、《民论》等等。
  下面这群学生,是一群已经接受了新思想的新一代。
  他们对这个世界更加好奇,也更加希望参与到皇帝的新政中,用自己的能力,去改造这个世界。
  他们是张凡忠实的拥护者,是从精神层面拥护的那种。
  崇祯刚才说话的语速非常快,语气也抑扬顿挫,极具感染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0/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