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4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6/1270

  韩爌不说话。
  成基命有些着急:“这一次的新政,有诸多纰漏,就说那新城新政,售卖土地,这等政策一旦出来,必然有商人哄抬地价,造成民间动乱!韩阁老难道没有提醒陛下吗?”
  韩爌喝了一口气,神色虽然平静,但却心乱如麻:“我如何没有提醒,是陛下一意孤行。”
  刘鸿训也道:“这商人大量购买土地,又要投资建造,短时间内无法回账,商人会做这种买卖吗?”
  范景文道:“陛下执意如此,便让陛下去试吧。”
  “试什么试!北京现在在试,武昌也在试,这样做非要天下大乱不可!”
  “可你能如何?”刘鸿训无奈道,“当日陛下在大殿上宣布新政的时候,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凡是阻碍新政者,决不轻饶!”
  “依我看,就是那个邱禾嘉在背后捣的鬼,自从他回北京了,陛下就嚷嚷着要卖土地!”
  韩爌顿了顿道:“诸位且不急,马上就二月初一了,卖不出去地,陛下必然会废弃此条行政。”
  “可是朝廷现在没钱了,就指望卖地赚钱的。”
第465章
皇太极又觉得自己行了?
  正月三十一日,沈阳。
  皇太极拿到了最新的情报。
  “狗皇帝没钱了!”皇太极霍然而起,看着佟养性,“这消息当真?”
  “千真万确。”
  皇太极又拿起昨晚刚送过来的大明朝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新政,疑惑道:“不应该啊,狗皇帝这新政里,新建了如此多新的衙门,朝廷开支必然增加,他若是没有钱,哪里来的底气?”
  皇太极实在感觉到不可思议。
  “这消息是谁给你的?”
  佟养性说道:“大汗,并非是谁给奴才的,这事现在已经是北京朝堂上公开的秘密了,大家都知道。”
  “那难道没有大臣阻止崇祯的新政推行?”
  “崇祯那暴君残忍无道,现在已经没人敢出声阻止了。”
  皇太极总结道:“哈哈哈,这就叫失道者寡助,本汗要引以为戒。”
  “大汗圣明。”
  “大汗,要不现在我们趁机领兵重燃战火,给狗皇帝雪上加点霜?”
  皇太极陷入沉思中,须臾,他说道:“将张采、刘宏叫来见本汗,还有传诸位贝勒,多尔衮。”
  “嗻!”
  不多时,张采、刘宏等人都来了。
  当然,还有在床上休养了数月,现在已经没了蛋蛋的范文程。
  多尔衮、德格类、汤古代、阿拜、塔拜、巴步泰、巴步海、赖幕布等诸多贝勒全部到场。
  代善、多铎、阿敏等人没有来,因为已经被软禁起来。
  皇太极说道:“前线传来最新消息,明廷现在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人心不稳,诸位认为眼下我等能够采取什么政策?”
  德格类道:“大汗,奴才认为,现在立刻就可以调一批大军,去围攻广宁城,既然明廷有财政危机便是最好的,前线若是发不出钱来了,必然军心不稳。”
  汤古代也说道:“大汗,奴才也认为现在是时机了,我们应该集中兵力和明军好好打一回,打回我们的军威!”
  “是啊!大汗,奴才愿意领前锋营!”
  “大汗,开战吧!”
  “大汗,现在我们有火炮,有火枪,若是要倾兵攻下广宁城,绝不是难事!”
  皇太极深吸了一口气,他看着张采,说道:“张先生,你以为如何?”
  “启禀大汗,小臣尚不知狗皇帝为何会出现财政危机,崇祯四年,狗皇帝在东南抄出一亿多两,按理说,花十余年都花不完。”
  “哈哈哈,张先生有所不知,狗皇帝这几年到处用兵打仗,要肆意新建衙门,他们的开支暴涨,他已经没钱了。”
  皇太极显然心情大好:“你们汉人有一句古话是怎么说的来着:国虽大,好战必亡。”
  现在轮到皇太极嘚瑟了,他认为狗皇帝现在是步子跨太大扯到了蛋。
  张采说道:“那小臣认为,现在还不是时候出兵。”
  他此话一出,顿时那些个贝勒爷愤怒的目光全部扫了过来。
  德格类冷笑道:“张大人,你倒是说说,现在狗皇帝是不是面临财政危机?”
  “是,没错。”
  “那接下来数月边境的将士们是不是可能会拿不到钱?”
  “也没错。”
  “甚至可能粮食紧缺?”
  “也不无这个可能。”
  德格类霍然而起:“那你为何说还不是时候!”
  “确实不是时候!”
  “我看你分明就是有心归明,故意在这里拖延、误导我们!”德格类大喝一声,“大汗,奴才认为,此贼当拖出去斩首示众!”
  “大汗,小臣绝无二心。”
  “那劳烦张先生将原因细细说来。”皇太极也不急,慢慢说道。
  “狗皇帝在军中颇有威望,即便数月没有发钱,明军断不至于大乱,这是其一。”
  “其二、人之顽疾,或于表皮,亦或深及肺腑,然其貌与常人无异,尚能言语,亦能行动,但病终究已经深入内脏,假以时日,必暴毙而亡,何须外人亲自动手?”
  “其三、大汗新政现在正是大力推行之时,新政之成效明显,若是贸然开战,必导致开支暴涨,届时大汗面临的局面,与狗皇帝有何不同?”
  张采说完,德格类已经暴跳而起:“放肆!”
  皇太极立刻道:“你才放肆!快给张先生道歉!”
  “大汗,奴才……”
  “道歉!”
  德格类不情不愿道:“对不住了!”
  皇太极又问范文程道:“范先生呢?”
  “大汗,奴才也认为张大人说的有道理。”
  这里有一个问题。
  张采在大明朝的时候,不是坚决反对改制的么?
  怎么跑到皇太极这里来了,却坚决拥护改制了?
  难道是痛定思痛,知错能改了?
  不不不!
  成年人的世界,都是屁股决定脑袋,背后都是利益问题。
  张采在大明朝属于儒生、传统地主阶层,崇祯的新政对他们的利益是连根拔起的,他当然要反对。
  但他投降到皇太极这里来了,身份就不一样了。
  汉人官员,得在这里站住脚,就必须手里有权力。
  如何才能有权力?
  打仗?
  打仗的话,权力都在女真、蒙古等贵族老爷手里,只有忽悠皇太极改制,他手里才有权力。
  恰好皇太极本身就有建立帝国的野心,想从大金汗国向帝国推进,皇太极就必须重用汉人改制。
  现在沈阳的汉人官员都主张皇太极大兴改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6/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