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5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3/1270

  18艘战船怎么打?
  早听说明朝的战船体型大,但18艘也没法打呀!
  刚觉得自己被明军耍了,前线又传来了海军大败的消息,一时间,顺化震动。
  阮福源高呼:悔不该出兵,错信了明朝。
  击败阮军海军的捷报也传到了升龙城,郑梉一扫半个月前的阴霾,在升龙城继续喝着酒、玩着妞来。
  六月初八,阮福沧抵达鸿基港,向孙传庭哭诉,希望明朝能增加兵力。
  孙传庭和秦良玉这才得知阮家的海军被击败了。
  这哪成,必须立刻给阮家扳回一局,不然阮家就要全线退兵了。
  六月初十,一大早,孙传庭和秦良玉正要离开鸿基港,突然,从钦州港来了一艘明军的战船。
  “卑职张煌言参见孙军门、秦帅!”
  “卑职李增,隶属天武军第一军第二师第二旅,参见孙军门、秦帅。”
  “不必多礼。”
  张煌言呈递了一封任职函,是张煌言的任命书,军委会颁发的。
  接下来,张煌言将会留在安南国,任职安南省升龙城知府。
  张煌言道:“还有一件事,军委会送来了一批药,由天武军这位李旅长协助运输过来的。”
  “送了一批药?”
  孙传庭和秦良玉有些懵逼。
  送什么药?
  接下来,一个叫詹由养的军医,为孙传庭和秦良玉讲解了一番。
  “此药真的有这般神?”
  “听闻此药是陛下亲自研发,不会有假。”
  孙传庭愣了一下,秦良玉也有些惊讶,皇帝陛下居然还有制药?
  若真的有这么神,那接下来,打安南国岂不是?
第480章
教安南国做人?
  青霉素在正统历史上到底有多牛?
  一句话概括:改变了二战历史格局。
  战争这种事情,从来不仅仅是武器的对决。
  当双方在正面战场的火力和资源都打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进入消耗战,这个时候双方的钱又多得一时半会用不完。
  那接下来比什么呢?
  比谁死得慢。
  例如我投入1000万士兵,你也投入1000万士兵,我们的钱都打不完,我们的后勤补给都很完善。
  结果,一个月之后,你挂了300万人,而我原本也要挂300万人,但青霉素投入量产,我才挂了50万人。
  这个时候,你还怎么打?
  美军当年量产青霉素的战略,仅次于核计划。
  为什么?
  因为这是战局到了一定地步后,最关键的因素了。
  青霉素这种药到底有多霸道?
  21世纪的人很难切身体会。
  简单点来说,对于古代这些没有任何耐药性的人来说,感冒发烧,或者伤口感染,可能小小的一针,就解决了。
  而且青霉素副作用极小,几乎没有。
  除了因为提纯问题而导致青霉素过敏,需要做皮试。
  这种药简直就是划时代的神药。
  孙传庭和秦良玉虽然心里依然没有谱,但眼下已经不得不进军了。
  六月初十,天圣军18艘战列舰开始集结。
  鸿基港是墩河的出海口,而升龙城又位于墩河与红河的交汇处。
  也就是说,从鸿基港,走墩河,是可以直接杀到升龙城的。
  这也是为什么鸿基港的防线被明军击破,郑梉兵行险招的原因。
  不过,孙传庭和秦良玉并不打算从墩河走。
  墩河的河道狭窄,河深也不一定够。
  朱雀战列舰是海船,而且吃水非常深。
  他们担心走墩河,可能在某些浅水的地方被刮到船底,如果是那样,到时候真的就坑爹了。
  所以,为了稳妥起见,明军一路南下,抵达了150里外的红河入海口的奉化港。
  那里海鸟聚集成黑压压的一片,它们站在海面上。
  它们怎么能站在海面上呢?
  当然不是站在水上,而是站在漂浮的尸体上,正在啃食着已经死去多日、腐朽的尸体。
  那些鸟吃得眼睛都发红了。
  难闻的恶臭味铺天盖地。
  明军避开了前面那片死人堆海域,从侧面一路进入了红河。
  进入红河之后,便开始逆流直上。
  沿经两岸,明军看到繁茂的参天古树相互盘绕,粗壮的藤蔓如同虬龙一样错综盘结,一片荒莽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
  因为地处热带,这里一年有三季都是夏天,冬季的时候,白天温度也能达到三十度,夜晚可能短暂降到十几度。
  一旦开春之后,气温又会立刻升起来。
  而且雨量充沛,空气潮湿。
  所以热带雨林非常多。
  在热带雨林中打仗,是一种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古代有宋朝最精锐的西军击溃交趾几十万大军后,不得不撤退。
  20世纪的美帝也在这里尝尽了苦头。
  所以,避开陆战,从河道直入升龙城,才是上策。
  明军也庆幸自己有如此优良的战列舰,不然在这种热带丛林密布的地方,根本没法打仗。
  尤其是他们不少人都生活在中原、四川一带。
  他们看着周围那些遮天蔽日的古木,心里想着,里面会不会有巨蟒?会不会有密密麻麻的毒虫?
  这里果然是荒野之地。
  但作为合格的军人,是不能随意展露出恐惧的情绪的。
  军队保持着肃整,像钢铁一样。
  船上有专门烧水的锅炉,所有的士兵全部喝热水。
  还有专门储存食物的粮仓,里面放了不少炭,作为干燥剂,延长食物的储存时间。
  青霉素冷藏在专门的密舱里,那是用砖头砌成,然后用水泥密封好,里面放了不少冰块,做到了保持温度的效果。
  这种冷藏法,汉代的时候就已经普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3/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