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5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5/1270

  毕竟王令提供了一份名单。
  虽说官职都不算大,可芝麻官也是官,就得严查。
  这就是向所有人表明态度。
  当天,就有八个官员被都察院请过去喝茶了。
  最后,京都商会所有人都被仔仔细细问过话。
  当天晚上,商务部的黑名单上就出现了六家。
  可以说是雷厉风行。
  风,还没有吹起来。
  至少大家都还没有察觉到暴风雨要来了。
  但是,大批人马已经行动起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大明日报》的头条就是六家黑名单。
  而且原因也解释得清清楚楚。
  这是在羞辱他们吗?
  当然不是!
  他们算老几,还需要朝廷来羞辱?
  这是在给全天下所有商人看的。
  不仅仅是上了黑名单,而且还罚款,一家罚了5万两(3250万元)!
  一时间,震惊了整个北京城的上层圈子。
  事实上,眼下的北京城风气就只有两个字:搞钱。
  过去的地主们前几年就消失了,大家也不会再抱着那些地不放。
  就连曾经地主出身的人,现在也对地没兴趣了。
  因为有了更多的赚钱的机会。
  人就是这样,如果你想要禁止别人做一件事,你得在禁止的同时,找另一件事去给他,不然他闲得蛋疼后,就会搞事情。
  这个逻辑,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人都适用,尤其是有女朋友的人。
  既然大家都在想着搞钱,当然是都瞄准着商业。
  而商业中,最能赚大钱的就是跟着朝廷的新政走,那商务部的招商。
  有人说,商务部是这个时代的富豪生产者,只要你拿到了哪怕小小的一个招商,你也能赚一大笔。
  所以啊,商务部的黑名单,绝对是非常有威慑力的!
  至少京师目前几个大商人家族此时此刻都是心惊胆颤。
  酒不好喝了,饭也不好吃了,连女人都不香了。
  用李如礼的话来说:“静珊,速速去核查咱们家下面所有产业,凡是牵扯到与工人性命有关的,严查,下面人不听命令,直接报官!”
  当然,这事还没有完。
  才区区六个上黑名单的,哪能是他张凡办事的风格?
  黑名单能威慑住人?
  后世一位哲学家说过:如果有100%的利润,他们会铤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他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他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
  区区黑名单,不过是警告的第一步而已。
  七月九日,《大明日报》头条,满篇都是关于山西王家的。
  并且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大理寺受审王家案。
  大理寺你可以理解为最高法院。
  一般只有中高层官员的案子才会有大理寺、刑部这些六部九卿的衙门来受理。
  民间的案子,直接当地的按察使司受审即可。
  而现在,大理寺被抬出来了。
  说明什么?
  有人就开始猜测了,这案子背后必然牵扯到一些官员。
  没错,这个猜测非常真实。
  这个案子背后的确牵扯到一些官员。
  如果站在寻常老百姓的视野来看待,这是一起民事案,因为王家没有任何人是做官的。
  但事实上绝非这么简单。
  寻常百姓看到的永远只是表面的。
  权力游戏里面的规则,往往是需要去深究的。
  从哪里深究?
  从动机,朝廷的动机,皇帝的动机。
  果然,在七月初十的时候,《大明日报》的头条又更新了。
  一共牵扯出8名京官,而且与过去不同,这次的8名京官全部都是改制派!
  什么罪名?
  贪污受贿!
  拿谁的钱?
  当然是王家的钱!
  拿的不多,但在这个节骨眼上,被抓了典型。
  这件事向外界释放出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
  新政官员一样抓!
  所以,在七月初十之后,刑部、廉政督察府的人全部介入进来了。
  三法司直接上了。
  这时候,北京城的官场上,才真切感受到了暴风雨的咆哮。
  同样的,民间觉得这案子到这个地步,已经就这些人了。
  但是,只有北京城的官员们才知道,这真的是刚刚开始。
  七月十五日的时候,调查组已经抵达山西大同,王家被抓。
  大同的商务局一般的官员被请进去喝茶。
  结果呢?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一般的矿场都死过人。
  死过人不可怕,毕竟煤矿遇难是概率问题,也不是商人能控制的。
  可是,死人瞒报,随意埋尸,克扣俸禄,甚至还恶意逼死人。
  这些事,就一件一件浮出水面来了。
  廉政督察府的官员用一种非常犀利的文风汇总了目前山西的情况。
  然后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将这份汇总送回了北京。
  这简直是一封如刀似剑的痛骂。
  皇帝看完后大怒,因为这里面又牵扯进来了十八名京官!
  而且全部都是新政派官员。
  甚至有铁矿局的主事官员。
  这在朝堂上引发了极大的震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5/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