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7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5/1270

  郭永兴到底贪了多少?
  据他老婆举报,不低于百万两。
  根据南京制造局案的情况来判断,郭永兴恐怕只是其中一条鱼,涉案金额应该是非常恐怖的。
  毕竟华北和华东的交通网新政中,济南府是交通枢纽,这里面又涉及到了多少钱,没有人知道。
  当天北京廉政督察总府就派人到了济南。
  似乎,一场大规模的政治风暴将要到来。
  那么问题来了,最头疼的是谁?
  当然是袁可立!
  现在整个大明朝只有少数一部分人知道皇帝马上要对日本用兵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一连发生两件震惊朝野的贪污案。
  而且一件是关系到国营商社的管理,一件是分税制新政。
  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会有一大批人冒出头来反对分税制,并且攻击韩爌,要求他对其负责。
  一旦朝局出现动乱,在接下来征讨日本的战争中,后方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事实上,事情还远远不止于此。
  当天北京城的风声起来后,就有人将消息快速往辽东送。
  因为现在的大明朝,还有一支政治势力在崛起:袁崇焕的辽东派。
  另外,北府的杨嗣昌也一直不甘寂寞。
  甚至在北京城,还潜伏着漠北蒙古的细作。
  辽东的女真被灭后,漠北蒙古失去了屏障,和大明朝的关系突然变得极其敏感。
  之前又答应了崇祯却食言的车臣汗,陆陆续续派出了一些细作乔装成商人,在北京城活动,密切打探着消息。
  一旦知道明朝内部将会诞生权力震荡,漠北蒙古将会采取什么动向?
第692章
时代的最强音
  三月二十一日。
  郑芝豹将目前收集到的情报全部汇报了一遍,将目前上海港的海军编制也全部汇报了一遍。
  目前上海港停靠着从登莱军区调过来的20艘战列舰。
  军委会又从南京军区调过来了3万拱圣军,将方圆几十里全部封锁。
  另外,军港的军粮也开始特供。
  南京军政中心的人接到了调粮的命令,大家只是认为朝廷要全力开海,准备用海军维持海上治安,确保贸易线正常运转。
  但没有人知道这些其实是在为攻打日本做准备。
  其实那3万东部军区的拱圣军也是要加入到未来的东征之役中的。
  不仅如此,一直驻守在江西一带的张之极也接到了命令,这一支虎贲卫被秘密调往上海。
  另外,南京军政中心最近一段时间,还在大量抽调东部军区的预备役。
  理由也是防御海寇。
  并且,在三月份的时候,天津造船厂下海了十艘战列舰,这些战列舰在去年就已经造好。
  这十艘停靠朝鲜半岛南边,朝廷对外声称是要对朝鲜进行经济援助,为了维持海上治安。
  没有人怀疑,这些战船即将帮助卢象升和刘兴祚南渡日本。
  十艘肯定是不够的,天津造船厂成型的船自然不止十艘,包括清江督造船厂也在成批出船。
  巨大的产能在工业时代就是最大的优势。
  三月二十二日,皇帝在郑芝豹的陪同下,秘密参观了上海港的军港。
  他检阅了天武军第一海军,这批人是曾经夺下辽东半岛的,可以说战功卓越。
  海风阵阵,天武军第一军在海港的岸上整齐列队,军容鼎盛。
  淡蓝色的军装穿着小伙子们身上,一个个看起来精神抖擞。
  崇祯亲自将军委会制作的勋章,带到立有军功的高级将领身上。
  注意哦,是在全员士兵面前完成的。
  这是为什么?
  这是在给全体将士们做示范。
  这就完了没?
  还有。
  随后有跳出一些普通的尖兵,他们站成排。
  皇帝一个个和他们对话。
  对话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关心他们的身心,关心他们的家人,肯定他们的战功。
  当然,这些崇祯事先肯定是做好了功课的。
  这样才能真正让军队感受到皇帝的关怀,感受到归属感。
  等检阅完军队后,崇祯又单独和郑芝豹聊了一会儿。
  崇祯说道:“拿酒来。”
  下面的人端上来两杯酒,崇祯拿了一杯,递给郑芝豹。
  郑芝豹也没有想到皇帝这个时候会突然跟自己喝酒,并且亲自递酒给自己。
  他连忙双手接过来,并且就要跪在地上,被皇帝一只手抓住手腕:“郑爱卿不必多礼。”
  被皇帝亲自搀扶,郑芝豹更加感动。
  “陛下,小臣……”
  崇祯另一只手拿过来一杯酒,他说道:“之前你收复台南,是大功一件,朕本打算当时就召见你,只是辽东事态紧急。”
  郑芝豹本来是不太服朝廷的,毕竟郑家莫名其妙就被拆解了。
  后来也是身不由己。
  但去年年底,郑芝龙进入军委会,郑芝豹的想法就变了。
  现在,他见到了皇帝,皇帝今天的行动,更让他诧异。
  “朝堂的事很复杂,东南能够太平无事,也多亏了你们郑家,朕知道郑家牺牲了很多,朕不会亏待你们。”
  你看,三言两语,责任先推给朝堂的党争,朕也没有办法啊!
  然后又开始肯定郑家的功绩,随后又开始表态。
  其实,搞垮郑家是他皇帝一手推动的。
  没点曹操的手段,怎么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
  “南洋并不太平,以后还需要爱卿多多辛劳。”
  皇帝语气说得诚恳,实际上南洋的海军局势他心里早就有数。
  怎么可能要郑家的人填满大明海军?
  至少南洋海军得有孙传庭、张煌言等人的重要地位。
  这些想法,郑芝豹当然是不知道的,他非常感动:“为陛下万死不辞!”
  接下来东征军团的训练,需要郑芝豹来完成,郑氏兄弟是打海战的好手,这一点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而且郑芝豹对日本也很熟悉,由他率领一支大军,是最好不过的。
  不过这一次东征的主帅崇祯已经想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5/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