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1270

  这在大明朝已经破例了。
  做了官,就可以被朝廷养着了,至少不必再担心生计问题。
  别小看这一点,在大明朝当官,都必须有功名的。
  你最差也得是个秀才吧!
  秀才是通过乡试的,所以也是有功名的人。
  这是大明朝的规矩,也是天下读书人默认的。
  即便是宋应星这种也是被皇帝破格提拔起来的,人家也是正儿八经的举人,比秀才还高一等。
  结果呢?
  现在皇帝您告诉我通过高考了,就能做官!
  您这是要彻底破坏祖制啊!
  您这是在挑战科举啊!
  科举是什么?
  是隋唐以来到现在,天下读书人鱼跃龙门的唯一渠道。
  您要挑战全天下的读书人吗?
  这样的事情提出来,当然是一大堆的人反对,可是反对没有用啊。
  崇祯大袖一挥,就这么定了,唐子陵去大兴县,先做新农政甲里指挥使。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不少人直接炸了。
  有人炸了,有人却兴奋不已。
  谁?
  当然是北京大学农学院的那些学生。
  六月初二,大明日报的头条就是唐子陵的新闻。
  进京来参加高考的考生一看这报纸,卧槽,激动得差点没有跳起来。
  高考居然还能进入仕途?
  皇帝在高考前玩这么一招,只要不是瞎子都知道是为什么。
  就是给这一次进京来参加高考的考生们看的,这是在给那些考生打鸡血啊!
  只要这个头一开,以后来参加高考的人只会多不会少。
  大家并不知道,这才是崇祯高考制度走出的第一步,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变动。
  他要对整个大明朝教育体系进行全面的改制。
  六月四日,大明日报发布了另一个头条。
  朝廷计划未来五年在太原、济南、开封、西安、武昌、江陵分别修建大学,配套的还有小学和中学。
  这个消息一出,才真正的是掀起了一场大的热议。
  这才真正让民间开始重视起高考来。
  不仅如此,十天后,也就是高考结束后的第五天,高考成绩出来了。
  崇祯当天亲自将各科的第一名邀请到了乾清宫一同共享晚宴,在晚宴上还亲手给了每人一封书函。
第81章
抄作业的皇太极!
  能与皇帝共享晚宴,对于大臣们来说都是圣恩浩荡,更别说对普通人。
  第二天,大明日报整版都是天子接见高考各科第一名的新闻。
  这件事对普通民众是又新奇又有激励,大家都在说自家娃未来也要考大学。
  可有人欢喜就有人愁啊!
  谁在发愁呢?
  当然是国子监的那帮人!
  国子监是古代的皇家学院,读的都是孔孟圣道。
  国子监的学生可从来没有被皇帝特别接见过,现在倒是,一群读杂学的人受到了皇帝的接待,还每人得到了一封皇帝亲手写的书函。
  国子监的学生当场就不淡定了,但鉴于去年的国子监案,大家还是克制下来了。
  只是,新学和旧学之间的矛盾,似乎又加深了一些。
  有人私下不无担心地说:陛下若是真的大力发展所谓的新学,建设更多的小中大学,迟早有一天会引发大乱。
  有心人已经察觉到,看似顺利的大学政策,私下已经开始暗流涌动。
  而随着唐子陵的上任,大学的学生进入仕途算是开了先例了。
  并且,随着高考的结束,北京大学的各个学院,突然增加了3000学生。
  北京大学实行开放式教学,学生有统一的制服,北京城的街头明显多了不少穿着北京大学制服的学生,有男有女。
  听说这一次还多了一座艺术学院,分为音、画、书、戏曲等各个门类。
  并且当今天子还亲自去艺术学院提笔。
  整个六月,仿佛是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的六月。
  北大的未央湖畔都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身影,有大学的教授在湖边与学生闲聊,有同窗之间谈论天南地北。
  六月十五日,一场夏雨刚刚过去,将北京城的水泥地冲洗得干干净净。
  乌云迅速退散,留下湛蓝清远的天空。
  夏风吹来,连坐在马车内的崇祯都感觉心旷神怡。
  今天,他陪着张嫣去艺术学院去溜达一圈来着。
  田秀英也非常喜欢,索性也跟着一起出来了。
  两个妹子都非常激动,正在相互交谈着。
  王承恩突然在窗边小声道:“公子,北边有消息传来。”
  说完,便递进去一个小匣子。
  崇祯微微一怔,是刘乔送来的情报?
  他立刻将匣子上的封条撕开,用随身携带的笔刀,将匣子撬开。
  看完刘乔的信,崇祯先是有些惊诧,随即露出了笑容来。
  这封信的内容是什么?
  主要是汇报建奴的情况。
  皇太极竟然开始改制了!
  现在建奴内部正在大刀阔斧!
  从去年辽东之战结束后,皇太极损失广宁,便回去开始集权。
  最开始是废除八王议政制度,在今年年初的时候直接成立六部,开始建立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这意味着阿敏、代善等人基本已经被清理出权力中心了。
  如此一来,军政、行政、司法等权力全部几乎全部集中到了皇太极手中。
  还没完,他竟然还开始做土地改革。
  建奴现在拥有的土地,基本上都是从大明手里掠夺过去的。
  掠夺过去之后是一个什么形态呢?
  自然大力的封赏有功的军官和贵族,为了拉拢、安抚投降的几个蒙古部族,还给蒙古的贵族老爷们大肆封赏了土地。
  而这一次,皇太极趁机夺过代善等人的权力后,竟然也开始改革农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