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1270

  20文上面是长江风貌,它哺育了南方文明。
  50文是黄河,它是华夏的母亲河。
  100文是皇帝自己画像,君权天授,四海八荒,日月江河,皆为汉土。
  银钞已经在顺天府推行了一年多了,现在已经推行稳定,是时候全面推出细化版本在北直隶大力推行了。
  崇祯满意地点了点头,称赞王时敏不愧是大明第一山水画家,这手法连他这个后世人看到了都感觉没话说。
  “就这么定,将这些范本交给皇家银行,这个月推出第一版这种新银钞发到民间。”
  “是!”
  崇祯话题一转,道:“王爱卿,这艺术学院就交代你手里了,朕是外行,但朕也提个建议,你姑且听一听。”
  王时敏连忙道:“臣谨遵陛下教诲。”
  “艺术学院,规矩可以少一些,氛围可以再宽松许多,朕不干涉你们任何的创作发挥,记住一点就可以,不要触碰到不该触碰的,你们随便怎么闹!”
  王时敏心头一颤,明白皇帝说的话,他说道:“臣铭记陛下教诲。”
  “懿安皇后以后会经常来这里,你留个心。”
  “是!”
  见完王时敏,崇祯便去找田秀英和张嫣了。
  艺术学院的好处当然是大大的,人类需要艺术,需要娱乐,尤其进入商业社会后,没有足够的娱乐活动,容易引发社会诸多矛盾。
  人类文明也因为娱乐而往前推进。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娱乐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啊!
  艺术学院才刚刚开始,这是在为未来做准备。
  什么歌剧、戏曲、音乐、乐器等等,那都是要等到商业时代之后,大家有钱了,才能享受的。
  天快黑了,在艺术学院待了一下午,陪着两个妹子把这里收集来的所有名画、书法逛了一遍,才坐上返回的车。
  傍晚的时候,北京城街头有人推着两轮车,在路边卖冰棍(唐宋就已经有冰棍了),有不少人排队在买。
  崇祯今日还挺高兴,和妹子们出来逛一逛,难得的轻松惬意,晚上回去顺道找田秀英喝一杯,再顺道进行一下深度的交流。
  他让王承恩去买了几个便宜坊的烤鸭,晚上喝酒吃。
  很快便回了紫禁城。
  刚回到乾清宫,王承恩就说道:“皇爷,这是刚才买便宜坊的烤鸭的时候,掌柜找的零钱。”
  “嗯?”
  “皇帝,这银钞是假的。”
  崇祯微微一怔,连忙接过王承恩手中的银钞,这是一文的银钞,崇祯仔仔细细看了几眼。
  “真银钞拿给朕看看。”
  王承恩连忙拿出几张真银钞。
  崇祯做了一下对比,仔仔细细看了小会儿才发现的确不一样,手感和纹路都不一样。
  皇家银行的银钞制作工序其实非常精密了,千万不要怀疑古人在制作方面的能力,只是现在还没有解决速度的问题而已。
  印钞速度徐光启和宋应星已经在想办法。
  崇祯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民间果然有人在做假钞。
  “快去将徐大人和宋大人叫过来,还有把陈子龙也叫过来。”
  “是!”
  当徐光启、宋应星和陈子龙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乾清宫点上了众多烛灯,光线非常明亮。
  “都不必多礼,王承恩,把东西拿出来给几位看看。”
  王承恩便将下午在便宜坊收的假钞拿了出来,几人一看,立刻就辨识出来了。
  因为这东西就是徐光启和宋应星造出来的,陈子龙也和银钞打了一年多的交道了,对银钞再熟悉不过。
  陈子龙惊讶道:“这是假钞。”
  “没错,这是假钞。”崇祯淡淡道。
第83章
辽东战起?
  这个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你要往大的说,绝对是金融界的顶级灾难。
  如果不及时管控,银钞很快就会报废掉。
  银钞一旦报废,崇祯后面的所有商业战略计划都会泡汤。
  你要往小的方面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到了21世纪,民间依然有假钞存在,这是不可能绝对杜绝的。
  问题是,现在崇祯无法确定民间到底有多少假钞。
  发现了一张,肯定就会有第二张。
  肯定就有一个组织在专门的印制假钞,还会出现第三张第四张。
  几人的神色都变得凝重起来,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陈子龙立刻道:“陛下,要严查此事,若是一旦这假钞大范围传开,后果不堪设想。”
  崇祯道:“现在有两个办法:一是严查,找出源头来;二是立刻出新版的银钞,新版银钞的制作门槛必须提升起来,增加造假的难度和成本,遏制造假的速度。”
  他又让王承恩将今天王时敏的那几幅画拿过来给这几个人看。
  “这是王时敏今天交给朕的最新的银钞的图纸,这是他和张宏一起完成的,已经精细到每一根头发了,朕需要将这些加到新版的银钞上,每一根头发都不能少,还要做防伪标记,要达到手感独一无二。”
  “不知是否可以做到?”
  徐光启和宋应星将这些画拿起来,仔仔细细看完,才道:“陛下,可以做到,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三个月够不够?”
  “臣等需要先尝试一下。”
  “好,你们放心大胆去做,有任何需求都可以提。”
  “是!”
  崇祯又道:“目前的银钞,若是要造一张假的出来,需要多长时间?”
  印刷银钞,是国家机密,为了造出现在的银钞,崇祯可是将整个大明手工艺最好的一批人全部召到了京师。
  他们每一个人都受到了特殊的待遇,并且身份绝对是机密。
  就说现在民间流传的这一版银钞,要造出来,也绝对不简单,更何况是要量产。
  徐光启道:“如果没有相关的印刷器械,要手工制造出来一张,需要半个月时间。”
  宋应星补充道:“臣看了一下这张假的银钞,明显是刚造出来不超过十天,是手工制作无疑,若是用印刷,必然会出现明显的图纹出路,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何况印刷。”
  “有没有大规模流入民间的可能?”
  “不排除这个可能,但若是大规模流入民间,要查起来就相对容易许多了。”
  崇祯皱起眉头来了,他说道:“第二版银钞要加快速度,朕将银钞分出了这五版来,一是为了方便使用,二也是为了增加造假的难度。徐爱卿,这些天,科学院和制造局的一些事先交给汤若望他们,宋爱卿也是,重点攻克一下此事。”
  “是!”
  陈子龙道:“陛下,目前的假钞如何处理?”
  “先不要打草惊蛇,等朕派人查清楚再说。”
  “是!”
  三人离开之后,崇祯说道:“立刻将骆养性叫来。”
  “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