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1270

  宋应星说的没错,若是那伙人大规模造假钞,就会很容易暴露出行踪来,要查出来的难度就大大降低。
  十天前出现的?
  也就是说二十几天前开始制作的,一个多月前开始策划?
  崇祯坐回去,拿起一杯茶,陷入了沉思之中。
  有两种可能。
  一、很早就有假钞了,只不过今天王承恩发现的这一张是刚制造出来的。
  二、一切都是一个多月前策划的,一个多月前发生了什么?
  一个多月前发生了什么?
  崇祯的脑子转得飞快,他不得不将这件事往政治阴谋上去联想。
  因为假钞出来的实在太是时候了。
  如果他是某些暗中潜伏起来想要遏制新政的旧党派,也会利用对银钞的攻击,来使得皇帝的新政受到很大的冲击。
  这并不是什么很高深的手段,只因为新生的银钞本身就很脆弱。
  朱元璋时代,因为朝廷不让用银钞交税,朝廷又滥印钱,银钞的名声早就臭了。
  崇祯是好不容易才将银钞在顺天府推出来,甚至强行命令民间购买雅兰堂的商品只允许收银钞。
  银钞又可以交税,有了这几层保障,慢慢的银钞才在北京城越来越多。
  可它依然还在幼年期,要攻击它很容易,只需要制造恐慌和不信任就可以了。
  如果只是某些黑心商人想借此发财,他们必然会有所忌惮,不会大规模制造。
  大规模制造很容易出现粗制滥造,很容易识别,且很容易追溯源头。
  如果真的是政治事件,接下来肯定会涌出大量的假银钞,因为只有大量出现,才能攻击到现在的银钞体系,从而制造出舆论哗然。
  不过这件事要化解也好化解。
  先不必着急,让骆养性去查一查,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很快,骆养性就来了。
  崇祯将他的任务仔仔细细交代清楚,骆养性领着任务立刻出去了,开始连夜侦查。
  侦查之前,先去银行取了一些真的银钞,然后陈子龙给所有人进行了真银钞的详细讲解。
  三天后,崇祯的桌上就摆了20两假银钞了。
  有的连字都是歪的,一看就是假的。
  又过了两天,有100两假银钞摆在崇祯面前。
  五天之后,有1000两银票摆在了崇祯面前。
  崇祯面色阴沉得可怕,他抓起这些假银钞,用力扔了出去:“岂有此理!”
  他心头的怒火如同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目光中的杀意已经如同怒海狂澜:“骆养性!”
  骆养性心头一沉,单膝跪地:“臣在!”
  “五天之内给朕破案,必须把人找出来!”
  “臣遵旨!”
  骆养性手心涌出一股冷汗来。
  要找出来也容易,因为现在已经涌现出大规模的假银钞,审问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线索已经越来越明显。
  骆养性刚刚出去,王承恩又跑进来了。
  “皇爷,皇爷!”
  王承恩差点摔了一跤。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
  “辽东军报,建奴六万大军渡过辽河,向广宁城挺进!”
第84章
朕奉陪到底!
  崇祯三年六月十五日,皇太极发兵6万,渡过辽河,向广宁城挺进,辽东战云密布。
  上一次的辽东之战,才过去10个月,皇太极卷土重来!
  这份战报先是到了通政司,由通政司立刻提报到军委会,最后才上报到皇帝这里来。
  建奴大军突然的异动,震惊了整个大明朝堂。
  一时间,京师的官老爷们那可是风声鹤唳。
  刚刚用完早膳的崇祯,陷入沉思之中。
  他将自己转换到皇太极的位置,站在皇太极的角度出发,去猜测这个用意,这个时候出兵的动机在哪里?
  皇太极刚刚在国内搞改制,按理说阻力会非常大,难道是想转移国内矛盾?
  战争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对砍,战争的背后都有着深远的政治意义。
  崇祯坐在那里,沉思冥想到上午,王承恩才小心翼翼地说道:“皇爷,军委会的大臣们都在外面求见。”
  “先让他们等一会儿。”
  “是。”王承恩也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皇帝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最讨厌被人打断。
  皇太极不是傻瓜,更不是脑子一热,就随便乱来的人。
  他现在要集权,国内必然还有诸多不稳定因素,出兵对他自己改制不利。
  即便是出兵,也是攻打蒙古,攻打蒙古比打广宁更为明智。
  蒙古?
  蒙古!
  皇太极是那种走一步棋,后面三步都已经准备好了的人。
  而穿越者崇祯呢?
  他是那种走一步棋,要想后面五步的人。
  他的思维习惯是在脑海中演化出局面的多种可能。
  例如这件事。
  皇太极现在出兵了,在最不该出兵的时候出兵。
  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可能性有这样几点:
  一、佯装出兵,转移国内注意力。
  这一点几乎可以否定了。
  为什么?
  因为佯装出兵根本不可能持久,而他的改制和国内的矛盾,是一个持久性的,所以出兵根本不可能解决国内矛盾。
  要不然崇祯早就把军队全部摆到东北去和皇太极对砍了。
  出兵不但不会转移注意力,而且很烧钱,一旦战败,国内的反对势力就会反扑,例如代善他们。
  所以这是一个风险非常大的事情。
  二、佯装进攻广宁,实则分兵闪电突击蒙古。
  征服蒙古,一直是皇太极的战略,只有征服蒙古,才能将战线从辽东拉开,进一步对付大明朝。
  的确有这个可能性。
  三、佯装攻打广宁,为某些人转移注意力?
  湖广省牵扯出南方的利益团体,又与张家口北边卖粮有关,还牵扯到东南某些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