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1270

  “老子办案,从来都是先摸底!不出来的话,别怪老子来硬的!”
  开什么玩笑,刚才温体仁才离开,他李元起如果不在,温体仁来干什么的?
  难道温体仁还趁着李元起不在,和李元起老婆在床上做运动不成?
  显然李元起就在家中。
  “大人,老爷真的不在,等老爷回来了,小人会禀报老爷……”
  “滚开!”许显纯一把将管家推得翻倒在地上,那管家惨叫一声。
  锦衣卫便朝里面鱼贯而入,开始搜查。
  李元起心中大怒,他堂堂户部尚书,虽然不是北京的户部尚书那边管理全国,但好歹品级也相同。
  这个许显纯实在太可恶了。
  他快步走出去,一脸不怒自威的表情,开口道:“许大人,这是要做什么?”
  “原来李部堂在呢!”许显纯阴恻恻笑道,“抓起来。”
  他一声令下,锦衣卫便冲上去,将李元起给抓了起来。
  李元起怒道:“许显纯,你这是要做什么?”
  “奉陛下圣谕,捉拿冉兴让同党李元起!”
  “胡说八道!冉兴让是当朝驸马,你……”
  “冉驸马现在已经在北京城被凌迟处死了,三千刀,一刀没少。”
  李元起顿时惊得连下巴都差点掉下来了,这怎么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一瞬间,李元起全身冷汗如同瀑布一样狂滚而下。
  “冉驸马……冉兴让的事,跟本官有什么关系……”
  “李部堂,您现在什么都不必说,去昭狱慢慢聊。”
  “许显纯!你放肆!本部堂是陛下钦点的户部尚书,部院大臣,岂是你说随便抓就抓的!”
  许显纯也不废话,锦衣卫把人拧起来就往外面拖。
  李元起在那里大骂起来,许显纯一巴掌抽过去,直接把李元起打懵逼了。
  接下来就老实了。
  李府的管家、护院、下人都吓得不敢乱动,李元起的夫人和小妾跑出来大哭起来,但也不敢乱动。
  李元起艰难道:“快去通知顾大人。”
  等被拖出李府的时候,躲在对面巷子里的温体仁看得一清二楚,虽然心中有疑惑,但他脸上露出了阴险的笑容。
  这下再去动《金陵日报》阻力就小多了。
  哎呀,李元起被抓了,这金陵的报纸要整顿起来就方便太多。
  不急不急,先去怡红院找小兰喝杯酒去。
  温体仁顿时感觉全身都轻松了。
  李元起被抓,自然是被带到了南京的镇抚司衙门。
  这件事晚上就在南京的官场传开了,毕竟户部尚书被抓起来,是一件天大的事了。
  一时间,南京的官场,那是卷起了一阵阵巨浪。
  可当天晚上,驸马冉兴让被凌迟一事也传到了南京城,简直是在巨浪上又卷起了千层浪,一时间,整个南京的官场彻底震动了。
  驸马被凌迟,这简直就是旷古未有过。
  当天晚上《金陵日报》破例印刷了一版,标题是“驸马被凌迟,礼仪道德的崩塌”。
  这份报纸在南京城很快就卖完了,买的人都是那些读书人。
  三天之后,南京的消息,就完完整整放在了崇祯的桌案上。
  包括两份南京《金陵日报》,一份是议论“高考”的,一份是议论冉兴让被凌迟处死的。
  崇祯看完后,笑了笑道:“这群腐儒,真当北线告急,朕就拿他们没办法了?”
  《大明日报》虽然还有很多没有沉入甲里,但至少横向上已经占领了北方。
  现在湖广省也在大力铺设《大明日报》。
  而大明朝最难啃的一块舆论圣地是哪里?
  就是东南!
  那里有一个东林书院,还有一群生活优越的读书人,在东林人士的舆论导向中,被深深洗脑,奉行着嘴炮原则,迂腐、呆板,自命清高。
第91章
一套组合拳!
  东南之害,在于言论之害。
  意识形态领域的畸形,被“所谓的道德”强行绑架的社会,道德便成了有心之人手里的刀子。
  道德之刃可以杀人。
  例如一切不符合道德的都是错的,即便这件事对国家有利,但与道德相冲突,一定是要被口诛笔伐的。
  例如女子不遵从妇德,是要进猪笼的。
  可偏偏这种道德又是他们自己定义的道德,他们自己可以不遵守,但别人一定要遵守。
  是不是有一种从太平洋东岸吹来的“皿煮”味道?
  其实,真的要对付东南,有很多种办法。
  只是崇祯也已经在《矛盾说》里写得非常清楚了:当今大明朝最重要的矛盾,是老百姓对吃饭的需求与粮食供给的矛盾。
  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核心点。
  围绕着这个核心点开展出来的新农政改革,土地改革,农税改革,吏治整顿才是核心。
  每一件事都是一步步来的,处理东南一定是排在后面的。
  因为现在北方的新农政都还没有完全落下去,东南如果真的全乱了,那才是出大问题了。
  为什么这么说?
  北方的陕西、山西、山东和河南,经过去年的整顿,此时都处在一种剧烈改制的过程中。
  吏部在今年大量安排新农政有关的官员的同时,还接到了崇祯的另一个命令。
  对基层官吏的重点考核。
  基层管理才是新农政落地的关键所在,布政使和知府这种地方中高层官员,其实都是做到上传下达的。
  落地的核心在基层官吏。
  所以现在的重点根本不在东南,但东南又出了问题,不得不处理。
  这样就必须保证东南不大乱的前提下处理现在东南浮出水面的问题。
  毕竟东南的老百姓也是老百姓啊,也是人啊,他们同样是被压迫的。
  若是稍有不慎,局面大乱,在北方新政落地的关键时间,引发了大的政治风暴,朝中的保守派势力必然会抓住政治的缝隙,开始全面反对新政推行。
  一旦形成气候,局面将会非常被动。
  别说崇祯全力支持就有用了,到时候新政派恐怕都会丧失信心,那样新政派人心疲惫后,颓势渐显,全国隐忍的反对派将会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头出来搞事情。
  皇帝一个人天天打鸡血支持有什么用?
  如此,就真的成了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了,有心无力。
  这种局面对张凡是致命的,对大明的老百姓也是致命的。
  朝中有些人现在就站在暗处,等着皇帝现在把东南这个炸药桶点燃呢!
  所以,要处理东南,得用巧妙的办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