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9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5/1270

  张之极微微一怔,还是有些懵逼,专门维护国内治安的部队?
  “就叫武装治安部,归属军委会,各省配置2000人驻守,第一批官员从军队里提拔。”
  张之极立刻说道:“是!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武装治安部?
  没错,类似武警,维护国内安定的武装暴力机构。
  改革已经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开,商业布局已经开始在各个大城市落地。
  可以说商业社会已经迈开脚步,金钱游戏规则正在粉墨登场。
  在混沌之际,是最混乱的时候,各种牛鬼蛇神都会出来。
  什么赚钱他们就做什么,人命、治安、规则对他们来说,是不存在的。
  军队是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抽调回来平乱了,现在的军队,都驻扎在边疆,为开疆扩土做准备。
  所以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成立武装治安部的时候了。
  这也说得过去,现在崇祯真的有钱了,完全不必担心没钱养人。
  国家的运行规则就是这样的。
  当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规模,对应的就是税收的增多,朝廷收入增多。
  朝廷为了保证商业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社会环境的稳定,就必须投入预算组建内部治安维护机构。
  治安督察府是民间有案件,治安队侦查、逮捕凶手。
  当遇到大规模的帮派私斗呢?
  当遇到地方上有人野心膨胀,组建私人暴力武装呢?
  这一次火枪大范围走私民间这事,给崇祯敲响了警钟。
  有些人,是必须要一一铲除的,跟他们讲律法,讲道德,他们是不听的。
  而这事最适合张之极来做。
  一路回了紫禁城,不多时,柳如是便将《禁枪法案》的审核稿送到了皇帝面前。
  “陛下,臣都看完了,臣并无异议。”
  崇祯也看了一遍,立法院各部门草拟的这份法案倒是非常严谨。
  “不过臣觉得,法案是规范行为,而禁枪,还得从源头抓起来。”
  “你此话怎讲?”
  “国土管理部和商务部应该联手规范民间开矿商社和冶铁厂,颁布相关正式条例,严禁未在商务部注册的商社开采铁矿,所有开矿的商社,也都必须有国土管理部出具的资质,不满足条件者,视为违法。”
  “臣之前在煤矿局的时候,去顺天府考察就发现,民间有些地方,有些个人,私自组建一批人,就开始挖煤矿,挖多少卖多少。”
  “要么是跟当地的官府暗中打通了关系,要么是自己偷偷摸摸地做,当地许多官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臣相信,这种事,铁矿行业也有不少,民间私造火器的那些地方的铁矿,恐怕大多数来源于这些不在朝廷规范中私人手中。”
  崇祯倒是觉得柳如是说得颇有些道理,和红娘不同,柳如是绝对是一个治世之才。
  崇祯自己心里已经有数,但故意问道:“那你觉得具体该如何做?”
  “先让国土管理部、商务部配合立法院完善《铁矿管理法》,推出新法,然后再由内阁组建专案小组下去查,来个杀鸡儆猴。”
  哟呵!
  崇祯不由得对柳如是另眼相看了,这小丫头现在手段也是一套一套了。
第823章
北京西站的火车
  “那就按照你说的去做,你去一趟内阁,转告韩爌,让他尽快去办。也跑一趟立法院。”
  “臣这就去。”
  时间过的飞快,十二月中的时候,《禁枪法案》和《铁矿法案》陆陆续续从立法院推出来。
  一匹匹马从京师出城,向全国各地奔走,将新法传达到全国各个地方。
  十二月十九日,内阁会议。
  参会的有内阁大臣,部院大臣,最低级别的是侍郎,副部级。
  韩爌说道:“年底了,各部所有的汇总我都已经接到,明日我会面呈陛下,大家做好准备,十二月二十五日,第三个五年计划的会议将会召开。”
  “对于各位的汇总,我没有问题。”韩爌言简意赅,“不过有一件事,我们得拿出来说说,最近我听说顺天府的铁质器具价格上涨了。”
  “原本有一把铁锹卖200文,现在要卖300文了,民间讨论此事的不少,据说还有可能继续上涨。”
  商务部的侯恂说道:“韩相,此事确有存在,我也去了解过,大兴那边已经涨到350文了。”
  “原因呢,为什么会这样?”韩爌有些头疼,他可是刚上位这个宰相啊。
  皇帝好不容易肯放权宰相了,这个时候物价上涨。
  那我走?
  侯恂说道:“我去朝阳新区的一些门店问过,说最近几个月的出货量明显减少。”
  “北京制造这些工具的有两类,一类是北京制造局的铁器制造厂,一类是民间小作坊。”
  “小作坊最近能拿到的铁也减少了许多。”
  韩爌这才沉默下来,他知道原因了。
  是因为北京铁路局最近在铺铁路,造火车。
  北京的铁基本上来自遵化冶铁厂。
  铁路局一下子要走了太多铁,打破了原来的平衡,造成民间铁价上涨。
  而铁锹、钉耙一类的铁器,都关乎到民生,是老百姓种田的必需品。
  成基命说道:“有句话,我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说吧,陛下现在推行开明的风气,有什么话都可以说。”
  “蒸汽机火车这件事,我觉得不靠谱,世界上怎么可能存在那种东西,为了一个可能存在,也极可能不存在的东西,花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以至于造成顺天府铁器价格上涨,影响民生,我认为这不值得。”
  成基命向来以有话直说闻名。
  他说完后,大家都沉默不言。
  看来有不少人还是赞同他这个观念的。
  交通部的老大杨一鹏则说道:“我觉得此事既然是陛下支持的,自然要做下去,但若是结果不理想,科学院的人要受罚,必须要有人承担这个后果。”
  这个话题有些跑偏了,韩爌没有继续下去。
  内阁会议很快就结束了。
  等出去后,杨一鹏突然走到李岩旁边,说道:“李相。”
  现在内阁几位大臣,基本上都可能算宰相,只不过是副宰相,而韩爌是首相。
  李岩说道:“杨大人,什么事?”
  “唉!”杨一鹏叹了一口气,沉默不言。
  “杨大人为何叹气?”
  “会议上下官虽说铁路现在是陛下的意思,但下官其实也非常担心,铁路的制造,不是钱能解决的。”
  杨一鹏继续说道:“其实京师许多官员都不看好铁路,据说武昌那边铺设铁路也遇到了许多难题,武昌的铁器必然也有价格上涨。”
  李岩沉默不言。
  杨一鹏冷不丁来了一句:“陛下是不是被某些人蒙蔽了圣眼天心?”
  说完,他立刻转移了话题,很自然地说道:“不过李相现在回来了,相信会帮助陛下不少。”
  李岩现在是内阁副相,杨一鹏相当于交通部的部长,李岩现在管城建部、商务部,据说皇帝还有意将交通部也划到李岩下面。
  可能李岩会成为杨一鹏的直属领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5/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