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9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6/1270

  杨一鹏这话既在拍马屁,其实也在蛊惑捧杀李岩。
  他觉得李岩青年得志,必然是十分骄傲的。
  他说那些话,其实是让李岩去劝谏皇帝。
  而皇帝对铁路的执着,是铁打如山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所以没有人去劝。
  但李岩刚回来不久,杨一鹏显然是想让李岩去做这个出头鸟。
  李岩自然知道杨一鹏的目的,他笑了笑,说道:“放心,铁路真的建立起来后,铁锹等铁器的价格会大大下降。”
  杨一鹏微微一惊:“李相很好看铁路?”
  “是的,我很看好。”
  说完,便自己离去。
  内阁会议在召开的时候,崇祯就跑到了北京西站考察。
  北京铁路已经从北京西站铺设铁路到遵化。
  按照计划,来年正月会先尝试着通车。
  这意味着遵化冶铁厂的铁,以后可以通过铁路抵达北京。
  这有什么不一样呢?
  告诉你,区别太大太大了。
  以前运到北京的铁矿,大多是人工用拖车运,要么用骡子拉,要么用马拉,或者用人推。
  运输100万斤铁,可能需要1000个人,而且需要8天,如果中途下雨,可能会耽误几天。
  1000人一个月就是1500两银子,伙食费差不多1500两。
  最主要的还不是工钱的问题,是工具,要1000辆板车。
  而且1000辆板车装运,无论是装还是卸都非常不方便。
  若是火车开通,从遵化到北京250里路,按照现在火车30km每小时的速度,8个小时可以到。
  比人工运输的8天,大大缩短了时间。
  时间在商业社会,那就是金钱啊!
  一旦大量的钢铁运输到制造局,制造局就不会再出现工厂有人而没铁的情况了。
  再举个更形象的例子,一把铁锹200文,这是市面价,一把锄头差不多也要200文。
  不过最近涨了。
  在崇祯元年,一把铁锹可能要400文。
  现在的价格还是近些年来不断炼铁,朝廷不断发力农业,才将铁锹的价格打下来了。
  但是200文一把的铁锹依然很贵,更别说最近涨到300文,甚至350文。
  一个城里的普通干苦力的一天的收入是20文,他要干10天,不吃不喝,才能买一把铁锹或者锄头。
  这种物价就是极其不合理的。
  但是你不能强迫锄头或者铁锹的价格下降。
  物价是遵循市场供给规律的。
  铁锹和锄头卖这么贵,是因为数量有限。
  整个大明朝有8亿多亩田,就算每5亩田一把锄头,也要锄头1.6亿把。
  这种基数是非常恐怖的。
  到现在,还有许多偏远的地方种田是用的纯木质的。
  但如果铁路开通,铁从炼铁厂到制造局的时间压缩,数量暴涨,出货量增加。
  铁锹或者铁铲的价格可能会下降到100文。
  这个价格就是大多数农民都接受得起的。
第824章
卖国的资本家?
  当然,这还只是其中一个例子。
  铁路将供货端和生产端之间的供给时间大大压缩,工业生产效率翻了10倍不止,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数量越多,流入到市场的商品数就越多。
  市场上面的同类商品多了,价格肯定就下来了。
  而不仅仅是锄头,钉耙、铁犁等等农具或者施工的工具的价格下降后,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是巨大的改变。
  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人意识到,北京西站将会率先拉开一个新时代的序幕。
  坐在北京西站前面的房子里,炉火烧得正旺。
  崇祯俯瞰下去,看见前面那个大大的铁家伙,仿佛回到了20世纪。
  这就是大明朝的第一辆火车,它已经在北京西站了,并且摆设在这里。
  它的制造结构并不算精良,对于21世纪的人来说,用简陋来形容也不为过。
  但它绝对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工业产品,没有之一。
  钢铁、制造、力学、热力学、空气学、杠杆原理、轴距、枢纽等等新的概念,都能在它身上找出来。
  它的出现,也表明了科学院如今的知识积累。
  用不了多久,一旦它投入应用成功,这些知识将被放到北京大学,让那些顶尖的人才掌握。
  然后,不断输送到社会上,将一条条铁路贯穿整个大明朝,甚至修到遥远的西伯利亚、乃至东欧的莫斯科。
  或者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站在那里,表面平静的崇祯,内心激动不已。
  就在崇祯在北京西站考察的时候,北京廉政督察总府衙门门口的鼓被捶响了。
  捶鼓的是一个年轻男子。
  下午的时候,李自成骑着马,在北京西站外面停下来。
  “我要见陛下。”
  李自成一路进去,见到崇祯后,说道:“陛下,有人举报,徐州沛县知县陈福清杀人,杀的是沛县刘家村的村官王合。”
  “什么?”崇祯微微一惊,“知县杀村官?”
  他不由得皱起眉头来,一股怒火在心头燃烧起来,不过很快平复下去,说道:“此事你让南直隶廉政督察府的曹程去查办。”
  顿了一下,皇帝想说,李自成啊,你不能啥事都往朕这里报。
  杀人确实是大事,但现在朝廷上下有规章制度的,行政有行政的管理条例,司法有司法的部门,各个部门权责明确。
  你什么事都往朕这里报,朕哪里处理得过来?
  李自成立刻说道:“陛下,举报人说,这个王合被杀,与铁矿有关,是被火枪打死的。”
  崇祯眼皮子一跳,说道:“你的意思是?”
  “臣怀疑里面有蹊跷。”
  铁矿,火枪,被杀的村官,村官是新上任的,毕竟村官制度是今年开始推行的。
  “说下去。”
  “陛下让臣审问的那个上海火枪走私商是徐州沛县人,臣暂时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张淳与这件事是否有关联,但此事恐怕不简单。”
  “你的意思是,在徐州的沛县一带,有人私造火枪?”
  “极有这个可能。”
  徐州离上海有千里的距离,不算近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6/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