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9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7/1270

  但是徐州在大运河上,大运河通长江,要运送到上海并不难!
  李自成说道:“陛下,要不臣这就亲自带人去查,一定查个水落石出。”
  崇祯脑子飞快转动起来,他想了一会儿,说道:“别急!”
  “这件事都有哪些人知道?”
  “除了臣,还有廉政督察府的主事王志臣,还有两个探员。”
  “此事不要打草惊蛇是,不要让其他人知道。”崇祯脑子开始飞速转动起来,“这个举报人不去南京廉政督察总府举报,而是选择更远的北京,说明南京他进不去,即便进去了也活不到南京廉政督察总府门口。”
  “他能活着到北京,说明对方要么没有追到他,要么不知道他反其道而行到的北京。”
  崇祯开始模拟这场案件的可能性。
  “数月前,李岩抓住了张淳这个走私商,想必供货商也是收到了风声的,他们在几个月会低调下来。”
  “陛下的意思是,他们会停止运输?”
  “不,不会,他们会继续运输,每一笔货,对他们来说都是巨额钱财,他们不可能完全停止。”
  “大运河的各个港口是有专门的执勤人员检查、登基货物的,他们能避开大运河的各个执勤人员检查,说明他们已经买通了大运河上面的主事官员,否则绝对不可能货物运输在大运河上,不被查出来。”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他们不走大运河,如果不走大运河,朕以上的推理将都不成立。”
  “不走大运河,走官道,跨州府的官道,也有人登基检查,如果是这样,他们必须买通各个州府的交通局。”
  “买通各个州府的交通局,可比买通大运河的主事难度要大得多,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他们在北京交通部有人。”
  大运河是归一个主事部门管,各个渡口的检查人员都上报一个衙门,也就是漕运总督衙门。
  漕运总督衙门在淮安,因为淮安地处多条河流的交汇,清江督造船厂也在淮安。
  漕运总督衙门现在隶属于交通部了。
  而徐州在淮安的上面,距离也就300里。
  如此推断,99%的可能是收买了淮安漕运总督衙门的主事官员。
  李自成感觉自己快要跟不上皇帝的语速了,皇帝的脑子转的太快,语速也太快。
  他十分震惊。
  “走,朕去见见举报人。”
  崇祯立刻离开了北京西站,向北京廉政督察总府赶去。
  很快,崇祯见到了举报人。
  举报人叫王五。
  他坐在那里,开始阐述:
  “草民王五,沛县人,原本是个农民。”
  “当年南直隶暴乱结束后,新政到南直隶,我种了两年田,后来没种了,就跑去搞织布厂。”
  “赶上飞梭织布机的推行,买了两台,从小厂很快发展起来。”
  “人的贪欲是无限的,三年前,我巴结上知县,在当地大肆圈地种植织麻原材料,织布厂越做越大。”
  “后来知县就介绍我认识了一个叫刘秉昌的人。”
  “就是这个刘秉昌,刘家村人,沛县一霸,刘家村村官王合刚上任不久,被刘秉昌和知县的人活活打死,因为村官王合发现了刘秉昌制造火器的制造厂。”
  崇祯问道:“你和刘秉昌是什么关系?”
  “我定期会有大批布料运输到上海,刘秉昌会将火枪藏在我的布料船里,托运到上海。”
  “我的不少布料、丝绸都从上海出海了,这就为刘秉昌走私火器打了掩护。”
  “为何你要来举报刘秉昌?你既然愿意帮他运输火器。”
  “因为我老婆被他……”说到这里,王五痛苦地哭出来。
  “你们运了多久了?”
  “两年半。”
  “在大运河上没有被检查出来?”
  “淮安那边已经打好招呼了,没有人会检查我的货物,即便检查也是做做样子。”
  王五很憔悴,嘴唇乌白。
  看得出来,这段时间,他吃不饱,穿不暖,眼中布满了血丝。
  “你的布料、丝绸的买家是谁?”
  “对方真实的身份我不清楚,只知道是爪哇那边的商人。”
  爪哇?
  崇祯皱起了眉头,似乎猜到了什么。
  爪哇是荷兰人的殖民地。
  好啊!好得很!
  荷兰人也在大明偷偷的买火器?
  很好!
  看来朕得找个时间,跟你们好好算算账了!
  “你知道的还有谁跟刘秉昌在打掩护?”
  “这个草民不知道了,刘秉昌是一个极度狡猾的人,哦,草民想起来了,有一次一起吃饭的一个布匹商人,叫刘元,他是徐州的大商人。”
  出来后,崇祯对李自成说道:“你速速去一趟淮安,不要打草惊蛇,徐州刘元的货船,翻个底朝天。”
第825章
第三个五年计划
  李自成立刻带着人出了北京城,风驰电掣一般向淮安赶去。
  对于李自成来说,办理好这个案件是关键,但是对于崇祯来说,事情可能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现在已知的西班牙人、荷兰人,可能都在从沿海悄悄购买大明朝的火器。
  想要燧发枪和威武大将军炮完全不落入欧洲人手里也不太可能。
  但是可以最大程度遏制火器数量的流出。
  未来的国家,比拼的都是综合实力。
  例如工业产能,而火器的数量,就是工业产能的体现。
  回到王五这个问题上来。
  现在已知的走私火器的商人,已经有好几个了。
  那是不是真的就是这几个?
  当然不是。
  当你在海上航行,看到一块冰山,千万不要以为那是冰山的真面目,那可能只是冰山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
  真实的情况只会更多。
  要真正按照目前的这种方法全部解决,说难也难啊!
  大明朝太大了,有人想要做,只需要往深山老林里一藏,总能存活一段时间。
  如果这个窝被抄了,可能会转移到下一个窝。
  毕竟赚钱啊!
  那么如何全盘解决呢?
  有没有方法?
  有!
  方法很简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7/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