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9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0/1270

  刘鸿训叹了口气,说道:“可是现在北京、沈阳、武昌、长安的铁路局同时在启动,现在已经投入进去多少人力物力,最重要的是,铁器大量投入,一旦不成,就是资源巨大的浪费啊!”
  “现在北京城的铁器价格已经涨到什么地步了,很快春耕就开始了,这样下去非得影响农业!”
  说完,刘鸿训忧心忡忡离开。
  李岩看了一眼顾炎武,顾炎武刚才在朝堂并没有发言,不过看得出来,他也有许多话想说。
  他是现在大明朝鞍山铁矿的奠定人,鞍山铁矿已经成为大明朝第一大铁矿。
  顾炎武说道:“李相,我倒是在辽东与王徵接触过一段时间,老实说,我心里也比较担忧。”
  “此事牵扯重大,消耗的钢铁数量不少,一旦没有任何成果,你今日在大殿上说的话,怕是要被人翻出来……”
  “这事我是知道的,我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现在没有什么人相信铁路能真的成。”
  “等着看吧。”
  铁路制造局,火器走私案,看似两个没有联系的事件,就这样在朝堂上引起了议论。
  由于权力架构的改制,倒是没有什么人敢上奏疏弹劾李岩了。
  但私下议论的却不在少数,甚至有人故意大肆渲染顺天府铁器价格暴涨,已经有不少农民买不起农具,从而推断出今年顺天府农业必受影响。
  一股暗流在涌动,眼看着从北京西站到遵化的铁路已经铺设完成,连火车都已经摆在北京西站,大家越来越期待火车开跑的那一天。
  李岩作为进入内阁的年轻官员,身上有太多光环。
  当年河南新政,后来的上海府建立,都是他一手打造的。
  他进入内阁那一刻开始,就有人猜测,他未来可能会成为内阁首相,主宰中枢。
  在众人看来,这一次,他在御前会议上公然说为了支撑铁路网的搭建,要再次放开铁器的冶炼,无疑是一种政治赌博。
  若是火车能成,他必然再添政绩,若是不能成,他是要背责任的。
  像李岩这样的人,自然是有无数双眼睛盯着的,拉他下台,也是无数人想的。
  于是,最近不少人都开始打听北京西站的情况。
  有人甚至亲自跑过去,隔着远远的观望火车站。
  还有人开始挖民间冶铁的那些丑闻,例如有民间的商人私自开采铁矿,瞒而不报。
  总之,表面平静,暗地里却暗流涌动。
  尤其是吏部侍郎成基命,都已经准备给李岩记上一笔了。
  他是吏部的二把手,他当然有这个权力。
  而李岩呢?
  他也知道无数双眼睛盯着他,但他这个人也有自己的处世哲学:以不变应万变。
  到了二月初一傍晚,崇祯怀着激动的心情,跑了一趟北京西站。
  科学院的人早已等待在那里。
  “臣等参见陛下。”
  “都不必多礼,开始测试吧。”
  徐光启杵着拐棍,激动得手在颤抖,他说道:“陛下,能成,能成……”
  “好好好!”
  一边的茅元仪也说道:“陛下,最快的速度可以到100里每小时,臣昨日做过测试了。”
  “开始吧!”
  前面的众人将盖在火车上的麻布拉扯下来,露出了黑色、粗犷的火车头,它就像一头麒麟一样匍匐在铁轨上,在夕阳的映照下,流动着威严的光泽,给人一种肃静感。
  后面的车厢被巨大的铁钩相互勾连起来。
  一个火车司机登上去,开始发动火车,并且开始给炉灶里添加煤矿。
  熊熊烈火燃烧起来,蒸汽从烟囱里喷吐而出。
第838章
果然啊,这是个渣男
  此时,听闻皇帝赶往了北京西站,一些刚刚下班的大臣们就议论纷纷起来。
  “陛下去了北京西站,难道火车开始运行了?”
  “必然是了。”
  “难道火车真的能成?”
  “怎么可能!世界上不可能存在那种加点煤矿就能自己跑的大铁怪。”
  “你们相信吗,反正我不信。”
  成基命看了一眼交通部部长杨一鹏,他说道:“杨大人,铁路一事,按理说应该是交通部管。”
  杨一鹏说道:“是啊,可是现在还没有正式投入使用,皇帝陛下亲自在主持。”
  “今日便见分晓,若是不能成,明日你应该在内阁会议上提出来,由内阁先做决议,再一起向陛下提出停罢的建议。”
  见杨一鹏不说话,成基命笑道:“杨大人,此事本就应该是你来管,现在李岩在你上面,他说的不一定就是对的,最后的结果才能服人心,一旦铁路无法正常运行,由你来提出停罢的声音,很多人都是支持你的。”
  杨一鹏想了想,说道:“多谢成大人提醒。”
  是啊,政治规则就是这样。
  谁主持成功,谁有功劳。
  谁失败,谁有责任。
  权责定清楚。
  李岩坚持要为了铁路而加大民间铁矿的开放,皇帝同意了。
  但一旦铁路不能成功,这件事当然要有人来背锅。
  首先要背锅的自然是科学院那帮人,以徐光启、宋应星、汤若望为首,都要背锅。
  其次就是说要加大铁矿开采力度的李岩。
  政治博弈是零和游戏,你下台,自然别人就上位。
  太阳渐渐落山,火车车头喷吐浓烟,发出呜呜呜的声音,随后开始缓慢的行走起来。
  速度慢慢加快,越来越快。
  那是新时代的声音啊!
  崇祯已经激动的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了。
  火车啊!
  那可是火车!
  有了这东西,别说是西域了,就是俄罗斯,朕也可以吊打!
  什么战略纵深,在深朕也能插进去!
  一边的柳如是看了一眼皇帝,她在皇帝脸上看到了久违的喜悦。
  仿佛沙漠中的旅人,久旱逢雨露。
  崇祯骑在马上,注视良久,才说道:“加紧制造火车,能制造多少量就制造多少量出来。”
  说完,他又说道:“朕个人拿出100万两,奖励给科学院全体人员,徐光启,你给一份奖励方案上来。”
  徐光启说道:“臣多谢陛下。”
  说完,皇帝激动地回了紫禁城。
  这一夜,崇祯激动得睡不着觉了。
  他又提了几壶酒,跑到了柳如是那里。
  初春乍暖还寒时候,晚来风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0/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