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9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6/1270

  吴有性走过去,按照皇帝的示意双眼看向显微镜。
  这一看吓了一跳。
  “看到了什么?”
  “回陛下,看到了一些圆球。”
  吴有性双目离开显微镜,看了看下面,又觉得奇怪,什么都没有啊!
  “朕告诉你,这台显微镜,可以放大100倍,看到很小的东西。”崇祯说道,“你取一些青霉素回去,再从手中冲洗一些水下来,用这显微镜观察,然后将青霉素滴入那水中,继续观察。”
  “这……”
  “你可以在水中看到许多……细菌,没错,你可以看到许多细菌,然后将青霉素滴入水中,再看看会看到什么。”
  “陛下,为何细菌?”
  “你先不要纠结这个,先拿回去看看。”
  “是。”
  吴有性也不多问,崇祯让人将这显微镜给吴有性送到医学院。
  这事步子也不能跨太大,让吴有性一步步接触,自己也一步步探索。
  先从细菌和细胞开始。
  等吴有性走之后,不多时,王承恩过来了:“皇爷,郑森已经在外面。”
  “宣。”
  郑森走进来,他行大礼:“草民参见陛下。”
  张凡内心还是有些小激动和小感慨的,这位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郑成功啊!
  “北京住的还习惯吗?”
  “一切都习惯。”
  “习惯就好!”崇祯拍了拍他的肩膀,“知道这次为什么你父亲让你来北京吗?”
  “说是陛下要见我。”
  “是,朕要见你。”
  “不知陛下为何见草民。”
  “朕一直听别人说郑芝龙有个好儿子,文武双全,朕想召你来京师,让你进锦衣卫,做朕的贴身护卫,你可愿意?”
  郑森大吃了一惊,愣了愣,连忙喜道:“草民愿意!”
  “好,以后朕的安全就靠你了!”
  “草民……臣定不辱使命!”
  开什么玩笑,皇帝会将自己的命交给一个十六岁的少年?
  这当然不可能。
  让郑森过来,自然是要从小培养郑森,拉近和郑森的关系。
  “你从小居住在福建,对沿海比较熟,你对民间火器一事,有什么了解?”
  “回陛下,民间火器也不是近些年的事,早在嘉靖年间,民间就有许多火器,倒是火器私斗的的确很多。”
  “那你怎么看待这些事?”
  郑森想了想,说道:“民间私斗,严重影响朝廷对地方的管控,当然要禁止。”
  “你对红夷人和弗朗机人在沿海做生意怎么看?”
  郑森想了想,又说道:“臣斗胆直言?”
  “你但说无妨,朕不因言而之罪。”
  “做生意自然是好的,但是现在的话语权并不在大明手中。”
  “什么话语权?”
  “海贸的运输权。”
  “大明朝的商品都是大明朝的商队在运输,为何不在大明手中?”
  “但是大明朝的海军并不能对大明朝的商队保驾护航,所以话语权并不在大明朝手中。”郑森一语切中要害,他不愧是郑芝龙的儿子,从小在沿海长大,从小耳濡目染。
  “那该如何做?”
  “当然是挥军南下,横扫南洋!”
  崇祯大笑道:“好小子!以后横扫南洋的事,朕就交给你了,你可愿意?”
  “臣当然愿意!”
  “好!那你现在还要好好学习。”
  “臣一定好好学习!”
  “你明日开始,来乾清宫值班!”
  郑森开心道:“是!”
  第二天一大早,郑森就跑来了,他衣服也换了,穿着飞鱼服,拿着绣春刀。
  这时,骆养性突然到了乾清宫前。
  郑森对骆养性行了个礼,骆养性只是匆忙走进去。
  “陛下,大事不好了。”
  “如何如此慌张?”
  “昨晚王家出了人命。”
  崇祯头也不抬:“王家出了人命,归治安队调查,你跟朕说什么?”
  “但死的人不一般。”
  “哪个王家?”
  “就是京城王平那个王家。”
  “哦,就是那个做布匹生意做的很好的王家?”
  “是。”
  “朕记得他们还参与了新城新政的投资。”
  “是的。”
  “他们出了什么人命?”崇祯随口问道。
  “死了一个红夷人。”
  “死了一个红夷人怎么了,凶手是谁,抓起来依法处置就好了,大明律法不是在那里吗?”皇帝有些不悦了,怎么这么点破事还要来烦朕了!
  “但是这个红夷人,据说是红夷人远东总督的儿子。”
  “嗯?”
第843章
审问
  崇祯放下手里的笔,问道:“红夷人远东总督的儿子,这话是谁告诉你的?”
  首先,东方人不会称呼东方为远东。
  甚至明朝人不认为自己在东方,而在天下中心。
  “远东”这个词来源于欧洲。
  这两个字从骆养性嘴里说出来,就有点意思了。
  “是阎鸣泰阎大人跟臣说的。”
  骆养性连忙呈上来阎鸣泰关于此案的汇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6/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