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最强大佬(校对)第7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1/1357

  深吸了一口气,李仁孝向着吐蕃国主点了点道:“国主尽管放心,小侄回去之后,定然会请父皇做好准备。”
  说着李仁孝向着远处那一座寺庙看了一眼,压低了声音道:“不知佛主何时……”
  鸠摩智淡淡的道:“这一点殿下尽管放心便是,既然佛主说了,那么到时候该佛主现身的时候,佛主自然会现身。难道说殿下认为以佛主的身份,他会食言不成?”
  李仁孝连忙摇头道:“仁孝岂敢有此念想,只是想要确定一下佛主何时驾临我西夏,介时我西夏也好恭敬相迎,以免失了礼数才是。”
  不愧是西夏国主培养的下一代国主,虽然说他的真实目的就是想要确定佛主何时下山,但是这么解释却是丝毫不显得唐突,反而是显得他们西夏对佛主的到来极为重视。
  吐蕃国主看了李仁孝一眼道:“此事佛主没有说,我等自然不好开口询问,不过国师也说了,以佛主的身份自不会食言,想来佛主自有计较。”
  离了大雪山,李仁孝拜别了吐蕃国主,一路马不停滴的赶回西夏。
  距离李仁孝离开西夏前往吐蕃求助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三四天的时间,等到李仁孝归来,四五天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如今整个西夏上上下下已经知晓了大宋即将入侵他们西夏的事情。
  当李仁孝进入都城的时候,第一时间便感受到了都城当中那种极度压抑的气氛,尤其是城门口处,大量城中百姓正远远不断的拖家带口的离去。
  李仁孝看的不禁一愣,显然李仁孝没想到西夏百姓竟然反应这么大,这种举动显然是不看好他们西夏能够应付的了大宋的征伐。
  谁都知道两国交兵,尤其是以灭国为目标的大战,那么都城肯定是敌国的目标,如果说到时候西夏选择负隅顽抗的话,那么如今这最安全不过的都城到时候怕是就会变成最为凶险的所在。
  因此城中许多百姓根本就不敢停留在城中,生怕将来都城化作了两国交兵的战场,到那个时候,他们这些百姓只怕就没有什么好日子可过了。
  眼见城中一片混乱的景象,李仁孝心中自然是非常的焦急,第一时间入宫求见李乾顺。
  李乾顺得知李仁孝归来,自然是第一时间召见。
  御书房当中,李仁孝见到了李乾顺,相比数日之前,李仁孝发现自己这位父皇明显苍老了许多。
  本来李乾顺便是年事已高,平日里操劳国务也就罢了,如今眼看着西夏将有灭国之危机,如此压力一下子压在了李乾顺的身上,李乾顺所承受的压力也就可想而知。
  纵然是再如何的保养有方,短短的数日时间,李乾顺看上去整个人像是老了十几岁一般。
  “父皇,您……”
  对于自己的状况,李乾顺再清楚不过,眼见李仁孝露出担忧之色,李乾顺只是摆了摆手看着李仁孝道:“皇儿此行如何,吐蕃国主还有那位佛主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仁孝脸上露出几分喜色道:“父皇,孩儿此行不负父皇所望,已经成功的说动了吐蕃国主以及那位佛主下山,到时候楚毅不来也就罢了,若然敢来,定教其有来无回!”
  李乾顺闻言顿时大喜,豁然起身一脸欢喜的道:“好,实在是太好了,朕所忧者无非是楚毅一人而已,若然那位吐蕃圣者,佛主愿意下山的话,那么楚毅此人将再无威胁。论及兵马精锐我西夏,何曾怕过大宋。”
  似乎是因为得知佛主下山的消息,李乾顺整个人精神焕发,精气神好似一下好了许多一般。
  不过这会儿李乾顺却是因为起来的太过仓促,心情激荡之下,眼前一黑,身子一晃,眼看着就要栽倒在地。
  李仁孝连忙上前一步,一把将李乾顺给搀扶住,小心翼翼的将李乾顺扶着坐下,这会儿李仁孝冲着门外喊道:“来人,快请御医。”
  这边李乾顺差点昏迷过去不提,却说大宋一方,楚毅所部大军已经进入边镇,西夏同大宋两国边镇之地多年交兵,可以说关口众多,虽然不敢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国交接之地却也是密布一处处的关口。
  自平夏城之战,西夏大败,国力大损,横山之地落入大宋之手,加之大宋兴建西安州与天都寨,打通泾原路与熙河路,秦州变成内地。
  如果说西夏开国之初的话,自然是国力雄厚,强盛之时兵力几乎达到五十余万之多,连败大宋与辽人,因此方才有了立国之根基。
  然则这些年,尤其是大宋几代努力之下,几次大战下来,西夏可谓是损失惨重,早已经不复昔日之兴盛。
  当然西夏虽然说衰落,却也不容小觑,否则的话,大宋也不至于会在这西北边镇之地陈兵数十万,甚至连大宋军中最强的西军也是同西夏一场场的大战当中磨砺而出。
  秦州,十几万大军不可能一下子便涌入边镇,所以说秦州便被楚毅选做了攻伐西夏的大后方。
  秦州也曾几经辗转,如今落入大宋手中,可是明显能够感受的出,秦州人烟相当稀少,显然做为毗邻边镇之地的军州,鲜少有百姓愿意在这里繁衍生息。
  不过这种情况下倒也不用担心十几万大军忽然之间涌入秦州之地会给当地百姓带来太大的影响。
  秦州城,州城之中,一座偌大的府邸当中,军中将领此刻齐聚一堂,一张偌大的地图正悬挂在那里,正是大宋与西夏两国的地图,地图之上详细的标准着两国一处处的重城、关口,可谓详尽。
  这么一张详尽的地图便是坐镇西北之地,重点防御西夏的童贯见了都禁不住露出惊讶之色,忍不住的暗赞了一声。
第九百一十四章
把握十足的联军
  以东厂的能力想要搞出这么一张详尽的地图来倒也不算太过困难,甚至可以说,如果舍得下功夫的话,只要出动天人之境的强者亲自出马勘察地形,完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一点。
  秦州位于秦凤路,凤翔府,距离西夏国都所在,兴庆府其实距离并不算太过遥远,直线距离的话,也不过是数百里之遥罢了。
  自秦州向西北,一路之上便是兰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以及古玉门关,这一条路线根本就是昔日的丝绸之路的路线。
  随着西夏立国,这一条陆上的黄金道路自然是落入到了西夏人的手中,至少丝绸之路极其重要的一段道路处在西夏国境之中。
  靠着这一条道路,西夏足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使得西夏拥有同大宋对峙的底气。
  楚毅目光扫过那地图,一眼便看到了那一条被标注出来的丝绸之路所经的一座座州城,这些州城可谓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皆有西夏兵马镇守。
  不过相对来说西夏兵马却是更多的位于同大宋交接的边镇之地,两国在边界之地陈兵数十万之众,每年大大小小的冲突不断,单单是这从不停歇的冲突,每年至少要死伤数千人之多。
  一直老神在在的坐在那里的童贯突然之境精神一震,就听得楚毅向着他道:“童监军,你在西北之地多年,对于西夏必然有着极为深刻的了解,此番楚某为覆灭西夏而来,不知童监军可有什么建议吗?”
  童贯稍稍犹豫了一下,看了那地图一眼,然后缓缓道:“若是大总管有决心的话,那么童某建议大总管兵分三路,分别自秦凤路,永兴军路,河东路三路出兵,以浩浩荡荡之军威杀入西夏境内,当可一战而尽全功……”
  其实但凡是有点军事常识者,皆能够从地图之上看出,自横山一线落入大宋手中,西夏同大宋之间的局势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可以说横山一线落入大宋手中,西夏腹心之地便完全暴露在大宋的兵锋之下,大宋若要覆灭西夏,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困难。
  可是在没有楚毅出现的情况下,直到北宋、南宋为蒙元覆灭,西夏方才为蒙元所灭。
  其实以西军的实力,朝廷支持的情况下,即便是不能够彻底覆灭西夏,怕是也能够将西夏彻底打残,占据西夏大半国土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然而自西军夺取了横山一线,在同西夏的对峙当中占据了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朝廷当中的诸位相公却像是集体眼瞎了一般,好似看不到覆灭西夏的契机一般。
  及至后来,西军被征调扑灭江南摩尼教叛乱,说到底无非就是天子以及朝中的众多文臣感受到了来自于西军的威胁。
  本身西军同西夏征战多年,已然是大宋军中最强的兵马了,大宋能征善战之将士十之八九皆在西军,可是大宋历来便是重文抑武,若是西军势如破竹的覆灭西夏的话,难保西军不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这种情况下,哪怕是装聋作哑,如同瞎子一般看不到覆灭西夏的契机也绝对不给西军坐大的机会。
  童贯做为西军监军,对于朝廷上的那点心思自然是心知肚明,只不过他统兵在外,本身便要避嫌,哪怕是明知道有机会可以尝试重创乃至覆灭西夏,偏偏因为种种缘由,只能将心中的那点心思压下。
  如今听得楚毅询问他的建议,童贯自然是将自己素日里想做却又不能去做的灭夏念想说了出来。
  秦凤路、永兴军路、河东路,这三路皆毗邻西夏,对于西夏呈一众半包围的态势,当真是倾尽数十万大军的话,保管会令西夏手忙脚乱。
  诸如吕师囊、朱武等人听了童贯的建议脸上也都露出几分赞同的神色,显然童贯的想法极为靠谱,而且也非常的稳妥,虽然说分兵的嫌疑,但是当分兵的时候自然是需要分兵,并不是说分兵就一定会导致大败。
  不过楚毅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道:“童监军的想法的确是极为稳妥,只是这么一来的话,几路大军征伐,必然会花费漫长的时间,楚某欲直捣黄龙,一战覆灭西夏。”
  说着楚毅一只手按在了地图之上那标注着兴庆府的一块,兴庆府便是西夏国都所在,如果说当真是能够攻入兴庆府的话,那么西夏国都距离陷落也就不远了。
  一国之国都陷落,那么这个国家至少在形式上便算得上是覆灭了。
  童贯微微一愣,脸上露出几分苦笑,比起楚毅的霸道来,自己先前的想法显然是太过保守了一些。
  不得不说楚毅这想法虽然说非常的霸道,可是同样也极为直接,如果真的能够攻入兴庆府,自然是比他那兵分三路的建议要便捷、有效的多。
  深吸了一口气,童贯向着楚毅道:“若是如此的话,童某建议大总管自秦州北上,以盐州为突破点,直入西平府,过了西平府便是西夏腹心之地兴庆府,如果西夏不想坐视我大军直入其京师的话,那么西夏必然会在西平府阻拦。”
  楚毅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一众人,当即便下达一条条的军令,很快领了军令的一名名将领出了府邸,直奔着军营而去。
  在秦州修整了足足三日的大军再度开拔北上,绵延数百里路程可不是三两日便能够抵达的。
  就在楚毅做出了直捣黄龙,逼迫西夏在西平府决战的决定之后,大军毫不掩饰自身动向的奔着盐州方向而去。
  而西夏人所派出的暗探明显能够通过楚毅所部大军的行军路线来推断出楚毅的目标乃是盐州。
  兴庆府,王城之中,李乾顺正同一众西夏朝臣商议着应对大宋的策略,一部分大臣叫嚣着尽起国中大军给大宋一个教训,同样也有一部分人则是建议同大宋议和,哪怕是为此割让几座州城给大宋也不是不可以商量。
  说到底,朝堂之上分做了主战派以及主和派,甚至就连那种骑墙派都没有立足的余地,只能在两者之间做选择。
  太子李仁孝做为主战派的代表,此刻正同主和派的官员争执,按照主和派的官员的建议,西夏完全可以派出使者前往大宋与大宋天子议和,只要他们向大宋称臣,哪怕是削去王号割让州城也在所不惜,那么一定能够打动大宋天子。
  如此建议自然是刺激的太子李仁孝当堂指着那些主和派的官员破口大骂。
  坐在首位的李乾顺不偏不倚的看着下方争执当中的双方众人,不管李乾顺心中如何的不喜那些主和派的官员,可是看一看主和派当中那一位位朝中重臣,如果说他真的要发火将这些人下入大牢的话,只怕第二天整个西夏朝堂就要陷入到半瘫痪的状态。
  轻咳了一声,李乾顺目光扫过下方一众人,然后冲着主和派的官员道:“董卿家的建议不是没有道理,既然如此,便有劳董卿家带队亲自前往大宋汴梁一行,面见大宋天子,为我西夏争取一线生机。”
  说着李乾顺缓缓起身,向着董和一礼道:“西夏之命数,尽在卿之手,还望卿家此去,能够为我西夏谋百年之国运。”
  董和捋着胡须,闻言冲着李乾顺拜下道:“臣领命,定不负陛下所望。”
  一众主和派官员脸上洋溢着几分欢喜之色,显然是对李乾顺能够采纳他们的建议很是满意。
  不过那些主战派的官员一个个的面色就变得颇为难看起来,其中一名将领瓮声瓮气的向着李乾顺道:“陛下,我西夏何时怕过大宋,自立国之初,我西夏便与大宋征战不断,一年又一年,何曾吃过什么大亏,此番大宋征伐我西夏,只怕也如过往一般,虎头蛇尾,最终不了了之。”
  说过这些,那将领便抱拳道:“末将等恳请陛下允许我等出兵,末将愿以项上人头担保,此战定可杀退宋人。”
  不少主战派的官员当即站了出来,拜倒了一片高呼道:“还请陛下三思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1/1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