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校对)第1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596

  之所以京城百姓会变得如此张皇失措,实在是南北两地的起义给他们的震惊太大了。若只有湖广新军叛乱,京城百姓还会观望一下,毕竟这些年南边闹革命也不止一二次了,每次不还是被朝廷给镇压了下去么,这次也未必不会如此。
  但是关外爆发这么大规模的起义,还一举占据了黑龙江和吉林的大部分地区,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这也要怪赵尔巽封锁消息太过卖力,结果当关外起义消息传来时,京城百姓完全无法接受,突然之间东三省就被革命军占据了一半,这是不是意味着革命军马上就要入关了?还是朝廷依旧在欺骗大家,说不定革命军都已经跑到山海关了。
  而且南北革命的消息一起传来,更是让京城百姓失去了大清还能继续撑下去的信心。于是在街头巷尾都在谈论南北革命时,从达官贵人到平头百姓,都产生了先出城避一避的心理。载沣终于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于当晚听从了徐世昌的建议,派冯国璋北上,并派人前去召隐居于河南安阳洹上村的袁世凯回京城。
第二百三十四章
  当武昌起义和长春沦陷的消息传播到京城时,佩奇·开普兰便从旅馆起身前往了东交民巷的美国公使馆求见了嘉乐恒公使。
  他一进入公使的办公室就立刻迫不及待的说道:“公使先生,我想这一次您应该不会阻止我前往哈尔滨了吧?”
  坐在办公桌后的嘉乐恒放下了手中的钢笔,看着他无奈的说道:“佩奇先生,阻止你北上并不是我的意思,这是国务院远东司司长兰斯福德先生的意思。
  兰斯福德先生认为,在局势未明之前,美国应当保持中立以防止遭遇不可测的损失。而且我国在华力量并不足以同英、日、俄三国抗衡,对于我国来说维持列强共同行动的原则才是最为符合我国在华利益的……”
  嘉乐恒之所以对着这位纽约记者这么低声下气的解释自己的苦衷,自然不是畏惧对方的记者身份,而是畏惧于对方身后站立的洛克菲勒财团。
  强行将佩奇·开普兰挽留在北京将近半个月,虽然这是出于维护美国在华利益的需要,但是这一行为还是冒犯了正欲在中国满洲开拓新市场的洛克菲勒财团的利益。嘉乐恒可不希望对方把这笔账算在自己头上,因此当下服一服软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谁让中国形势的变化如此急转而下呢?一夜之间,看似还能维持的满清政府就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了。
  不过嘉乐恒向佩奇·开普兰表示了歉意之后,话题又突然一转的说道:“但是,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相比起哈尔滨的那位,实际上袁世凯将军更值得我们投资。在整个北中国,他才拥有最强大的力量,虽然他现在还在家养病,但是目前中国的混乱局面,只有他出面才能迅速稳定下来。
  不管是南方的革命党,还是北方的革命党,我以为都是无法对抗北洋新军的,而能够指挥这只军队的只有袁世凯将军。虽然这位袁世凯将军对于世界的潮流并不了解,但是他还是一个宽厚而讲信用的政治领袖,起码对于外国人来说。”
  佩奇·开普兰耸了耸肩说道:“政治上的事自然是你们拿主意,但是商业上的事总是财团说了算。也许袁世凯将军是个不错的人,我也相信他能够保护我国在华商人的利益,但是这同我们有什么关系?相比起我国现在的在华利益,我们更关心的是,国内经济有没有加速复苏的办法。
  我想这位袁世凯将军是办不到这样的事的,他只会不停的向我们伸手要钱,然后承诺在日后给与高额利息回报罢了。但是现在我国经济自己都缺流动性,怎么可能再拿真金白银出来放高利贷,这只会减缓我国经济的复苏速度。
  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一个金融市场而是一个消费市场,只有一个新的海外消费市场的出现,才能让我国的工厂全部运行起来,从而把那些街头的流浪汉都吸纳进工厂去,继而让经济快速复苏。就目前来看,只有中国东北这块地方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口消耗我国生产增加的工业品,也只有吴川为我们指出了这个解决方案。
  既然公使您已经没有理由阻止我北上了,那么我就要立刻去购买车票北上了,有什么问题的话,不如等我从哈尔滨返回时,我们再行探讨……”
  嘉乐恒望着和自己打完招呼后离开的佩奇·开普兰的背影,也只能陷入了沉默之中。作为一名美国公民,他自然是希望扩大美国在华利益的。但是作为一名外交官,他对于中国革命完成之后建立的新政府是否就能牵制住日本在东亚的势力夸张,还是心存疑虑的。
  毕竟从纸面数据上来看,中国除了北洋新军还能同日本陆军一战外,海上力量完全无法同日本相比较。即便美国大力扶持中国,中国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赶上日本的海军力量。因此在美国政府内部同样存在着一种声音,认为应当拉拢日本破坏英日同盟,甚至可以以中国的利益为诱饵,破坏英日同盟的信任基础。
  虽然美国东部的政治势力和财团巨头有着不少亲英分子,但是美国上下对于英国人的警惕却从来没有放松过。英日同盟明面上是为了防止俄国势力向太平洋方向发展,不过大多数美国精英还是认为,这一同盟未必不是用来针对美国的。
  毕竟英日两国的海上力量,足以在美国东西海岸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在巴拿马运河没有挖通之前,这就是美国脖子上的一根绞索,就如同英法协约、英俄协约勒在德国脖子上的绞索一样。
  美国政府内部政策的反复,也就造成了现在美国对华外交政策的犹豫不决。当然,现在南北两边一起传来的起义消息,使得嘉乐恒不得不放松了对于佩奇·开普兰的人身限制,准许他前往哈尔滨同吴川进行接触了。
  不过这并不代表嘉乐恒的态度已经完全转变,即便满清政府已经无法存继下去,他还是寄希望于出来收拾残局的是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政治势力,而不是一个全然陌生的政治势力。只是从国内财团派出代表的态度来看,他的愿望似乎是要落空了,这令他不由陷入了沉思。
  10月11日晚,哈尔滨南岗区中东铁路管理局俱乐部二层的一间棋牌室内,一群管理局的高层和俄国在哈尔滨的官方代表聚集在了这里。
  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第一副局长希尔科夫、第二副局长阿法纳西耶夫、第三副局长戈仑勃切夫斯基、俄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鲍培、俄国公使代表菩提罗夫、华俄道胜银行哈尔滨分行经理高培里、哈尔滨自治会议长迪诺夫斯基、满洲矿务公司经理格尔罗洛夫等人正挤在这间棋牌室内开着秘密会议。
  俄国公使代表菩提罗夫先是对于早上霍尔瓦特所遭遇到的刺杀演习表示了慰问,接着便是对尼古拉上校所率领的远东密探分局表示了无限的愤慨,经过了一长段言辞的斥责和怒骂之后,他终于提出了今晚聚会的重点:“诸位先生们,难道我们还要继续眼睁睁的看着这样一个中国人滥用陛下所赋予的权力,在外阿穆尔区横行霸道,肆意破坏帝国在满洲所建立起来的良好秩序吗?
  为了帝国的利益,我建议对尼古拉上校进行断然之处置,然后大家共同向彼得堡禀报事情的缘由,我相信外交代办大臣和主席大臣是会谅解我们的苦衷和做法的。”
  第三副局长戈仑勃切夫斯基一向是霍尔瓦特局长的忠实部下,虽然在达利扬少将被赶走之后他稍稍收敛了些作风,不敢再继续同远东密探分局正面交锋了。但是在这种场合,他自然是毫无顾忌的站出来附和着菩提罗夫的说法道:“菩提罗夫先生说的不错,我们不能再对这个恶棍的行径不闻不问了。他今日敢拿霍尔瓦特阁下当演习对象,明天未必就不敢真的动用真枪,这种黑帮分子的恐吓手段,我们绝不能接受……”
  只是,无论菩提罗夫和戈仑勃切夫斯基表现的多么不满,其他人却依然保持着沉默。俄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鲍培见状,不得不主动点名问道:“希尔科夫阁下,您怎么看这件事?”
  第一副局长希尔科夫瞧了一眼鲍培领事,方才不疾不徐的说道:“尼古拉上校手上有密探分局、哈尔滨警察局、护路军和沙皇保卫军,还有完全听命于他的中国革命军。我想知道,在没有彼得堡下达的令状之前,我们要拿什么去对付他?难道也和今天早上一样,找一个人去刺杀他?那么该找谁去?”
  希尔科夫虽然没有明着反对,但是他的话语却已经暗示了他并不赞成使用非常手段解决尼古拉上校。这样的回答虽然令霍尔瓦特及其心腹感到不满,却也让他们找不出能够反驳的话语出来。
  华俄道胜银行哈尔滨分行经理高培里也跟着说道:“我觉得希尔科夫副局长说的对,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万不可使用非常手段,这只会让我们陷入被动,一旦被尼古拉上校察觉,对于外阿穆尔区来说就是一场灾难。我认为还是应当向彼得堡继续禀报我等的意见,要求彼得堡撤销尼古拉上校的职务,或将其调离外阿穆尔地区,才是万全之策。”
  戈仑勃切夫斯基立刻不满的反驳道:“我们也知道,等待彼得堡的命令去解决这个问题是最合适不过的,但是这个混蛋摆明了在恐吓我们,假设彼得堡传来的命令并不符合他的心意,难道他不会动用武力来对付我们吗?眼下就像是中国人常说的: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看着事情还没讨论出个解决办法,自己内部倒是要先分裂了,一直沉默的第二副局长阿法纳西耶夫终于开口道:“不管彼得堡的命令是什么,或是什么时候到,我认为当前最要紧的,还是夺回一部分军警权力,不能让密探分局继续把持护路军和各警备区的武装力量了。
  我建议,霍尔瓦特局长以中东铁路管理局的名义,请求阿穆尔沿岸总督抽调一只军队出来,同护路军进行轮换,这样我们就可以把现在这只不可靠的军队从外阿穆尔区赶走,换来一只可靠的军队。只有这样,我们同密探分局才有交手的资格,否则一旦爆发武力冲突,我们只能束手就擒。”
  阿法纳西耶夫的建议,成功呢的制止了第一副局长和第三副局长之间的冲突,也得到了霍尔瓦特和鲍培领事的点头认同。就在房间内的众人商议着,该怎么劝说关达基总督派出这只军队时,房间外突然传来了敲门声。坐在门口的哈尔滨自治会议长迪诺夫斯基小心的打开房门,方才松了口气向屋子里的众人说道:“是扎列姆巴部长来了。”
第二百三十五章
  扎列姆巴走进房间后,便在众人的注视下直接走向了坐在房间另一头的霍尔瓦特,将手中的电报交给了他后小声说道:“是主席大臣和外交代办大臣发给您的电报,我收到之后就立刻给您送来了。”
  霍尔瓦特顿时接过电报纸认真的观看了起来,房间内的其他人也屏息看着他脸上的表情变化,这可是决定胜负的一刻。
  只是令他们感到失望的是,翻看着电报纸的霍尔瓦特局长并没有露出什么欣慰的笑容,他的脸色看起来倒是更为阴沉了。
  就在众人还在思考着这份电报的内容是什么的时候,却听到霍尔瓦特局长突然出声嘶哑的说道:“我以为刚刚大家对于尼古拉少将的推测过于耸人听闻了。通过演练刺杀来检验我们身边的护卫是否合格,这没什么可揣测的,这就是个演习而已,大家不用把它放在心上。我们也聊了够久了,大家都出去透透气吧,鲍培先生和希尔科夫先生能留下来陪我说上几句吗?”
  哪怕其他人有多想知道,局长刚刚收到的电报纸上写了些什么,这一刻也只能听从于局长的命令离开了棋牌室。倒也有些聪明人似乎留意到了,局长刚刚对于尼古拉上校的称呼有所改变,似乎这位上校先生又升官了。
  当其他人都离开了房间,听到房门被关上的声音,霍尔瓦特方才把手中的电报纸递给了第一副局长希尔科夫说道:“恭喜你,主席大臣任命你为黑海铁路局的局长了,看起来你很快就能返回欧洲去了。”
  希尔科夫虽然依旧保持着镇静的态度,但是他下意识的抖动起了自己的左腿,这个习惯暴露了他现在的激动心情。只是他现在也有些顾不上了,他之所以会站在吴川这一边,不就是因为对方承诺会给他在国内找个合适的位置么。
  只是他倒是没有想到,对方的动作会这么快,这就将他调回欧洲的手续办好了。他很快就在电报纸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只是让他有些意外的是,接替自己职务的居然是新晋升的尼古拉少将,这可真是大手笔了。
  鲍培领事很快就从希尔科夫手里拿过了电报纸,他迅速的扫视了一眼上面的内容,不由便有些微微变色的说道:“怎么会这样,尼古拉上校晋升为少将,谢尔盖少校晋升为中校,由远东密探分局牵头中东铁路管理局和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成立满蒙地位研讨会,今后满洲和外蒙古事务由研讨会做主要决策,外交部和北京公使馆负责协助?这还是陛下的主张?这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眼看着话题朝着危险的方向滑去,希尔科夫已经不想再听下去了,他于是起身打断了鲍培领事的话说道:“我也觉得有些气闷了,不如两位慢慢谈,我出去呼吸一口新鲜空气。”
  当希尔科夫溜走之后,霍尔瓦特才盯着房门的方向说道:“陛下不在彼得堡,前天我和彼得堡联络的时候,陛下还在波兰。这应当是皇后的主意。”
  鲍培终于说不出话来了,他不明白为何皇后要插手这件事,不过从04-05年革命之后,皇后对于沙皇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了。彼得堡的达官贵人们都知道,得罪了沙皇陛下倒也还能被宽恕,但是得罪了这位皇后陛下,那可是要被记恨一辈子的,就连皇太后都不愿意同这个儿媳起什么争执,也因此这位皇后陛下在民间的风闻已经越来越差了。
  就在两人陷入了沉默的时候,站在霍尔瓦特沙发后面的扎列姆巴部长突然又从口袋中掏出了一张电报纸,小声的向霍尔瓦特汇报道:“这是彼得堡内务部和密探总局发给远东密探分局的电报,我觉得局长阁下也许会想了解一下,就偷偷的抄录了一份回来。”
  霍尔瓦特并没有对扎列姆巴的行径做出什么评价,不过他迅速从扎列姆巴拿走了电报的行动,倒是说明了他并不介意扎列姆巴盗窃密探分局的电报,倒是鲍培领事看着这一幕有些坐卧不安。虽然他很是厌恶那位中国上校,但是偷窃密探分局的电报可是犯罪,他都不知道自己该如何看待这眼前发生的一幕了。
  不过显然霍尔瓦特并不打算让他置身事外,看过了电报之后就把电报递给了他说道:“你也看一看吧,这可真是一个重磅消息。”
  听到霍尔瓦特如此慎重其事,鲍培倒是不再纠结了,他干脆横下心来接过了电报,并小声念了出来:“……除继续监视社会革命党、社会民主工党分子之外,对于自由派精英分子和立宪民主党的人士也要加以密切关注……”
  鲍培抬头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霍尔瓦特说道:“内务部和密探总局是疯了吗?他们想要做什么?这是想要把所有人都推到陛下的对面去吗?他们让一个中国人来干这种事,难道他们相信一个不知从何处冒出的中国人,更甚于相信任何一个俄国知识分子的精英吗?”
  霍尔瓦特沉默了许久之后,方才无奈的说道:“对陛下来说,有时候外国人比俄国人,特别是比俄国的知识分子更为可靠。因为在俄国他们没有任何根基,他们不会突然倒向社会革命党和那些反沙皇的组织。而且他们对付起俄国人来更不会有负罪感,只要沙皇的一道命令,他们就可以不假思索的去执行,而从不去考虑执行了命令的后果是什么。看来,斯托雷平阁下遇刺的事件给陛下带来了极大的打击。”
  鲍培默默地把手中的电报递了回去,霍尔瓦特直接点燃了一根火柴,把这份抄录的电报放在烟灰缸内给烧毁了。望着烟灰缸内燃起的火焰,鲍培突然问道:“那么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霍尔瓦特想了想说道:“先熬一熬吧,你知道陛下的记性并不是那么的优秀,只要等他忘记了这场刺杀带给他的愤怒,那么我们也许就能够试着纠正远东外交政策出现的偏差了。”
  鲍培思考了一下,不免有些犹豫的说道:“那么我们同日本之间的秘密协定怎么办?要是纵容革命军继续南下突破北满的势力分界线,日本方面假设提出同我国共同出兵消灭革命军的话,我们到底答不答应?不答应的话,我们同日本去年签订的密约可就要破产了?”
  霍尔瓦特沉默半天,方才敲了敲放在茶几上的电报说道:“这里不是已经写了么,今后满蒙事务应当交给满蒙地位研讨会处理,外交部和驻中国公使只是负责协助。日本方要是提出什么要求,我们直接转交给研讨会去处理就是了。
  假设尼古拉少将能够指挥革命军击溃日军的干扰,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遵守这份协定?帝国接下来必然会重新夺回整个南满地区的控制权,我们没必要同失败者讲什么约定。
  如果尼古拉少将刚愎自用,激怒了日本政府破坏了秘密协定,却又不能指挥革命军击败日军,那么接下来就该是我们出面收拾残局了。
  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最为重要的就是等待,不管尼古拉少将在接下来的战事中胜利还是失败,我们都有机会拿回自己的权力的。现在我倒是担心,这位尼古拉少将把军队按在南、北满的势力分界线上,然后专心致志的执行起密探总局的密令,那我们才真是要麻烦了。”
  鲍培当然知道霍尔瓦特说的麻烦是什么,远东地区毕竟远离了欧俄的政治中心,因此这里的政治气氛还是比较淡薄的,大家都专心致志的在这块地方赚取金钱,而很少谈论政治。因此这里的社会革命党和社会民主工党一直不多,当然自从某个来中国发动革命的家伙到来之后,外阿穆尔区的革命气氛就突然浓烈了起来,连铁路工人都罢工了数次了。
  但是,这里也不是保皇党人的天堂,立宪民主党人和自由派知识分子、犹太资本家可谓是占据了半壁多的江山。之前密探分局在军警部门清查社会革命党人和社会民主工党已经把外阿穆尔区弄的鸡飞狗跳,甚至连护路军都脱离了铁路局的控制,而被士兵委员会所领导了。
  事实上,这样的清洗成果,只是让不少人怀疑,密探分局到底是在清洗军警部门的社会革命党人和社会民主工党人,还是在使军队布尔什维克化。只是在密探分局的高压控制下,没人敢公开提出质疑而已。
  现在内务部和密探总局还试图扩大远东密探分局的权力,连原本属于帝国柱石的立宪民主党人都要监视起来。这几乎就等于是说,除了沙皇和沙皇的密探们,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沙皇眼中的敌人了。这样抓下去的话,霍尔瓦特觉得假设这位新晋升的尼古拉少将够无耻,那么整个外阿穆尔区,甚至是整个远东地区都有可能成为一所大监狱了。
  因此,与其让这位尼古拉少将把目光注视在外阿穆尔区,倒不如还是让他去南满同日本人拼个你死我活吧,这样大家起码还能坐山观虎斗,搞不好就把之前输给尼古拉少将的东西都拿回来了。
  看着烟灰缸内的火焰渐渐熄灭,只留下了一团灰烬,鲍培终于下定了决心道:“既然局长阁下已经决定了,我自然会跟从。希望那些日本人能够给这位少将先生一个教训,让他清醒一些……”
  从俱乐部离开,一只脚已经踏上马车的霍尔瓦特突然停下脚步,转头对着身后毕恭毕敬恭送他的扎列姆巴说道:“你干的不错,继续给我监视密探分局的动静,特别是彼得堡发来的每一份电报都要留一份抄件下来……”
第二百三十六章
  就在霍尔瓦特在俱乐部商议如何对付吴川时,吴川此时正同朱和中一起在军事委员会的地图室内,听取着德国军事顾问团举办的一次秘密汇报。
  鲍尔少校拿着手中的文件念道:“……截止到昨日为止,军事委员会下属武力编制如下:国民革命军1、2、3师,训练营及待整编部队,工兵团及运输团。此外尚有友军部队:第二十镇、第二十三镇、第二混成协。非敌非友部队:中东护路军和沙皇保卫军。
  中东护路军有步兵团4,骑兵团3,炮兵营1。而沙皇保卫军则有步兵团2,骑兵团1.虽然沙皇保卫军是从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中撤出的俄国官兵组成,但是这些人正因为对于沙皇和俄罗斯过于忠诚才不得不进行排除,所以从某些程度上而言,他们比中东护路军更不可靠。建议对这只部队继续分散或打乱编制。
  至于中东护路军,虽然是俄国的正规陆军,但是因为此前军中掀起的官兵矛盾,和之后建立的士兵委员会控制了这只军队,经过我们的评估,这只军队对于革命的同情,要比对沙皇的忠诚多的多,因此暂时不会对中国革命造成什么危害。
  对于以上这两只部队,在北满地区做暂时的调动作战是不大有问题的,但是一旦出了北满地区的行动,除了炮兵部队之外行动都是不可预测的。所以我们建议不到最危急的关头,最好还是不要动用这些部队,将之留在后方训练新部队倒更为合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5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