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校对)第1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596

  国武大尉不顾卫生士的劝阻,拿着一只简陋的拐杖下床走出了医疗帐篷,迎接着同乡战友的尸身返回。日军联队是按照地域征兵的,每个联队的成员都是一个市内的,是以有不少士兵不仅在参军前就认识,甚至还是亲戚兄弟。
  看着这些一天前还活蹦乱跳的战友,变成了一具具惨白且狰狞的尸体,48联队的官兵们除了站立在一旁小声啜泣外,根本生不起为这些战友报仇的念头。因为他们的勇气和怒火,已经从昨晚发泄到了今早,但是除了在支那军阵地上多增加了上百具尸体外,并没有获得什么报复的快感。
  军人的愤怒是需要鲜血来抚慰的,但这个鲜血可未必就是敌人的鲜血。对于一只没有坚定信念的军队来说,当自己流下的鲜血超过了他们为战友死亡感受到的愤怒之后,他们就会冷静下来了。
  支那军中那些永不停息的机枪射击声,和这些从阵地上运回的尸体,甚至有些只剩下了碎片,都已经足够让想要在支那土地上建功立业的第48联队的官兵们彻底冷静下来了。曾经以为这不过是又一场甲午战争的日军军官们,下意识的想着,也许这是一场和日俄战争一样艰难的作战。
  国武大尉驻着拐杖目无表情的分辨着放在地面上的尸体,然后命令身后的部下把本中队的成员另外放置,直到他停在了一具只有上半身的尸体前,久久没有动作。
  这半具身体正是来岛大尉的,重机枪的子弹把他切成了两半,他的右手和下半身已经不知去那了,身体被鲜血和泥土包裹的看不出身上的军服了,倒是一张脸上还颇为干净,两只眼睁的大大的,似乎还蕴藏着一丝生气。
  国武大尉看着好友的表情,越看越觉得恐惧,过来好半天他脸上才恢复了些血色。就在他预备掉头时,卫生士走到他身后向他紧张的汇报道:“大尉,藤田军医让我通知您,请你回去收拾下行李。一个钟头后,您将和其他重伤员一起送回铁岭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国武大尉低头看了看自己缺少的左脚,也不知该是庆幸还是该继续愤怒,虽然失去了一只左脚,但是和来岛大尉相比他又是幸运的,起码他不用被人捧着送回日本。
  一个小时之后,半躺在马车上的国武章太郎,望着不停远去的战场和战友,突然就轻轻哼唱起了来岛大尉生前最喜欢的寮歌,“阿穆尔河中的流血哦,与冰凝成了仇恨!二十世纪的东洋哦,怪云翻滚!”
  只是翻来覆去,他也只唱了前面四句,似乎全然忘却了后面的歌词。前后马车上的伤员们,听着国武大尉悲凉的歌声,忍不住就有人附和了上来。只是这一次的歌声,再没有了他们登陆大连码头时吟唱的那么意气风发了。
  他们此时终于开始理解,当中国人的鲜血流淌在阿穆尔河中时的心情了。现在的四平前线,何尝不是流淌着日本人鲜血的阿穆尔河。
  比吴川先一步登上了列车的德国驻哈尔滨领事韩赐来,在火车启动之后便来到了吴川的车厢,向着他祝贺道:“恭喜你,吴先生。你的部下打的可真不错,不,应该说是难以置信的杰出表现,日本人这两天可不好受啊。据说,北京的朱尔典阁下已经要求日本公使作出解释,日本是否准备趁着中国革命的机会发起一场全面战争,破坏列强在华一致的原则。”
  吴川一边在车厢一角的吧台给德国领事倒了杯气泡酒,一边岔开了话题道:“听说,三天前,还是四天前,德国和法国签订了协议,从而解除了因为摩洛哥危机引起的欧洲大战的威胁。我以为,这才是当前世界的头等大事吧。和这样的大事件相比,东亚所发生的不过是这杯酒中无足轻重的一个小气泡罢了。”
  韩赐来很是欣赏吴川所表现出来的欧洲中心主义,没有被一点小小的胜利所迷惑,始终清楚东亚在世界格局当中的地位,这正是他觉得同对方交谈毫无障碍的关键。
第三百九十五章
  哈尔滨南岗街区内的一座花园别墅内,宾步程揉了揉满是血丝的眼睛,看了一眼房间一角的落地钟后,终于放下了钢笔对众人说道:“先暂时休息一下吧。唐臣,你叫厨房准备些午餐和咖啡上来,我们吃点东西之后再继续讨论。”
  一名年轻人答应了一声,就起身打开了房门下楼去了。坐在会议桌另一头的几名年轻人顿时放松了身体,就着自己的会议小声的交谈了起来。宾步程走到窗边拉开了窗帘,虽然外面并没有看到什么太阳,不过就着庭院内的白雪,反射进室内的光线到并不昏暗,反倒是把室内的电灯亮度给盖了下去。
  宾步程瞧了一会外边的风景,冯如就跑到了他身边,伸了个懒腰后对他抱怨道:“我不过是想造一架飞机而已,倒是没想到还要关心电解铝生产和发电机的制造问题。就好像客人不过是要求吃碗面条,结果店主却丢给你一把锄头,要你先去开荒种麦子,这真是太令人无语了。”
  虽说冯如满嘴的抱怨,不过宾步程却没有听到任何不满的意思。他不由瞧了他一眼笑了笑说道:“你应该知足了,其他人还要考虑,到底是先建学校培养人才,还是先集中人才造机械投入到生产中去的问题呢。我们那位吴主席可真是给我们出了个大题目,我们这张答卷也不知能否让他满意。”
  冯如一时哑然,如果宾步程说的是其他人的名字,那么他还真要发一发脾气,说上一声:这样都不满意的话,有本事就让他自己来干,不要站在一边放轻巧屁,我倒是要看看他能干出点什么来。
  但是吴川么,虽然在技术上比门外汉好上那么一点,但是对于工业发展的方向却始终看的很清楚。冯如知道,只要给这位足够的工程师和工人,他确实是能干点什么出来的。就比如对方早在一个月前就描述了未来东北乃至全中国的一个工业建设蓝图,但他们这么多人却直到今天才理出了一个头绪来。
  坐在这间屋子里的人员,基本上可以是当代中国最为了解什么叫工业的人了。这里有宾步程、丁文江、刘庆恩等留欧学生,章鸿钊、任鸿隽、李四光这些留日学生,杨铨、茅以升这样的唐山路矿学堂在读生,也有冯如这样的海外华人。
  可以说,这间屋子里的人都是相信实业救国的理念,才会去选择学习工科的。只是这些对于工科和自然科学可谓是当代中国的佼佼者的留学生们,也依然没能建立起如何让中国实现工业化的道路理论来。他们能够看到的,也只是一间间独立的工厂,而不是一整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事实上这也不能怪罪他们,在这个时代对于工业革命的理论研究还是相当原始的,大家只会抄袭他国的成功道路,还没有能够从成功的实践中提炼出完整的理论来。不过先依靠纺织业积累资本,然后再投入到重工业中去的英国成功之路,倒是已经相当为各国所熟悉了。
  至于依靠着军事力量统一了国内的封建领地,然后通过普法战争的巨额赔款发展重化工工业发展起来的德国;和依仗着得天独厚的丰富自然资源积累资本,从而迅速令自己强大起来的美国。对于别国来说,都是难以效仿的对象。
  当吴川引入了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经济思想,并确立了向重工业倾斜的工业发展方向后,才算是让他们开始摸到了一点工业化的门槛,能够把自己的所学放进这个理论框架中去,为中国工业体系的建立初步描绘起了一个完整的草图。
  一边完成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还要分心讨论这副宏伟的工业蓝图,对于这间房间内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负担。特别是如杨铨、茅以升这样的唐山路矿学堂在读生,他们刚刚入学没多久,只是听闻了关外的革命才充满热情的跑来的,在这样的会议上几乎只能做一做笔录工作,甚至有很多时候都没法弄明白有些人从嘴里蹦出来的外语单词是什么意思。
  这倒不是留学生们用外语来彰显自己的学问,而是在科学尚不昌明的中国,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言词来对照这些新出现的科学单词。而在过去,这些科学单词都会先翻译为日语,然后再被中国学生们转译成中文单词。
  但是在当前这样深入的工业体系探讨中,有许多词语就连日本人都还没有接触到。因此大家只能想办法在会议上公开讨论如何翻译了,虽然这极大的拖延了每一次开会的时间,但是却也让众人越来越开始把各种工业和科技普遍的联系起来,从而建立起了中国工业科技用语的翻译标准。
  到了今日,六大骨干产业:采矿、钢铁、能源、重化工、工业母机、成套机械设备,已经基本讨论成型。剩下的产业就是依附于这些骨干产业之上的皮肉,只有先建立起这些骨干产业,他们才能慢慢的往上面充实着中国工业的血肉和皮毛。
  讨论到这一步之后,参与会议的人员已经对于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是否能够成功再无怀疑。他们现在只担心一件事,建立这六大骨干产业的资本究竟应该去往哪里寻找,列强是否会给中国这样一个机会,不受阻扰的安心建设。
  宾步程望着窗外的眼神虽然依旧清澈,但却也难掩那几分焦虑和不安。之前在欧洲留学时虽然他时不时的对同学发出豪言壮语,表示归国之后要如何如何的大展拳脚,从而建立起和欧洲一样的工业文明,再不让列强在中国耀武扬威。
  但是在他归国之后,这种话语却说的越来越少了,反而大多时候都会安静的发呆。这并不是他放弃了自己的理想,而是在从前他只能以那种方式激励自己,免得在西方的先进工业成就前丧失追赶的勇气。
  归国之后的他,终于看到了追赶西方工业文明的希望,这个时候他就不必再用豪言壮语来壮自己的胆,而是想着要如何去实现它了。越是看到理想成功的希望,宾步程反而就越是变得沉默寡言,唯恐这只是自己的一场美梦。
  越是到了这个时候,宾步程就越是觉得吴川可千万不能倒下。没有这位突然冒出来的留欧学生的领导,他可不觉得革命委员会还有什么人能够带领着他们去完成这个宏大的工业之梦的。
  在这里参与讨论的留学生和大学生们,几乎都是为革命委员会想要打造的工业国而吸引来的。仅仅在书信中描绘了一下这个宏大的工业理想,这些人就不敢不顾的飞奔了过来,完全没有去考虑此时的革命委员会还在同日本人爆发着战斗。
  就在宾步程思索着革命委员会和自己的未来时,站在他身边的冯如突然向他说道:“似乎畏之今天就回哈尔滨了,你说他看到了我们讨论出来的成果。究竟是大吃一惊呢?还是大吃一惊呢?”
  宾步程想了想讨论下来的最终结果,忍不住就笑了笑说道:“应该是吃惊的说不出话来了吧。就算把他自己给卖了,我看他也是筹集不出十分之一的资金来的。我们只能慢慢着手,先把煤矿、钢铁厂、发电站各造一套出来,然后再一点点的攒家当了。只要有了煤、钢铁和电力,我们就可以造出我们想要的一切……”
  吴川从列车上下来时,天色已经昏暗一片了。不过站台顶棚上的几盏电灯倒是把整个站台照的比白天还明亮,让他一眼就看清了几位来迎接自己的人。
  他只是瞧了一眼,就快走了几步上前,同迎上来的谢尔盖·伊万诺维奇轻轻拥抱了一下,然后高兴的说道:“欢迎回来,中校……上校先生。”
  “你交代我的事似乎出了点小问题,不过,还是上车后再说吧。”谢尔盖趁着和吴川拥抱时在他耳边小声说了一句,接着便放开了吴川大声说道:“这句话该我说才对,欢迎回来哈尔滨,我的朋友。另外,我还从彼得堡带来了几位新朋友,你不介意现在和我一起去俱乐部见见他们吧?”
  吴川撇了撇头,看到站在人群中的捷尔任斯基对着自己点了点头,方才若无其事的回道:“我还想着回住处换身衣服,不过你要是等不及的话,那我们就先去俱乐部好了。”
  谢尔盖·伊万诺维奇毫不客气的指挥着身后的日丹少尉去准备马车,口中则向着吴川说道:“我的新朋友们也许更乐意早些认识你,而不是等着认识你的新衣服。”
  吴川不置可否,向着来迎接自己的其他人招呼了几句,方才施施然的跟着谢尔盖上了马车。坐上了马车之后,吴川才迫不及待的问道:“到底是哪件事出了问题?我拜托你的似乎可不止一件。”
  谢尔盖想了想说道:“应该是最不要紧的那件。神灯官和内务大臣那边都接受了我们的礼物,转送给皇后的礼物也送入了宫内。主席大臣收了礼物却没见我,外交代办大臣那里退回了我送去的礼物,还派人警告我们最好不要破坏帝国的外交政策。
  不过我觉得外交代办大臣短时间应该顾不上远东了,上个月外交部命令驻土耳其大使恰雷科夫和土耳其政府协商,想要以放弃土耳其亚洲领土北部和东北部修建铁路的权力,换取土耳其禁止反俄军舰通过海峡。不过在我启程返回的时候,已经有小道消息说协商失败了,陛下为此甚为生气,我们的外交代办大臣现在正忙着为帝国挽回颜面,要给给土耳其人一个教训。
  所以关于远东的事务,外交部应该暂时会放任我们自己折腾,等到帝国从海峡问题上转移视线为止。至于我所遇到的小问题,是指你让我找个英国小银行家或是了解金融行业的英国人,老实说我没能找到合适的人选……”
第三百九十六章
  在哈尔滨中东铁路俱乐部二楼的小客厅内,七、八名俄国人观看着彼得堡派出的特使为吴川别上了代表少将军衔的肩章。霍尔瓦特神情复杂的看着站在那里的中国人,随着这个晋职仪式的完成,彼得堡就等于是在宣告,这位已经成为新俄罗斯人了。
  在俄罗斯帝国的扩张过程中,把新领地的上层人物俄国化,是一项由来已久的同化政策。当然,这种同化政策主要还是关注于这些少数民族精英的第二代、第三代。对于这些刚刚归化的少数民族精英,彼得堡还是会采用各种手段加以防范限制的。
  但是,今日的俄罗斯帝国已经不再是哪个积极进取的俄罗斯帝国了,随着斯托雷平这个真正的政治强人去世,俄国的政权再次失去了凝聚力。斯托雷平所组织重建的俄国官僚体系,再一次成为了两位陛下和大贵族们的眼中钉。
  这一点从斯托雷平去世后,皇帝就迫不及待的打压杜马中的自由派资产阶级分子的行动就能看的出来。原本被斯托雷平用来维护俄罗斯帝国统治的俄国官僚行政体系,现在却首先遭到了自己主人的打压。
  仅仅在斯托雷平去世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俄国的资产阶级已经充分的认清了这位沙皇陛下的本质,这位陛下并不想履行身为沙皇的责任,同样也不许旁人沾染属于沙皇的权力。至于那位皇后陛下,则想要永远生活于19世纪的宫廷,只有沙皇才是俄罗斯帝国唯一尊贵的主人,俄罗斯的臣民不得忤逆至高无上的沙皇。
  用简单的话来说,不管是皇帝陛下还是皇后陛下,都不想见到第二个能够威胁到皇室的斯托雷平了。正因为如此,现任的主席大臣科科夫佐夫一直被皇权牵制着,俄罗斯各行政部门的首脑开始以和皇帝或皇后的亲密程度来获取自己的权力,主席会议大臣现在已经真正变成了主持大臣会议的书记员,除了向大臣们传达皇令,或是把大臣会议的结论汇报给皇帝陛下,几乎做不了什么决定。
  正是在这样的混乱政局下,彼得堡开始重新回到了被贵族们所称誉的时代,无能者开始充斥于宫廷,而那些有做事能力的臣子则被赶出了彼得堡。所以如吴川这样的外国冒险家,居然也正儿八经的获得了俄罗斯帝国将军的头衔。
  通过家人向皇后陛下的告状,也为皇后陛下所驳回,甚至还为皇后陛下所警告,他现在的职位是依靠谁得来的,但是他对于皇后的回报还不及一个外国人。
  面对这样严厉的指责,霍尔瓦特只能选择退缩,他的确是依靠着皇后的支持才能占据着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的宝座。但他又不是疯子,怎么可能把中东铁路上所有的利益都放进自己的口袋,他也不能向吴川那样向银行贷款去行贿。
  在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调查之后,他总算得到了吴川为什么能够得到皇后陛下宠爱的原因。只是这个方式别人根本学不来,有那个官员会通过贷款行贿,目的却是为了报效陛下的,这完全就不符合常理。不过对于远在彼得堡宫廷的皇后来说,她显然不在乎吴川赠送给自己的礼物是不是花的自己的钱。
  霍尔瓦特很快就明白了,在吴川的债务爆发之前,他休想让这个混蛋失去彼得堡宫廷的宠幸。当然,他并不认为对方这样下去能够支持多久,那些被吴川所蒙蔽的银行家们,迟早会醒悟过来的。
  至于现在么,霍尔瓦特决定还是暂时和对方维持友谊,起码在挡住了日本人进攻之后的革命委员会,已经让远东的俄国军政官员们看到了重新复活黄俄罗斯计划的可能。只要把帝国的注意力转移到远东来,那么大量的资源也就会随之而来,就好比日俄战争之前的远东黄金时代一样。
  正是因为抱有这样的希望,阿穆尔沿岸总督府才暗示霍尔瓦特不要干涉吴川的行动,哪怕对方暂时损害了俄罗斯帝国的利益也不打紧。只要中国人和日本人继续斗下去,这些利益总会回到帝国手中来的,还要加上利息。
  对于这些远东的俄国军政官员来说,只有让现在远东的这滩死水晃动起来,大家才有加官进爵和发财的机会。和日本人达成的密约,虽然稳定了远东的政局,也让帝国得到了远东和平开发建设的好处。但是对于远东的大部分军政官员来说,远东已经成了一个无形的监狱,那些俄罗斯的罪犯被流放于此,他们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流放。
  彼得堡的纵容,远东同僚的暗中鼓励,让霍尔瓦特这个坚定的亲日反中派的领袖,也不得不屈服于当前的远东形势了。
  于是在那位内务部派出的特使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之后,霍尔瓦特还是第一个上前向吴川进行了祝贺,不过在祝贺之后他还是小小的刺激了一下对方,“从今日起,你可就是一个真正的俄罗斯显贵了,我想也许你应该学习一下,俄国上流社会的礼仪了,尼古拉少将。”
  吴川环顾了一眼周边神情各异的俄国人,随即客气的回答道:“相比起学习社交礼仪的急迫性,我倒是觉得向陛下奉献我的忠诚才是最为重要的。各位想必刚刚也听了戈尔斯特金先生所传达的陛下的旨意,陛下有意于5年之后亲自莅临圣尼古拉堡,巡视帝国东方的领地。
  所以,我们现在应当尽快把圣尼古拉堡的建设计划确定下来,而不是继续让那些无能的官僚拖住我们的手脚。不是吗?局长先生。”
  内务部官僚戈尔斯特金毫不迟疑的站出来为吴川的话语做了背书,“尼古拉少将说的不错,不过霍尔瓦特局长毕竟要管理一个偌大的中东铁路管理局,恐怕是分不出什么精力来建设圣尼古拉堡了。我建议不如把圣尼古拉堡的建设单独分列出来,由尼古拉少将负责这座城市的规划建设。”
  铁路局的副局长阿法纳西耶夫立刻提出了反对,“铁路管理局对于整个哈尔滨,不,是圣尼古拉堡已经有了一个成熟的城市规划,只要我们按序就班的建设,就没必要再另搞一套了。”
  戈尔斯特金皱了皱眉头,看着这位铁路管理局的官员说道:“那么铁路管理局是否能够向内务部保证,你们将在陛下到来之前完成整个城市的建设?”
  阿法纳西耶夫犹豫了一下后说道:“圣尼古拉堡的市区范围现在扩大了将近3倍,即便把本城每年250多万卢布的地租和税收收入全部用于新城建设,这也需要将近20年才能看到效果。”
  戈尔斯特金顿时不快的说道:“20年?不,你们最多也就只有5年,陛下的耐心可没有这么久。阿法纳西耶夫先生,如果您做不到就该把做事的权力交给能够完成的人,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公然违抗陛下的命令。”
  阿法纳西耶夫求救的看向了自己的上司,霍尔瓦特不得不出面说道:“戈尔斯特金先生,陛下只是下令5年之后要看到圣尼古拉堡,并不是要求尼古拉少将负责建设这座城市。还是说,尼古拉少将你准备立下军令状,要在5年内完成它?如果是的话,我倒是不介意接受戈尔斯特金的建议。”
  戈尔斯特金瞧了一眼这位皇后的亲戚,终于没有再说什么。为内务部争取利益是一回事,但是为了内务部的利益给自己结下私仇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他支持吴川来主持城市建设,不过是希望扩大内务部在远东的权力,毕竟这位现在已经成为了内务部在远东的代表。能够从霍尔瓦特手下,把远东密探分局独立出来,并掌握了好大一部分原本属于中东铁路管理局的权力,对于内务部来说简直就是一大胜利。
  即便是在斯托雷平阁下的时代,内务部虽然掌握了极大的权力,但是在地方上也还是几乎没有利益可言。所以当斯托雷平阁下去世之后,内务部的力量首先就遭到了地方势力的打击,虽然密探局依然让人望而生畏,但是密探们也是人,也是需要吃饭消费的,大家不能饿着肚子去保卫沙皇。
  只是过去在斯托雷平阁下的压制下,内务部很难把手中的权力变现,而且有着国家财政的支持,内务部也就没有那么迫切的需要寻找属于自己的利益。但是随着斯托雷平阁下的去世,代表着沙皇独裁权力的内务部首先就遭到了资产阶级的敌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5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