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校对)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596

  费利克斯终于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沉思了一会后说道:“让张云荣接走也好,至少军事委员会那边就不可能对他做什么手脚了。”
  站在那里的中年人也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抵达站台的时候,军事委员会纪律检查组的成员也在那里,不过因为张云荣在场,他们也没敢站出来……”
第七百零七章
  跟着张云荣离开的夏阳并不清楚车站的站台上发生了什么,回到哈尔滨后能够在第一时间见到吴川,这就说明中央对于外蒙古是极为重视的,对于他来说这就是一件好事。
  因此在见到吴川之后,他就事无巨细的把自己在外蒙古的这几年经历完整的汇报了一遍,并提出了对于外蒙古治理的一些看法。
  吴川很是耐心的听着他的汇报,除了几次提问之外,基本就没有打断他过,这让夏阳的精神很是振奋,对于自己的汇报就更加投入了。
  等到他的汇报告一段落,在张云荣的提醒下,吴川这才反应过来,对着夏阳微笑着说道:“想不到和你一聊就一个上午过去了,现在都快下午1点了,我看你就在我这里吃了饭再走吧。”
  夏阳当然不会拒绝吴川的邀请,他很快就起身跟着吴川去了一楼的餐厅。虽然一楼的餐厅地方不小,可是餐厅内的桌子并不大,准备好的饭菜也不过5菜一汤而已,一碟腌菜炒豆腐干、一碟刺老芽炒鸡蛋、一碟红烧带鱼、一碟千张炒肉、一碟锅包肉和一大盆鱼头炖豆腐。
  若是往常,张云荣或胡秉柯都会坐下来陪吴川一起用餐,不过今日么他们都避开了去,让吴川和夏阳两人单独留在了餐厅内。
  在餐桌上吴川的神情就放松了许多,不再谈及工作上的事情,只是问了问外蒙古的风俗和饮食问题。吴川说请吃饭,就只有饭而已,并无什么酒水。因此两人这餐饭吃的倒是很是快速,不到半小时就结束了。
  不过在夏阳放下筷子表示自己已经饭饱之后,吴川也放下了筷子,转而给他盛了一碗鱼汤,也给自己盛了一碗,这才拿着汤碗在手说道:“不管是带领人民革命还是治理国家,我们共和党人都是一群生手,所以有一点我们要承认,就是我们做出的决定未必一定是正确的。
  比如,辛亥革命之后我们对于那些立宪士绅和大地主过于客气,结果就导致在之后的对日作战中,这些立宪士绅和大地主反而想要联络日本人和朝廷,想要在背后插我们一刀了……”
  夏阳虽然嘴里喝着汤,但是精神却完全放在了吴川身上,他知道现在对方说的才是今日接见自己的最大用意。
  他的猜测并没有出错,吴川很快就接着说道:“……你在外蒙的工作从总体上来说是富有成绩的,但是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却过于急躁了。比如对于外蒙王公贵族的镇压……”
  夏阳赶紧放下了碗,恭敬的说道:“主席,这件事我可以解释……”
  吴川伸手制止了他,把手中的汤碗也放在了桌上,这才接着说道:“不过我不会就这件事指责你,因为双方所处的环境不同,坐在后方办公室内的人是无法感受到前线环境的紧迫性的。有些时候,我们只能选择一种危害性较小办法来确保革命的队伍不受较大的损失。
  毕竟如果没有革命的队伍存在,反革命势力就会愈加的猖狂,最终还是让人民承受了更大的损失。因此在紧急时刻做出的决定,只要不是出于私心,我认为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我们不能以情况紧急为由,肆意去践踏组织原则和党的政策,这就有违中央的本意了。因此我希望你暂时去军政大学呆上一阵,把你这几年在外蒙古的经历好好写一写。特别是做出某些决定的考虑,我们的干部需要接受类似的教育,这样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才能明白自己的权力边际究竟在什么地方……”
  夏阳没有丝毫犹豫的回道:“是,我服从主席的命令,一定会完整的把在外蒙古的经历写下来的……”
  和夏阳告别的时候,吴川和他握了握手后又嘱咐了一句,“去同捷尔任斯基同志那里打个招呼,然后就去学校报道,其他地方就不要乱跑了。”
  夏阳的神情僵硬了一下,不过还是很快答应了一声。从吴川的办公楼离开之后,他果然就去了革命卫队总部,向捷尔任斯基同志汇报了自己在外蒙的工作。之后他委婉的告诉了对方,自己很快就要去军政大学报道了。
  费利克斯的神色没有丝毫的变化,他语气平静的对夏阳说道:“既然吴川同志认为你去军政大学呆上一阵时间较好,那么你就过去吧。我会把你的工作关系转去军政大学,这样你就可以在那边安心教书了。”
  夏阳有些迟疑的说道:“可是我自己也才高中毕业,我真不知道该教那些大学生什么。”
  费利克斯注视着他的双眼,语气有些加重的说道:“不过是些大学生而已,我觉得你有足够的东西教给他们。而且既然吴川同志让你去军政大学,他一定会给你安排好的……”
  夏阳从革命卫队总部离开时,依然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他倒是有些明白了过来,看来哈尔滨这边确实有些人不大满意他在外蒙古所执行的那些肃反政策,否则主席不会把自己接过去后聊了聊,就把他送去军政大学教书了。
  至于吴川这边,送走了夏阳之后,交通委员会的方兆国、罗国瑞就跑来过来,和吴川谈起了东北交通网的建设问题。
  罗国瑞向吴川汇报道:“1911年以前,东北遗留有铁路2900公里,从1912年到今日为止,我们新建了2000公里的铁路,还完成了南满铁路复线的一半工程。
  其中最为重要的几条铁路,四平到通辽、扎赉诺尔到巴音图门、哈尔滨到佳木斯、牡丹江至佳木斯、哈尔滨到北安、锦州到齐齐哈尔,不是已经完成就是今年以内差不多可以完成了。
  公路方面,以齐齐哈尔、哈尔滨、长春为中心的周边城镇公路网基本建成,吉林、梅江口、通化、沈阳、锦州、大石桥、营口周边的公路网还在建设当中。哈尔滨到黑河的公路已经通车,到漠河的公路还在扩建当中……
  从目前来看,齐齐哈尔、佳木斯、哈尔滨、牡丹江、长春这些城市之间已经形成了基本的交通干线网,长春以南的辽河平原上交通干线网建设的也很快。
  但是长春和吉林之间,吉林和延边之间、吉林和梅江口之间,通辽往热河、往内蒙地区的交通网投入还是有所不足。至于外蒙古和内蒙古东西向的干线依然还在规划当中……当前我们最大的问题,还是人力不足和技术装备不足,此外就是钢铁的上涨导致各种材料的价格上涨,恐怕还是需要继续对基建项目追加投入。”
  吴川沉默了半响后看着两人问道:“听着你们的意思,你们是打算要钱来的。那么就直接一点,你们想增加多少预算?”
  方兆国瞧了罗国瑞一眼,罗国瑞马上小心翼翼的说道:“原本中央委员委员会对于铁路建设的预算是5000万元一年,公路预算是补贴各省公路建设项目3000万元。根据现在的物价计算,我们认为铁路建设的预算应当提高到8000万元,公路补贴则应当增加到5000万元。这样才能完成本年度的建设计划。”
  吴川仔细的思考了数分钟后,方才对着两人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数目应当没什么问题,我同宋云桐同志商议一下,再开会讨论吧。
  不过,交通委员会的人力缺乏问题,特别是技术人员的缺乏也是该解决了。北京交通部那边怎么说?他们到底愿不愿意派出技术人员给我们?”
  见到吴川点头,罗国瑞顿时松了口气,立刻语气有些高昂的回道:“交通部那边倒是愿意放人,不过詹天佑、邝孙谋几人希望我们支援京绥铁路、粤汉铁路等建设。就这一点还没有谈拢。”
  吴川顿时皱起了眉头说道:“京绥铁路倒是还能支援一下,锦州到热河到张家口的铁路能够和京绥铁路接上,外蒙向西北地区的铁路修建也能借助京绥铁路和山西相连。但是粤汉铁路这也距离我们太远了,我担心我们花了钱,却控制不住啊。”
  罗国瑞顿时也沉默了下去,虽然他是支持中国多修些铁路的,但是到了今日这个局势,他更希望先修革命委员会能够控制得住的铁路,这样才能更好的把这些铁路管理起来,从而发展地方经济。
  吴川提了一嘴后,便又把这过于小家子气的想法收了回来,转而问道:“陇海铁路债券回收的问题,进行的怎样了?”
  吴川所记挂的这个问题,正在北京东交民巷的一间小院内紧张的协商着。1903年清政府向比利时铁路公司借款2500万法郎修筑汴洛铁路;1909年2月再次向比利时铁路公司借款1600万法郎。1912年9月24日,北京政府向比利时银行再借款2.5亿法郎,修建1800公里长的陇海铁路。
  不过因为战争爆发的缘故,比利时支付了1亿法郎之后就无法再付款了。而比利时为德国入侵之后,也不得不开始试图收回国外的债券,以填补国家财政的赤字。
  张寿增有些不满的对着比利时铁路公司代表陶普施说道:“贵公司的债券都是9扣实付,也就是说你们虽然名义上贷款了1.41亿法郎,可实际上只支付了1.269亿法郎。现在你们居然还想要溢价25%,这是不是太过了?”
  陶普施不为所动的说道:“是,因为战争爆发后法郎已经贬值了43%,严格来说你们并没有吃亏。”
  张寿增避开了这个话题道:“现在徐州以东可是在我们手上,如果贵公司坚决不肯出售陇海路的债券,那么我们会无限期暂停修筑徐州到连云港段的铁路。大不了我们再沿着现在的陇海路规划线平行建设一条新路就是了。”
  陶普施额头的青筋都爆出来了,要不是在这个场合他都要吐出一连串的脏话了,可是现在的形势却容不得他置气。一是国内需要资金的回笼,以购买粮食回去。比利时不是一个粮食自给的国家,在被德国入侵之后整个国家的经济也差不多崩溃了,眼下任何一笔资金都是宝贵的。
  第二就是,控制着津浦铁路的英国人先修好了徐州站,然后英国人拒绝比利时从空中穿越津浦铁路,英国人认为津浦铁路的上空也归津浦铁路所有。因此大有让陇海路在徐州断开的意思。
  比利时现在就仰仗着英国为自己复国了,自然不敢就这一问题同英国人争论下去。可是这样一来,陇海路就变成了一条没什么价值的内陆支线铁路,成了京汉路和津浦路的陪衬,陶普施觉得这条铁路是否能够还本偿息已经存有疑问了,再加上徐州以东又被革命委员会占了去,想一想英国人和革命委员会这两个不讲理的大麻烦,比利时铁路公司的董事们已经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把这笔债券抛售掉了。
  陶普施只能向坐在另一侧的美国公使芮恩施使劲的打眼色了,虽然芮恩施并不想掺和这种事。但是现在美国人民对于比利时人民极为同情,因为美国红十字会正在拯救比利时人,这涉及到了美国在欧洲的政治利益,因此他不得不接受了比利时政府的拜托。
  在芮恩施的出面劝说下,张寿增终于松口说道:“债券溢价不可接受,我们愿意以原价赎回陇海路的债券,不过我们愿意向比利时人民捐赠2500万法郎的粮食,于今年秋收之后给付。”
  陶普施还没有说话,芮恩施已经点头赞成道:“没有比这更好的处置方式了。我认为这个交易非常合乎道义。”
  本想反对的陶普施不得不改口说道:“感谢贵方对于比利时人民的善意,本公司愿意接受……”
  双方很快就签订了陇海路债券转让的合同,比利时铁路公司以1.41亿法郎的价格,把陇海路的所有权利一并转移给革命委员会。而革命委员会为此支付了19183673美元,并向比利时人民捐赠价值340万美元的粮食。
  这个价格同比利时铁路公司给出的贷款总数相差无几,不过能够在战时收回这样一笔资金就已经是赚了。比利时政府很快就把这笔外汇用于支付对美国的账单,而美国人又拿着这笔资金支付了对于中国的采购清单。
  在德国采取了无限制潜水艇战后,给本国商船重新刷上明显标志,已经成为了一门热门生意,而暂时只有革命委员会才能大量提供各种色彩且质量上乘的油漆。因此革命委员会花出的钱,很快又回到了自己手中。
第七百零八章
  陇海路股权的转让,使得革命委员会取得了对于陇海路修建的支配权力。张寿增随即同交通部和陇海路督办施肇曾进行了磋商,三方很快就达成了一份关于陇海路修建的新协议。
  第一更换陇海路比利时总工程师,由詹天佑出任陇海路总工程师。陇海路聘用的比利时工程师应当重新考核后重新签订雇佣合同,凡是不愿意重新签订合同的外籍工程师都将被统一解约。
  第二考虑到陇海路只有连接到出海口才能获得较大的收益,因此当前的工程重心应当放在徐州以东的铁路建设上和连云港的建设上。因此陇海路总公所应当尽快拿出东段铁路建设的详细计划来。另陇海路东路徐州工程局,改为陇海路东路工程总指挥部。
  第三就是革命委员会将即刻拨给陇海路总公所500万元用于开封到徐州段的收尾工程。接下来的徐州车站、同津浦路的交汇和穿越问题,将会由革命委员会出面交涉。
  比利时人虽然不是很情愿交出陇海路工程建设的指挥权力,但是在革命委员会的逼迫下还是交了出来。除了总工程师及几个高级职位上的比利时人选择了离职外,其他外籍工程师最终选择了和陇海路总公所重新签订合同。毕竟此时的比利时正处于战火之中,这些工程师们根本无家可归。
  至于徐州以东段的铁路建设,沙海昂、王咸等中国工程师早就已经勘测完毕,在经过了詹天佑的审核后,正式图纸很快就递交到了革命委员会手中。
  张寿增在获得了哈尔滨的授权之后,于5月中旬同詹天佑等人员开了一次会议,他在会上转达了哈尔滨的意见,“……革命委员会认为,随着大战的继续,钢铁的价格恐怕还会继续上涨,因此陇海路东段的建设应当加速。
  当前按部就班的从徐州往东修,我们认为是不大适合的。我们的意见是以徐州、海州为起点,同时修建徐海铁路段和海州到连云港段。另外为了开发苏北的资源,我们还有必要修建一些短支线,比如把枣庄、淮北的煤矿、新发现的刘顶磷矿等也要纳入进铁路运输网。
  此外,革命委员会的铁路修建重心还是在关外,因此关于陇海路的修建,我们只做财政上的审核,工程上的事情还是要依靠总指挥部来管理。不知各位有无异议?”
  施肇曾、詹天佑当然不会有什么异议,只要有人替他们解决了财政问题,工程上的问题他们都可以自己解决,他们之前就有些担心革命委员会不信任自己,派出一些不懂工程的人员来对自己指手画脚,不管是过去的朝廷还是现在的民国政府,甚至是那些外国公司,都爱这么干。
  就在革命委员会对国内建设,主要是长江以北的基础建设进行整合时,欧洲战场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随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加上英国海军对于德国日趋严厉的封锁禁运政策,于是从1915年2月4日开始,德国开始凭借更为先进的U型潜艇,对于英国展开了反封锁。即对英国、爱尔兰周边海域实施不予警告的击沉。
  德国所采取的这种无限制潜艇战术,在短短一个月内击沉的船只吨位就超过了去年开战以来德国海军三个月的战果,也让英国人开始恐慌。不过德国人的行动显然损害到了美国的利益,按照德国人的这种战术,美国商船将难以再接近欧洲大陆。
  于是,在5月1日德国潜艇击沉了英国客轮“卢西塔尼亚”号,造成了124名美国人在内的1198名乘客葬身大海后,美国政府终于对德国政府发出了警告。
  虽然德国军队的高层认为这不过是一起意外,而且德国击沉的是英国客轮,就英国首先破坏的伦敦宣言来说,德国海军击沉英国客轮完全是属于对等的报复。但是在意大利于5月23日宣布退出三国同盟并加入到协约国一方后,德国政府不得不向美国表示了道歉,并愿意就这些美国遇难者做出赔偿。
  不过德国海军并没有完全停止无限制潜艇战,而是要求各潜艇出击时要更加谨慎的选择目标。1914年大战爆发到年底,德国海军不过击沉了62万多吨协约国商船。而从开启无限制潜水艇战之后,1915年1月到5月德国潜艇击沉的协约国商船数目已经超过了去年的总和。
  这样一来,协约国商船的运力顿时出现了紧缺,如果再加上今年2月份开启的达达尼尔海峡战役所征用的商船数目,协约国从世界各地抽调回大西洋的运力,已经不亚于德国和奥匈帝国从世界航运市场所消减掉的运力了。
  于是,世界航运价格和船只价格都开始了飞快上涨。对于中国远洋轮船公司的总经理李子初来说,这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中国远洋轮船公司从1913年开始,就对上海求新制造机器轮船厂、江南船坞、青岛造船厂、营口造船厂、大连造船厂提供大笔贷款用于修建、扩建船坞、船台,并签订了多艘商船的合同。
  比如求新制造机器轮船厂1913年的资产不过200万元,只能建造一两千吨左右的客货轮2到3条。不过在远洋公司提供了800万元的贷款后,1914年即可修建5000吨以上船只。
在革命委员会提供了从美国钢铁公司获得的8500吨标准散货轮船图纸及相应动力部件、船用板后,求新制造机器轮船厂已经可以同时修建两条标准货轮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5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