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校对)第3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2/596

  山本达雄楞了一下后说道:“我这里的情报不是很齐全,只有一个大概的数字。按照我这里的汇总,去年铁路方面每月大约要分去1万吨钢材,拖拉机及汽车制造业分去了3.5万吨,哈尔滨、长春、青岛、沈阳四座城市的建设2万吨,调拨朝鲜民主……嗯1500吨,其他则用在了各项工程及制造各种钢铁制品上了。”
  虽然山本达雄的回答并没有让加藤海相和大岛陆相感到满意,但两位军人都不约而同的皱起了眉头,去年陆军一共分配到了17426吨钢材,海军分配到了19263吨钢材,加起来还不到4万吨,而现在革命委员会每月要用掉17万吨钢,虽然大部分都用在了基建和民用工业上,但是剩下用在军队上的钢铁恐怕也不会少于2万吨一年,这就是一个很伤脑筋的事了。
  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都不认为现在同中国的和平是能够长久下去的。只不过前两次的失败让日本的陆海军都意识到,革命委员会已经不是小打小闹式的局部战争能够解决的麻烦了。想要彻底解决革命委员会,那么下一次日本应当全力以赴才行。
  加藤友三郎是海军中少有的理智派,这个理智派的意思就是,以日本的国力是无法和美国进行长期对抗的,所以日本应当先加强自身的力量,比如多造军舰,然后再和美国打一场短促的大海战,迫使美国人退出东亚海面。
  但是革命委员会和美国的接近,使得美国人在东亚获得了一个坚固的基地和有力的盟友,因此在对付美国人之前,日本应当先行击败革命委员会才行。
  加藤友三郎的想法和海军内部渐渐兴起的亲华派刚好是相反的,海军内部的亲华派认为应当把革命委员会拉到日本这边,形成日中对抗美国的局面才是最适宜的。亲华派除了认为日中同盟可以对抗欧美白种人外,还有借助中国压制陆军的意思。
  不过加藤友三郎却是反对这一海军内部的主张的,因为他认为日本和中国之间是不可能形成英法这样互相依存的同盟关系的,因为中国的体量比之日本实在是太过巨大了。
  革命委员会不过是占据了一个才开发数十年的东北,就已经两次挫败了日本,那么等革命委员会统一中国之后,难道还会接受日本所领导的亚洲秩序吗?如果支持革命委员会统一中国,最终是让日本回到东亚的历史地位上去,那么明治六十年的维新事业不是白干了吗?
  所以在加藤友三郎看来,中国即便要统一,也不可以统一于革命委员会之手。对于中国当前被革命委员会所煽动起来的那股国家上升气势,一定要将其打断才行。当然,这场对华战争应当在欧洲战事结束之后,联合英法俄一起,而不是如前几次那样只有日本上前去同革命委员会单挑。
  基于这样的认识,加藤友三郎自然是不希望革命委员会发展的太快的,他其实很期待革命委员会的那些领导人物能够和同盟会中的那些人一样,自己腐化下去才是对日本最为有利的。但是对于革命委员会现在这种狂飙猛进的发展速度,已经完全超出了加藤的设想。
  另一边的大岛陆相倒是没有如加藤友三郎想的这么深刻,他之所以想要对华开战,不过是一心想要洗刷陆军的耻辱罢了,顺便也是想要为长州派挽回颜面。毕竟前面两次由长州派策动的战争可都失败了,这使得军中和朝野对于长州派都相当不满。
  可越是想要洗刷陆军的耻辱,大岛就越是谨慎,他可不想再重复两位前辈的覆辙了,而长州派也实在是输不起下一场对华作战了。
  坐在桌子上首的原敬看了一眼路海相,接着便神情不变的说道:“内田大臣请你也说一说,近期中国发生的一些事情吧……”
第七百五十一章
  当山本达雄讲述着日本和革命委员会之间的诸多经济纠纷时,内田康哉心里其实还在纠结不已。作为政友会的一员,他当然应该同党魁原敬保持一致,但是作为一名大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者,他是反对同中国形成平等互利关系的。
  作为一名资深的日本外交官,又亲自担任过日本驻华公使,内田自以为自己对于中国是了解的,他实在是难以相信中国人能在短短五年里就改掉了他所见过的那些陋习。
  1901—1906年他任驻华公使时,中国底层民众的麻木不仁,上层精英的骄奢淫逸,地主乡绅的愚昧狠毒,都给他留下了深刻而难以磨灭的印象。那时的内田就觉得,中国人恐怕很难以自己的力量完成开化,必须要在日本的带领下才能解决被西方列强奴役的处境。
  而作为第一个在华建立系统的情报网络的日本外交官,内田自然就同那些主张大陆扩张主义的浪人们关系密切,自然也就免不了受到这些大陆浪人所主张的向大陆扩张主义的影响。
  但是,1911-1912年的南满作战的失败、1914年对北朝鲜、山东征战的失败,使得大陆浪人的势力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特别是满蒙独立运动的中坚人物随着巴布扎布的覆亡而失踪,更是让大陆浪人团失去了大半骨干。
  革命委员会在满蒙地区的根基越来越扎实,使得那些支持大陆扩张主义的财阀都减少了对于大陆浪人们的投资,一是因为大陆浪人们的主张越来越难以实现,使得这些财阀们看不到大陆主义实现的希望;二则是这些财阀在满洲地区的投资开始快速增长,为了自己的在华投资利益,这些财阀开始和大陆浪人们进行了切割。
  这种现实中发生的变化,使得内田康哉不得不在对华关系上进行谨慎的表态,特别是原敬在登上首相宝座之后,一直主张和中国恢复正常的国际关系,加强在经济上的合作,反对如1911年和1914年的武力干涉中国事务。
  原敬的对华外交政策在过去一年里获得了日本经济界的认同,欧战所带来的滚滚金钱,使得日本上下正沉迷于一种到处“成金”的狂热气氛中,船成金、棉纱成金、煤炭成金……成金是日本将棋中的术语,意指自己的小兵走到对手的阵营中后成为了大将,引申到现实中就是指“暴发户”。
  也就是说,现在全日本上下都沉迷于追逐金钱成为暴发户的迷梦之中,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破坏了自己的成金梦,跑去同中国人开战。这也是原敬所主张的和平外交能够大获成功,而试图推动日中战争的外相本野一郎不得不下台的主要原因。
  虽然在内田康哉看来,欧洲战争不可能一直打下去,日本人的“成金”梦迟早会醒,只有占领了大陆才能让日本解决国内人多地少的诸多问题。但是,本野一郎的下台告诉了他,现在叫醒正做着美梦的日本人是相当具有政治风险的。
  因此当原敬点到了自己的名字后,内田康哉还是老老实实的把近期中国和英国因为开滦煤矿工人罢工事件发生的纠纷,法国人试图在天津拓界闹出的风波,一五一十的向阁僚们讲述了一遍,最后他补充道:“……开滦事件和天津法租界拓界事件,现在已经不单单是英、法和中国人之间的单个问题。
  英国公使和法国公使已经达成了协调一致的立场向中国政府进行施压,而俄国公使、意大利公使、比利时公使对英法的立场表示同情,德国公使、奥匈公使则公开指责英法两国在这两起事件中都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至于美国公使,虽然就开滦矿务局和美国钢铁公司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表示关切,但对于英法对于北京的发难则未曾发言。不过驻华公使馆倒是传回了一个消息,说美国公使拒绝了英、法两国公使的邀请,和他们保持一致的立场。川上公使报告说,北京公使团内部现在已经四分五裂,难以继续发挥出过去的作用了……”
  待到内田康哉发言完毕,原敬这才看着各位阁僚说道:“大致的情况就是如此,现在我们要决定的,就是在英、法和中国发生冲突时,我国究竟要持何种立场?各位请都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吧?”
  在其他阁僚还在思考的时候,山本达雄首先出声说道:“我以为,同盟国保持协调一致的关系虽然重要,但是保住日本的经济增长势头却更为重要。
  战前我国的负债超过了24亿日元,但是因为这场战争增加的对外商品输出,截止去年已经减少了近3亿日元的债务,如果再加上对外债权的增加,这一年半里我国至少赚到了7亿日元以上的额外收益。
  只要继续保持去年的经济增长势头,那么到了18年底我国的债务就能转为正字了。而我国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对外贸易收益,除了远离欧洲战场外,来自中国的大量原料和半制成品也是我国对外出口增长的基石。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借助英、法对中国施压的机会,逼迫中国在经济上做出让步,从而扩大日本企业的收益,而不是为了英、法和中国人完全交恶。
  欧洲大战的机会可不是轻易能够出现的,我们等了40年才等到这样一次机会,就这样轻易错过它的话,那是要受到天谴的……”
  大藏相高桥是清很快就站出来支持了山本达雄的意见,并着重强调道:“我国的经济虽然因为欧洲战事而有所好转,但是国家财政的压力其实并没有改善许多。假如在这个时候陷入到对华作战当中去,那么恐怕海军的造舰计划就要暂时缓一缓了……”
  海相加藤听了高桥的话,转头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却终于还是保持了沉默。倒是内相后藤语气平和的说道:“我能够理解山本大臣和高桥大臣的想法,在这个日本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谁也不愿意它被打断,而且还是我们主动去打断它。
  不过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我国的外交方针是建筑在日英同盟的基础之上的,失去了日英同盟我国也就失去了在国际事务上的立足点,说的难听一点我们就有可能成为东亚孤儿。
  刚刚山本大臣也说了,中美双方表现出了越来越接近的姿态,这一东一西两个太平洋沿岸的大国如果联合起来,日本要如何抵抗这样的压力?
  第二就是,我国借助欧洲战事获得了一个难得的经济发展机遇期,中国又何尝不是如此。现在我就想问一问,我们现在和中国相安无事,战后我国在经济上还能压制住中国吗?
  我刚刚说的这个中国,是指革命委员会领导下的那部分中国,而不是现在北京的那个袁世凯政府。想来大家应当不会搞错的。”
  后藤新平的话语顿时让内阁诸人都安静了下来,大岛陆相一度很想说点什么支持后藤,但是他最终还是硬生生的按住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看了一眼大岛健一纠结的表情,后藤新平心里也是长叹一声,这位大岛中将终究是缺乏政治才能的,所以没有在事先有通气的状况下,就难以在这种突发的状况下出声支持自己,这也意味着这场内阁会议的走向最终还是要为原敬所左右了。
  在后藤在心里暗暗哀叹的时候,原敬果然接过了他的话说道:“后藤大臣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日英同盟的基础最终还是要立足于日本自身的实力上,如果我国过于弱小的话,英国人也不会冒着风险为我们出头。
  看看这场大战就知道了,如果不是法国人先对柏林宣战的话,英国还有可能履行自己对俄国的义务吗?反过来也是如此,假如英国真的这么重视同我国的同盟的话,那么前年山东作战时英国人也不会如此轻易的和中国人妥协了。
  而想要让日本强大起来,光是充实国防是不够的,改善教育、整备交通、振兴产业都是必须的,而想要做到这三点就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从何处而来,只能从贸易中而来。
  因此在外交立场上保持同英、法协调的立场我是支持的,但是因为要保持和英、法协调一致的立场而将我国拖入到一场看不到利益的战争当中去,我则是坚决反对的。
  在对华关系上,我认为支持中国内部的亲日派分子,利用他们维护我国的在华利益,就是对华外交上的上限,日本决不能过深的介入到中国内政当中去。毕竟中国有将近4.5亿人口,而我国不过才6000万。
  过于深入到中国的内政当中,只会让我们受到中国大多数人的敌视,我们现在也无此能力去左右这4.5亿人的好恶。当然,我并不反对给一些中国地方势力以金钱援助,从而让他们帮助我们牵制住革命委员会,为我们的发展留出足够的时间。”
  随着原敬的表态,外相内田康哉也终于拿定了主义说道:“我支持首相阁下的意见,当下日本更适合站在远处隔岸观火……”8
第七百五十二章
  这场内阁会议结束之后,日本政府终于先回应了英国盟友的一部分协助请求,即派出一小队驱逐舰到新加坡保护马六甲海峡,又派出一艘巡洋舰对印度洋上的商船进行护航,但是日本海军的主要力量还是放在了菲律宾群岛周边、中国南海和澳大利亚附近的海域。
  总的来说,日本对于英国的请求作出的回应,在英国人看来和日本所占领的德属太平洋岛屿的战利品是不相适应的,也就比无耻的意大利人要好上一些而已。
  不过此时的英国已经分不出精力去指责日本对于战事不够尽力的表现了,因为一场围绕凡尔登要塞爆发的会战已经进入了要紧时刻。
  今年1月德国人明目张胆的向香贝尼增兵,做出要向该地区发动进攻的姿态,法军总司令霞飞被德军的行动所迷惑了。直到进入2月份的时候,法国人才意识到德国的目标其实是凡尔登要塞,霞飞这才忙不迭的下令向凡尔登方向增加兵力。
  但是法军的行动已经晚了,2月21日时德军开始正式向凡尔登要塞进攻,德军为了这次会战准备了13个师,1000门大炮,196架飞机和23艘飞艇。而法军在该地区只有4个师,270门大炮和273架飞机。
  德国皇太子威廉指挥的第五集团军负责本次凡尔登会战的主攻任务,回到柏林不久的沃尔贝克上校被安排到了第五集团军的指挥部。
  鉴于德军在前期成功的欺骗了法军完成了兵力集结,沃尔贝克上校向威廉皇太子提出了集结兵力重点突破当面的法军阵地,以飞机清除凡尔登地区的英法飞机夺得制空权后,用飞艇反复轰炸凡尔登要塞后方的公路,切断凡尔登要塞守军同后方的联系,从精神上先击败法军,然后迫使法军全线溃败的新作战计划。
  不过沃尔贝克上校的大胆计划被总参谋部给否决了,理由是:上校先生虽然在东方指挥了一两场战争,但是还没有经历过西线真正的战争,重点突击地方阵地的战术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已经证明是一种落伍的战术了,在马克沁机枪和大炮面前,重点突击战术不过是给敌人送战绩而已。
  但是沃尔贝克上校并不这么看,他认为根据现有的侦查情报,凡尔登地区的兵力并没有得到增强,这也就意味着该地区存在着兵力不足的问题,那么当德军发起重点进攻时并不会如之前的会战那样被大量的机枪和火炮拦截,且在飞机取得了制空权后,法军的后勤遭到危险,不可能拥有充足的炮弹和机枪子弹对德军进行长久的阻击。
  皇太子威廉终于为沃尔贝克上校部分所说服,他把沃尔贝克上校放到了第18军,由其指挥这只军队发起进攻,并分配给了上校若干飞机和飞艇。
  不过总参谋部并没有在意威廉皇太子对于沃尔贝克上校的照顾,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残酷战争之后,他们可不认为一个指挥殖民地军队的军官知道什么叫现代战争。2月21日,德军在宽达40公里的阵线上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炮击,这场炮击整整持续了8个半小时,打出了100万发炮弹。
  凡尔登前线一道永备工事三道野战工事,第一道野战工事基本被德军摧毁,第一天德军的第三军、第七军就前进了5公里。整个凡尔登要塞的纵深是45公里,也就是说第三、七军在大规模炮灰的掩护下一天就前进了九分之一的距离。
  但是第五集团军的指挥部担心夜间行军会受到法军的伏击,且还没搞清楚法军在这一日炮击中的损失,因此要求第三、七军停止前进。只有第18军在沃尔贝克上校的指挥下没有听从指挥部的命令停留在原地,而是采取了继续向前进攻,于第二天凌晨之前占领凡尔登要塞外围的重要支撑点杜奥蒙堡。
  第十八军的进攻速度震惊了法国人,而沃尔贝克上校的大胆作风也激怒了总参谋部。德军所采用的大规模炮火支援战术和新式的纵深战斗队形,使得德国军队在凡尔登要塞前势如破竹很快就跨过了几乎没怎么修建完成的第二、三道野战工事,直接抵达了最后一道永备工事前。
  不过法军统帅部及时的任命了第二集团军司令H·P·贝当为凡尔登前线指挥官,这位法国将军不顾危险于24日晚抵达了摇摇欲坠的凡尔登要塞,他抵达要塞后的第一条命令就是给法军前线部队划出一条督战线,规定任何士兵都不能退过这条线,否则格杀勿论。
  26日,法国第一军和新的炮兵团抵达前线,贝当当即发起了对杜奥蒙堡的反击作战,虽然法军并没有夺回杜奥蒙堡,但却也成功的阻止了德军的进攻,这令凡尔登要塞的法军士气大振。
  因为法军援军成功的抵达了凡尔登要塞,且法国飞机不顾一切的围攻执行轰炸任务的飞艇部队,让德国飞艇部队损失不小,第五集团军的参谋部取消了对于凡尔登要塞后方巴勒迪克-凡尔登公路的封锁作战,转而把飞机和飞艇用在了凡尔登正面阵地上。
  然而第五集团军所不知道的是,德国飞机和飞艇部队对于巴勒迪克-凡尔登公路的封锁战差点就让法国统帅部失去了在凡尔登要塞坚守的信心。只不过贝当坚定的信心和镇定自若的指挥,使得法军很好的掩盖了22-26日德国空军在巴勒迪克-凡尔登公路所获得的战绩。
  在德国人放松了对于巴勒迪克-凡尔登公路的空中封锁后,贝当只做了两件事,修复巴勒迪克-凡尔登公路,调集大量的卡车为凡尔登要塞运输人员和物质;要求霞飞元帅把法国会飞的机器都派来凡尔登,一定要在德国人反应过来之前,牢牢的控制住凡尔登上空的制空权。
  法国统帅部调集了3900辆卡车和400多架飞机抵达了凡尔登前线。从28日起,每14秒就有一辆卡车通过巴勒迪克-凡尔登公路,为凡尔登要塞送去人员和炮弹。德国人直到3月1日才反应过来,重新恢复了对于巴勒迪克-凡尔登公路的封锁作战,但是这个时候法国空军牢牢的守在了凡尔登要塞的上空,将德国的飞艇部队给拦截住了。
  3月2日,德国前线部队的弹药耗尽攻势减弱,不得不把兵力集中于马斯河西岸。法军的阵线开始稳固了下来,虽然德国在空中和陆地上依然保持着优势,但沃尔贝克上校认为这场会战已经失去了胜利的可能,因为凡尔登要塞的会战已经转入了对于德国最为不利的消耗战。
  3月下旬,一发法军炮弹误打误撞的击中了德军隐藏在斯潘库尔森林中的弹药库,因为德军违规提前把弹药库内的炮弹装上了引信,储存于此地的45万发炮弹全部被引爆,方圆5公里被炸成了一片废墟。德军在短期内失去了进攻的可能,法国人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往凡尔登运输人员和弹药。
  试图向总参谋部指出凡尔登会战已经失败的沃尔贝克上校被总参谋长法金汉解除了职务,调去了柏林担任军需部中一名弹药生产监督。
  德国虽然失去了快速攻克凡尔登的机会,但是对于法国人来说,凡尔登要塞依然处在一个岌岌可危的状态。特别是在凡尔登上空爆发的大空战,已经被法国飞行员称之为大屠杀了。
  虽然德国飞机的数量要比法国飞机少了三分之一,但是德国飞机的性能却比法国飞机高了一个层级,除了从中国购买到的战斗机还能和德国飞机周旋一二,法国自产的飞机完全不是德国飞机的对手。而根据中国飞机研制的新式飞机,至少要到下半年才能完成,明年初才能量产。
  因此现在法国飞机和德国飞机的战斗完全呈现了一边倒,没有两架以上的法国飞机,休想和一架德国飞机进行空中缠斗。从3月2日到4月2日的短短一月间,法国飞机就被击落了127架,而德国人才损失了19架。
  法国人开始向英国人求助,要求英国派出战斗机协助凡尔登空战。于此同时英法也开始考虑在其他地区发动作战以分散德国人的兵力。不过英国和法国此时也意识到,想要彻底打倒德国人,恐怕光靠协约国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2/5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