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校对)第4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6/596

  也就是从孙文发动的二次革命失败,而北洋却落败于革命委员会开始,不管是北京还是东京,都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吴川本人身上。如原敬和牧野就认为,吴川并不是依赖于这些中国的才杰之士才取得了满洲革命的胜利,而是这些中国革命党人跟从了吴川,才发挥出了超出自己潜能之上的才能。
  这并不是他们对于吴川的吹捧,而是有着大量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在军事上,革命委员会的士官三杰,也就是毕业于日本陆士的蓝天蔚等三人,其实并不被日本陆军所看好。
  按照某位参谋本部次长的说法,这三人其实也就是日军中联队长的水准。这并不是有意的贬低他们,而是他们在单独对战北洋军时的表现得出的结论。如果没有吴川所组织的革命委员会作为他们的后盾,这三人在失败后是不可能翻身的。
  从公主岭到四平,从山东到朝鲜,日军从来都没有在战术上败给国民革命军,日军的失败都在于错误的选择了作战地点和在后勤组织上不如人。也就是说,不管国民革命军由谁来指挥,日军都有极大的可能遭遇失败。
  所以,败给陆军参谋本部在复盘了多次败仗之后,他们认为自己是败给了吴川所领导的革命委员会,而不是什么士官三杰所指挥的国民革命军。如果说国民革命军中真的有什么值得重视的将领的话,那么恐怕也是那位叫做叶声的军官,而这位也是由吴川一手提拔上来的。
  当然,按照某些陆军军官的说法,他们知道这一点时已经太迟了,否则即便冒着被国际社会谴责,他们也应当试一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牧野伸显并不认为这些陆军军官的想法过于胆大妄为了,但是现在他却是坚决不会认同这样的想法了。除了革命委员会在满洲的统治秩序已经稳固不摇之外,他认为现在的日本已经承受不了一个对于日本完全敌对的中国了。
  脑子里遗憾的飘过这些想法,牧野伸显口中却并不迟疑的说道:“日本政府对于亚洲秩序问题上,同样有着和贵方类似的想法。
  从荷兰人、西班牙人来到亚洲之后,他们所带来的除了持续不断的暴力之外,几乎没有给亚洲带来任何好处。中国也好,日本也好,在西洋人的坚船利炮下都被迫打开了国门,并蒙受了西洋各国强加给我们的各种屈辱条约。
  虽然日本借助明治维新时期的发展,已经逐步取消了和外国签订的各项不平等条约,从而成为了列强之一。但是日本不过是处于列强的最后位置,对于当前世界的秩序并无发言权力。
  从非洲、美洲和西亚、南亚、中亚及东南亚的结局来看,如果东亚地区的中日两国不携手合作,摆脱欧美帝国主义对于东亚地区的殖民瓜分计划,那么中国必然会成为下一个印度或是奥斯曼或是波斯,而中国一旦向欧美帝国主义投降,日本又如何独立生存下去呢?
  日本希望能够同革命委员会携手,共同建立一个亚洲共荣的新秩序。而从荷兰人手中解放出那些被压迫的南洋民族,我以为是双方合作的开始。”
  王葆真注视了牧野伸显许久,方才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是建立在解放南洋各民族的前提下,那么我倒是愿意代表革命委员会同贵方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牧野伸显心里的石头落了下来,伸手拂过地图说道:“那么我们从什么地方开始谈?”
  王葆真低头看了地图一会后说道:“那么就从婆罗洲岛开始说起,除了现在英国控制的北婆罗三邦之外,南部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区域。
  西部。也就是沙捞越王国下方,马辰的西侧,这里刚好有两道山脉围出了一个三角地带。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这里也就是被荷兰人消灭的兰芳公司的故土;而巴厘巴板以北,被中央山脉隔出的东婆罗洲,这里过去有两个土人王国;至于中央山脉以南,东西婆罗洲之间,这片土地过去好像是马辰王国的领地。
  因此我的建议就是,按照历史恢复婆罗洲南部地区的传统,正是帮助当地民族获得自由最好的办法。牧野先生以为如何?”
  牧野伸显看了一会地图,不由反问道:“那么这三片地区独立之后,由谁来保证他们的独立地位呢?”
  王葆真沉默了片刻后说道:“兰芳公司本就是华人所建,三发河上游还有大明遗民所立的林道乾墓,我以为,我国保证此地的独立实属分内之事。至于其他两地,贵方倒是可以多出一些力气。”
  “大明遗民?你可真能胡扯。”牧野伸显心里不以为然的腹诽着对方,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理由确实很不错,他不由微笑着说道:“我国自然是支持贵方的立场的,不过这一片土地至少也有10几万平方公里,贵方又要如何支持我方的主张呢……”
第八百九十二章
  和牧野伸显交换了意见之后,王葆真就去美国公使馆拜会了芮恩施公使。看到王葆真的到来,芮恩施公使一边接待他,一边顺口就向他说道:“你来的正好,我刚刚收到海军部的一封电报,正打算和你们商议一下。”
  王葆真一边在沙发上坐了下来,一边问道:“海军部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吗?”
  芮恩施点了点头说道:“第一件事,是关于安不纳海军基地的设计图纸已经出来了,海军部将会在下月派出一批工程师前往马尼拉,在那里建立海军基地建设的总指挥部。海军部希望贵方派出主持安不纳基地建设的总负责人,前往马尼拉进行会晤;
  第二件事么,我们希望能够购下你们手中的那艘航空母舰,海军部愿意出价480万美元。当前的欧洲局势不太乐观,海军部希望能够加强自身的战斗力,而且你们现在还用不上它。”
  王葆真思考了片刻后回应道:“前一件事当然不会有问题,至于后一件事我需要请示哈尔滨。虽说我们暂时还用不上它,但是为了改装它我们可是投入了不少资金。
  年初从南洋返回美国之后,这艘航母就进入了船厂进行了再一次的改装,我们为此又支付了120万美元,加上之前的购置和改装费用和飞机,这艘船的造价似乎已经超过600万美元……”
  芮恩施打断了他道:“飞机的价格可以另算,另外你们还没有支付的改造费用尾款,海军部也可以为你们付账。这是海军部能够给出的最大诚意了。”
  王葆真沉默了数秒后说道:“我会尽量把海军部的意思转告给哈尔滨的。那么公使先生,接下来我们还是谈一谈荷兰东印度群岛的问题吧……”
  听完了王葆真对于荷兰东印度群岛的看法,芮恩施不免皱起了眉头说道:“让日本插手南洋,这恐怕不是个好想法。日本这个国家过于贪婪了,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他们所占领的那些土地都实施了排外政策,完全不符合我国所主张的自由贸易的政策。”
  王葆真点了点头赞成道:“我也认同公使阁下的看法,但是想要打破旧世界的殖民体系,我们需要改变的力量,光靠美国和中国的力量,我们恐怕动摇不了当前的全球殖民体系。
  欧洲大战的爆发虽然是一个灾难,但是从客观层面上来说,这场大战确实沉重的打击了旧世界的秩序。不管这场战争的胜利者为谁,至少几个列强的瓦解,另外一方的力量衰减都是不可避免的。从前欧洲统治世界的格局,也应当让位给更为公平一些的自由贸易体系。
  而旧世界的秩序,正是依赖于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葡萄牙这些旧殖民主义国家的海外殖民地一点点的构筑起来的。我们当前自然不可能去挑战英国和法国的海外殖民地体系,但是我们也应当借助这场欧洲大战,削弱旧世界的力量。
  比如让荷兰这样的小国放弃旧秩序,像美国一样给予海外殖民地以更多的权力,并逐步让这些海外殖民地走向独立和民主。自由贸易,只能出现在独立国家和地区之间,绝不可能出现在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同样也不可能出现在独立国家和他国的殖民地之间。
  因此,日本对于荷兰东印度群岛的贪欲,看起来不过是两国之间争夺海外殖民地的冲突,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借此机会去证明,旧的殖民体系已经过时,弱肉强食式的国际秩序已经带给当今世界太多痛苦,我们应当建立一种更为和平的国际秩序,并阻止那些不人道的殖民主义政策。”
  芮恩施还是有所犹豫的说道:“日本人真的会成为我们的助力吗?我担心在他们获得了南婆罗洲之后,日本会表现的比荷兰人更加的排斥它国资本。”
  王葆真倒是比他有信心的多,不假思索的就回应道:“只要旧的格局被打破了,新的力量就会萌发出来,这不是日本人或英国人能够阻止的了的。
  此外,为了防止出现公使先生您说的这种变化,我们应当督促荷兰人给予东印度群岛各民族以更多的自治权力,并改变当前荷兰王国对于东印度群岛的独裁权力,从而为东印度群岛各民族赢得更多的自由。
  比如,苏拉威西岛岛上的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就可以分别发出自己的声音;巴厘岛上的民族信奉印度教,个性又比较温和,我们认为他们有权恢复1908年之前的独立地位;至于爪哇、苏门答腊等地,也应当按照历史或民族划分相应的自治领,从而打破荷兰人和日本人的独裁垄断统治……”
  “岂有此理,真正是岂有此理……”曹锐拿着一份报纸掀开了门帘怒气冲冲的走进了曹锟的小会客厅内,猛一抬头看到这会客厅内今日居然坐了一圈人,这声音不免就低了下去。
  不过就在他打量着坐在客厅内的访客时,一个声音却悠悠的冒了出来,“老四这是和谁急眼了?这保定城里还有跟你呲牙的货?”
  曹锐顺着声音瞧了过去,楞了一下后不免冷笑着说道:“原来是张师长,您不在北京城里享福,跑来保定这是有何贵干啊?”
  张敬尧瞧了他一眼,便转头看向了躺在小榻上黑着脸抽着大烟泡的曹锟说道:“老四这话说的,我就有些不爱听了。袁大总统还在呢,我们就来不得保定了,这保定城难道就姓了曹了?”
  和他那位以老实著称的兄长不同,曹锐的性格就有些飞扬跋扈了,哪怕他知道张敬尧在北洋内部也是实权军头之一,但他也不愿意在口头上输给对方。
  只是就在他瞪着眼睛准备反击时,躺在烟榻上的曹锟终于发话了,“有事就说事,没事就出去,没看我这里有正事要谈吗?还有没有一点规矩了?”
  曹锐提起来的这股气,终于还是咽了回去,他终于想明白了自己是来做什么的,于是赶紧走了两步到兄长面前,把手中的报纸递了过去说道:“这邵飘萍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公然攻击保定官府不说,还把救灾不力的罪名按在了我们兄弟头上。三哥,我们就算不能派人去把他抓起来,也应当查禁了这共和日报在保定的贩卖啊。”
  曹锟把手中的烟具交给了一旁伺候的俊俏男子,然后默不作声的取过报纸看了几眼,之后他就对着一旁伺候的男子严厉的问道:“彦青,你把救灾款给扣下了?”
  这名男子倒是不慌不忙的说道:“怎么能说是扣下了,小的不过是觉得今次受灾的地区太过广大,担心一开始就把救灾款都用了,之后再拿什么去救济那些灾民呢?因此就预先保存了一笔,这钱可没落到我的口袋里,我都交给四爷保管了。”
  曹锐也只能帮着说道:“确实如此,彦青也是出于好意。再说了,今年这是天灾,又不是我们下令发的大水,怎么能够把怨气发在我们头上。
  别说是民国,就是大清朝,也没有遇到这样大的水灾不死人的,革命委员会那帮人,根本就是吹毛求疵,想要找我们的麻烦……”
  “够了,有这事就把钱给退了,知道别人想找麻烦,你们还要给别人制造借口吗?”看在张敬尧、杨绍寅两位外人在场,曹锟也只能装模作样的训斥了兄弟和心爱男宠几句。
  只是,两人却都保持了沉默,曹锟见状顿时拉长了脸斥责道:“你们不说话是什么意思?到底扣下了多少钱,让你们这么为难?”
  曹锐不得不硬着头皮小声说道:“前后三笔,一共约105万大洋。不过之前您不是让招募新兵吗?还有就是保定的父老上门借款,我也不好不帮忙啊。”
  革命委员会及北京政府和各界的捐款,交给保定的大约有180万元多的现款,没想到两人一下就扣住了一半多。但是曹锟却无法指责两人,毕竟他们都是在帮自己赚钱,这些扣下的现金大头其实都落入了他的口袋。
  他只能跳将了起来,打了李彦青一个耳光,然后暴跳如雷的喝骂道:“滚,都给我滚。三天之内要是不把款子拿回来,我就把你们的脑袋送给革命委员会赔罪……”
  对于曹锟的逢场作戏,张敬尧、杨绍寅只是冷眼旁观,并没有出声劝说什么。现在谁再把曹锟当成曹三傻子,那么他自己才是个傻子。
  等到曹锟把弟弟和男宠都赶走之后,杨绍寅才慢吞吞的开口说道:“虎威将军,咱们还是开门见山的说吧。
  大总统的意思,你交几个人出来,平息了直隶父老的怨气,然后去陆军部待上一段时间,等到水灾消退下去了,您再回来保定就是了,何必非要同革命委员会硬扛呢?”
  曹锟立刻给边上的部下使了个眼色,他的参谋长兼卫队统领萧耀南便跳出来说道:“交什么人?这要是交了人出去,黄泥糊在裤裆上,不是屎也是屎了。我们大帅行得端坐的正,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不白之冤……”
第八百九十三章
  话不投机自然只有半句多,张敬尧和杨绍寅是过来劝说曹锟交出权力的,又不是过来和对方翻脸的,因此既然曹锟不肯退一步海阔天空,两人自然也就谢绝了曹锟招待自己的宴请,离开了对方的官邸回住宿的地方去休息了。
  在回去的路上,两人在马车上看到路旁或蹲或跪着乞讨的男女老幼,从街的这头到那一头都排的满满的,几乎没有空隙。难得有行人经过的时候,路旁的难民或是乞讨或是干脆询问路人是否要买个小子或闺女回去,看着确实挺可怜的。
  不过张敬尧和杨绍寅两人却无暇关注这些难民涌入保定的情况,两人只是担心自己的任务没有完成。张敬尧就有些不满的对身边的杨绍寅说道:“曹仲珊要是不肯让步的话,我们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啊,看来我们是要两手空空回北京了。”
  杨绍寅的心态倒是比他好的多,毕竟原本北京方面的意思是,如果曹锟肯上北京去陆军部任职的话,这直隶督军就要交给张敬尧了。因此曹锟不肯交出位置,他不过回北京也就是了,不过张敬尧可就错失了一个外放的机会。
  哪怕没有革命委员会在一旁咄咄逼人,在北京城内当官终究不如地方上当头舒服,一省之督军现在和土皇帝有什么区别?不过他心里想归这么想,但是对于张敬尧的抱怨,还是附和着说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眼下这些在外的将军们,哪个还肯听北京的话?
  大家都知道,老头子的身体不大好了,他们老袁家不是有个难过六十的传说吗?老头子今年都59了,能不能看到60可真的说不准。
  眼下这个局面,谁要是放下了手里的地盘跑来北京当个闲人,那恐怕才是脑子出问题了。我听说,老头子之前给华甫发电报,想要让他入京当陆军总长,华甫都推迟了,只说自己身体不好,难当重任。我看他就是不看好老头子能挺过明年,才不肯入京给老头子收拾残局。
  不过,我看你也别过于担忧曹督军了,革命委员会在报纸上这么揭露曹氏兄弟干过的那些混账事,恐怕也不会就此罢手。咱们还是回京之后看一场好戏吧。”
  张敬尧才不是担心曹锟,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想法确实和杨绍寅说不上,因此终于还是沉默了下去。两人回到了下榻的地方,很快就把随从遣散,然后走到了一间小跨院内。
  进了房间之后,张敬尧便向着坐在窗前炕上看书的青年人打着招呼道:“又铮,我们的差事今日算是办完了。曹仲珊连自己那个李六儿都不肯交出来,更不必提什么入京的事了。”
  徐树铮放下了手中的书说道:“这曹氏兄弟搞的直隶一省都怨声载道的,看看这保定城内外的灾民,他都应当主动出来致歉下野才是。
  如今革命委员会天天在报纸上批评曹氏兄弟在救灾中的不作为和贪腐不堪,人家都快要图穷匕见了,老曹还恋栈不去,摆明了是不想要自己的体面了。
  原本段总长念在相识一场,还打算拉他一把,但是他这么搞,就是摆明了不愿服从北京命令了。连北京的命令都不放在眼里了,看来段总长的这点情谊,人家也是不会领情的了。得,咱们休息一晚,明日就各奔东西吧。”
  杨绍寅还在思索着徐树铮话语里的意思,张敬尧已经扬起了眉毛不悦的说道:“难道我们就这么回去了?这第三师到底是当年段总长带出来的,曹仲珊虽然在第三师经营多年,但终究还是压不住段总长的威望的,我看……”
  徐树铮匆匆打断了他说道:“段总长带第三师还是光绪年的事了,这曹仲珊同样是第三师的老人,从宣统年间就当了第三师的家。加上之前第五旅被抽调了出去,现在这第五旅是后补的新部队,全部被曹氏兄弟掌握着。至于第六旅中的军官,当年恐怕都没资格跑去和总长说话,又哪来的情谊呢?”
  张敬尧颇为失望,不过他终究不敢质疑这位段总长身边的心腹。虽然段祺瑞因为不肯向袁世凯低头,袁世凯也始终不起复他,但是在当前的内外交困中,袁世凯终于还是作出了让步,决定由段祺瑞出头组建赴欧作战司令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6/5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