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校对)第4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0/596

  至于阿根廷这个国家,虽然比巴西富裕,但是和澳大利亚、美国一样,都存在着明显的白人种族主义政策,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怎么友好。但是这个国家在战前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就达到了整个拉丁美洲进出口贸易的30%,1913年阿根廷对外贸易总额8.78亿美元,其中进口4.09亿美元,出口4.69亿美元。以其人口来说,确实是一个相当富裕的国家。
  不过阿根廷和美国都是农牧业发达的国家,双方之间的贸易竞争从上个世纪就开始了,而和美国的体量相比,阿根廷都只能算是一个小国。在战前,阿根廷的对外贸易主要是面向欧洲,主要是英国和德国,对英国出口的农产品一度超过了美国。
  从1880年到1910年,阿根廷经济持续增长了30年,就是依赖于对外贸易的增长带动的国内农牧业经济。阿根廷现在拥有2400万公顷耕地,主要生产小麦、谷物和亚麻籽,战前出口贸易额的9成来自农牧业。
  但是,阿根廷农牧业的这种增长是通过欧洲的资本和机器获得的。欧洲大战开始之后,失去了英国的资本和德国的机器,又失去了来自欧洲的商船,阿根廷的农牧业就几乎面临着崩溃的边缘。
  虽然在战争开始的时候,阿根廷人乐观的认为英国不会对阿根廷和德国之间的贸易进行禁运,但是1915年下半年他们就知道自己错了。大战爆发所摧毁的欧洲市场和英国的禁运政策,使得阿根廷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光是首都附近就有30万人失去了工作。
  而阿根廷经济同美国农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也使得阿根廷的农牧业经济开始萎缩了下去。阿根廷是一个缺乏煤炭的国家,战前主要依赖英国提供煤炭,现在他们不得不向美国进口煤炭甚至向邻国进口木材。
  且阿根廷缺乏重工业,从铁路机车到农机设备都需要向外国进口,欧洲大战的爆发打断了双方之间的互补贸易后,阿根廷就不得不向美国人进口各种机器,并试图把农产品出售给美国人。
  不过,今年4月美国宣布参战之后,阿根廷总统伊里戈延继续声明对这场战争中立,这遭到了美国人的不满,并切断了对于阿根廷的煤炭供应。
  美国和阿根廷之间的冲突,对于我国来说倒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在战前,阿根廷的对外贸易中,英国占了31%,德国17%,美国15%,我国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今年阿根廷的对外贸易,美国占了第一位,超过了30%;而我国排名第二,也达到了15%,总金额预计会超过1.4亿美元。其中对于阿根廷的服饰类出口就超过了6000万美元,之后是家具、农业设备、发电装置和汽车等产品。而我们则向阿根廷进口了2500万美元的羊毛和15万吨牛肉等农牧业产品……
  通过这一次的访问考察,我认为对于南美洲的贸易及投资还有着极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比如,当前我们对于哥伦比亚的煤矿开发,委内瑞拉的石油开发,秘鲁的渔业开发及智利的铁矿、铜矿开发,完全可以同南美各国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
  欧洲大战断绝了欧洲产品对于拉丁美洲地区的输入,而美国虽然有着强大的工业产能,但是随着美国参战,其对于拉丁美洲的商业输出也暂时陷入了停滞阶段。眼下能够满足拉丁美洲各国工业品需求的,其实只剩下了我国和日本。
  拉丁美洲地区对于钢铁制品及能源产品是第一位的,其次则是运输工具,再次则是食品和纺织类产品。这对于我国目前的工业发展规划来说,就是最好的销售市场。我觉得,我们应当向国内请示,进一步整合对拉丁美洲地区的贸易资源,以继续扩大我国在拉丁美洲地区的贸易份额。”
  随着陈安乐的汇报结束,会议室内顿时有人感慨了一句,“没有工业基础的国家,哪怕农牧业再发达,遇到这样的国际形势也一样要完蛋啊。世界的粮仓和肉仓,居然在首都地区都出现了燃料短缺和食品短缺,这可真是不可思议。”
  不过会议室内的杨仁和则有些担心的说道:“美国一向把拉丁美洲当成自己的后院,从门罗主义到现总统威尔逊言:美国不是拉丁美洲的外国人。可见美国人对于外国资本进入拉丁美洲都是及其反感的。
  我们现在在拉丁美洲能够有这样的成绩,首先是吴主席打开了同美国资本合作的大门,我们在拉丁美洲的投资和贸易,几乎都是同美国资本合作的项目;
  其次则是得到了德国人的协助,因为被英国切断了德国和拉丁美洲之间的航线,加上协约国对于德国在拉丁美洲资本的绞杀,德国几乎把在拉丁美洲的投资都转给了我们。战前德国在拉丁美洲有9亿美元的投资,至少有7亿多美元的资产以半价出售给了我们。再加上德国银行替我们打通了拉丁美洲的贸易结算体系,才使得我们得到了过去德国在拉丁美洲的大半市场。
  最后就是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有能力取代一部分欧洲工业品输入拉丁美洲。但是,一旦我们开始整合对于拉丁美洲贸易资源,也许就会突破美国人能够容许的底限,到时也许就会被美国人所针对了。我不认为美国人对待我们,会比对待阿根廷人更为宽容。”
  会议室内略为沉默了片刻,杨铨突然出声说道:“根据我们对于美国社会的考察和研究,我认为杨董事说法是正确的。
  美国政府对于我们的友好,是建立在我们能够给美国带来利益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为了制造一个和美国展开竞争的势力。
  当然,以我国当前的工业发展程度,还远远达不到被美国人警惕的程度。所以,整合拉丁美洲的贸易及投资资源也不是不能做。但是应当让美国人也获得好处。
  虽说美国当前的工业产能已经占据了世界第一,但是在美国国内银行家的话语权要比工业资本家的话语权大的多。对于我国来说,金融方面本身就是较弱的一部分,按照吴主席的说法,我们应当尽可能的同美国银行家展开合作,但未必要向美国工业资本低头。
  比如,之前陈秘书就说的很好,在开发巴西的铁矿资源上,我们就可以同美国资本展开合作,从而获得双赢或三赢的机会。而在整合对拉丁美洲的贸易和投资资源上,我们也可以遵循这个办法。
  根据我所了解的,战前欧洲向拉丁美洲贷款,利率通常在18-24%之间,特殊时期甚至高达36-48%,这样高的利率使得欧洲资本完全掌握了拉丁美洲的经济。因此前任国务卿曾经在战前向威尔逊总统提议,美国政府对拉丁美洲各国的贷款利率应当定为4.5%,以加强美国对于拉丁美洲各国的影响力。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同美国银行家们展开合作,他们贷款我们做工程、购买我们制造的工业品,那么美国人和我们就都获得了各自所需要的东西了。矿产资源的开发、铁路和港口的修建、发电厂的建设,这些大型基础工程,都可以让我们和美国人受益……”
  杨仁和是革命委员会委派的中美贸易公司董事,而杨铨则是革命委员会派出的青年官员赴美考察团团长,他们和主持会议的驻纽约总领事杨安平,构成了这次会议的三个主要角色。
  杨安平思考了一下,就点头说道:“大家的意思差不多也明确了,我建议把大家的主张整理一下,然后发回国内,等待中央的决定吧。
  另外,杏佛,你们考察的项目都完成了吗?国内对于美国财政部对本国经济的统计方式很感兴趣,不知道你们考察的怎么样了?”
  杨铨马上回应道:“除了农业方面还有几个项目没有完成,其他项目基本都结束了。美国财政部的统计方式我们差不多也了解完了,我打算下个月先安排一批人回国。”
  杨安平松了口气道:“我会给你安排船只的,那么今晚的会议就到这里吧……”
第九百二十三章
  杨安平这边刚结束会议,领事馆的办事员就过来告诉了他温应星到来的事,他于是起身走到了会议室对面的读书室内。
  正坐在沙发上看书的温应星听到了开门声,便抬头望向了门口,接着便起身和杨安平打了招呼。杨安平一边招呼他坐下,一边就询问起了他的来意。
  温应星于是一五一十的向他告诉了白宫传递给驻华盛顿公使馆的意思,杨安平听后沉默了数秒方才出声说道:“我会尽快发电报给国内,让中央去定夺此事。我相信,中央会有更为妥善的方式来处置这件事的,倒是没必要现在就对白宫唯唯诺诺。
  不过你今天过来的也正好,我正想找个时间和你谈一谈关于我们同美国海军部的一些合作项目,还有关于欧洲参战问题,美国人是怎么想的?”
  温应星思考了一下后说道:“我们和美国海军部合作的重点项目,第一个合作项目是葫芦岛军港、民港建设项目和渤海造船厂建设项目,两个项目加起来总投资大约为1200万美元。从1913年开始立项设计规划,到今年十月份基本已经完成了80%的工作量,葫芦岛民港大概在年底之前就能全部完工,军港大概要到明年10月完工,至于造船厂一期工程去年年中就完成了,二期工程大概在明年4、5月份竣工。
  第二个合作项目是美国海军帮助我们建立一支近岸防护舰队,以防护渤海区域为目标。之前我们的要求是以航空母舰加上快速驱逐舰、潜艇和其他辅助舰只组成的舰队,和美国海军联合作战时担任侦察或后勤工作,单独作战时以保护近海航线和袭击敌对国家的海上运输线为主要目的。
  美国人贷款给我们2500万美元,并向我们转让一系列造船机器和技术,用以组建这支舰队。不过去年安不纳群岛事件之后,美国海军部认为我们的舰队规模太小,难以保卫本国的海岸线,要求我们扩大舰队的编制,至少应当在舰队内增加2艘战列舰和2艘快速巡洋舰,才能够和东亚地区的其他海权国家相抗衡。
  为此,美国海军部除了愿意向我国转让来自英国的轻型巡洋舰建造技术,和新墨西哥级战列舰的建造图纸。不过我觉得,美国海军部似乎是想要借助这两项船只建造技术的转让,让日本人把注意力集中到我们身上。
  第三个合作项目就是安不纳群岛的海军基地,美国人差不多已经完成了所有设计,总造价大约为7800万美元,我们负责的土建部分约为3800万美元,剩下的工程由美国海军部自己派出工程部队完成,总工期约为7年。
  至于欧洲参战问题,我认为还是不要和美国人凑在一起比较好。美国海军基本算是常备军,增加的人员不算多,因此我们之间的沟通还算畅通。但是美国陆军过去的编制也就13万人,现在一下扩建到42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每个陆军师的总编制是28105人,也就是说一下扩增到了120万人左右,这几乎是去年美国陆军规模的10倍。
  虽说美国人在上半年建立起了32个大型训练营,一次性训练了上百万人,但是想要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改掉他们的平民习气,这恐怕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听说过欧洲战场上的伤亡率,就连久经战阵的法国人、意大利人和俄国人都崩溃了,我并不认为这些跑到欧洲去参战的美国人有多么的坚韧。
  再加上美国平民中习以为常的对华人及有色人种的歧视态度,虽然我们当前和美国的关系不错,但是并不代表那些穿上了军装的美国平民就能和我们并肩作战了。我担心,到时候我国的参战部队反而会变成美国人的挡箭牌和探路石,我们的士兵在战场上伤亡过大的话,我国民众对于美国人恐怕是不会有什么好感的……”
  杨安平和温应星足足交谈了2个小时,直到凌晨1点了才让人带着他去休息。而杨安平自己却没有休息,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反复斟酌,把当前需要中央了解的重点事情归纳出了一篇电文底稿,更多的书面资料将会通过邮包寄回国内去。
  凌晨五点他叫醒了自己的秘书,让他把这封电报发出去,这一天刚好是11月15日,也是俄历11月12日。在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瓦西里耶夫斯克耶庄园内的一处白雪覆盖的山坡上,安娜忧心忡忡的站在那里望着远方的一处烟柱。
  那可不是什么炊烟,而是房子被点燃后的黑烟。从二月彼得堡发生革命之后,乡下的村社里的农民就开始向地主和管家要求改变租额,据说其他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强迫地主交出土地的暴动事件。
  一开始,于尔斯泰男爵并不想理会这些农民,还试图召来警察对方这些无理的乡下人。但是安娜最终劝住了自己的父亲,认为这场战争打的连皇上都退位了,自家让出一些租额又有什么关系呢?难道自家还能比皇上和大公更有权势吗?
  因为把中国人请到了家里,导致耽搁了小女儿的婚事,因此男爵对于自己的女儿还是有些愧疚之心的,好在皇上退位了,这下倒是不用再估计宫内干涉女儿的婚事了,因此他也就让管家和农民们协商了租额。
  而就在男爵让妻子和大女儿寻找合适的相亲对象时,七月前线的失败导致大量士兵逃回了后方,这些士兵和城市里工人联合了起来,在家乡或城市周边的乡村里鼓动农民暴动。八月之后,农民的暴动开始向整个欧俄地区的乡村蔓延了开来。
  他们夺取干草,闯入森林,占据土地,阻止耕种,自己规定租额,把地主和管家们都赶跑了。外交部长的土地被暴动的农民分了,就连国会议长罗江科的产业也没能得到保护,乡镇委员会命令罗江科产业的管理人把干草交给农民,并公然威胁他:“你如果不听土地委员会的话,那对你可就是另一套了,你会被逮捕。”
  整个俄罗斯再也没有一处安宁的地方,到了9月间,各地农民开始直接用暴力夺取地主产业的各个部分,捣毁贵族的庄园,焚烧地主的房子,甚至有些地方还杀死了地主和管家。如果说8月之前,农民的暴动还是被前线逃回的士兵和工人组织煽动起来的,那么9月之后农民就开始自发的开始了暴力革命。
  由于男爵在之前对农民的温和表现,使得农民并没有冲入瓦西里耶夫斯克耶庄园,但是男爵名下的土地已经被农民拿走了。乡下的形势开始变得比城市还要糟糕了,但是男爵还是没有听从女儿的劝说,全家暂时先离开俄罗斯。因为男爵担心自己一走,那些农民就会冲入庄园拿走他的所有财产。
  只是,他们并没有等来临时政府对于乡村乱象的镇压,倒是等来了彼得格勒的大革命。这一下,他们想要离开俄罗斯都有些困难了。向来乐观的安娜,现在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看着远处被烧毁的富农的房子,她觉得也许自家迟早会变为下一个。
  就在她担忧不已的时候,她的女仆跑上了山坡,一边跑一边对她喊道:“小姐赶紧下来吧,少爷陪着大小姐回来了,还有好多人跟着他们一起回来的……”
  安娜立刻提起了裙子,然后飞快的向着山坡下跑了下去,女仆卓娅有些惊吓的连忙喊道:“慢一点,你可别摔下来……”
  可安娜就像是一头灵巧的小鹿,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平衡,在冲过女仆身边时还有功夫对她喊了一句:“你还是自己小心些,别摔倒了。”
  丢下了卓娅之后,安娜很快就奔向了自家的大宅。在后门台阶上停顿了下,踩掉了靴子上的雪泥后,她就推门走进了屋子。
  当她顺着通道走向了会客室时,人还没到就听到有人在房间里大声嚷嚷着:“……谁能相信呢?一个法院差吏或门丁居然做了法院院长,一个医院看护居然做了医院院长,一个理发匠居然做了高官,一个准尉居然做了总司令,一个仆役或小工居然做了市长,一个车轮涂油工人居然做了段长或站长,一个锁匠居然做了工厂经理?要不是有认识他们的人告诉我,我死活都不会信……”
  安娜并没有关注那位正在抱怨布尔什维克党人乱来的老头子,她走进会客室后就找到了自己的姐姐,然后快步走上前去,浮现出来开心的样子向她小声的招呼道:“列娜,欢迎你回家。”
  也许是因为连续赶路的关系,叶琳娜的脸色有些憔悴,但是看到了自己的妹妹后,她还是很开心的抱了抱对方说道:“安妮亚,看到你真好。我差点以为会看不到你了。”
  安娜脸色一怔,不由问道:“怎么了?”
  一旁的兄长安德烈脸色有些阴沉的说道:“我们从莫斯科离开不久,布尔什维克党人就发动了暴动,妹夫又赶回去镇压那些布尔什维克和暴徒了。
  现在莫斯科周围的农民,大多都是暴动的支持者,我们经过的莫斯科省内农村和镇市上,充满了前线的逃兵,这些从前线回来的士兵,正带着农民驱逐地主,路上乱做了一团。列娜和小薇拉有些被吓到了。”
  边上突然有人插嘴道:“岂止如此,现在临时政府已经完全失去了对于乡村的控制。我们路上休息的时候,不是有位社会革命党人想要劝阻农民不要支持布尔什维克么,他说布尔什维克是强盗和卖国贼,但是那些在场的农民就开始愤怒了。
  有人当即对他恐吓道:打倒那只狗!用石头打死他!再不要告诉我们好听的鬼话了。土地在哪里呢?你们的话听厌了!我们要布尔什维克派!我们要列宁!
  看起来,现在乡下也未必会比城市安全啊……”
第九百二十四章
  安娜和姐姐叶琳娜都沉默了下去,政治话题一向都是男人们的专利,当他们开始谈论政治的时候,女子就应该走开,但是这场大战改变了一切,男人们已经不再忌讳在自家女子面前讨论政治了。
  安娜觉得,也许这是因为男人们在外得不到支持,只好对着家中女子抒发一下自己对政治的看法,以寻求有人认同自己主张的虚幻假象了。
  过去的她确实不关心政治,她更喜欢骑马和看冒险小说,她曾经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全部。直到她去了一趟远东,她才意识到这个世界并不只有俄罗斯和瓦西里耶夫斯克耶庄园,也还有中国和哈尔滨;男人们并不仅是如父亲这样一心经营土地的地主或是整天沉默着在地里干活的农民,也还有如吴川这样想要去改变世界的人。
  因此,从远东回来之后,她也渐渐关心起了庄园中仆人们的生活和庄园外的乡村又是怎么样的情况,而和吴川的通信中,她也开始和对方讨论起了俄罗斯乡下的一些情况。虽然在离开哈尔滨时,吴川曾经告诉过她,他们之间的通信可以慢慢取消,然后她就可以回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去了,但是安娜并没有这样做。
  在看到了世界的真实一面之后,安娜就觉得贵族们的生活确实应该长久不了了,因为不管是她还是她的父亲,对于俄罗斯都无什么贡献,他们只是喊着热爱俄罗斯的口号,然后趴在俄罗斯母亲身上吸血而已。这场战争更是再一次加深了她的这一印象,皇帝和贵族将军们发起的战争,最终在战场上丢掉性命的却是那些被强征入伍的农民,而各地的贵族地主们反而靠着囤积粮食和控制着森林,大大的赚取了一笔。
  所以,对于今年二月之后农民对于地主的反抗,安娜是表示同情的,这也是她积极劝说父亲向农民妥协的根由。只是她并没有想到,形势会发展的这么快,二月份还在为临时政府欢呼的农民,现在已经开始拥抱布尔什维克派去了。
  如果说7、8月间只是城市中的动荡,布尔什维克大多都在城市中和无产阶级在一起,那么9月到现在,乡村的农民暴动已经超过了城。各个乡下的庄园都成为了被农民运动包围起来的海上孤舟,就连现任托尔斯泰伯爵,既列夫·托尔斯泰的儿子,也向省政府抱怨着乡下农民的暴动,希望省政府尽快采取措施维护乡下的秩序。
  因为列夫·托尔斯泰伯爵的名望,托尔斯泰家族在本县的产业是受冲击最小的,可就算如此这位伯爵也开始恐慌了起来,想着省政府派出军队来恢复乡间的秩序了。由此可见,乡下的秩序已经糟糕到什么地步了,这位跑来庄园避难的客人,确实说了一句不中听的大实话。
  安娜的母亲男爵夫人此时终于回过了神来,意识到让众人都待在会客厅内并不合适,于是便开始招呼着女眷离开,为她们各自安排住处,也好让男人们留下谈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0/5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