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校对)第4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6/596


第九百八十章
  拖拉机厂的浴室其实有好几处,几乎每处浴室都分为男女两个部分,虽然拖拉机厂的女工并不多。每个浴室的内部构造也差不多,进门之后有更衣室,从更衣室出来就是一个宽敞的可以容纳上百人同时洗澡的大浴室了。
  靠墙一排的是淋浴头,浴室正中是排水池和围绕排水池一圈的水泥洗衣板,工人洗完澡后还可以就在这里洗完衣物然后带回去晾晒。苏涛洗澡比较细致,不像其他工友三下五除二就完事,因此当他才往身上抹肥皂的时候,其他工友已经挤在浴室中间洗着内衣并开始聊天起来了。
  “……听说厂里的工会正在组织五一汇报演出的节目,播音站的刘晓红也有节目,晚上要不要去大礼堂看排演去?”
  “不了,我和小黄约好了,今天晚上去溜冰。”
  “溜什么冰,你是在那里看上了哪个妹子了吧……”
  “小刘,你晚上去做什么?”
  “当然是去看电影啊,今天电影院放辛亥首义,我一定要去看的……”
  苏涛一边揉搓着皂沫,一边听着工友们的聊天,觉得这样的生活真好。就在这个时候,也有工友转过头来向他问道:“小苏,你呢?你晚上干嘛去,要不要一起去看电影?”
  苏涛下意识的抬头向邀请自己的工友望去,在白色的蒸汽水雾中他隐约辨认出了对方,虽然他很想和工友们一起活动,但是犹豫了一下之后他还是摇着头说道:“不了,我晚上还有课,你们去吧。”
  邀请他的工友顿时摇着头说道:“你还真有耐心,其实像我们这样的上到初小毕业就够了,读高小根本没什么用处,还不如把这时间用来放松呢……”
  苏涛笑了笑并没有接工友的话,他拧开了水龙头开始冲洗身上的肥皂泡沫了,流下的水声很快就封闭住了工友们的谈话。
  洗完澡后,苏涛先去食堂打了一份饭菜,3.5分钱的伙食已经有荤有素了,当然如果荤菜是红烧肉之类的大荤,大约就要5分钱左右了。苏涛已经转为了正式工,日工资在1元左右,加上加班费用的话,能到1.2元,现在订单繁忙,加班已经成为了日常。
  关外的工人工资虽然要比关内高2-3倍,但是在战前像他这样的工人,一天最高也就0.6-0.7元,熟练的技术工人大约是0.9-1元每天,能够拆除维修机器的技术工人或是技术好的电工则最高可以达到1.7-1.8元一天。
  后两类工人人数大约不会超过工人人数的20%,而且工人的工作时间都在11小时以上,并没有什么加班费用,也就是说苏涛现在的岗位工资至少比战前的同类工作提高了一倍,而工作时间也缩小到了10小时以下。此时关内沿海地区的普通工人工资,也就在0.3-0.45元一天,大致为苏涛工资的三分之一。
  如果再和苏涛老家乡下的长工相比,包年的也不过才42元,打零工的不会超过0.2元一天,虽然主家管饭,但除了农忙那几天,平日里根本见不到荤腥。和那种看不到希望的日子相比,现在的工厂生活简直就是天堂。
  他每个月花在伙食上也就4-5元,宿舍房租和水电费分摊约1.5元,其他用度3-4元,服装鞋袜2-3元,每月总计开销10-12元,至少一月能节约下24元。而山东小学校长每月工资也就16-20元,一名正式的铁路职工是24元每月。
  一场电影不过5分,戏院里看戏不到3分,好一点的餐馆点一桌席面也就3元,豪华酒店内正宗的西餐一客是一元五角。因此对于一名拖拉机厂的单身工人来说,不考虑家里的话,已经可以过上很舒服的城市生活了,自然他们也就成为了年轻姑娘们的理想对象。
  革命委员会开始对纳妾和童养媳的社会陋习打压,提倡一夫一妻制和自由恋爱,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为了维护工人阶级的婚姻权力。而且在革命委员会对黄赌毒等旧的压迫性质的娱乐进行打击的同时,也在极力推动着符合工人阶级价值观的娱乐运动,比如电影、戏曲、体育、跳舞等。
  这些符合工人阶级价值观的社会娱乐的开展,也让许多年青的工人们在下班之后有了更多的娱乐选择和社会交际活动,从而开始瓦解传统社会的家族观念。“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在长春这样的新兴工业城市的女性中,开始渐渐失去了束缚力。
  当然,娱乐的多样化,也导致许多工人忍受不住学习的枯燥了。共和党对于工厂青年工人的扫盲,也只能解决基本的读写问题,想要对他们进一步深造,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只有一小部分工人,如苏涛这样的还能忍耐住寂寞,继续顺着共和党给予工人们建立的教育道路前进着。
  只是,不管苏涛忍耐着寂寞继续去上夜校也好,还是其他工人开始享受下班之后的娱乐生活也好,他们都没有注意到,今天其实已经是民国首任民选总统袁世凯的头七了,在关内民众猜测着谁将成为袁世凯的继任总统者时,东北的工人们对于这样的新闻关注,还不及一部新出厂的电影重视。
  另一边,离开了长春拖拉机厂的吴川也没有马上返回自己的住所,而是去了军事委员会大楼,听取了总参对于欧洲战争及俄国革命的最新局势分析。
  和在哈尔滨相比,现在的军事委员会所使用的大楼要宽敞的多了,这也使得军事委员会可以把总参谋部整合在了一起办公。一字型的三座五层楼房,通过了室外天桥相连,看起来倒是相当的气派了。而大楼内部采用的电力电梯,也比老式的液压升降梯要快速安全的多。
  这种电力电梯当然不能同后世的电梯相比,看起来就像是两个不停转动的摩天轮,只不过一个向上,一个向下。吴川对于这样匀速运动且没有门的电梯一开始还不大适应,不过站在电梯上之后他也还是觉得这至少比慢悠悠的液压升降梯有趣。
  为吴川讲述欧洲战场形势的是总参谋部组建的欧洲研究小组组长王文英参谋,是1915年毕业于哈尔滨军政大学的学员,颇受蒋百里器重。
  这样的汇报也不是第一次了,因此王文英在向吴川行礼之后,很快就在地图前进入了自己的角色,“3月21日德国在西线发起了一次规模庞大的进攻,其进攻的主要方向是长达200公里的英军防线,按照英法的判断,德国的这次进攻目的就是想要把西线的英军赶下海,从而使西线法军陷入孤立,就如普法战争中的色当战役那样,打一场决定性的战役。
  根据我们整合的各种资料,德国人至少从东线和意大利战线调动了将近100万以上的军队到西线,作为本次进攻的主力。伊普尔突出部、洛雷特的阿拉斯圣母院,是德国人进攻的三个主要方向。
  ……德军此次行动中所动员的力量和火力准备超出了协约国的估计,在之前协约国统帅部认为德国国内的形势也就被俄国人好一点,因此已经无可能再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眼下只要美国的军队抵达欧洲然后发起进攻,打入到德国境内,德国人就不得不投降了。
  但是本次德军的进攻显然打破了协约国统帅部的迷梦,3月22日晚间,英军第五集团军几乎被全部逐出了战斗区,半数师已经撤到了最后撤退线外。根据我们收到的情报,德军发起进攻的第一天,英军就损失了将近10万人和500门大炮。
  德军对于英军的追击直到昨日,也就是3月27日才逐渐缓和下来。英军从23日起,开始抽调伊普尔突出部的部队以加强其他方向的防御……当然我们认为,接下来德军的主要进攻方向应当在阿尔芒蒂耶尔战线,这里不仅关系着德军北翼的安全,也能将英军第34师同其他部队分割开来……”
  吴川听完了王文英参谋的汇报后,随口问道:“那么研究小组有没有判断过,德军能否达成迫使英军退出法国的目标,或是法国因此战结果向德军投降的可能?”
  王文英思考了片刻后回答道:“德军能否迫使英军退出法国,现在我们还不能够确定。不过我们认为,即便英军真的退出了法国,法国也不可能向德国人投降。因为从进入1918年开始,美国抵达欧洲的军队数量,已经达到了每月5个师的规模。
  美国师的编制差不多有4万,也就是说协约国一方每个月都能增加20万生力军,而德国人的战争潜力却已经达到了顶点。哪怕德军占领了巴黎,只要法国面向大西洋的港口还在,那么美国人就能源源不断的抵达欧洲大陆。
  德军在西线的兵力最大不会超过200万,如果减去各防守地区的驻扎兵力,德军的机动力量最多也不超过100万人,而美国人在国内动员的人力已经超过了500万。因此,只要法国人坚持下去,德国就必然会失败。
  所以,我们认为法国不可能将快要到手的胜利让给德国……”
第九百八十一章
  虽然吴川知道德国不可能取得胜利,这是基于他所认知的历史,但是能够从总参谋部的参谋那里得到这个分析结果,他还是感到满意的,这至少证明了总参谋部的水准正在不断提高。
  至于对俄国革命现状的报告,则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的状况。德国人从东线的抽调兵力,使得苏维埃俄国获得了内部调整的机会,苏维埃政权现在正忙于复员旧沙俄军队,并组建新的红军部队,此外就是忙于调整国内的交通运输和经济建设,看起来俄国内部正处于难得的和平时期。
  接下去吴川又听取了总参谋部对于和平1918的演习预备情况,他随即起身对军事委员会和总参谋部的同志们说道:“同意吴禄贞同志提出的3日后正式开启演习的请求,就让朱和中同志代替我前往视察演习,我希望能够看到演习成功的汇报,今天就到这里吧。”
  朱和中和蒋百里跟着起身将吴川送出了大楼,此时外边的天色已经有些昏暗下来了。从军事委员会大楼到吴川的住所大约也就15分钟,吴川回到住处吃过晚餐稍微休息了片刻,张云荣就上楼告诉他,中央委员们已经陆续到了。
  自从中央迁移到长春之后,梁廷栋就替吴川分担了一部分日常工作,这使得吴川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关于俄国革命、欧洲大战所带来的对于中国的政治影响,和对于东亚地区的外交政策。当然,这也不代表吴川就彻底不管事了,一三五晚上八点到十点,中央委员们还是会到吴川的住所兼办公楼碰一碰面,就各自手头的工作向吴川做一个汇报和讨论。
  今天正好是星期三,也是各中央委员们来他这里碰头的日子,因此吴川很快就下了楼,和先到的委员们打了招呼交谈了起来。到了八点,在长春的十多位中央委员都抵达后,会议也就正式开始了。
  第一个小时主要是汇报交流各委员手中的日常工作,在共和党执政五年多后,大家对于这些日常政务也比较熟练了,每个人在汇报工作的时候都拿出了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就算没有成熟的方案也给出了合适的思路,因此每个案子三言两语也就讨论通过了。
  当这些日常政务汇报讨论完毕之后,各位委员们就稍稍调整了坐姿,等待着接下来的议题讨论时间。对于他们来说,这个议题讨论时间才是他们聚集在这里开会的重点,各部门代表委员想要做事或是给本部门分配更多的资源,就必须在这个会议上先获得大多数人的同意。
  今天晚上首先提出议题的是宋云桐,他向着在座的委员们说道:“14年以前,我们从海外引入了大量资本,约1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辛亥革命之前三十年的外国投资总和。
  这些资本大多用在了东北的工厂和道路基础建设上,由于许多资本是以机器或原物料的形式流入的东北,因此对于东北的经济呈现了促进作用。
  从15年到17年,从海外流入的资本不少于10亿美元,而这一期间因为欧洲大战的关系,我们之前所购入的原物料获得了较大的溢价,且建好的工厂预期回报率也较预计的高,因此到了17年年底时我们的财政收入基本已经可以还清贷款并略有盈余。
  但是我们也发现,随着东北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现在对于东北建设的投入效益比开始降低,也就是说对于东北的投资已经达到了一个上限,超过这个上限后收益会迅速下滑。此外,随着一些海外短期贷款的偿还完毕,我们的存款也开始了快速上涨。
  根据财政委员会的研究,存款的快速上涨并不是什么好事,从去年12月到今年2月,东北的通货膨胀速度超过了1916年全年。
  从这点来看,去年的华北水灾倒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对于华北的救灾及水利、道路、工业建设的投入,极大的减缓了东北的通货膨胀速度。
  当然,和欧洲、拉丁美洲物价指数超过战前的300%,日本、美国物价指数超过200%相比,我们现在的物价指数才刚刚突破130%,可以说是相当的缓和了。
  但是,上个月我们的出口额已经达到了3亿美元,本月恐怕还要超过3亿美元。大量的贸易盈余的流入,加上去年德国海外资金的流入,俄国私人资本的流入,我认为如果不能给这些流进来的钱找个去处,恐怕只会推高东北的物价,对于东北的经济是不利的。
  日本那边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虽然战争景气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大量的贸易盈余,让日本还清了大量的外债,但是大量资本的流入,也使得日本的物价快速上升,导致普通的民众生活水准反而比战前下降了,工人的罢工事件正快速上升。
  因此财政委员会认为,对于关内的经济扩张政策必须加快速度,对于袁世凯去世后的政局也应当给出一个结果。我们不能让一个对革命委员会抱有敌意的政治团体掌握中央政府,也不能容忍爆发内战阻碍当前的经济建设……”
  对于宋云桐提出的这个议案,其他委员们大多是认可的。梁廷栋也跟着说道:“宋云桐同志的看法我认为没什么问题。即便我们不接手中央政府,也不能再让中央政府回到元年时候的乱象了,再来一次宋教仁事件,中央政府可就毫无威信了。
  而且现在外部局势也对我有利。俄国革命使得沙俄帝国主义倒台,让我们的北面少了一个敌人。德国人于3月21日在西线发起的进攻,完全把协约国集团给打蒙了,现在英法对于我国的干涉能力及意愿直线下降,反倒开始有求于我。
  美国虽然已经成为协约国最大的金主,但是美国给予协约国各方的贷款条件还是比较苛刻的,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虽然不及美国,但是和美国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优势。
  首先我们是银本位国家,我们愿意接受白银支付的付款方式,这对于因为战争而黄金匮乏的协约国各方来说,至少他们还有第二种付款的方式。
  其次我国距离英法的殖民地较近,英法把殖民地的物产运回国内加工,或是输送给美国抵扣货款,其实都不如先送到我国进行初加工,然后再运往本国或美国节省运力和资金。
  再次我国是一个劳动力极为富裕的人口大国,工业水准也不高,因此英法可以通过向我国输出机器或高端设备,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加工他们殖民地的原物料,或是直接和我们进行物物交换,以降低支出。
  王葆真不是已经发电报回来说明,英法现在都试图通过和我国签订贸易协议,以换取我国对于协约国的支持了么。我看,我们也正好借助英法有求于我的时机,尽快解决中央政府的问题为好……”
  听取了几位中央委员的主张后,基本一致建议先解决中央政府的问题,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吴川思考了许久方才发表意见道:“我支持各位同志的意见,确实应该解决中央政府的问题了。
  如何解决中央政府的问题,我认为首先就要解决政府和国会之间的争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恢复内阁负责制度是必然的,袁世凯生前搞的这个大总统制度已经证明是一个失败的制度,看似把所有权力都掌握在了总统手中,实质上他连北洋内部都掌握不了。
  我们的力量虽然比北洋要强,但是和当前中国的守旧势力相比却又是弱小的。在一个农民人口占据9成以上的国家里,我们如果不去改造农村,就没办法改变这个国家。
  但是,我们之前向各界代表提出的土地改革和消灭地主阶级的倡议,却几乎遭到了各界代表的一致反对。由此可见,封建传统和地主经济依然是关内的主流,我们能够用革命委员会和革命军去消灭有形的地主,但是没办法消灭深藏于农民心里的封建地主思想。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分散我们的力量去改造农村显然是危险的。我们如果不掌握打破旧的农村生产方式的先进生产力,只是依赖于政治宣传和党的组织去改造农村,那么我们至少需要比现在多十倍的共和党员和共青团员。
  然而从目前来看,这是不大现实的。党的组织扩张速度已经超过了党的理论思想的扩张速度,我们需要更多的党员干部,但是我们更需要保证党员干部的纯洁性,不能把大量的投机者吸收进来。
  大量投机分子加入党,也许会给党带来短期的好处,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拥有大量可用的人手,但是一群不相信党的理论的党员,当他们掌握权力之后必然会快速腐化。我不希望,共和党成为一个新的官僚集团,这样一个掌握了严密组织的官僚集团只会给人民和无产阶级革命带来巨大的伤害。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认为,在合格的党员没有达到一定数量之前,我们应当同除地主阶级、帝国主义分子和买办资本家之外的其他阶层或政治团体进行联合执政。当然,我们应当主导政府的执政方向。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废除袁氏的总统负责制。
  但是,我认为当前实施民选的国会代议制度也是行不通的。在国民素质没有提高到一定水准之前,所谓的代议制最终都会成为官僚权贵和资本家的分赃会议……”
第九百八十二章
  吴川在对各位委员提出关于国家体制上的问题时,显然也是经过了相当长久的思考的,因此在今晚的会议上他也就把过去革命委员会的体制做了一个总结。
  “……就过去五年多时间东北革命委员会体制的实践来看,君主立宪制、代议制和三权分立制度这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实施的国家体制,并不能完全照搬于我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6/5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