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校对)第5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5/596

  虽然学生们没有从孙中山这边得到什么承诺,但是能够和民国总统进行这样的平等对话,对于大多数学生们来说已经感到满足。看着天色不早,孙中山让戴季陶记下了几名学生中较为踊跃的积极分子,承诺今后其他同学可以通过这些积极分子和自己对话,这才解散了这次的学生游行请愿活动。
  学生们从新华门离去时,都对这位总统先生大起好感,有人在同学中称赞道:“孙先生虽然对于学生运动和工农运动比较不了解,但也不失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这场大学生的请愿游行最大的成果就是,各校的学生们在回去之后认为应当成立一个大学生联合会,在时代的潮流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以推动社会进步。大学生联合会的建立,让北京各大学校中的保守分子遭到了极大的打击,也使得政界的保守势力失去了青年们的支持。
  于此同时,在日本的东京帝国大学,被视为日本民主思想的代表—东大法学院政治学教授吉野作造,接到要他与右翼运动领导者同台辩论的挑战书。
  在幕末时,吉田松荫与山县大华展开过一场争辩。吉田相信,日本的国体是以万世一系的天皇为中心展开,具有绝对的独特性;后者则认为,每个民族都有同样的推进力量,日本并不特殊。这大约是日本最初的国体之辩。
  到了明治时期,上杉慎吉和美浓部达吉两人继续了吉田松荫与山县大华的这场辩论。上杉反对西欧资本主义民主宪法,对《大日本帝国宪法》进行绝对主义解释,强调天皇神的地位,主张“天皇主权说“,与美浓部达吉的“天皇机关说“形成对立。
  吉野作造则对美浓部达吉的思想更推进了一步,提出了民本主义。他于大正五年发表于《中央公论》上的《论宪政本意及其贯彻之途径》一文,力主对内放开言论管制,实施普选制度下的政党政治;对外批评了帝国扩张政策。即便是美浓部达吉,在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政策上也是认为可行的。
  吉野作造的这些言论极大的刺激了日本右翼分子,特别是在米骚动之后,日本的民众对于财阀和军部的不满已经溢于言表,吉野作造的民本主义开始大受欢迎了起来。为了防止国民被吉野作造的这种非国民言论所毒害,右翼组织一直都想找吉野作造的麻烦。
  但吉野作造可不是普通的知识分子,作为东大教授的身份就已经让他成为了这个国家的上流社会的一员,哪怕是右翼组织背后的军部也不能轻易的去挑战一名东大的教授的,因为东大正是日本官僚的养成所。
  不过随着吉野作造卷入“笔祸事件”,就给右翼组织“浪人会”找到了借口。“笔祸事件”指的是8月26日,《大坂朝日新闻》对“米骚动”的报道里引用了古语“白虹贯日”,“浪人会”立刻借题发挥,认为《大坂朝日新闻》是在煽动民众造天皇的反,在他们四处活动,上纲上线后,最终迫使该社社长辞职、编辑部改组,毁掉了这个民本主义的根据地。
  吉野作造对此事件极为愤懑,在报纸上称“白虹贯日”笔祸事件是“排除言论自由的社会压迫”。报道之后的某一天,酒气醺醺的四个“浪人会”成员跑到了吉野的研究室挑衅,吉野慨然要求与他们进行公开的辩论。
  “浪人会”其实并不想和吉野作造做什么辩论,他们只是想要威吓对方而已。但是这件事很快就引起了东大学生们的注意,这个事件的性质就有些变化了。东大是日本官僚的养成所,但日本人并不是进了东大才有这样的认识的,而是在他们进了一高就有了这样的认识,因为进入一高的学生至少有80%的人是能够进入东大的。
  通过一高考试的十八岁日本少年,都会觉得整个人生中最困难的竞争部分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六年的学校生活,是可以用来描绘日本未来的蓝图了,事实上他们想的一点都没错。
  1905年日俄战争的结束,对日本而言是个崭新时代的开端。自1867年明治新政府成立以来,约莫四十年间,日本国民都生活在必须攀登“文明阶梯”—如果说真有这种东西的话—的使命感之中。特别是在1911年日本收回了关税自主权后,日本的国民已经认为他们已经达到了明治维新所制定的目标,这让许多人开始迷失了方向,不知道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是什么了。
  军部的对外扩张论和海外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的民本主义,实质上就是在为日本寻找大正时期的目标。军部在大陆上的连续碰壁,国内爆发的“米骚动”事件,终于让日本的国民开始审视帝国内部的结构,试图将国家的重心放在内政上了。
  刚上台不就的原敬同样抱有着这样的想法,这一次接替寺内上台,他也同样意识到了国内如果不做出一定的变革,压制军部的野心,那么日本国民也许就真的要走向赤俄的道路了。
  东大学生对于“浪人会”的不满,和对于吉野作造教授的支持,除了师生之谊外,同样也是对于当前体制不满的表现。在这次的“米骚动”中,那些大学生们同样也是不满者,在他们没有真正进入体制内的时候,哪怕是这些官僚预备精英们同样有在东京活不下去的感受。
  于是原敬插手了这次的辩论,他的插手不是阻止,而是把这场辩论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使得更多的年青学生们站在了吉野作造的一边。
  报纸以“德谟克拉西论战”为题向社会宣传这场论战。学生们情绪高涨,呼吁大家到现场去,他们向自己的同学们呼吁道:“浪人会对吉野先生之战,是自由的学府被军国主义的马蹄所蹂躏践踏,还是以民众之手来保护的决战?讴歌军国主义的去攀附浪人会吧!忠实于大学的文化使命的学徒们,这时正好与吉野先生共同作战!
  同学诸君!什么都别说了,行动吧!挺身而出,一个人也不要剩下,都到南明俱乐部去。埋葬浪人会!保护吉野先生!”
  当天下午四点开始,在辩论会场外聚集了大量的工人和学生,甚至让东京的警察们都感到了紧张起来,担心这次辩论会变成又一场暴动。如果不是原敬亲自给东京警视厅下达了指示,这场辩论大约要被推迟到一个月以后去了。
  事实上,看到这么多工人和学生聚集在俱乐部门口时,浪人会的浪人们已经开始退缩了。他们可以对着单个或少数人舞刀弄枪的进行威吓,但是面对成百上千的工人和学生时,他们顿时就胆怯了起来。在满蒙的浪人基地被毁灭之后,浪人会的力量损失很大,可以说没有军部在背后支持,他们几乎什么事都做不到。
  而面对学生和工人组成的群体,军部显然是不可能支持他们的。在听到外面的工人和学生向着吉野的小汽车高呼,“吉野博士万岁!德谟克拉西万岁!”的口号后,浪人们就更加的失去斗志了。这场辩论的结果,在没开始之前就出来了。
  辩论会上,浪人们很快就理屈词穷了,毕竟浪人们原本以为是用拳头和这位法学教授进行辩论的。为了不继续丢脸,有浪人蛮横的表示吉野再这么攻击国体,他们就要动用暴力了。结果吉野却反驳道:“论辩时,暴力本身就已经说明攻击者的败北和吾人见解、主张的正确性!”
  为了不继续丢脸,浪人们终于撤退了。台下的学生们和工人们很快就上台围着吉野欢呼了起来,和中国的大学生一样,在这场辩论之后,日本的大学生们也联合了起来,大正的民主时代开始了。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坐在一间典型的日本和室内的原敬向着敞开的窗户向外望去,看到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大树和一处空旷的水面,光线在两者之间转换为了明暗两色,配上瀑布水流击打水面的声音,颇有身在深山坐禅的出世之感。
  原敬也不得不承认,山县有朋的这座古稀庵庭院已经得到了自然之妙了。也难怪山县现在越来越长时间的待在小田原而不去东京或长州了,看着这样的美景,呼吸着这样清新的空气,再加上小田原举世无双的温泉美汤,这里确实是一个老年人最适合居住的地方啊。
  原敬突然想起,山县有朋今年也似乎80岁了,人生70古来稀,山县在这座宅子里也已经度过了古稀之后的10年岁月,也不知他还能否看到第二个10年的古稀庵的美景了。
  就在原敬思考着一旦山县出了问题,日本的政局究竟会往什么方向发展的时候,一阵咳嗽声提醒了他,此地的主人终于到了。
  当原敬回过神来坐正了身体,一名须发皆白的老人在侍女扶持下走进了房间。和上个月相比,山县的精神显然又差了不少,显然“米骚动”事件和寺内内阁的倒台,没有让这位军部的领袖少费神。
  山县并没有注意到原敬对于自己的小心观察,他坐下和原敬打过招呼,又把侍女打发出房间,这才心事重重的对着原敬说道:“原首相今天过来小田原是为了何事?”
  原敬立刻集中了精神,向着有些心不在焉的山县说道:“一个好消息是,10月4日德国政府基于威尔逊总统的14点和平原则,向协约国方面提出了请求停火的建议。”
  听到这个消息山县顿时振奋了不少,他思考了片刻后说道:“协约国应当不会接受德国的建议,放在一年前美国还没有正式参加战争的时候,协约国也许还会答应。但是现在美国已经加入到了这场战争,协约国已经胜利在望了,怎么可能在14点和平原则上进行谈判,德国需要做出更大的让步才行。
  不过对于协约国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德国人看来确实是撑不下去了。之前柏林大使馆武官发来电报也说,现在的柏林正被流感所肆虐,就连上流阶级也不能避免,看来德国的流感疫情比日本要严重的多啊。这么说来,我们要为战后的和平谈判制定谋略了,政府方面是怎么想的?”
  原敬略略调整了下坐姿,这才谨慎的说道:“就目前来说,政府方面认为战后日本应当获得德国在太平洋上的群岛,其次就是和美国、澳大利亚就南洋问题达成妥协。虽然我们拿到了南婆罗洲地区,但是澳大利亚、荷兰及美国对此似乎都相当的不满,特别是澳大利亚一直有把我国当成了最大的敌人,他们认为我国的势力出现在南洋及太平洋诸岛,对他们就造成了安全上的威胁。”
  山县沉默了数秒后便回道:“澳大利亚和荷兰不足一提,真正让人担心的还是美国和英国对于我们出现在太平洋、南洋诸岛是个什么态度。我们总不可能同时得罪英美两个大国的。”
  原敬见状便立刻说道:“我的看法和阁下一样,所以我认为我们有必要缓和同澳大利亚的关系,比如将一部分太平洋岛屿交给澳大利亚,以换取他们对于我们在南洋存在的接受。只要澳大利亚不跳出来反对我国在南洋的行动,那么美国和英国就不可能为此联合起来,至于荷兰人,我并不认为英国会无限制的支持他们,而美国恐怕也不乐于见到荷兰人继续控制着南洋大部分岛屿,给英国人大开方便之门。”
  山县注视着原敬问道:“那么对华关系怎么办?我不认为中国人会毫无动静的让我们实施向南洋进军的策略,他们不是在婆罗洲上也有着利益所在的吗?”
  原敬沉吟了许久方才说道:“所以我建议和中国修好,中国在南洋虽然有利益,但是他们其实并没有保卫这些利益的实力,但是依赖着南洋广大的华侨,中国在南洋诸岛却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虽说帝国现在占据了德属太平洋诸岛,但是那些岛屿终究是不能同南洋诸岛相比的,不管是人口还是资源上。光是一个婆罗洲岛,面积就是我日本列岛的一倍了,更不必提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爪哇、苏拉威西诸岛同样面积广大,并出产着各种富源,尤其以石油、橡胶两物能填补日本所缺。
  可以说,如果能够将南婆罗洲岛开发出来,并以此控制南洋诸岛,那么南洋要比满洲更适合日本的需要。只要我们能够解除同中国的敌对关系,我们就能将帝国的力量用于南洋,从而迫使各国接受我国在南洋的特殊利益。但日本和中国继续敌对下去的话,帝国就会在南洋和大陆之间左右为难,最终也许那一头都得不到。”
  山县不说话了,他心里明白原敬说的是正确的,就目前中国的发展势态来看,不管是北方的共和党还是南方的资本经济都呈现了一派欣欣向荣,并不比日本的战争景气差多少。而中国比日本占据优势的是,拥有辽阔国土和众多人口的中国,并不需要勒紧裤腰带发展工业,他们只要拿出一点点积累就已经超过日本倾尽全力才能拼凑起来的资本了。
  从军部对长江流域腹地的调查来看,哪怕上海和汉口的米价已经比战前涨了一半,在远离上海和汉口的偏僻乡下,米价却依然很是便宜,这就意味着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依然没有把民间的潜力都压榨出来。相比较之下,日本却已经是拼尽全力了,所以才会出现“米骚动”这样的民间暴动。
  看到山县陷入了沉默,原敬不由再次出声劝说道:“南洋其实足够大了,完全可以容纳军部的对外扩张设想,而且有着海军的协助,帝国在南洋扩张要比图谋满洲要容易的多,为什么阁下非要和中国人纠缠下去呢?”
  山县看着窗外庭院内的古树,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我担心中国就和那棵大树一样,看似已经枯死了,可是到了春天却又活了过来,我们也许会觉得大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笼罩在大树下的其他树苗来说,却等于是丧失了成长的机会。
  不是我想要同中国人纠缠下去,而是一旦他们从死亡中恢复过来必然会挤占帝国的生存空间。东亚太小,而中国太大,还没有完成统一国家的革命委员会已经从帝国手中硬生生的抢走了半个朝鲜,并从俄国人那里夺回了滨海省和外蒙古,我很担心当革命委员会统一全国的时候,他们会不会重新索要过去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势力影响地区呢?”
  原敬沉默了半天,方才一字一句的说道:“如果阁下有这样的担心,那么我们现在就更应该和中国修好了。一来可以给帝国对于南洋的开发争取时间;二来则可以接近革命委员会,从头到尾的去了解他们,然后找到打败他们的办法。像现在这样和中国人僵持下去,除了让中国人进一步产生排日思想,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山县反复思考许久方又开口问道:“那么共和党提出的真正要求是什么?或者说,他们到底是如何看待日后日中两国在东亚的位置的?”
  原敬望着山县身体稍稍前倾后说道:“他们的要求是,日本不再干涉中国的内政,并和中国重新签订双方地位平等的条约,废除之前中日之间签署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山县顿时受到了刺激,吃惊的打断了原敬的话语说道:“这怎么可能。那样的话,日清、日俄两场大战岂不是白打了,十余万将士的鲜血和数十亿的战争经费就此抛入了大海,我们怎么向国民解释?”
  原敬并没有退缩,而是注视着山县的眼睛坚持道:“但事实上我们已经无法干涉满洲的内政了,随着革命委员会的统治区域的扩大,他们迟早是要统一中国的,我们难道真的能够用武力强迫共和党接受那些条约吗?所谓的平等条约或不平等条约,本身就是看双方的实力而制定的,假如我们没有能力用武力迫使共和党接受那些条约,那么它们就是不平等的。我们不能指望,各国帮助我们主持公道,就像三国干涉偿辽事件中,清帝国可并没有真正的受益,得到利益的只有德国人罢了。”
  山县顿时说不出话来了,如果不是陆军在朝鲜、满洲和山东的失败,原敬在他面前也不敢说出这样的大话。但是因为陆军之前的失败,原敬对着他说出这样的心声就显得理所当然了,山县都无言去反驳对方。
  看到山县并没有拂袖而起,原敬于是紧接着又说道:“昨天晚上,浪人会同东大的吉野教授在南明俱乐部进行了公开的辩论,结果在学生和市民的支持下,吉野教授的民本主义战胜了浪人们的国体论。由此可见国内上下对于当前的内政已经不满至极,若是我们再不把精力放在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变革上,我担心俄国的过激主义继续渗透到国民的思想中去,应当不会是少数事件了。”
  山县终于有所动容,这一次的“米骚动”事件对于他来说也是一大打击,他同样担心长州派会同幕府那样被人民所打倒,那样他一生的功业就都要付之流水了,甚至还可能成为一个笑话。
  山县再次叹息了一声说道:“要是俊辅还在,局势就不会变的如此之糟糕了。”
  原敬心里有些愕然,但脸上却丝毫没有变化,他可不认为山县会如此惋惜伊藤博文的死,不过伊藤在的话至少山县就不会遭到如此集中的攻击倒是一个事实。伊藤博文去世之后,山县在国内几乎就再没人可以压制了,于是民间对于长州派的不满声音就激烈了起来,仔细想想,很难说这背后会没有人在操纵。
  山县并没有意识到原敬这时候居然走神了,他沉默了一会之后,终于说道:“事已至此,你是首相,自然应当听从你的主张。不过军部可以做暂时的退让,却不能就此沉沦下去,我希望在南婆罗洲的驻军能够成为正式的驻军,并参与当地的管理。这样,军内的年青将校至少还有一个在海外锻炼的机会,不至于在国内混日子……”
  和山县充分的交换了意见之后,原敬终于在晚上带着满意的答复坐着夜班火车回东京了。第二天一早,他就召集了外相内田康哉和大藏相高桥是清讨论对华政策。
  高桥是清不待外相出声,便首先说道:“对华政策自然应当加以调整,本野外相主持外务省时期,对华政策完全就是在荡秋千,一下左,一下右,让人完全无所是从。就连外务省的外交官都不清楚政府的对华政策到底是友好还是尾随各国共同协调,何况是中国人。
  但是现在的日本真的可以同中国交恶吗?我们今年的出口贸易总额大约会破20亿日元,是战争爆发以来最好的一年,即便出现了米骚动事件。其中对美出口占了三成,对中国出口也占了三成,如果同中国的关系继续恶化下去,那么就会对日本的出口造成极大的打击。
  但是对于中国来说,他们从日本进口的货物总值大约只占到全部进口的五分之一。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进口绝对数额只会越来越大。毕竟中国人按照人均算,现在一年也不过才每人每年进口了7到8日元而已,如果中国人均进口金额提高到日本的水平,那么就等于他们还能翻上4倍,按照中国的总人口来说,这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数值。
  过去数年的战争景气,使得我国的对外欠债从24亿日元降到了17.5亿日元,而我国的对外债权则从4.5亿日元上升到了21.5亿日元。也就是说,托了战争景气的福,我们从战前欠债19.5亿外债的欠债国变成了对外拥有净4亿债权的债权国了。
  对于我国来说这是一大可喜可贺之事,但是战争眼看着就要结束了,我们总要考虑一下战后欧洲各国把用于战争的生产力转用于民间消费品的生产,我国的工业品和欧洲的工业品相比根本就没有优势,只要欧洲各国自己能够生产就不大可能继续进口日本货,倒是中国方面并不会过于计较我国工业品的质量,只要我国的工业品足够廉价就行。
  因此,战争一旦结束,能够继续进口我国工业品的,实质上只有中国而已。在这样的局势下,帝国和中国采取互相敌视的外交政策,只会让其他国家得利。我以为,这并不可取。”
  对高桥藏相的话,内田康哉其实是不怎么认同的,他认为本野外相至少已经做了能做的一切,如果不是共和党过于激烈的应对,日中之间的关系应当不至于这么坏。毕竟不管是曾经的南京临时政府还是袁世凯的政府都公开承诺过,他们不会废弃各国同清帝国签署的条约。因此只要共和党不跳出来,像上海虹口事件最终也就是不了了之,不会搞的眼下难以收场的局势。
  不过他也不会为本野外相辩解,他只是转移了话题说道:“为了经济不与中国交恶,这固然是一种保卫帝国利益的方式,但是外务省做的一切也是为了保卫帝国的利益。
  就如高桥财相所言,和中国维持友好关系对于我们有利,但是如何同中国维持友好关系这才是重点。比如现在中国方面提出,鉴于我们拒绝了查封满清王公及一部分满清官僚的在日财产,他们决定无限期的停止对日庚子赔款的给付,这难道我们也要迁就他们吗?
  又,共和党借助在国内控诉慈禧和末代清帝的继承权之由,公然向我方提出辛丑条约的合法性有疑问,要求同各国重新审议辛丑条约的签订。难道我们也要接受?
  又,共和党要求同各国协商关税自主权和治外法权废除等问题,并要求日本首先做出让步,我国难道真的可以不顾同各国协调,单独和中国方面达成协议吗……”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内田外相和高桥财相虽然各执一词,但是原敬心中其实早有定论,他召集两人过来不过是为了统一对华政策的认识而已。因此在听完了两人的争辩后,原敬便向内田外相问道:“若是日中之间果然爆发直接的冲突,日本所需要的面粉和大米从何处进口?”
  刚刚还语气坚定的内田顿时哑口无言了,这一次席卷日本的“米骚动”事件,实质上已经向日本的上层人士发出了警告,日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从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国变成了需要从外国进口粮食的国家。
  在这个时候,原敬立刻顺势向内田追击道:“我国的工业仰赖战争景气而发展迅速,但是我国的农业实际上和20年前并无多大的差别,日本的农民们依旧耕种着小块的土地,仰赖精耕细作维持自己的生机。
  我之前在各地走访的时候发现,各地乡下使用的依旧是祖传的农具,很少有使用从欧洲引入的先进农具,他们所施用的肥料,也只有粪便和鱼干。农业中唯一出色的只有桑蚕业,从法国引入的先进技术和从满洲进口的豆肥,使的我国的蚕丝业已经渐渐赶上了中国,这也是我国出口的大宗商品。
  但是,蚕丝可以出口换取机器却不能当成农民的口粮,事实上随着桑蚕业的规模扩大,反而挤占了我国耕作粮食的土地,这也就是为什么这几年粮食产量增长不大的原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5/5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