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校对)第5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7/596

  于是在和会进入议事程序之后,上门来拜访吴川的各国代表就变得络绎不绝了。7月5日,接受豪斯上校指派的纽约新闻报的记者查理。辛抵达了莫斯科,他下车后就立刻跑来拜会了吴川。
  在见到吴川的第一时间,他就恭敬的说道:“开普兰先生让我代他向您表示问候。”
  吴川虽然有些小小的惊异,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说道:“佩奇先生还在纽约新闻报?他不是正在搞全美广播电台联盟吗?”
  见吴川确实和报社董事开普兰先生熟悉,查理。辛心里顿时踏实了不少,他赶紧解释道:“开普兰先生虽然把主要精力放了全美广播电台的事业上,不过他依然是本报社的股东兼董事,有时也会来报社转一转的。”
  吴川有些了解的点了点头,于是又向他说道:“那么你这次来莫斯科到底是代表报社来的,还是代表豪斯上校来的?”
  查理。辛不假思索的回道:“虽然豪斯上校要求我跑一趟莫斯科,但我主要还是为报社服务。当然,我更乐意为开普兰先生服务,我更欣赏广播电台这种新的传播新闻的方式。”
  吴川这才认真的打量了他一眼,然后慢吞吞的说道:“如果您能表现出对于新闻的那种敏感性,那么我倒是很愿意为您写一封推荐信。”
  查理。辛按捺住内心的雀跃,保持冷静的向吴川说道:“如果您有什么吩咐的话,我很乐意为您服务。”
  吴川看着他摇了摇头说道:“不,亲爱的查理先生,您应当为美国人民服务。您知道美国人民现在需要的是什么吗?”
  查理。辛立刻直起了身体,做认真的倾听状,吴川这才说道:“美国人民需要的是真相,这场战争的真相。美国人民为这场战争捐赠了大量的款项,还把自己的父兄和爱人送来欧洲参加了战争。但是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终结这场战争,从而让文明世界恢复和平。
  但是英国人和法国人显然欺骗了美国人民,他们拿着美国人捐献的资金和美国人的鲜血,并没有去捍卫文明世界的和平。相反,他们正试图利用这场战争为自己获取更多的殖民地和奴役更多的世界人民。
  德国人才刚刚放下武器,英国和法国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瓜分起德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殖民地及领土了,甚至于,他们连在战争中保持中立的波斯和阿富汗都不肯放过,试图把这两个国家也纳入自己的殖民地体系中。
  当然,在英国和法国的封锁下,世界各地人民的不满是无法传入到美国人民的耳中的。所以,我希望您能去采访那些来参加和会的各国代表,把他们对于英法殖民统治的不满,和期待美国主持公道的心情,正确的传递给美国的民众。”
  查理。辛虽然才30出头,但却是一个相当具有灵活性的新闻记者,否则豪斯上校也不会找上他了。因此他迅速的反应了过来,向着吴川毫不迟疑的回答道:“我明白您的意思了,就像那些英国人在战争期间报道德国人是一群毫无怜悯之心的野兽那样,去报道他们,对吧?”
  吴川思考了数秒后说道:“那倒不至于如此过火,我们并不是想要挑动美国人民对英国开战,我们只是希望让美国人民知道,英国人和法国人试图把美国人当成傻瓜而已。因此,你的报道只需要公正一些就行。”
  查理。辛加重了语气回道:“是,我一定会公正的报道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和会上做了什么……”
  查理。辛确实是一个出色的记者,他之后发回美国的新闻报道,让美国人激发了对于英法瓜分世界的不满。这些舆论极大的加强了共和党反对威尔逊外交方针的力量。共和党本就不满于威尔逊总统为了组建国际联盟对英法让步太多的外交,他们更希望美国能够在和会上获得更为实际的好处,比如在中东地区获得一、两块殖民地。
  只不过威尔逊强行推动的参战决定让美国成为了战胜国,加上十四点和平原则极大的提升了其个人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声望,这就使得更加倾向于帝国主义的共和党不得不做出了退让。但掌握了国会的共和党并没有放弃和威尔逊总统在外交政策上进行斗争,只是他们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而已。
  但是现在,德国退出巴黎和会,莫斯科和会的召开极大的打击了巴黎和会的声誉,再加上英法对于同盟国领地的瓜分又大大的削弱了十四点和平原则的崇高性。于是待在国内的共和党议员就开始对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秉持的外交政策进行了攻击,顺带着也提出了反对英法公然瓜分世界的主张,特别是对于中东等地区的分割。
  7月15日,莫斯科和会第三次大会上,根据奥斯曼青年党代表的提议,大会通过了对于英国入侵阿富汗行径的谴责,并要求英国应当立刻、无条件的撤离阿富汗,还阿富汗人民以自主独立的权利。
  而就在一周前,阿富汗政府宣布了一份对英印侵略军的公告,公告中声称:阿富汗人民绝不会向侵略者妥协,哪怕只剩下一个阿富汗人,也誓要同侵略者周旋到底。并声明阿富汗王国彻底废除同英国签署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在英国侵略者退出阿富汗国境之前,阿富汗王国绝不会和英国进行任何谈判和接触。
  对于英印政府和伦敦政府来说,阿富汗王国的公告和莫斯科和会发出的谴责,对于大英帝国来说都是赤裸裸的挑衅。而在德国退出巴黎和会后,伦敦政府已经和英印政府进行沟通,认为现在不是和阿富汗开战的时机,要求英印政府找机会和阿富汗王国签署一份和约,然后体面的退出阿富汗王国。
  劳合乔治内阁此时正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柏林的动向上,根本无心在阿富汗挑起一场长期战争,英印政府认为这会是一场干净利落的突袭战,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不受各地军阀支持的喀布尔政权,但事实证明他们错了。阿富汗和印度边界的部落都倾向于喀布尔政权不说,就连印度人也不愿意为英国人卖命了。
  之前的印度农民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普遍的激发了印度民众对于英国人愤怒。就连一向讨好英国人的印度上层精英们,对于英国人在战争结束时撕毁了给予印度人更多自主权利的承诺感到不满。以甘地为首的国大党党员再一次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计划,虽然这一行动没有得到国大党的认可,但却得到了底层农民的支持。
  在这样的局势下,虽然入侵阿富汗的英印军有着数量上和装备上的优势,但是印度土兵们却并不想和阿富汗人作战,他们或是消极作战,或是干脆带着枪支逃亡,从而引发了英印入侵阿富汗部队的士气低落。
  而伦敦和巴黎这边面临的形势更加的糟糕,7月16日晚,外交大臣贝尔福向劳合乔治首相报告道:“美国人拒绝了向德国重新发起进攻的提议。他们的理由是:美国人民认为战争已经结束了,再把这些已经送回家园的美国军人从温暖的家里拉出来,那么美国将会先陷入一场内乱,威尔逊总统不认为这是恰当的做法。
  此外,威尔逊总统还说:德国人虽然退出了和会,但是他们并没有撕毁停战协议,德国依旧在按照约定解散部队和解除国内的军事管制,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去进攻一个已经放下了武器的文明国家,我们毕竟不是野蛮人。”
  对于美国人的态度,劳合乔治还是有预感的,因此他只是沉默了数秒就问道:“你对于法国是怎么看的?他们是否还能将战争进行下去?”
  贝尔福摇了摇头,面色凝重的向首相回道:“法国的底层民众反对战争,不管是和谁打;法国的中上阶层反对向德国妥协,他们需要从德国身上拿回自己在战争中失去的财富。克列孟梭总理能够满足法国中上阶层的愿望,也能满足法国底层民众的愿望,但是他不能同时满足法国社会各阶层的愿望。
  我认为,如果要将这场战争继续下去的话,克列孟梭总理面前恐怕只会剩下两个选项,要么政府垮台,要么迎来一场革命。事实上福熙将军支持战争的条件是,他指望美国人派出200万大军去进攻柏林,乃至更东面的莫斯科,他认为美军参战的时间最晚,因此士气最高,完全可以把这场战争进行下去。
  但是美国人不是傻瓜,根本不可能接受这么离谱的建议,为了法国人的胜利成果,却让美国人去流血牺牲,还要他们自己承担军事支出。”
  劳合乔治轻轻的敲打着面前的办公桌,良久之后才长叹一声说道:“我真不应该听丘吉尔的,要是我们没有接受公海舰队就好了。”
  对于劳合乔治的感慨,贝尔福也是无言以对,他在心里默默想着,“这谁又能想得到呢?失去了公海舰队的德国对于英国来说就是一只无害的猫咪,我们自然就要想着不能让法国人彻底削弱了德国。可是得到了公海舰队的我们却吓住了美国人,让美国人不敢再继续削弱德国了。结果就是,法国人被彻底绊倒了。”
  劳合乔治思考了片刻后再次说道:“你说,如果只有我们和法国的话,能否攻入柏林?”
  贝尔福沉吟了许久后向着首相说道:“我们也许可以消灭德军,也能打到柏林城下,但是不会找到能和我们签署和平条约的德国政府了。那样的话,欧洲就彻底乱了……”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德国的资本家在德国政府退出巴黎和会宣布参加莫斯科和会后,已经完全的失去了方向。原本德国的资产阶级和容克贵族们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德共的组阁不能阻止,那么就让这个内阁承担起签署和平条约的责任,再把他们赶下台。
  曾经和俄国人签署过布列斯特条约的德国资产阶级当然不会天真的认为,打不下去的德国签署了停战协议后,协约国还会按照十四点和平原则给予德国一份真正的和平条约。只要用脑子好好想一想,面对打不下去的德国,协约国必然会向德国提出高额的赔偿,唯一的问题是协约国的胃口究竟有多大而已。
  事情的发展也正如德国人所料,在德国签署了停战协议并开始复员军队后,协约国各成员国都提出了高额的赔偿条件,哪怕是比利时这样的小国也因为有着协约国的支持而提出了超过5亿英镑的赔偿,而比利时整个国家的财产加一起也就12亿英镑不到,和被完全摧毁的法国东北部不同,因为比利时过于弱小了,因此德国人对于比利时的破坏并不严重,只是掠夺了不少比利时人的粮食和财富而已。
  英国人也认为,比利时所受到的战争伤害并不能同法国人相比,只要几千万英镑就能让比利时恢复过来,如果要加上德国在战争期间从比利时掠夺走的物资和人员损失的赔偿,那么1.5亿英镑也到极限了。
  但是,比利时人对于德国的痛恨不比法国人对德国的痛恨少多少,毕竟作为一个被迫卷入战争的小国,在英国采取对德国占领区的封锁政策后,本就粮食不能自给的比利时,不仅不能从海外进口粮食,还要被德国人强征粮食,如果没有美国人的救济,比利时人估计要饿死一半人。
  正是出于这种对挑起战争的德国人的不满,没有一个协约国成员国愿意降低向德国索求赔偿的额度的,也就造成了一个让德国人难以接受的巨额赔偿数值。
  面对协约国提出的苛刻和平条件,德国资产阶级和容克贵族们都是茫然的,虽然他们并不愿意接受协约国给出的和平条件,这更像是一份投降条约,但是他们都知道德国肯定是支持不下去了,如果坚持抵抗的话,那么他们就要成为协约国清算的战争罪犯了。
  什么是一个标准的德国人?意志薄弱如同德国官僚,怙恶不悛好似新教徒,寡廉鲜耻堪比普鲁士军官。因此虽然对于协约国给出的苛刻条约充满了愤怒,这些真正的德国人还是把问题推给了波兰人罗莎。卢森堡。
  这些德国资产阶级和容克们打的算盘就是,如果卢森堡总理连这样苛刻的和平条约都愿意签订,那么他们就刚好有借口让对方滚蛋,重新把德国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对方不愿意签也没关系,协约国的怒火也将由德共去承担,不管是协约国军队的死亡,还是德国无产阶级的死亡,他们都不会流一滴眼泪。
  他们唯一没有预料到的就是,去年还气势如虹的协约国大军,今年就剩下虚张声势的能力了。虽然德军在莱茵河东岸重建了一道防线,但是在卢森堡政府的不断命令下,前线的德军最高指挥部被迫解散了,用于莱茵河设防的德军也不停的解散退伍,可以说原本西线士气就不高的德军,现在更是无心作战了。
  但是和德军隔着莱茵河对望的协约国军队,并没有比德军好多少。随着大批美军的撤退回国,除了法军之外的其他各国军人都在等待着回家的命令,他们根本不愿意向莱茵河对面看上一眼,更别提什么继续向柏林进军的念头了。
  于是,德国的资本家和容克贵族们发现,虽然英法在报纸上对于德国退出和会的事情义愤填膺,颇有要直捣柏林消灭德意志帝国的气势,但是莱茵河对岸的协约国军队却是一动不动,对于本国报纸的宣传鼓动毫无反应。这使得莱茵河西岸原本忐忑不安的德军,现在也开始放松了起来。
  协约国上层对于德国的愤怒,已经无法让军队中的士兵们感同身受了,军队的这种冷漠其实就意味着一件事,士兵们对于本国政府已经彻底失去信任了,再强迫他们进攻的话,也许迎来的就是一场军队的大规模叛乱了。
  而协约国士兵们有这样的反应也并不奇怪,四年大战让德国阵亡了180万人,俄国阵亡了170万人,法国阵亡138.4万人,奥匈帝国阵亡129万人,英国阵亡74.3万人,英国海外殖民地阵亡19.2万人。这不包括其他那些小国和有色人种的死亡人数,还有更多的因为战争残疾的人数。
  英国士兵和法国士兵好不容易才从战争中捡回一条性命,他们又怎么愿意为了资本家的损失而再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对于死人来说,哪怕德国人赔上200亿英镑,也和他们没有关系。更何况法国政府根本就没有尽心尽力的去照顾那些因为战争受伤的残疾军人,那些军人现在就在巴黎街头要饭呢,看到这些同僚的下场,还有那个法国士兵愿意去同已经撤回国内去的德军去拼命呢?
  意识到这一点后,德国资产阶级和容克贵族们顿时失去了对于协约国进攻柏林的担忧,他们现在最担心的反而是卢森堡政府会不会和人民委员会一样没收他们的财产。德国的资产阶级既希望协约国军队能够打进德国消灭这些共产党员,又希望卢森堡政府能够和协约国缔结一份不割地不赔款的条约,从而让他们逃过战争责任的清算。
  等到沙赫特签署了德中苏三国经贸及货币协定后,德国的资产阶级又稍稍向后退让了一步,认为卢森堡政府如果肯维持现状的话,那么他们倒也愿意让德共继续执政下去,直到德国利用这份协定恢复元气再说。
  毕竟这份协定对于德国来说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德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赢得更多的阳光下的土地么,但是现在却有中国和苏俄两个大国向德国主动开放了自己的国内市场,这还不算东欧及中亚、西亚被三国影响的那些小国和民族,他们加起来也相当于一个俄国的人口了。
  更让德国资产阶级感到惊喜的是,原本他们对于莫斯科和会并不抱有太大的希望,他们觉得这不过是俄国布尔什维克的自娱自乐,最多到时也就是俄国境内的自治共和国派出代表充一下场面,根本难以和有着超过30个国家参与的巴黎和会相提并论。
  巴黎和会的声誉不仅仅来自于协约国的胜利,最重要的还有世界各国人民对于巴黎和会主导的世界和平的期许。特别是威尔逊所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和在此原则上建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联盟的愿景。
  期待和平的英国和法国人民对于来参加和会的威尔逊总统给予了最高礼遇,巴黎街头打出的迎接美国总统的海报上写着硕大的“我们要威尔逊那样的和平”的字样,意大利士兵在他的画像前下跪,法国左翼报纸《人道报》出了一期特刊,知名的法国人在上面争相赞美威尔逊,阿拉伯世界的领导人在沙漠起义,波兰民族主义者在华沙起义,希腊诸岛上爆发了叛乱,朝鲜人想摆脱日本的控制,所有人都把“十四点计划”当作他们动力的源泉。
  为了迎合世界人民对于和平的欢呼,劳合乔治的内阁秘书莫里斯-汉基爵士,郑重其事的把十四点和平原则放在了装有最重要文件的匣子里,并对外宣称:“这份文件就是和会的道德底线。”
  但是,随着巴黎和会的召开,威尔逊总统拒绝了朝鲜人,拒绝了阿拉伯人,拒绝了土耳其人,拒绝了印度人,最后他宣布自己的民族自决只和同盟国治下的民族相关,而不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民族有效,这极大的打击了威尔逊总统自身的声望。
  对于威尔逊总统来说,最糟糕的时刻还没有过去,按照十四点和平原则提出停战要求的德国受到了羞辱,莫斯科的人民委员会抛出了一份又一份旧俄罗斯帝国同英法达成的密约,从而让巴黎和会的声望摇摇欲坠。到了最后,俄国人甚至胆大妄为的自行组织起了另一个和会。
  在巴黎和会的权威性不断下挫的同时,莫斯科和会的声誉却开始上升了,在中国和德国先后宣布参加莫斯科和会之后,朝鲜、阿富汗等一票亚洲和东欧国家都宣布派出代表前往了莫斯科,于是参加莫斯科和会的国家数量很快就超过了15个之多。
  到了这个时候,再说莫斯科和会没有任何意义就是在自欺欺人了。德国的资产阶级现在突然觉得,也许他们完全可以不用赔款,只要放弃那些海外殖民地及被协约国没收的德国财产就够了,老实说这也已经是一笔相当大的财富了,不能说德国没有追求和平的诚意了。
  相对于德国资产阶级的乐观,法国上下现在完全陷入了一种无能狂怒之中,右派指责左翼人士不顾全大局,在国家的危急时刻煽动工人运动,左翼则指责右派完全没把法国民众的基本权利放在心上,为了所谓的国家荣誉不顾法国底层的死活,拼命的往底层加税、征兵,却纵容官员和富豪偷税漏税并让他们的家人逃避兵役。
  1919年的春夏之交,法国的左翼媒体号召法国人民起来革命,法国的右翼媒体则要求政府镇压革命。巴黎的街道上罢工与抗议一轮接着一轮,穿着灰色工作服的法国法国蓝领工人和女工堵塞了大部分的街道,而反对工人的中产阶级则在另一些街道上游行示威。
  住在缪拉酒店的威尔逊偶尔出去散步时,就能观看到法国街头的游行队伍,对此威尔逊总统对自己的顾问豪斯上校说道:“假如法国在这场战争中一无所获的话,这个国家恐怕就会迎来一场规模宏大的暴乱。”
  豪斯上校向总统回道:“法国的根本问题就是,它担忧这场胜利完全是虚幻的,而且它把这当成真事,还让自己相信的确是这样。不过我能够理解法国人的恐惧,因为德国的人口在战后依然多于法国,而德国的工业能力也没有受到损失,就此达成和平的话,法国就成了没有胜利的战胜国,而德国则成为了没有失败的战败国。”
  威尔逊在自己的顾问面前也坦诚的承认道:“我同情法国的遭遇,这或许对于法国太不公平了。但我们至少帮法国要到了阿尔萨斯与洛林,只要法国人愿意加入国际联盟,他们也许就不用担心德国人再次入侵他们了。”
  豪斯上校对于总统的天真颇不以为然,再他看来现在的国际联盟甚至都快成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联盟了。在英国的强烈要求下,加拿大、南非等英国殖民领都以一个独立的政治体加入了国联,因此英国人在国联内至少有十几票。
  而法国人也援引了英国人的做法,于是英法及他们的属国就占了国联成员国的大半,这两个国家联起手来投票就能给国联直接下命令了。那么谁会接受这样的国联的命令,这相当于参与国都成为了英法的保护国,所以中国人才会主动退出和会,这样就不必参加国联了。
  不过豪斯上校也不愿意去刺激总统,毕竟现在国联已经成为了总统的一块心病,任何说国联坏话的人都被总统视为在攻击自己。也不怨总统的神经过于敏感,现在国内的共和党就在拿着国联在攻击,想要以此证明总统的外交政策完全是空中楼阁。
  因此他很快就岔开了话题说道:“现在的法国路灯和窗户上虽然飘动着胜利的旗帜,但巴黎街头到处是缺胳膊少腿的男人和穿着破旧军服的复员军人在乞讨零钱,街上走过的女性几乎半数都穿着丧服。我认为,没有我们和英国的支持,法国准保完蛋。当然我们也不能真让法国完蛋,否则一个赤化了的欧洲将会让美国的民众也失去对于自由的信心的。”
  威尔逊有些迟疑的看着自己的顾问问道:“难道你是想要让我支持法国对德国的继续进攻要求吗?”
  豪斯上校赶紧摇着头说道:“不,继续向德国进攻不会有任何好处。第一,我们不可能把运回国内的军队再拉回欧洲,否则他们一定会叛变的;第二,帮助法国消灭了德国,那么法国也就不再需要我们了;第三,不管是英国和法国都无力长期占领德国,因此这份责任就会落在我们身上,但是德国的愤怒却会从英法转向我国,这对于我国并没有好处。
  所以,我的建议是,让法国和英国放弃对于中东和奥斯曼帝国的分割,我们可以让那里的各民族独立建国,但是不应当允许任何一个国家占领那里。各国可以自由的同当地进行贸易和实施石油勘探,任一国都不能对该地区采取独占措施。
  作为回报,我们可以继续站在英法的立场向德国施压,迫使德国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当然,我们应当给予德国一个符合其大国地位的和平条约,而不是如上次那样的羞辱。”
  威尔逊有些疑虑的问道:“你确定德国政府会回到谈判桌上来?他们可是已经宣布不再向我们妥协了。”
  豪斯上校胸有成竹的说道:“现任的德国政府确实不会,但是德国的资本家和容克地主是不会愿意德共获得莫斯科的支持的。所以,只要我们能够给他们找到合适的借口,他们自己就会上钩的。
  比如,我们可以向德国提供粮食,放开对于德国的海上封锁,并宣布归还我国没收的德国私人财产。我想,德国的资本家为了自身的利益,还是会响应我们的声明的。欧洲已经经受不起再一次的战争了,我们需要让欧洲恢复一些元气,免得革命之火从欧洲向美国蔓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7/5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