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校对)第5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1/596

  而英国内阁也意识到,在中俄德三国接近的时候,英国继续同美国对峙下去显然不是一个好兆头。另外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特殊关系,也让英国人越来越难以忍受。英国人试图通过一场多国谈判,来解除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特殊关系,也希望借此破坏中国和俄、德的关系。
  于是在英美的私下沟通后,外交大臣寇松宣布:英国已准备放弃《圣雷莫协定》,支持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美国随之作出表示:海军委员会正在制定结束英—美海军对峙的协定;对英国在拉美的石油扩张采取更宽容的态度。
  在此种国际形势下,中国石油和美国集团将就中东地区的石油租借地问题同英法石油资本进行谈判,实际上就是英国人做出了让步,允许中美石油资本进入中东地区,当然不是给予全面的开发,而是部分的开发。以此换取中东地区的安宁。
  除此之外,一个试图重新调整战后国际秩序的会议,也渐渐有了雏形。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李红霞。”
  “到。”
  “王桂芳。”
  “到。”
  ……
  “张淑贞。”
  “到。”
  点名的老师给出了一把钥匙,对着面前的六名女生说道:“你们六个都是四楼412室的,你们自己选一个舍长出来,之后管理宿舍卫生之类的事情。好了,拿了钥匙就上去吧。接下来继续点名,许英……”
  穿着紫底白花棉袄,带着一顶红色绒帽的张淑贞拿起钥匙,便背着行李上了楼。在她身后不远处,一群老生正站在一排黄菠萝树下,对着这些正在分配宿舍的女生评头论足的,当然许多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张淑贞身上,公认这是吉林大学女生中最美的一人。
  吉林大学其实是1920年夏天刚刚建立的一所大学,虽然其前身是吉林师范中专学校,但是成立之后的吉林大学却是以物理系和化学系为主。并从东北其他各所大学抽调来了不少学生和老师,使得吉林大学在1920年底就颇具规模了起来。
  如张淑贞就是从长春东北大学转来的一年级生,而和她一起分配宿舍的女生们,也同样来自于各所大学,甚至还有来自于关内的学生。那些站在树下观察女生的老生,其实也就比她们早来了几个月,只不过他们在各自学校时已经是二三年级生了。
  在初、高中读书时,张淑贞倒是已经习惯了被男学生注视了,初中的时候还有一些男学生想要仗着家世骚扰她,不过自从上了高中后,她就没有遇到这样的男学生了。
  一方面是东北的社会治安越来越好了,15年的时候她就很少听说东北什么地方出了土匪的报道了,到了17年过去那些仗着权势在街上横行霸道的混混和公子哥也不见了。过去穿着警服和军服的人上街就要白吃白拿,老百姓见到躲都来不及,但是现在穿着警服、军服或制服走在街上的,都是可以信任、求助的好人。
  至于另一方面,张淑贞还一直保持着和某位大人物的通信,这使得某些权势者对她也表现的极为客气。那些试图仗着家世或职位来追求她的年轻男子,几乎都不要她说什么,很快就会从她的生活圈子里消失了。一开始张淑贞心里还是有些恐惧的,但是某人对她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最近还写信告诉她,自己已经结婚了,这令张淑贞很是伤心了一阵,于是干脆报名转来这所新成立的大学了。
  张淑贞原本想着在这所新成立的大学里开始新的生活,但是很快她就发觉自己还是无法摆脱过去的生活,因为上楼之后,她的舍友就认出了她,迫不及待的向她询问道,“你是不是那个优秀高中女生代表张淑贞?”“你是东北大学宣传画报上的那个女生吧……”
  面对这些好奇的舍友,张淑贞只能点头承认自己就是她们在画报上看到的那个张淑贞。对于这些淳朴的女生来说,和她们年纪相仿的张淑贞简直就是一个名人,过去三、四年中张淑贞一直是作为一名优秀女高中生、优秀团员来宣传的,因此自然她也就成了年轻女生心目中的榜样。
  舍友王桂芳很快就提议,应该让张淑贞担任舍长,其他女生也纷纷点头赞成。面对这么多双崇拜自己的眼睛,张淑贞只好表示同意。有舍友很快就好奇的向她问道:“张同学你为什么会来这里,东北大学不是最好的大学吗?难道你是被指派过来的?”
  张淑贞镇定的回道:“东北大学确实是我国最好的大学,不过我听说居里夫人将会来吉林大学任教,我很崇拜居里夫人,所以主动申请转学的。”
  张淑贞的话也让几位舍友兴奋了起来,带着眼睛扎着两条麻花辫子的李红霞连连点头附和道:“我也是,我也是听说居里夫人来吉林任教,才递交的申请。”
  王桂芳则打量这宿舍内的布置说道:“我倒不是为了居里夫人申请的,我之前报考的农学专业实在是太不适应了,学校也在乡下,我听说吉林大学是新建的大学,地方也不错,才报名申请的……”
  张淑贞抿着嘴微笑的站在边上听着这些女生七嘴八舌的议论,看起来就像是一名大家闺秀一样,不过她内心可真没这么温柔可亲,毕竟在她没得到那位大人物青睐之前,她可是靠着自己帮衬着寡母支撑起门户的。
  她很快就不耐烦这些小女生们谈论的家长里短的内容了,于是便出声打断道:“我听说这里是有开水供应的,正好我带了开水壶,我去打一壶开水过来,我们一起把房间里的家具擦一擦吧,我看这里虽然是新宿舍,但也有不少灰尘呢。”
  小女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了回来,于是一个个拿起了工具准备先打扫一下宿舍,然后再铺设床铺。拿着水壶下楼的张淑贞从宿管阿姨那里打听到了开水房的位置,便顺着白雪皑皑的道路走了过去,沿途中她不由有些走神的想着,那人现在在干嘛呢?
  坐在车上的吴川打了个喷嚏,心里想着也许是安娜想自己了,嗯,今天晚上一定要赶回去吃晚饭。他掏出手帕擦了擦鼻子,然后对着张云荣问道:“居里夫人要求的那个核物理实验室,规划设计出来了吗?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张云荣道:“居里夫人早就有一个实验室的规划设计方案了,只不过一直没有筹到资金,这一次她答应接受我们的邀请来中国教学,就是以我们建立这个新实验室为条件的。
  我们邀请了两位德国建筑师作为项目负责人,对居里夫人给出的实验室设计方案进行了细化设计,进程还是很顺利的,初步设计已经送给了居里夫人审核,假如没什么问题的话,明年三月就可以先进行前期的土建工作了。地点就在吉林市丰满水电站下游的阿什沟一带。也就是现在吉林大学的东北方。只是……”
  吴川的注意力顿时被吸引了回来,看着张云荣问道:“只是什么?”
  张云荣道:“就是有几名欧洲请来的核物理方面的学者,对于让两名女子来领导新实验室表示不满,他们认为伊伦。居里并没有足够的经验担任居里夫人的助手,更别提成为新实验室的管理者之一。
  至于莉泽-迈特纳,他们认为她也许可以拥有自己的项目组,但是担任教授的话就过了,至于成为实验室的第一副主任,就过于狂妄了。”
  吴川沉吟了数秒后说道:“那么居里夫人和哈恩博士怎么说?”
  张云荣道:“居里夫人坚定的支持迈特纳教授,对于伊伦小姐则表示可以只保留委任助手的职位。哈恩博士认为,迈特纳女士完全能够胜任实验室主任的工作,获得教授职位也毫无问题。但是,他只是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放射化学部的负责人,他无法阻止这些教授发表意见。”
  革命委员会所投资建设的核物理、化学实验室,自然不是战前法国的私人科学实验室或大学实验室,而是一座真正的国家级别的专门实验室。因此除了居里夫人这样的科学界的领头羊,还需要许多中坚的骨干研究员,而能够充任这些研究员的,自然就只有来自俄国和德国、奥地利这些战后经济还在恢复期,不能对科学大举投入的国家的科学家们。
  而此时的东西方,对于女性的歧视几乎没啥区别,除了像居里夫人这种打破了隐形天花板的女科学家外,其他女科学家依旧不被欧洲科学界所承认。比如,直到1909年普鲁士才正式允许妇女进入大学。而在1909年之前,迈特纳只能从后门进入大学的实验室。
  吴川想了想说道:“在资本主义社会,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用钱解决的,无非就是钱给的不够多,或是没有把钱送到正确的人手中。
  找人和哈恩博士聊一聊,就说我们愿意通过他向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进行长期的资助,不过这些资助应当有80%用在我们指定的研究方向上,另外参加研究的人员,至少要有半年来我国进行研究。我国应当无偿的享受这些研究成果。
  然后再和那些海外教授们谈一谈,我们可以提高他们的待遇,但是他们应当服从于我们的安排。假如他们依旧不干,那么可以解约或是退出实验室研究,只完成教学任务,不过那样的话他们就得按照合同赔偿我们,或是延长教学时间。”
  张云荣立刻点了点头回道:“嗯,我回去后立刻办这件事。另外,特斯拉先生要求我们加大对于世界系统的拨款,他认为该项研究对于人类的未来很重要。
  还有,对于我们给他送去的,利用发射到外太空的地球轨道飞行物来传递无线电讯号的设想,他表示这个可以整合到世界系统的设计中去。”
  吴川这次沉默了好长时间,让张云荣以为对方是否睡过去时,吴川才无奈的开口说道:“我承认特斯拉很有想象力,但我认为世界系统还是过于超越当代的基础科技了。我们可以给世界系统拨款,但是他应当先研究卫星的通讯系统,如果他不能先给出一个阶段性成果,我们会考虑削减对于世界系统的拨款。”
  在乔治-威斯汀豪斯去世后,实验室内几乎没人能妨碍尼古拉-特斯拉搞自己喜欢的研究了。威斯汀豪斯在中国的再创业还是获得了不小的成功,不过在他去世之前,他只把小部分部财产留给了家人,大部分财产则交给了信托公司,一部分用于实验室的投入,一部分则用于在落后地区推广交流电。威斯汀豪斯始终认为,交流电最终能够改变整个世界。
  和这些具有清教徒观念的美国资本家接触久了,吴川有时也不得不承认,这些资本家虽然把剥削工人阶级当成了天经地义的规律,但是他们对于科技和提高生产力的观念上,却始终秉持着一种积极朴素的观念,科技的发展能够提高穷人的生活水平,从而消灭贫穷。
  就这一点来看,美国的资本家确实是共产主义最大的敌人,因为他们不会停留在原地等待共产主义追上他们。反之,那种在儒教思想下熏陶出来的中国资本家,则浑身上下散发着恶臭。
  因为他们不承认自己是在剥削工人阶级,而认为自己是在饲养工人阶级,所以工人阶级应当感恩戴德的为他们工作。为了维持这种稳定的社会关系,中国的资本家不愿意在科技上投入更多,而只想保持在现有生产力下的剥削,因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社会阶层就比较稳固,半死不活的工人阶级就无法联合起来反对自己,他们只会防备其他人抢走自己的工作。
  有了这种明悟的吴川也意识到,如果不能打破美国白人中的清教徒观念,那么美国的无产阶级就不能通过社会主义联合起来。有色人种和白人之间的对立,其根源也在于美国的清教徒观念之中。
  在吴川的走神中,张云荣还向其报告了核物理实验室周边的保卫措施,陆地上附近有驻军,实验室周边的土地被纳入了国营农场,并迁走了所有的本地村民,新建了一所小镇。小镇内除了供实验室工作人员居住的区域外,其他镇民都隶属于政治保卫局属员。这样任何一个不属于实验室的外来人员,进入小镇就能被识别出来。
  而在附近还有着一个飞行团和防空营,名义上是为了保护丰满水电站,但是他们的首要任务还是保卫实验室的上空不受他国飞机的威胁。最后张云荣向吴川问道:“对于这个实验室的代号,您有什么看法吗?”
  居里夫人主持的核物理实验室只是一个表象,这一实验室最终要研究的自然是原子弹,当然以现在的世界科技基础,这一目标还是遥遥无期,不过吴川也并不希望让人注意到这个实验室,所以在文件中应当取一个代号来指向它。
  吴川下意识的脱口说道:“那就叫它罗布泊好了。”
  车子适时的停了下来,张云荣在笔记本上快速的写下了罗布泊三字,然后收好笔记本,下车为吴川打开了车门。外面,长春第一机床厂的书记、厂长、工会主席等都站在了厂门口迎接着。
  吴川下车后看到这些领导,沉吟了一下说道:“我这次过来就是看一看,工人自己建立的管理方式,大家要是都跟着我,我恐怕也看不到什么东西。这样,管理生产的厂长和厂委书记、工会主席留下,其他人都回去工作……”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长春第一机床厂的生产厂长是一个30多岁的年青人,带着一副黑框眼镜的他极有知识分子的气质,而在书记的介绍中,吴川也了解了这位叫杨恩培的年青人还真是英国爱丁堡大学毕业的留学生,归国后就加入了第一机床厂工作,到现在刚好满三年的工作经历。
  在吴川面前杨恩培并没有露出紧张的神情,他落落大方的在吴川面前介绍起了本厂总结出来的先进工作办法,他向吴川说道:“其实本厂的管理制度,跟主席您也分不开关系。”
  吴川有些惊奇的问道:“怎么说?”
  杨恩培道:“两年前,您对哈尔滨各工厂进行考察,当时一些工厂的工人们向您表示了对于泰勒制的不满,所以您下令对各工厂展开了一次普遍性质的访谈。”
  吴川一边顺着工厂的水泥路向车间的方向走去,一边点头承认道:“对,确实是有这样的事。不过,我记得访谈只是降低了工人们的不满,最终我们还是没有找到一种在不降低劳动效率的情况下提高工人幸福感的工作管理办法。”
  杨恩培马上说道:“但是这次访谈却给我们打开了一条思路,即如何在协调人际关系的情况下,提升集体的荣誉感,从而提高工人的幸福感。
  我在爱丁堡大学学习的时候,曾经选修过心理学的课程,我的老师乔治·埃尔顿·梅奥对于管理心理学相当感兴趣,因此在和梅奥先生取得联系后,在工会和厂委的支持下,我们厂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人集体及个人之间的互动试验。
  即了解工人个体的心理、态度、动机,同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以及领导者与被领导集体的关系,来了解这些个体和集体的互动对于生产效率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泰勒制过于轻视人的作用,而只是把工人当成了一种可以消耗的机器,这是工人对于泰勒制最为不满的地方。此外,泰勒制的本质是让一个人在一天内干完三天的活,从而获得三天的工资,但这是以牺牲工人的身体健康为代价的,实际上工人并没有获得额外的好处,反倒是让资本家降低了资金周转率、削减了房租和利息的支出。
  而我们现在对于工人集体和个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调整,本质上是为了尽可能的消除高强度体力劳动带来的疲惫感,并让工人们能够尽量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持续工作,以降低废品率和事故率……”
  在走到车间门口时,车间内传来的不是机械运作的噪声,反而是手风琴和歌声,杨恩培抬手看了看手表后说道:“是10点45到11点的休息时间。我们在上午和下午设置了3次休息时间,上午一次15分钟,下午2次10分钟。
  我们发现,在工作中间设置的短暂休息更能培养集体的归属感,这种不出车间的休息,更容易让工人进行交流,而不是跑出车间干自己的私事。
  而一旦工人形成了对于集体的归属感,就会把集体的荣誉视为个人的连带责任,厂里颁发的生产任务或是生产竞赛,通常会更好的被完成。”
  一旁的工会主席也补充道:“除了在生产上能激发积极性外,工人之间良好的同事关系,也能让他们更加积极的参加工会组织的团体活动,而不是远离集体自我孤立起来。
  过去采用泰勒制的时候,工人在工作时间缺乏交流,只能不断的重复自己的工作,相邻工序的工友反而成为了他们的竞争对手,边上的工友进度太快,将会迫使下道工序的工人加强自己的工作效率,而相邻工序的工友进度太慢,又会迫使自己放慢速度。
  工人之间牢骚不断,甚至有一起工作了大半年也没说过几句话的,工人之间关系淡漠,下班之后就着急离开车间回家,根本不想参加什么集体活动。工人对于集体的荣誉毫无感觉,反而觉得集体活动完全是在浪费自己的休息时间,对于奖金倒是相当的看重,常常为了奖金的分配而同厂里进行争吵……”
  吴川听完后点了点头说道:“这说明,个人和集体之间的联系,实际上就是集体内部个人关系的总和啊。一个内部人际关系恶劣的群体是不能称之为集体的,只有内部人际关系融洽的群体才能称之为集体。
  而这种内部人际关系的融洽,需要的不是金钱和权力,而是给工人们一些自由交谈的时间。我认为,我们现在讲的人民民主,同良好的集体主义是分不开的,要是一个集体内部都勾心斗角达不成统一的意见,又谈什么人民代表呢?
  泰勒制的管理方式,虽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过于注重工厂的利益,消灭了个人的自由,最终反而难以形成集体主义。我们确实要对这种管理方式进行改进,当然,我希望能够按照各个工厂的生产特点去改进它,而不是盲目的废除它,工厂生产效率的大幅下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损害了工人阶级自己的利益。我们还是要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的。”
  厂里的书记连连点头应道:“我们一定牢记主席的教诲,一手抓生产效率,一手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1/5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