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路易十四(校对)第1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331


第二百三十三章
陆地上与海上的战争(8)
  船医给了桑德威治伯爵一瓶茴香酒,说是茴香酒,但事实上你可以把它当做一瓶麻醉药水,里面的材料包括了颠茄与鸦片,桑德威治伯爵感到一阵阵剧烈的痛楚,但他还只是小口地啜饮着茴香酒,现在可不是能够放下一切陷入沉睡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伤者被送到船医这里,一些人需要截肢,船医的工具大概就是直接从厨房拿出来的,锯子、刀和斧头,即便是最新鲜的血迹到了这里都会散发出一股令人作呕的污秽气味,就像是在九月的多佛放了好几天的猪肉,船医围着一条牛皮围裙,脚下丢着伤者被截下来的手或是脚,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可能是肠子,眼珠和皮肉,反正什么都有可能从这些可怜人的身上掉落下来。
  桑德威治伯爵脸色阴沉地越过这些在不断哀叫的人,匆忙的担架犹如鱼群一般地从他身边掠过,他先去了上层甲板的中后部,那里有十四门18磅的火炮,还在持续着发出怒吼,船舱里一股像是下了地狱的气味——烟雾+汗水+泪水+硫磺的味儿,不但熏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就连呼吸都快成了问题,观测员、炮手和辅助人员眼睛血红,声音嘶哑,让这些凶猛的钢铁野兽能够发出吼叫是件极其耗费力气的事情,他们甚至忽略了桑德威治伯爵,看到这里,伯爵很快地从他们身边走过去,来到下层甲板,下层甲板共有十四门24磅的火炮,也就是重型火炮,只是现在他们只有十二门能够发声,另外两门已经出现了无法挽回的损伤。
  但要说受到最大创伤的还是露天甲板上的艉楼,荷兰人的炮弹不但打折了伯爵先生的锁骨,桅杆,也掀开了半个艉楼,这里布置的都是轻型火炮,总共十二门,现在它们大概都已经沉入了海底——那个巨大的伤口就像是一张正在嘲笑英国人的大嘴,而这个巨人吞噬了十来个船员的性命,船医那里的伤员一大部分也是从这里来的。
  “船长先生!”一个船员突然跑了过来,“什么事儿?”桑德威治伯爵问道。那个船员露出了一丝惊惶而又迷茫的神色,“船长先生,”他迟疑着气说,仿佛自己也不怎么相信,“皇家亲王号正在沉没!先生!它快不行了!”
  桑德威治伯爵顿住了:“胡说!”
  “真的,先生,”那个船员悲哀地说:“您看啊,它正在往下沉呢!”
  桑德威治伯爵猛地转过身躯,举起望远镜向着船员指出的地方看去,他看到了“皇家亲王号”,这艘承载着上百门火炮与以千计的船员的三层甲板战舰,确实正在如船员所说的在沉没——它所遭受到的集中打击比“圣詹姆斯号”更猛烈,而且不幸的是,一枚或是很多枚炮弹直接命中了他们的弹药库,犹如天崩地裂般的爆炸将这艘庞然巨物拦腰折成了两截,火焰在海面上熊熊燃烧,灰白色的船帆缓缓地浸入玻璃蓝色的海水,棕褐色的船身指向空中,桅杆好似垂死之人伸出的手臂,身着深红色军服的英国船员就像是群聚在即将融化的冰面上的企鹅那样,匆忙地跳入水中,桑德威治博伯爵一阵头昏目眩:“殿下呢?”他挣扎着问道。
  幸而此时在“圣詹姆斯号”的另一侧响起了一阵欢呼,桑德威治伯爵听到了有人在高呼约克公爵的名字,他马上跑了过去,探头一看,正是约克公爵与两个随从乘坐的小船在往他们这里划了过来,桑德威治伯爵立刻指挥船员们放下小船去保护和迎接,不多时,约克公爵就抓着软梯爬了上来,他的形容虽然有些狼狈,但精神还是十分振奋,说真的,“皇家亲王号”的沉没要怪罪命运而不是他这个指挥官,毕竟在海战中,直接被击中弹药库并不是极其常见的事情。
  “我可能要接过圣詹姆斯号的指挥权了。”约克公爵见到桑德威治伯爵,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这是我与圣詹姆斯号的荣幸。”桑德威治伯爵立刻说,约克公爵这时候也注意到了他肩膀上白色的三角巾,“你是一个勇敢的人,但既然已经受了伤,那么我就应该命令你回到你的舱房里去。”
  “请允许我跟随在您的身边。”桑德威治伯爵说,“至于我的伤,我只是折断了一根骨头,而且我还有一瓶茴香酒。”
  “好吧,”约克公爵说:“只要你觉得你还能坚持。”
  约克公爵虽然是个野心勃勃之人,但他也不愧为是一个杰出的军事领袖,在他的旗舰“皇家亲王号”因为弹药库爆炸而不得不弃船之后,“圣詹姆斯号”随即就升起了他的旗帜,而英国人的舰队,虽然在荷兰人的打击下损失惨重,但他们在约克公爵的指挥下,不顾一切地冒着敌人的炮击冲击对方的阵列线——若是在陆地上,这种战斗方式无疑是用士兵的躯体来压制敌人的攻势,而在这里,就是用小型战船,运输船只以及后勤补给船只来充当主力舰船的盔甲,他的做法令得原先有近百艘船只的舰队,骤然减缩到了一半不到——其中甚至包括了“圣詹姆斯号”,约克公爵又换了一艘旗舰。
  但这些沉重无比的代价是绝对值得付出的,如果荷兰舰队尽数在此,勒伊特将军完全可以将英国舰队全都压制在索尔湾,但他的麾下现在只有三分之二的舰队听从指挥,而在这种参战船只以百计算的大海战中,那三分之一的舰队留下的缺口,就算是勒伊特也没办法弥补,他指挥舰队转向,意图在北海上继续拦截英国舰队,但此时,从荷兰舰队的东南侧,响起了如同雷霆般的炮击声。
  范根特忍不住“呸”了一口,他简直难以相信,那两支舰队竟然会败给那些可能连游泳都没能学会的法国人。
  他实在是错怪了他的同僚们。
  ……
  在很多年后,人们提起索尔湾海战的时候,就不得不提起那个异想天开的艾斯特雷斯将军,确实,在大海上,法国人甚至无法与英国人,或是葡萄牙人,又或是西班牙人相比,但这位艾斯特雷斯将军在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荷兰海军时——他在双方开始相互炮击之后,就命令船员们往海中倾倒了大量的生石灰,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法国人的战船上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生石灰,但这些生石灰接触到冰冷的海水,就立刻产生了化学反应,海水沸腾起来,冒出大量的水蒸气,就如之前勒伊特与约克公爵的战斗那样,在法国人与荷兰人的战船中原本就因为炮击带来的硝烟而变得一片朦胧,水蒸气的产生更是雪上加霜,而就在桅杆顶端上的瞭望员也很难穿过雾气窥见下方情况的时候,法国人就留下一小部分后勤船只与武装商船,和那些寻踪而来的荷兰人周旋,而他们的主力却从敦刻尔克海域绕向北海,正与英国人的舰队遥相呼应,令得勒伊特腹背受敌,不得不放弃原先的计划,退缩到弗里斯兰地区外岛链。
  但这也只是公示在平民眼前的解释,事实上,最终还是那些停留在法国人船只上的加约拉岛的巫师们起了作用,加约拉岛是意大利巫师们选择的“里世界”之一,巫师们将它隐藏起来,长达千年来没有一个不曾获得允许的凡人察觉到它的存在,既然如此,想要将一列舰队隐藏起来,不让人发觉,巫师们也是可以做到的,这正是法国舰队之所以能够在抵达泰晤士河口之前都未曾在密探的眼中留下痕迹的原因,只是当时是夜晚,现在是白昼,所以巫师们还是借用了一下硝烟与水蒸气的掩饰,才能达成艾斯特雷斯将军所想要看到的结果。
  因为勒伊特将军撤退的很快,所以虽然另外两支荷兰舰队在发现受骗后即便追了上来,但面对两国舰队的再次合并,他们也明智地选择了避让。
  而让人们更惊讶的是,在这场海战中,英国人虽然损失了四艘战船(包括两艘百门火炮的三层甲板战舰),十几艘小型战船与后勤船只,荷兰方面也有两艘战船与部分武装商船的损失,但船员的伤亡并不十分严重,英国人损失了一千多人,荷兰人也只损失了数百人。
  而“圣金百合旗帜”的出现,也就是在这场海战中——在战斗结束,海面上狼藉一片,被迫弃船,又没能爬上小船的船员们拼命抓住木板、雕像或是随便什么漂浮物的时候,法国人的几艘三桅船降下原先的旗帜,升起了绣着一朵金百合的旗帜,驶向了那些绝望的人,他们大声呼喊,要求所有落水的人丢弃随身携带的武器——从火枪到匕首,哪怕是一柄用来剔牙的锥子,然后放下小船,让这些人爬上小船,而后他们将牵引着小船的绳索固定在三桅船上,一路把他们拉回到索尔湾,之后看他们是受赏赐,还是被囚禁起来挨鞭子,就不是法国人需要担心的事情了。
  “金百合”的标志就这样一直延续到数百年后,又从战场上蔓延到民间,最终所有的救援船都会升起“圣金百合旗”,有时候还会是镶嵌在太阳图案中的金百合,这样的船只多半来自于法国,或是法国人控股的航运公司。
  不过这样的后续,可不是现在的路易十四能够知道的,他现在在纳尔登。
  纳尔登距离阿姆斯特丹已经很近了,近到在地图上只有一根手指那么长,而它确实如勒伊特所说的,是一座有着坚实城墙与众多堡垒的自由城市,只是勒伊特将军只看到了厚重的石墙,却没能看到脆弱的人心,作为自由城市,这里的市民们个个都很有责任感——我是说,对个人自由与个人利益的责任感,他们在法国人已经夺取了咫尺之遥的比塞姆时还在争论不休,而在法国军队叩门的时候,做出投降的决定倒很快。
  不得不说,若是可能,路易也不想因为战争而摧毁这座小城,无他,它太美了,从上方俯瞰,这座城市就像是一支盛开的金鱼草花,唇形花冠,上方裂开两瓣,下方是三瓣——那是向着中间与四方伸出来的堡垒,而在多角堡垒之外是宽阔的护城河,宽阔到什么地步呢,整座城市就像是浮在湖面上的一座小岛,而在护城河间居然还有堤坝桥梁可供马车行走。
  “这是个多美的地方啊。”菲利普说:“我希望今后我能带着我的妻子和女儿来这里暂居一段时间,什么也不考虑,去森林打打猎,去湖上划划船。”
  菲利普所说的是纳尔登的名字由来,这里有座纳尔登森林,面对着一片浩瀚的湖泊,湖泊的名字是艾瑟尔,遍生芦苇,走动起来十分笨拙的鸬鹚与优雅残暴的天鹅在这里都很常见,黄昏时分的余晖投映在湖面上的时候,艾瑟尔湖就如同琥珀湖或是黄金湖。
  也许正是因为这里太美好了,所以这里的市民才会如此软弱,路易在心里想,看来任何时候,心性坚韧的人都只能诞生在痛苦与贫瘠里——不,或许还有野心,他看向菲利普,笑了笑:“利奥波德一世终于开始行动了吗?”
  “再不行动的话,”菲利普毫不在意地说:“奥地利人就只能看着我们吞下整个荷兰了。”
  但路易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他的军队犹如切开凝固脂肪的餐刀那样近似于毫无阻碍地长驱直入,无论是蒂雷纳子爵,还是卢森堡公爵,又或是孔代亲王,三路出征的军队都不曾如他们的敌人所期望的那样,因为意外、阴谋或是荷兰人顽强的抵抗而停滞在某个地方,从路易十四宣战到纳尔登沦陷,只用了三个月不到的时间,而利奥波德一世的盟友们,是否召集起了足够多的军队还未可知呢——但他们必须行动起来了……西班牙、奥地利、丹麦-挪威,还有勃兰登堡,瑞士……他们必须遏制法兰西的扩张,就像是猎人面对已经尝过了人类血肉的狮子……
  尝过人类血肉的狮子会就此将人类当做猎物,而从战争中尝到胜利的甜蜜滋味的法国国王也不会轻易停下征伐的脚步。
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姆斯特丹!
  “今天的芦笋配的是荷兰酱汁。”邦唐说。
  虽然荷兰的议员们看待路易十四就像是看待一头狮子,但事实上,路易的口味偏向于清淡,注重食物的新鲜和质量,荷兰酱汁是他来到荷兰之后才从当地的一种淡黄油调味酱料中提取并改进的一种新酱汁,这种酱汁呈乳黄色,半凝固状态,用来配只用清水煮过的芦笋相得益彰,白色陶瓷盘上的芦笋竖立着,大约有十二三根的样子,尖尖的头部红褐色,茎干翠绿色,点缀着小小的咖啡色叶片,国王捏住一根,在酱汁里蘸了蘸,就心满意足地吃了起来。
  今天陪他一起用晚餐的依然是王弟菲利普与科隆纳公爵,在对荷兰的战争中,他没能再如对佛兰德尔战争中那样统领一军,而是留在了国王身边,为国王冲锋效力的是蒂雷纳子爵与沃邦上尉,奥尔良公爵对此没什么不满,他很清楚,他若是继续在战争中积累功勋,他和国王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异常尴尬,而且对荷兰的战争才是真正的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太阳王的光辉绝对不能被任何人遮掩。
  科隆纳公爵稚气未脱,作为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他不喜欢蔬菜,但在路易面前,他绝对不敢表示出来,虽然说路易可以说是一个好父亲,但有些时候,当一个人建立起无上的权威时,他身边的人就不得不在做任何事情时多做考虑。
  奥尔良公爵在看到科隆纳公爵尽力地表现出他并不那么……讨厌芦笋的时候,就不禁想起了他兄长路易在小时候的事情——在他和路易都还盘绕在母亲膝边的时候,路易挑食的程度远胜过现在的科隆纳公爵,但和科隆纳公爵相似的是,虽然路易从未表现过他对什么人的畏惧——哪怕是当时手握大权的王太后,又或是主教先生,以及投石党人,又或是那些黑暗生物,却能够如一个成年人(一些成年人甚至都未必能做到)地控制自己,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忍耐,而什么时候应该敷衍,有些时候则应该毫不犹豫地拒绝。
  “怎么啦?”国王注意到奥尔良公爵突然停下了动作,就温和地问道。
  “哦,哥哥,”菲利普问道:“我不喜欢芦笋,可以不吃它吗?”
  “当然,如果你不爱吃,就别吃了。”路易说。
  在获得国王的允许后,奥尔良公爵在侄儿羡慕的眼神中将芦笋拨到一边,让仆人把它拿走,换上了烤鹿肉,浇淋着蜂蜜与胡椒的酱汁,科隆纳公爵的注视更热切了,但他还是只能和自己的父亲一起享用鲽鱼,鲽鱼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称的比目鱼,这种鱼身体扁平,模样奇怪,但肉质细密,没有太多小刺——路易当然注意到了他的头生子的眼神,只是奥尔良公爵成年已久,正是最强壮的时候,科隆纳公爵还介于孩童与少年之间,若是和奥尔良公爵那样不禁口腹之欲,就算是个巫师,他只怕也要遭受一番折磨。
  这几年来路易对里世界的医疗手段也算是有点了解了,与表世界盛行与推崇的,以外科手段为主的医学手段不同,里世界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里世界的人们无论是受伤还是生病,都是一瓶魔药下去解决,巫师们的魔药确实可以派上很多用处,但或许是因为里世界在不久之前也是战火连绵的关系,魔药对一些普通的疾病并没有用处,而且许多魔药也有着不小的副作用。
  简单点来说吧,就是说,如果有人得了一些难以言说的病,要让魔药起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巫师们的做法是将那个部位切开,剜掉,而后魔药和魔法齐上,让被切割掉的部分重新生长出来……
  “你不会想要的,对吧。”路易低声对坐在他左手侧的科隆纳公爵,小卢西安诺说:“而且我会让邦唐盯着菲利普喝接骨木茶。”接骨木茶也是里世界的一种饮料,用来消解油腻有着很好的效果,问题是又苦又涩。
  科隆纳公爵一听就笑了,很显然,他得到了一些平衡,菲利普则大声地抱怨起来,认为路易不应该如此偏向于科隆纳公爵,“有失必有得啊,弟弟。”路易说,一边将自己蛋糕上的两枚糖渍樱桃分给科隆纳公爵与奥尔良公爵,“待会儿我要去见一些人,”路易说:“你帮我照看一下卢西。”
  菲利普公爵让微笑继续留在自己的脸上:“好的,哥哥,我们也许可以去湖边走走。”
  “别去招惹天鹅。”路易吩咐说。
  ……
  王弟和科隆纳公爵才告退,房间的轻松气氛也像是缭绕在银盘上的甜蜜气息那样迅速地消失了,路易在邦唐的帮助下换上了他最华美与繁琐的一套服饰,国王的胸前挂着项链,手上戴着戒指,长长的卷发披泻在因为有着过多的金银线刺绣而厚重的犹如板甲的外套上,他活动双脚,银鞋跟在地上铿锵作响。
  在对阿姆斯特丹,也就是对荷兰的最后一战之前,国王还有一场艰难的战役要打。
  在十七世纪的欧罗巴,有件事情是现在的人们很难想象的,那就是没有那个国家能够单纯地以国家力量发动一场战争,直白地说,就是如路易十四这样,将国库,自己的私产,王弟与王太后的所有资产,诸侯的收入,以及所有能够收取的税金加在一起,来发动一场如对佛兰德尔,或是荷兰的战争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当时,按照传统与客观条件,即便路易十四在夺取了佛兰德尔之后,立即实行了严苛的军管制度,从佛兰德尔的躯体上抽血,极大地缓解了十二万人的消耗,却依然要向国内与国外的商人与银行家借贷——也就是发行战争债券。
  战争债券,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那时候古罗马军团中的士兵需要自己配备武器与盔甲,他们就经常先向商人借贷,购置自己需要的东西,然后用自己在战争中掠夺到的战利品还贷,后来随着古罗马军团的逐渐私有化,军团的统帅要为自己的士兵配备军械与保证补给,于是这样的行为就愈发普遍与大规模起来了。
  而荷兰之所以能够成为欧罗巴的财富集中地,也是因为荷兰人将金融信贷业务首先应用在了他们的武装力量上,就如之前描述过的,荷兰人的海军战无不胜,是因为荷兰的商人有此需要,战船一样是他们的商品,每支舰队需要养护与扩增的时候,商人们就购买债券予以支持,他们的回报就是战船护航与劫掠所得,还有战败者的赔偿与赎金,以及殖民地与奴隶。
  路易十四要在今晚面见的人,就是一直以来,不断并且大量地购买债券,让他得以连续发动这两场战争的商人。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商人之中居然还有荷兰人,他们对于这种等同于叛国的行为毫不愧疚,姿态十分从容,甚至称得上傲慢,路易知道他们在私下里会说,荷兰的陆军虽然败给了法国人,但这位伟大的太阳王一样要向荷兰人借贷,而且哪怕是法国国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他们也一样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在这个时代,这种想法可以得到不少人的理解,毕竟,在很多人的心里,国家的概念完全不如后世那样清晰,若说信仰,若说理念,他们可以为之献出财产甚至生命,但国家……这也是因为此时有很多地方、地区甚至公国都在不断地变换所有人。譬如说,若是路易十四能够达成所愿,那么一半的荷兰将来就是法国的一个大省。
  “哦,好邦唐,”路易抬起手遮住脸:“把蜡烛拿远一点,太刺眼了。这件外套上镶了多少钻石?我觉得我可以穿着它去为我的士兵们照亮。”
  “您是太阳王嘛。”邦唐煞有其事地说道,“我觉得你在讽刺我。”路易说,邦唐点点头:“你的智慧犹如圣奥古斯丁。”
  “那位睿智的圣人命运多舛,”路易紧了紧领巾:“我只是一个希望能够一路平顺的俗人。”
  ……
  虽然说是接见,商人们是没有资格直接与国王交谈的,他们被允许觐见国王,更像是为了求取一个切实的承诺与保证,毕竟法国的胜利近在眼前,而路易则要求他们继续追加投资,他的十二万大军就像是一只饥肠辘辘的野兽,如果路易不能让它吃饱,它就能反噬国王,商人们无不面有难色,为了这场战争,他们已经投下了近千万里弗尔的钱财,虽然这可以说是必须的投入,但他们的库房也快干涸了。
  没想到的是,第一个站出来的竟然是荷兰商人,“伯爵先生,”他说,一边小心地从垂下的眼睛后窥视国王在烛光下愈发耀眼的衣角,单单这一件外套,可能就在百万里弗尔左右,不算国王佩戴的珠宝,也足以偿还这几个月的利息,只是虽然这位国王并没有其他君王的拖延毛病,但他得知道——“先生,”他重复了一遍:“若是可能,我们能够知道您们为什么还需要这样庞大的一笔支出吗?”他谨慎地说:“据我所知,您们的军队战无不胜,阿姆斯特丹的大门即将向您打开,若是辉煌的凯撒,可敬的太阳王想要举行一场盛大的凯旋式,我们可以为您奉献上十成十足的诚意,只要您说,先生,我们就去做。”
  “陛下无需这些虚名,”卢瓦斯侯爵代国王回答说:“他需要的是诸位的诚意。”他停顿了一下,“不必担忧你们的投资,国王愿意增加一分利息来安抚你们无谓的不安,而战争结束之后,”他说:“在这里的每个人,都能获得一份皇家特许状——”这句话方才落下,商人们便骚动了起来,或许有人无法理解特许状是什么,那么这里有个比较清晰的例子,那就是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就是在荷兰议会颁布的特许状下成长为现在的庞然大物的,它可以让你垄断某种商品的买卖,或是一条航道,也可能是一座城市的自治权……等等,也许法国国王还不至于慷慨到那个程度,但一个君王手中的权力,即便让渡出很小的一部分,也足以让他们改换门庭,甚至成为一个显赫姓氏的源头。
  荷兰商人退回到商人的行列中,他们交头接耳地小声谈论着,路易向卢瓦斯侯爵点点头,他在这场谈判中已经起到了应当起的作用,他一起身,那些商人们就立刻鞠躬行礼,直到门扉开启又关上,他们才重新焦灼地计算与考量起来,荷兰商人一直犹豫不决,因为推举他做代表的那些商人,是想要让他请求法国国王降低荷兰商船,商品的关税的——自从路易十四对荷兰宣战,就一口气将荷兰的商品与商船的关税提到了百分之三十,这种疯狂的举动让荷兰商人们叫苦不迭,在这样的高关税下,他们的买卖根本无法继续下去,荷兰的大门确实快要对路易十四打开了,法国的大门却还在对荷兰人紧闭着,也就是在那么一瞬间,一个念头滑过这个商人的脑海——也许让法国夺得荷兰也不是一件坏事。
  这样的念头就像是坠入艾瑟尔湖的一枚石子,很快就不见了,商人们在几分钟过后就做出了决定,愿意为国王的战争追加投资,只是债券的面额与数量,还有偿还的日期与利息都要重新谈过,卢瓦斯侯爵将这件事情交给了下属,去见国王回报结果,他被允许进入国王卧室的时候颇为受宠若惊,因为路易十四在这方面很像是清教徒——他并不喜欢时时刻刻都被大臣和贵族们簇拥着。
  国王这时候早就换下了那件沉甸甸的外套,套着柔软的天鹅绒袍子,冬天就快要到来了,房间里的壁炉烈火熊熊,火光令得房间里的每个面孔都在不定的明暗中徘徊,卢瓦斯侯爵说出答案的时候,虽然无法端详国王的脸,却听到了一声轻轻的喟叹。
第二百三十五章
阿姆斯特丹!(2)
  没人知道路易也快要到极限了,无论是躯体,精神还是财政上的压力,对荷兰的战争开启的太快,与对佛兰德尔的战争连接的过于紧密,但路易在看过有关于荷兰的情报后就意识到,如果他想到得到荷兰,就还有这么一个机会了——荷兰看似强大,内部却已经腐朽不堪,推崇奥兰治,也就是君主制度的橙带党与坚持议会制度的共和党人相持不下,甚至不惜以国家与人民做赌注,而他夺取佛兰德尔的行为已经惊醒了很多人,若是奥兰治的后人,威廉三世与荷兰首相约翰·德·维特升起了警惕心,从而在法兰西的威胁下相互妥协与联合,事情就要变得可笑起来了。
  为了能够将这场战阵催化成法兰西的胜利,路易十四可以说是已经押上了最后一枚筹码——他不但向王太后,王弟与蒙庞西埃女公爵借贷,也向国内的诸侯与商人借贷,甚至提高了关税与军役税,最后一种税赋是直接针对平民的,如果有可能,路易并不想走到这一步,而后就是各种秘密契约,只有少数人知道,路易甚至抵押了枫丹白露宫——这个消息若是传出去,必然举国震荡,甚至影响到战争的进程……后果不堪设想,但世界上没有那种秘密是可以永远维持下去的,除非这个秘密无关紧要,这也是为什么路易必须尽快夺取荷兰的缘故。
  幸而他麾下的孔代亲王,蒂雷纳子爵,卢森堡公爵等将领也相当支持国王的想法,他们也认为,放弃那些小城和态度暧昧的地区(如泽兰),暂时不设驻军,将主要军力全都集中在以阿姆斯特丹为首的格罗宁根、弗里斯兰、乌得勒支与南北荷兰五省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就像猎人捕猎一头巨熊那样,过多地将力气耗费在巨熊厚重的毛皮或是粗壮但不致命的躯体上根本就是一个愚蠢的错误,唯有直接将子弹或是匕首刺入巨熊的咽喉或是心脏才能够一举解决所有的后患。
  阿姆斯特丹就是荷兰的心脏,这是荷兰的最后一战,也可以说是路易十四对外的第一战或是最后一战——那些没有料想到法国军队会如此迅烈凶猛,荷兰的内部竟然会相互倾轧到这个地步的国家,正在匆忙地招募士兵,聚拢军队,他们和路易十四都在争取时间,如果路易十四没能在其他国家插手这场战争之前得到阿姆斯特丹,那么他们就会悍然举兵,逼迫路易十四让出之前获得的所有胜利果实,至少也是一大部分;若是路易抢先一步,成为荷兰之主的话,那么他们再想要介入就要以另外一种温和的方式来了……他们能够从路易这里得到的东西,也要看路易是不是愿意给。
  路易今天甚至不敢向本国的商人继续借贷,今天来的商人不是英国人,就是意大利人,或是荷兰人,而国王向他们借取的最后一笔贷款,也是用在最后一战上的——商人们取走了厚厚一叠的债券,送来的是真金白银,这些英镑、荷兰盾与弗罗林,被装在箱子里,抵达纳尔登城的时候,拉拽马车的夏尔马的蹄子都在不断地颤抖——这种四蹄粗壮的马匹从来就是运货的一把好手,但它们也大概没有拉过这样“贵重”的货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