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路易十四(校对)第1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331

  “如果说这场战役,”路易说:“英国人的手还伸不到这里,但他们一定会非常乐意与默罕默德四世的大维齐尔做一些利润更丰厚的生意。”
  “您是说火炮和火枪。”路德维希一世说。
  “是的,”路易点点头:“我们在前进的时候,我们的敌人也不会止步不前,据我所知,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西帕奇骑兵早几年就开始更替武器了,我不知道你在利沃夫遇到的敌人如何……”
  “他们确实有在数量与口径上不亚于我们的火炮。”路德维希一世说。
  “所以这场战争只怕没有我们以为的那样简单。”路易问:“您对现在的奥斯曼土耳其的苏丹,默罕默德四世有什么了解吗?”
  “说来他和您算是同龄人,而且……”路德维希一世露出了复杂的神色:“他在48年,六岁的时候,就取代了他被废黜的父亲易卜拉欣一世成为了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者——但直到现在……他应该还未能亲政。”
  “说说看吧,”路易在桌面上点着手指:“我们相互对应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可利用的地方……”
  “我觉得,陛下,我们应该先从奥斯曼土耳其的大维齐尔,也就是他们的首相说起,就我知道的,他是一个如同黎塞留主教的人物,”路德维希一世说,他没有提起马扎然,是因为马扎然主教在路易十四的心中就如同第二个父亲:“傲慢,残忍,野心勃勃,这场战争完全可以说是来自于这位先生的谋划与驱动。”
第三百零九章
国王的再一次御驾亲征(6)
  路易十四认真地倾听着,法兰西的密探现在已经遍布国内与半个欧罗巴,还有英格兰与苏格兰,还有在殖民地的一部分——但这些密探,无论是不是巫师,都没办法彻底的深入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不是因为他们有意懈怠,而是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太特殊了。
  首先,奥斯曼土耳其的苏丹与大维齐尔虽然允许帝国内存在不同信仰,但就像是路易十四在新被征服的佛兰德尔与荷兰施行不同程度的税收,奥斯曼土耳其虽然说是多信仰帝国,但对那些不同信仰的东正教徒、天主教徒与新教徒,甚至还有一些佛教徒,他们从来就低人一等,不但要承受比信奉唯一真神的教徒更沉重的税赋,还要缴纳“血税”——也就是将自己的儿子交出去成为苏丹的士兵,这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离开父母与故土,回来的时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奥斯曼土耳其人了,除了这些,他们在法律、商业行为与婚姻上,各个都要低于唯一真神的教徒。
  尤其是在一些被奥斯曼土耳其人统治了多年的大城市,像是波斯尼亚,那个曾经被莫里哀先生拿来作为一场大剧场,无耻而又大胆地欺骗了利奥波德一世的使臣的城市——莫里哀先生回来之后说,那座城市行走着的几乎全都土耳其人——不,应该说,是所有人都尽可能地依照他们的装束打扮自己,任何一个出格的人都会被无数双眼睛注视着,即便如此,像是那些陌生面孔的人,就算是假意皈依,也会被苏丹的密探……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从耶尼切里军团(苏丹的亲兵军团)里退役下来的士兵与军官,在军团中他们不被允许结婚,终日接受忠于信仰与君主的教育(说到这里,莫里哀先生还意味深长地看了路易十四一眼),这让他们即便离开后,他们也不会舍弃自己的职责。
  所以,任何一个外国人,只要出现在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城市里,他遇到的每一个人,从旅店主人,香料商人,咖啡馆的招待,甚至一个做骆驼与马匹租借生意的人,都是缠绕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
  至于巫师和里世界,很遗憾,也许那里存在过,但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教团要比罗马教会激烈得多——虽然过程不是很清楚,但他们可能是直接劫掠了一批女巫,在孩子诞生后就杀死母亲,等到这些孩子长大,他们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教团最狂热的信徒与刽子手,凭借着这柄锋利的刀子,奥斯曼土耳其的苏丹与大维齐尔就像是一个熟练的农民挥舞着镰刀收割麦子那样,一点一点地将巫师们驱逐出了他们的领地。
  也许会有人问,难道就没有巫师如法炮制地以各处里世界作为栖身之处吗?有的,但之前说过,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信仰是绝对不容许有任何谬误与动摇的,他们并不如罗马教士那样,关心的只有赎罪券的箱子里是不是有金币叮咚一响,他们一边不断地拓展宗教领地,一边清洗那些不够虔诚的人——这对巫师来说相当致命。
  就如加约拉岛与日列岛,巫师们事实上还是会和外界有联系的,一个天主教徒,一个新教教徒,一个不管什么教徒,在看到切实的利益时他们会犹豫,会假装看不到,听不到,但真神的信徒却不会。
  里世界并不是一个额外的空间,它在表世界真实地存在,只是十分荒僻以及不为人知,同时酝酿着奇特的力量,促使魔法生物的形成,也更适合巫师生存,它们往往是一条深邃的峡谷、一个孤单的小岛、一处茂密的丛林,一块雾气笼罩的沼泽……但若是有人生了疑心,也有决心,又有足够的人力去探查,还是能够从地图和计算上发觉不对的。
  问题是这样的话,巫师们要在奥斯曼土耳其人的领地上活动,就变成了一件难事,除了信仰问题之外,他们就像是泼洒在白纸上的墨水那样显眼。不过让路易十四意外的是,阿蒙对他说,虽然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教团无法容忍巫师,却能容忍吸血鬼和一些魔法生物,虽然他们全都被归纳为魔鬼,但有些时候,也有堕落的信徒愿意与他们做交易。
  在阿拉伯地区就游荡着一支吸血鬼氏族,阿蒙称他们为阿萨迈,这些阿萨迈在黑暗与热砂中游荡,做着雇佣兵与刺客的买卖,他还问路易十四有无兴趣收买这群血族,路易想也不想地就拒绝了。他是在与梵卓的提奥德里克,茨密希的阿蒙两位亲王接触,以及阅读了大量巫师的典籍,才知道血族对自己的祖地十分看重——一般来说,血族的祖地就是二代或是三代吸血鬼出生的地方,他们甚至还有可能做过国王和领主,在对于血族来说也极其漫长的时间里,他们精心经营自己的领地,培养继承人,建立军队,甚至举行审判,处决那些被他们认为可能对氏族造成危害的血族,也都在那里。
  茨密希在十三氏族中,是相当强大的一支,可命运多舛,他们竟然是第一个因为人类的权力交替,国土更迭而失去祖地的血族,这让本来就有点疯疯癫癫的阿蒙亲王做起事来更加无所顾忌了,与此同时,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冈格罗一族也很尴尬——这种情况对他们来说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那就是一族彻底地毁灭另一族,而后统领两处领地。
  但冈格罗不敢对上茨密希……
  好吧,这些姑且放在一边,主要是阿萨迈一直游荡于阿拉伯地区,而奥斯曼帝国疆域最庞大的时候,有着四个核心领域——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这里分别诞生过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以及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以阿拉伯也只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他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才能让这群血族放弃领地?
  而且“魔鬼”也没法进入苏丹的皇宫,甚至都城都很难进去,他们提供不了什么有价值的情报。
  路易十四有关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情报,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商人,虽然威尼斯人和英国人一直在和奥斯曼土耳其人暗通款曲,但要说到关系亲密,他们暂时还无法与法国相比,而且在路易亲政之后,像是葡萄酒、香料、土豆、巧克力、咖啡、脂粉、玻璃、瓷器,绚丽多彩的衣料与新切割法的宝石,还是源源不断地被送往了伊斯坦布尔,苏丹的白人与黑人总管是最大的买家,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些商人往往身兼两职,但谁让法国商人总是能够不断地拿出新鲜的好东西来呢。
  但想要探知到什么真正的机密就很难了,“我只知道默罕默德四世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亲政,”路易有点无奈地说:“他的父亲易卜拉欣一世据说是个狂妄的疯子,所以在默罕默德四世六岁的时候就被强行罢黜,现在的王太后,她是个威尼斯女人,就拔擢了科普吕利的人做大维齐尔。”这也是为什么奥斯曼土耳其人虽然在69年的时候从威尼斯人这里夺取了克里特岛,威尼斯人却还抱着一线希望的缘故,毕竟之前有三百年,奥斯曼帝国都在王太后的把持之下,也许他们以为,这位威尼斯女人,默罕默德四世的母亲也会成为一个女苏丹呢。
  可惜的是这位女士注定无法成为第二个许蕾姆(注释1),科普吕利虽然是她拔擢的,但一开始,就毫不客气地向她索取了四大特权,一:行政权不受干涉;二:拥有人事任免权;三:所有的奏疏都要经过他过目;四:要求完全的信任,不能对他有所质疑。这四条要求几乎就是要将苏丹与他的母亲完全地架空,若是放在苏莱曼一世,甚至是许蕾姆苏丹时期,只需要他说完第一条,后面的事情就无需劳累他的舌头了,因为苏丹会立刻命令守候在身旁的宦官拿长弓来绞死他。
  但令人咋舌的是,默罕默德四世的母亲竟然真的答应了,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信服这位大维齐尔,于是他执政五年,处死三万五千人,其中有四千个是达官显贵,这是什么概念呢——当时在奥斯曼土耳其的宫廷里处理政事的官员也不过三百个——他的刀斧手让托普卡帕宫的议会大殿上的成员在五年里轮换了至少十次甚至更多。
  凭借着这样酷烈的手段,这位大维齐尔稳稳地坐定了无冕之王的位置,他也不是一个只有残暴的天性,没有卓越的才能的人,在他统治这个庞大帝国的这些年里,他重新组建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海军,解除了威尼斯人对伊斯坦布尔的封锁,夺回了两座重要的岛屿;他派军剿除了小亚细亚的叛军;将帝国的边境线推到顿河,伏尔加河一代——直接对上俄罗斯;还有的就是再一次攻占罗马尼亚,恢复在那里的统治。
  如果说之前奥斯曼帝国在易卜拉欣一世的掌控下,就像是一辆被疯马拖拽着飞快奔驰,随时可能散架的马车,那么科普吕利就是让这座马车缓下来的人,当然,同时他也举起了手中的武器,让人们看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依然有着獠牙利齿,他在61年死去,将职位与权力交给了自己的儿子。
  “您知道他在临终前是如何对默罕默德四世说的吗?”路易说:“还是四条,永远不要听女人的话,永远不要让大臣变得富有,永远保证国库充盈,永远别让军队闲着。”
  路德维希一世怔了一怔,“看来默罕默德四世确实做到了,至少肯定做到了最后一条,”他品味了一下:“难怪您会说他是一个如黎塞留主教一般的人物。”
  “还有他的儿子,艾哈迈德,”路易补充说道:“也继承了他父亲的理念与思想,这次大战,就是一个最为确凿的证明。”
  “多么可怕啊,”路德维希一世说:“只是为了一个人,或是两个人的意愿。”
  “所以人们才会追逐权力。”路易说,“不惜一切。”
  路德维希一世很难确定路易是否意有所指,他摇了摇头,若路易十四是这样的人,他现在还是孔代亲王,甚至更糟——只是一个傀儡,就像是之前的波兰国王,“那么接下来就由我来说吧,”他站起来:“我的情报多半来自集中在军事方面,陛下,这次我们可能要面对二十五万个敌人。”
  “听起来相当可怕,”路易回答说:“说给我听听吧。”
  “首先就是您刚才提到过的耶尼切里军团,不过包括战士和付辅兵,而且这场战争,苏丹和大维齐尔允许所有的奥斯曼参军,所以总人数达到了十七万人,包括西帕奇骑兵,还有大量的阿扎普(步兵);他们的附庸,小亚细亚-安纳托利亚的库尔德人,巴尔干半岛的鲁米利亚人,特兰西瓦尼亚,摩尔达威亚和瓦拉几亚(罗马尼亚地区)的仆从军,还有为苏丹服役的克里米亚鞑靼人,以及匈牙利新教徒,他们可能还有数之不尽的火枪,火炮和弹药,从被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占领的上匈牙利到特兰西瓦尼亚,一路往下,都是他们的领地,他们可以从中获得补给,无需携带太多辎重。”
  “那么我们呢?”
  “您这里有三万人,”路德维希一世说:“我这里有一万五千人左右,还有奥地利人,丹麦与挪威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以及瑞士……我们的总人数可以达到十五万人左右,但陛下,这里有个问题。”
  他站起来,走到窗前:“请往外看。”
  注释1:罗克塞拉娜(Roxelana,1506年-1558年4月15日),土耳其语称许蕾姆(Hürrem,意为“高兴者”),阿拉伯语称卡里玛(意为“尊贵者”),奥斯曼帝国苏丹苏莱曼一世皇后。因为在政治上权势很大,所以在奥斯曼帝国的历史上被称为许蕾姆苏丹。
第三百一十章
国王的再一次御驾亲征(7)
  我们之前说过,利奥波德一世选择卡姆尼可是有原因的,在维利卡普拉尼高地已经聚集起十五万大军,其中有奥地利的五万人,西班牙的三万人与法兰西的三万人,剩余的人数则有另外的天主教国家瓜分——但要说聚集了好几个国王的卡姆尼可只有他们在,那是不可能的,除了大臣、将领与仆役,这里还有君王们的近卫军,他们是国王最信任的士兵,也是一国之内最为精锐的部队——从五百人到三千人不等。
  路易十四就是那个有着三千人近卫军的国王,也是仅有的一个,所以虽然利奥波德一世心不甘情不愿,也不得不让出卡姆尼可最大的一座城堡——如果他敢敷衍推责,路易十四保证自己会转身就走,而且不需要承担任何道德与信仰上的指责,毕竟为援军提供供给与营地原本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奥地利大公的责任。
  利奥波德一世还想过让西班牙人占据这座城堡,毕竟西班牙人与法国人援军数量相等,但就算是卡洛斯二世已经恢复了健康与神智,要他立即担负起国王的职责是不可能的,所以西班牙人的统帅是他们的海军行政大臣胡安·帕蒂尼奥,帕蒂尼奥与托莱多大主教都是不折不扣的保王党,也十分看重西班牙人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所以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卡洛斯二世千里迢迢来此。
  帕蒂尼奥位高权重,出身高贵,问题是,就算是卡洛斯二世在此,他都未必能够与法国国王并肩齐行,遑论与他争夺驻地?胡安·帕蒂尼奥更是不必多说了……
  所以这座大城堡,理所当然地就归了路易十四所有,哪怕他不是第一个抵达卡姆尼可的。
  从这座矗立在高处的城堡塔楼往下看,可以俯瞰大半个卡姆尼可,这种位置选择十分常见,毕竟城堡从一开始就是被用作军事用途的,路易首先看到的就是他的近卫军。
  事实上,从路易十四登基到第一次投石党暴乱的这段时间里,路易十三给他留下的近卫军团早已因为纪律松懈,人心涣散,成了一群乌合之众,当时被马扎然主教留在卢浮宫保护国王陛下的全都是国王和他的火枪手,等国王离开圣日耳曼昂莱,被他所用的是来自于奥地利的绍姆贝格与他的雇佣兵,后来蒂雷纳子爵败于绍姆贝格之后又被他说服,国王才算是有了第一支军队,所以他一回到巴黎,就迫不及待里将跟随他的流民安置到凡尔赛——比起出尔反尔,贪婪短识的巴黎人,他更愿意从凡尔赛这些因为脱离了饥饿与困苦的民众中挑选他的士兵。
  这些士兵最初就是国王的新军,等到这些新军在洛林、佛兰德尔、荷兰的战役中经历过了硝烟、死亡与鲜血的考验,国王就拔擢了他们其中一些最为勇敢而又聪慧的人到自己的近卫军团,因为基数大的缘故,即便精挑细选,太阳王的近卫军团还是被迫扩增到了原先的三倍。这次能够与国王一同来到卡姆尼可的士兵更是经过了如同篦子一般的审查,他们都是天主教徒,身材高大,容貌俊秀,每个人胸膛上至少也有一枚银色太阳章,说明他至少杀死过两个敌人,或是与其他人攻克过一座堡垒。
  像是这样的人,一个两个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一百个也不是不可能,但三千个,就足以令所有人为之侧目了,但在城堡的塔楼上往下看的时候,这种景象是非常赏心悦目的——广场与连廊上来来去去的全都是年轻漂亮,生机勃勃的小伙子,穿着统一样式的制服——皇室蓝色的缎面外套,白色的紧身裤,直到膝盖上方的黑色皮靴,纽扣和镶边都是银色的,肩章上的利剑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六月份的天气在斯洛文尼亚已经有点热了,有些人没有戴着帽子,有些人戴着,但将宽檐帽的两侧卷起来,然后用别针固定住,让帽子多出了四个角。
  这种行为还被军官们喝止过,因为无论是制服还是帽子,又或是靴子,都是国王给近卫军的士兵们配置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在损坏国王的赏赐,但路易十四知道后,也开始卷起帽子,之后不但没有军官再去指责士兵们,就连他们自己也开始模仿着卷帽子,好与国王保持一致,没几天这种卷边帽就成了巴黎与凡尔赛的新风尚。
  路德维希一世早就在心中准备好了适当的措辞,但在看到这些小伙子后,他突然想到,路易十四不但在这种小地方表现出了他对士兵的体贴,更是在不久之后宣布,国王赏赐给士兵们的制服、帽子、靴子与皮带等配件,包括毯子等个人用品,都可以在他们休假或是退役后带回家里继续使用——当时别说是那些普通士兵,就连他麾下的几个亲信也露出了欢喜的神色,他知道他们并不缺少衣服和饰品——这些将会是如同瓷器、珠宝和家具一样,传承下去的珍贵纪念品。
  就连他自己,还有他的长子,也将他们的元帅礼服与将军礼服,珍而重之地藏在了衣箱里呢。
  突然袭来的感慨让路德维希一世沉默了,但路易十四已经有点明白他的意思了,越过这座城堡,将视线放在城墙之外,他们看到就是色彩斑驳的人群——与路易十四与路德维希一世熟悉的法兰西军队不同,其他国家,就连奥地利与西班牙,就算是近卫军团,也难以做到完全的统一。
  别说制服是否统一与战斗力没什么关系,一支着装混乱,表示不清的军队,不但无法与普通民众进行划分,就连他们自己也很界定自身——连自身的定义都无法确定的士兵与军官,又怎么能够对军队有荣誉感与归属感?进而愿意做出牺牲?这里的牺牲不只是说要他们献出性命。遵守纪律,认真训练也是一种牺牲,有时候人们为因为一时冲动而无所畏惧,但长时间的无趣与辛劳,却不是什么人都能忍耐下去的。
  当士兵们意识到——我是国王的士兵,我应当是个高尚与虔诚的人时,路易十四的目的就达到了。
  但在城堡之外,士兵和军官们随心所欲地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他们的服装与一般的欧罗巴人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衬衫、外套与紧身裤,普通的士兵穿着软底鞋,军官穿着靴子,一些军官还在帽子上插着一枚色彩鲜艳的羽毛,他们也在肩膀上点缀肩章,但这些肩章并不是用来显示军衔的,是用来防止长戟与火枪磨坏衣服肩部的……军官们除了帽子上的羽毛之外,还有的就饰在袖口装饰金属条——但这种做法一些火枪手也会这么做,为了防止袖口被火药的烟尘污染与损伤;也有军官采用宽宽的腰带彰显身份,他们多半是鞑靼人或是哥萨克人,不过只要不是他队伍里的士兵,又有资本,士兵也可以这么做……
  至于武器,当然,法兰西的军队也允许他们自己购置武器,但军队下发的武器是统一的,而且也是主力,他们的私人武器可以作为预备,但在这些人里,他们的武器五花八门,从基督诞生之日时就有的弓箭、长矛,到长戟、十字弩,最常见的短剑与刺刀,到最新的长柄或是短柄火枪,手雷等等,你都能在他们的腰带上和身边看到,有时候你竟然还能看到石锤与捆绑在一根木棍上的羊颌骨。
  第一次见到这种武器的时候,路易十四甚至不认为这是一种武器,他还以为这是某种诅咒用具或是宗教仪式必需品呢,但他身边的亨利,也就是路德维希一世的长子,告诉国王陛下说,那还真是一种武器,而且在鞑靼人中十分常见——而且这种武器的最好用料应该是鹿或是马,因为羊的颌骨虽然锐利,但不如鹿的长……但因为鞑靼人的活动范围里很少出现鹿,羊倒是很多,所以他们经常会用吃剩下来的羊颌骨做矛头或是匕首。
  ……没有亲眼看到,只是从情报里了解,果然是不能真正掌握实际情况的,路易在心中想到,举着羊颌骨的是一群鞑靼人,他们当然无法成为近卫军团的一员,很有可能是来索取补给与佣金的,但让路易十四关注的是,在混乱之中在,这些鞑靼人甚至要比那些士兵与军官更有规矩与纪律。
  但他们身边的人可不会这么觉得,他们无不露出了厌恶的眼神与轻蔑的姿态,直到其中一个意欲将鞑靼人首领一把推开的雇佣兵突然惨叫出声,路易十四虽然始终注视着这些鞑靼人,但因为距离太多,人群密集,他不太清楚那里发生了什么——但人群迅速推开后,他就看到那个雇佣兵正跪在地上,举着光秃秃血淋淋的手腕,一个鞑靼人平静地上前,一刀贯入了他的喉咙。
  这段小插曲来得猝不及防,而且肉眼可见地即将转化为一场可怕的群殴,因为正有人匆忙赶来,在看到尸体后发出了一声凄厉的哀叫——这些人可能是来自于意大利的雇佣兵,意大利几乎是雇佣兵最为昌盛和繁忙的地方,毕竟那里的领主热衷于战争但不喜欢战斗,无论是同一城市的大家族还是对抗外来的敌人,如法国人,他们都会雇佣外来者而非亲身上阵。
  这样的行为固然会带来很多恶劣的后果,但对雇佣兵的发展确实十分有利,意大利的雇佣兵们装备精良,据说他们甚至不惜巨款也要向法国人购买他们的最新枪械,做着军火买卖的路易十四当然知道,想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些意大利人即便在卡姆尼可也以为自己可以继续凌驾于他人之上——但很显然,鞑靼人不是他们熟悉的那些人。
  也许那位意大利雇佣兵首领还想要说些什么,路易十四拿起望远镜继续密切地关注他们,他发现雇佣兵首领的肩膀上披着一件“克里姆”,就转过身来询问路德维希一世:“你身边有人雇佣了意大利人吗?”“没有,陛下。”路德维希一世说,他也将望远镜举了起来:“没有,应该是他从某个波兰人或是匈牙利人那里买的。”克里姆是一种在匈牙利骠骑兵与波兰翼骑兵那里时常可见的短斗篷,夏天时用来取代原先披挂在身上的野兽毛皮,一般会掀起一半搭在肩膀上,通常都有着厚重的内衬和金银线刺绣,所以看起来十分堂皇,喜爱奢华的意大利人会去为自己购置一件也不奇怪。
  路德维希一世一边否认,一边庆幸自己身边没有那样的蠢货,这个意大利人或许以为自己被公爵和伯爵雇佣,他也就等同于半个贵族了,竟然以为能够与野兽讲道理——鞑靼人首领的斧头劈开了他额头的时候,他的嘴巴还在蠕动着呢,华丽的克里姆没能给他带来一点帮助,他身边的同伴倒是拔出短柄火枪来——没想到那些鞑靼人肮脏打结的羊毛衣下居然也有着相同的,不需要敲打火镰点火就能击发的火枪。
  意大利人首先就倒下了两个,鞑靼人发出野蛮的叫喊,拔出武器就冲了上去,周围的人不是跑开就是攀上了矮墙——鞑靼人结束战斗只用了几分钟,然后就飞快地跑了,就像是一阵带着血气的旋风,反正等到利奥波德一世的卫兵姗姗而来,这里只有死人才能回答他们的问题了。
  “这些鞑靼人!”路易十四忍不住说。如果他现在还有余力向东发展的话,他一定要设法将这些鞑靼人收入囊中,他们的作战能力实在是太强了,他的新军勇敢无畏,忠诚可嘉,但有个问题,那就是他们缺乏那种在战场上必须的野性——不过这也是热武器取代冷兵器之后,军队中的通病。就像是那些意大利雇佣兵,他们在战场上或许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但他们习惯了远距离地开枪射击,等到面对面时胜负已定,近距离厮杀的机会并不多。
第三百一十一章
国王的再一次御驾亲征(8)
  当然,法国士兵也曾在荷兰与佛兰德尔的战争中,在打空子弹后,以枪身上的刺刀继续近距离的白刃战,但这种近似于打扫战场的近距离作战可没办法与对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战斗相比。
  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作战方式单一却有效,他们没有类似于法国的军衔制度,没有将领-军官-士官-军士-士兵的指挥链,不讲究任何谋略或是机动。
  一个军官下可能有成千上万的士兵,他们从不发布复杂的命令(士兵们也未必听得懂),通常就是:拿下一座城堡,或是夺取一个村庄等等,无论他们怎么做,做到就行——反正对苏丹或是大维齐尔来说,他们只是一些可以随时补充的消耗品——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霸主位置完全就是以堆积如山的骸骨与如同大河江湖的鲜血换来的。
  不得不说,当如同鼠群或是蚁群的阿扎普(奥斯曼土耳其的普通步兵)向着你铺天盖地地冲来的时候——任何一个人都会感到害怕。路易十四担忧的就是这个,所以他这次必须御驾亲征,不然他不能保证利奥波德一世或是其他人会不会让法国军队去对抗最为凶猛的第一波进攻。
  “我倒是不介意转让一些鞑靼人给您,”路德维希一世说道,毕竟之前他们收服那些鞑靼人的时候,路易十四的援助功不可没,但:“他们只怕很难在这场战争中产生决定性的作用。”用野兽来对付野兽当然是件容易的事情,问题是鞑靼人的数量根本无法与那些阿扎普相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