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路易十四(校对)第2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3/331

  这里要庆幸查理二世为了肃清曾经的护国公克伦威尔的势力,以及削弱国会对国王的掣肘,已经做出了不少危险的改变,这种改变固然让他成了一个毋庸置疑的暴君,也让他对海军以及舰船的改革没有受到太多阻扰——尤其是在敦刻尔克的那场海战中,英国海军显而易见地在舰船上的落后,也让他得到了不少支持者。
  而变革的反对者们,他们或许也在担忧查理二世的权利会进一步增大,增大到犹如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地步——如今的法兰西完全就是一个人的国家,议会与高级法庭等同虚设,但在英国“私掠船”舰队不断地带回丰厚的战利品时,他们也不得不在平民的欢呼中再三缄口。
  反正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一个国王哪怕再残暴,再苛刻,只要他能带来胜利,他就是一个好国王。
  戈特所说的铁甲舰,就是坎宁安带来的四艘铁甲舰船,虽然无法与“海上君王号”,或是如法国的“王权号”那种奇观型舰船相比,它们也都称得上是庞然大物,也就是说,长度都超过了六十米的一级战列舰,装载着比当初的“海上君王号”更多的火炮。
  这些铁甲舰无疑是这支混合舰队中的主力舰,相比之下,海盗戈特的舰队就要相形见绌,虽然戈特的旗舰“好运号”也已经是艘漂亮的大三桅船,但它还是木质桨帆船,而不是铁甲船,承载的火炮更是只有四十门,不过戈特与他的船员还有四艘双桅武装快船,纵帆船以及横帆船各有三艘,还有七八艘轻快的单桅船与长笛船——这些船只一般用来运载劫掠所得的赃物。
  而荷兰人范巴斯滕所有的舰船位于两者之间,虽然他们也没能打造铁甲舰,但作为曾经被誉为海上马车夫,夺走了西班牙的海上霸主的冠冕,力压英国海军的荷兰舰队,即便在最后一战中几乎损失殆尽,他们依然想方设法地重新组建起了一支舰队,这支舰队几乎都以“七省号”为蓝本,长度都在四十米到五十米左右,都是风帆战舰但要比英国人的铁甲舰更轻快,更灵活,而且每艘舰船上都有数量约在七十门到八十门的火炮。
  这样的舰船一共有七艘。
  这支混合舰队所有的舰船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三十艘,这个数字,即便是一般的风帆战舰也足以毁灭一支只有武装商船护航的商船队了,何况其中还有四艘铁甲舰,戈特这段时间里已经看过它是如何地不可战胜,难以对抗——有时候它只是出现在海平面上,商队的瞭望员就会露出绝望的神情来——因为这种武装商船的火炮是无法打穿铁甲的。
  他们大致确定了一下阵型、进攻秩序与约定的信号后,坎宁安再次举杯,诚恳地请求两个同伴暂时放下心中的仇怨,共同对抗他们的敌人,或者说追猎他们的目标,他甚至向戈特与范巴斯滕私下许诺道,如果这次行动顺利,他或许可以向海军大臣陈情,允许他们也定制一艘铁甲舰。
  因为铁甲舰需要大量的黑铁,所以没有举国之力,普通人想要打造这么一艘舰船完全不可能,范巴斯滕计算过,就算荷兰依然存在,要说服海军部的支持者们打造这么一支舰队都会很艰难……它太过昂贵了,也不知道当初的路易十四是怎么能够下得了这个决心的。
第四百七十二章
双湾海战(3)
  英国的铁矿不但少,而且质量很差,所以查理二世一意孤行地要打造一支铁甲舰队的时候,也为难过好一阵子,他不可能从洛林或是奥地利采买黑铁,也没有足够的钱,幸而他效仿路易十四,不断地从各处招揽富有经验与具有远见卓识的学者,甚至工匠,他们帮他从印度找到了铁矿。
  印度的铁矿恰好与英国相反,蕴藏量大,容易开采,质量高,加上英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堪称天作之合,不过要在这短短几年里建成这么一支舰队,英国的民众依然被连接加了几次重税,国会议员们也是气恼不已,但面对着赤红着眼睛的国王他们谁也不敢多嘴饶舌——当然,坎宁安想到,这些达官重臣们大概也是在等待,如果国王能够在与法国人的战争中获胜,他们作为附骥攀鳞之人,一样可以获得大量的战争红利,就像是现在的凡尔赛宫廷中人;反过来说,如果查理二世最终失败了,那么他们同样可以如同对待查理一世那样,把他送上断头台平息民众的愤怒,重新掌握大权。
  反正这笔买卖左右不亏本就是。
  请原谅坎宁安爵爷用了这样粗俗的用词,事实上,无论是现在,还是数百年后,所谓的绅士风度也不过是食肉者的惺惺作态罢了,别说坎宁安这种确实如戈特猜测的那样,只是家族传承不过三百年的新贵,就算是查理二世,他暴怒起来的时候一样会让人以为自己正身处一个肮脏的小酒馆里,面对着一个从没碰过书本的老水手。
  坎宁安固然效忠于这位国王,但他也有两三个不同的主人……多方下注是必然的,他也值得被他们下注,在国王的海军部里,他所在的联合舰队是所有舰队中最得力的,就像是训练有素的猎犬,每次出战都能为主人带回一船又一船丰盛的战利品。若是按照这样的情况下去,或许英国还真能在海上给法国人一个教训也说不定呢……
  坎宁安按了按胸口,不知为何,他总有一些隐约的忐忑不安,他想起祖父曾和他说过,在海上搏杀得久了,你就会有一种超乎常人的预感,这种预感会让你避开飓风、暴雨和陷阱,他重新走到桌前,注视着桌上的海图,他们预定在商队船只进入拉芒什海峡的时候就动手,这里距离敦刻尔克还要一段距离,等驻扎在那里的海军姗姗来迟,他们早已裹挟着丰厚的收获扬长而去,唯一要担心的是在布雷斯特也有一支较小的法国舰队驻扎,不过他们可以等到商船船队驶过普利茅斯,到了那里,他们与布雷斯特就间隔着一个海岬,法国舰队要转过一个很大的弯才能抵达战场。
  至于戈特与范巴斯滕,他可以说是在这两头倔驴的脑袋前各自悬挂了一根胡萝卜,希望这能让他们暂时忘记彼此之间的罅隙……“但那可是铁甲舰啊……”他正祈祷的时候,突然听到身边有人说——一个年轻的侍从,他看到坎宁安投过视线,面孔顿时涨得通红,坎宁安先是有点生气,但随后想到这个侍从是他的一个“主人”的外甥,送到海军里来求取晋升之阶的,顿时就将怒意压了下去,或许没几年,这个年轻人的军衔还会比他高呢:“你是在担心我对他们的承诺吗?”他走过去,宽容地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好小子,”他说:“我理解你的担忧,但你应该晓得,我只承诺了一个定制铁甲舰的资格,好吧,就算他们能够承担得起那笔费用,我可没承诺它还连带着蒸汽机与锅炉的购买许可证。”
  “蒸汽机,和……锅炉?”
  “没错,”坎宁安说:“来,我带你去看看,你大概还没看到过吧,那种可怕的大怪物。”说着,他亲密地挽着年人的手臂,把他带下甲板。
  这个年轻的侍从虽然上船也有好几个月了,但鉴于他的身份,没有舰长的带领,按照军规,他是没资格亲眼目睹甲板下那些昼夜不休,时刻咆哮着的金属巨人的——任何一艘铁甲舰上,锅炉房与蒸汽机房都是机关重地,闲杂人等不许轻易入内。
  他只在甲板上看到过矗立在桅杆之间的烟囱,与又细又长的桅杆相比,它就是一个矮胖的黑小子,敦敦实实的毫不起眼,即便如此,它身边的守卫也不允许太多人靠近它,虽然愿意这么做的人也不多,其他不论,烟囱里总是二十四小时地蒸腾着热量与雾气,让它看起来就像是地狱的一个入口。
  跟着坎宁安走下甲板,穿过黑暗狭长的甬道,经过数道门扉的时候,侍从的心就无法控制地狂跳起来,不明内情的水手们将烟囱叫做地狱的入口,他们现在就像是走在通往地狱的道路上,周遭越来越黑,也越来越热,一阵阵的震动与鼓荡从他们脚下穿过厚实的木板而来。
  他们走到甬道的末端,在一个小房间里,一个士兵打开了地上的圆形木门,他们从木门下的梯子逐一爬下去,落地后侍从就闻到了一股浓重刺鼻的煤油味儿,在海船上这种气味并不罕见,但也没有这样浓重的。他不禁感叹了一句,坎宁安笑了,“你不知道,孩子,原先我们用猪肉和牛油的时候,那股味儿还要令人作呕呢!”
  军队里一直有大量采买动物油脂的传统,事实上,与人们以为的不一样,这些油脂不是进了士兵们的嘴巴,大多数都用来给金属器具与武器润滑去锈了,海军的用量比陆军还要惊人,因为海船上除了火炮、枪支、船锚轴承铁链等金属物品,还有很多重要的装置也都是黄铜或是黑铁的,在茫茫大海上航行,一个关键位置的小零件有时候可以掌控上百人的生死,所以海军用起油脂来,只有比陆军更多,更频繁。
  这种状况在路易十四的学士们分析与蒸馏出了煤油后得到了很大的缓解,比起动物油脂经过发热、腐烂后产生的浓稠腥臭,煤油的气味就算有点刺鼻也可以忍受,还有人觉得这种气味相当合胃口呢——坎宁安就是这样的人,他深呼吸了几次,空气又潮又热,混杂着煤油气味,真像是到了地狱,但……正是令人爽快啊!
  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座体型庞大的蒸汽机,庞大到什么程度呢,他们足以在里面穿行,观望,侍从看不懂也无法分辨什么是飞轮,什么是调速齿轮,什么是连杆,什么是曲轴,但每一次气缸拉动活塞后产生的訇然巨响都让他头昏目眩,他看到身前的舰长正在和某人说话,但什么也听不清——虽然看姿态他们正在大喊大叫,可他的耳朵里只有“碰啪!碰啪!碰啪!”的声音或是嗡鸣,除了这个之外什么都没有。
  工人们在狭窄的通道里走来走去,他们注视着像是钟表却要大得多,大到足够装进一个孩子的压力表,不断地转动转轮,扳下阀门,提起操纵杆,他们这样做,每一次都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侍从偶尔能够听到一两个词,但他听不懂。
  他的脚下轻飘飘的,从缝隙间喷发的雾气,灼热的金属与黑洞洞的地板,都让他感觉不那么真实,他一路跟着舰长往前走,穿过一整个大舱室,只觉得浑身就像是被烈火灼烤着那样,“这里就是锅炉房了。”坎宁安说。
  他们站在一个类似于跳板但有围栏的地方,下面就是堆积如山的煤炭与一二三四……六座大锅炉,工人们正在往里面投入煤炭。
  蒸汽机的舱室让侍从不由得联想到了怪物的肚子,那些缠绕在一起的滑阀机构就是它的喉咙,气缸就是它的肺,转动的飞轮与曲轴就是搏动的肌肉,锅炉房呢,它应当是怪物的心脏,数之不尽的新鲜血液从里面被泵出,沿着血管似的进汽管被送到正需要它们的地方。
  “这东西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不能停,它贪得无厌,一刻也不能停止吞噬。”坎宁安注视着鲜红色的火焰说。
  侍从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攀上梯子,重新回到甲板上的,但一回到甲板上,他就立刻深深地吸了几口气,坎宁安给他一杯朗姆酒,他接过杯子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手颤抖个不停。“这没什么,”坎宁安安慰他说:“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大家伙,也比你好不到哪儿去。”
  侍从定了定神,发出了一声意义难明的叹息,他一边谢过了坎宁安的慷慨,一边环视周围,确定他们身边没有其他的人才问道:“所以您才说,就算是有了铁甲舰,没有蒸汽机……”
  “也不能这么说,”坎宁安喝了一大口酒:“看看我们头顶的桅杆与风帆,铁甲舰一样可以依靠风力航行。”
  “那么……”
  “速度,孩子,速度,”坎宁安笑着解释道:“一千多年来难道只有路易十四想到了在甲板与船舷上覆盖铁板吗。早有人这么做过了,但随即产生的问题就是船只的航速大大减缓,而有这种防御需求的几乎都是战船,一艘缓慢甚至无法行动的战船岂不是陷入泥沼的骑士?所以在动力没有得到解决之前,铁甲舰一直就是人们的幻想。”
  他忍住了没有说出后面的话,虽然他一直表现的对自己的战舰十分满意,但他更希望能够在这场战争中俘获一艘由三十艘加莱船改装的铁甲舰,除了它们的火力与吨位之外,就是它们配备的蒸汽机比他们的蒸汽机消耗更小,动力更足……在风帆与蒸汽驱动共用的情况下,它们的速度已经高达十一节,而他们这里最好的成绩也只有九节。
  不过这对年轻的侍从来说已经足够了,他满怀喜悦地抚摸着冰冷的船舷,先前对舰长竟然同意为荷兰人与海盗陈情,为他们谋取一份准许状的事儿不再抱有芥蒂,坎宁安让他回到自己的舱室里,距离发起攻击还有两三个小时,他应该保证自己精力充沛。
  坎宁安看着他走到甲板下面,情不自禁地摇摇头,那小混球应该庆幸自己是个议员的儿子,不然他早就该被捆在桅杆上,被九尾猫抽得鲜血淋漓了——谁让他来轻易质疑船长的决定?不过能够解释一番,对坎宁安也是有好处的,至少他在给那位议员写信的时候,关于此事也能有个佐证。
  他抬头望了望天空,夜晚快要过去了。
  今天正如英国人所期望的,黎明之前海上雾气弥漫,他们悄无声息地起航,犹如掩藏在荒草中的狼群,向着猎物围拢过去。
  ——
  舰队与船队遭遇的时候雾气已经开始消散,但对英国人来说已经无所谓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已经近到不用望远镜也能点出彼此的数量,坎宁安担心的是对方有没有听到什么风声,因此改变航线或是分开行动,但,三十五艘,一艘也不少!
  这些商船都是加莱船,宽大的船身,高耸的桅杆,航速缓慢到甚至有点摇摆,不但吃水线深,就连甲板上也高高地堆满了木箱——一般这种木箱里会装着一些分量较轻的货物,譬如咖啡豆与羊毛,但就算是羊毛,这个体积也意味着不菲的价值。身为英国海军的舰队长,遑论还有甲板下的珍宝……坎宁安都不由得热血沸腾,别说是海盗戈特与荷兰人范巴斯滕!
  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就食于敌,他们的劫掠会给法国商人或是为法国人做事的别国商人带来巨大的损失,这些损失也会以税金与贿赂的形式对法国国王造成伤害,而他们呢,他们的战利品会迅速地在伦敦的拍卖会场变作金子,他们可以用这些金子定制船只,购买武器,进一步地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如此往复循环,终将得到胜利!
  坎宁安最后通过望远镜看了一眼,那些商船也看到了他们,正在慌乱地企图调头转向,脱离航线,但他们已经落入陷阱,不可能再有逃脱的机会了。
第四百七十三章
双湾海战(4)
  坎宁安混合舰队的战术一向是这样的——因为他们针对的都是商船船队,所以无需与正规战争那样与敌人争抢T字头位,一般而言,由坎宁安率领的铁甲舰队来冲破商船队伍,主要是将武装商船与商船分割开,就像是头狼将牧羊犬与羊群分开,而后海盗与荷兰人的主力战舰随之跟上,攻击商船的桅杆或是龙骨,使其失去行动力,后两者的小型舰船则会向四周散开,形成一个松散但很少有人能够逃脱的包围圈。
  这次他们一如既往,坎宁安的旗舰“查理一世”升起了黄旗的同时,也加快了速度,一艘铁甲舰押后,三艘铁甲舰分别刺入商船船队的中间与首尾,将商船与武装商船分割开——因为武装商船上有着炮口,十分容易分辨——而后铁甲舰调转方向,横向面对武装商船,因为普通的武装商船的炮弹根本无法打穿铁甲,它们就如同一座无法逾越的壁垒一般。
  如果海盗与荷兰人结束的够快,他们就会围拢过来收紧罗网,这时候就算是武装后的商船也会投降。
  他们劫走货物,而后视情况,是将船只纳为己有还是当场凿沉。
  哪怕没有亲眼目睹,坎宁安都知道现在的锅炉房舱室里必然已经燥热得如同熔炉一般,工人们就像是疯了一样地往敞开大口的炉子里铲煤,火焰熊熊燃烧,雪白的蒸汽冲入气缸,推动活塞,活塞连接着的曲轴带动连杆动作,附着在连杆上的飞轮跟着疯狂地转动起来,到处都是一片轰隆与叮当声——随着这一系列动作,隐藏在铁甲之下的轮桨从静止不动到缓慢上升,而后沉甸甸地坠落,但仿佛就在一瞬间——你只会感觉到船体一震,就像是之前的献祭终于取得了神明的怜悯,不可估量的伟力将舰船从海面上托起,无形的羽翼带着它径直破开海面,空气与云层。
  无论多少次,坎宁安都不会习惯与厌恶这种感觉,他大声地喊叫着,感谢国王!感谢上帝!
  他愉快地看着“查理一世”号犹如切入黄油的热刀子那样切入冗长的商船船队,它与最近的一艘武装商船距离最小的时候可能只有五尺!两名水手在船舷边伸出手来就能握住对方,他们双目相对,直到翻涌的海水在他们之间形成一道稍纵即逝的白墙。
  被“查理一世”号切开的缝隙中,商船急忙转向回避,留给查理一世号两艘武装商船,这两艘武装商船也是加莱船,水手们在甲板上匆忙地跑来跑去,丢弃货物、降下或升起风帆、打开炮口……舵手用尽了浑身力量来抓紧船舵,把它转向一侧,争取在查理一世号转为横位前开炮,但谁都知道在蒸汽驱动与风帆驱动之间,肯定是前者在转向方面更能占据优势——不过坎宁安丝毫不在乎他们的垂死挣扎,他甚至觉得有趣。
  果然,哪怕那两艘武装商船开炮了,它们的炮弹——石弹与实心弹,不是在装甲板上弹开就是只能留下一点点凹痕与擦痕,除了石弹四分五裂的时候造成了一些胆小鬼和倒霉鬼的轻伤之外,不管是犹如哑铃的杆弹,还是活像一把游标尺的扩张弹,又或是与流星锤相仿的链弹,索性就是一堆锁链的星型弹……几十年前它们也未必能够威胁得了如“查理一世”号这样有着厚重船板的一级战列舰,现在更是没有一点指望,坎宁安与他的士兵们甚至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们徒劳无功地忙碌了好一阵子,最后想要逃走的时候才开炮。
  炮声隆隆,但让坎宁安遗憾的是,第一次炮击没能取得任何效果,不过这也不是什么令人意外的事情,除了这时候的火炮依然缺乏精度之外,就是炮弹的杀伤力并不如人们以为的那样强,别看这个时代的海战硝烟弥漫,火光四起,看似惨烈无比,舰船被击沉的几率依然很低——这些炮弹主要是用来打击敌人的龙骨、桅杆,使其失去行动能力,而后跳板进行厮杀或是近距离用葡萄弹清理甲板,有时候则用来击穿对方的舱室,令船只进水,或幸运地直接击中对方的火药库房。
  像蒸汽铁甲舰又多了一个致命的地方,那就是锅炉舱室,不过既然知道是要害,那里的铁装甲当然要比其他地方更厚。连其他地方的装甲都无法击破的武装商船的炮弹,当然也不能威胁到“查理一世”号的锅炉舱室。
  “追上去!”坎宁安在第二波炮击之后命令道,那两艘武装商船似乎已经舍弃了自己的职责,开始专心致志地逃跑,以至于“查理一世”号的第二波炮击也未能取得成效,“查理一世”号紧追在它们身后——武装商船也是商船,那些被他们扔在海里的木箱已经被捞了起来,里面果然装着雪白的羊毛,想必甲板下还要更多更好的东西。
  坎宁安再次举起望远镜的时候,只觉得一阵金光刺目,原来他们正从西转向东,太阳此时已经跃出海面,海上一片金光璀璨,波浪折射出的无数光点让人睁不开眼睛,他下意识地眯了眯眼睛,又伸手擦去流下的泪水,“我们现在有多少节了?”他问身边的侍从。
  “六节……不,七节了,先生!”
  七节!坎宁安的心就像是他的查理一世号,猛然跳起又猛然跌落,他恶狠狠地抬起头,不用拿出手帕他也知道现在他们正在逆风中航行,什么样的风帆船能够在逆风中跑出七节的速度?他蓦然意识到这个问题,连忙举起望远镜,让他高兴的是,那两艘武装商船确实已经与他们拉近了距离——是速度的限制吗?不!是它们正在缓速,转向,争夺T字头位!
  这样说甚至不那么正确,因为查理一世号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完全不足让前者转向……而且它是孤零零的一对二。在早期海战中,阵型也只有一开始的时候能够保持,最后几乎都会沦落到捉对厮杀,就算是最善战的将军也无法在起伏不定的大海上摆设棋子——查理一世号现在就面对着这种尴尬的局面,所有舰船都默认为这两艘武装舰船是他的猎物,没人试图染指或是越俎代庖。
  等等,这真的只是普通的武装商船吗?坎宁安还没有忘记之前的疑惑,他透过望远镜看去,发现之前的炮击不是没有效果,只是,就像是这两艘武装商船的炮弹没能击穿查理一世号的装甲那样,“查理一世”号的炮弹也只是击碎了它们身上的木质船板……就算是武装商船,也不应该这么容易被击碎船板——这时候坎宁安已经能够看得足够清楚了,清楚地看到对方船身上的缺口——在薄薄的碎木板下是黝黑的铁板!
  这不是什么武装商船,而是不折不扣的蒸汽铁甲舰!
  在失去了伪装的必要后,甲板上的士兵将最后一层遮羞布拉开,去掉那堆木箱后,矮胖的烟囱露了出来,像是嘲弄一般,大量的浓烟冒了出来,在璀璨晨光的映照下格外显眼。
  “铁甲舰,是法国人的铁甲舰!”一个士兵忍不住大叫道。
  “谢谢,先生,”坎宁安阴沉地道:“我想我们都看到了。”他气恼于受了法国人的欺骗,但要说到惊慌与畏惧,这倒没有,这不是敦刻尔克海战的时候了,他们一样是铁甲舰,有着相近的吨位,无论是法国人的火炮,又或是撞角,都别指望他会不战而退。
  伪装成武装商船的铁甲舰开炮了。
  这次不是石弹,和那些花俏无用的实心弹——是真正的炮弹。
  ——
  在坎宁安正在摩拳擦掌,要与卑鄙的法国人轰轰烈烈一战的时候,海盗戈特的舰船已经追逐着商船冲进了海峡入口下方的圣马洛海湾。
  说起圣马洛海湾,它与海盗一向就有着不解之缘,海盗最为猖獗的时候,甚至曾经盘踞在这里,成为了这里的僭主,不过他很快就被驱逐了出去,圣马洛城也因此建起了一道坚固而又高大的城墙来抵御海盗的再次入侵,不过圣马洛海湾因为地理优势,还是时常被海盗们视作一个可以被用作避风港与黑市的绝妙之地。
  戈特可能比这些商人更清楚圣马洛海湾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块礁石,或许每一粒沙子?他只盯着那几艘因为堆满了货物而像个驼背似的加莱船,将那些棘手的武装商船抛给英国人与荷兰人,只一心一意地追着最肥美的猎物撕咬,他一路追进了泽西岛与曼基耶群岛之间的海域,从这里已经能够看到神圣的圣米歇尔山以及山顶上耸立的教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3/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