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路易十四(校对)第2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2/331


第五百零六章
上帝的旨意(上)
  三岁半的圣地亚哥骑士团大首领高兴地在大王宫的庭院里跑来跑去。
  虽然圣地亚哥骑士团的大首领之位随着西班牙王位一路传承,但一般都是在国王成年后才进行授徽仪式——附带说一句,卡洛斯二世如果不是突然独自跑去了巴黎,他的授徽仪式也会在托莱多举行——所以一个还不到膝盖高的孩子成为了圣地亚哥骑士团大首领的事情,还真是第一次。
  但这不是出自于卡洛斯三世本人的意志,也与圣地亚哥骑士团的十三骑士无关,做出这个决定并将其付诸于实施的人是法兰西的太阳王,路易十四殿下。他这样做,一来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次子的王位——虽然夏尔已经是卡洛斯三世,但这个头衔与称号是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基于继承法与教会法赐予的,他还要在西班牙的托莱多与马德里分别举行加冕礼与庆典两次盛大的仪式,这件事情才能算做尘埃落定,而圣地亚哥骑士团大首领的名号,就如同英格兰王太子必有的“威尔士亲王”与法兰西王太子“海豚伯爵”的官方名号,都是一国之主在正式登上王位之前的阶梯。
  另外,你也可以将这场授徽仪式看做路易十四的凯旋式,毕竟从法兰西的国王对西班牙的“叛乱者”们正式宣战后,法国人的军队在加泰罗尼亚,金色海岸,柑橘花海岸与卡斯蒂利亚地区势如破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西班牙的反法军们打得节节败退——不然圣地亚哥骑士团的十三骑士路易十四是如何聚集起来的?他们只有少数倾向法国,多数都决意捍卫哈布斯堡与罗马教会在西班牙的利益——也是他们自己的利益(没有哪个诸侯与大贵族会不畏惧将王权完全攫取在自己手中的路易十四的),一心一意地要与法国人死战。
  但结果我们都看到了。
  胡安·帕蒂尼奥从门外大踏步地走进来,由于法国国王的慷慨,留给骑士团司铎长的套间所有的会客厅并不小,有八九名骑士正簇拥在司铎长身边,他们一开始都面朝露台的方向,不过一听到是帕蒂尼奥来了,他们就有志一同地转过身来,好像对那个还只懂得顽皮淘气的小国王毫不感兴趣似的。
  帕蒂尼奥也没有想要去揭开他们的伪装,能够在这个房间里的,都是骑士团中的温和派,也就是说,他们虽然与法国人打仗,但如果事与愿违,他们也没有疯狂到不择手段,不顾一切的地步。如此,帕蒂尼奥又何必让这些过去,也许将来还要一同为国王服务的同僚们感到羞耻为难呢?
  司铎长百感交集:“我曾经以为你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胡安。”
  帕蒂尼奥走向他,与他无言地握了握手:“我们只是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但我们的目的地是一样的。萨莫拉。”他们可是可以相互称呼本名的好友,在应该由波旁的卡洛斯三世,还是哈布斯堡的腓力五世来做西班牙国王的问题上,他们固然有了分歧,但归根结底,他们的分歧还是扎根在对西班牙的爱上。
  “为西班牙。”司铎长,萨莫拉伯爵这样说道。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我现在是你的俘虏了。”
  帕蒂尼奥没有反驳,被一个西班牙人俘虏总比被一个法国人俘虏来得好,不过萨莫拉才这样说,一个倚靠在窗边的骑士就不由得冷笑了一声:“不用这样遮掩,”他说:“我们都知道,我们被法国人打败了。”
  房间里的人顿时都有些尴尬了,除了流亡到柑橘花海岸,最终被法国舰队打救的帕蒂尼奥等人,还有在莱昂投降的司铎长与数名骑士,这里还有大约三五位骑士都是在法国人对卡斯蒂利亚的战争中被俘的。
  “但我们必须承认,这是意料之中,”帕蒂尼奥平静地说:“而且他们也给了我们应有的待遇,我们并未遭到羞辱与迫害。”
  “何况按照继承法与教会法来说,”另一个年长些的骑士说:“卡洛斯三世的王位完全合法。”
  “那么我们将会迎来什么?”又一个骑士低声说:“诸位,法兰西如今已经没有贵族,只有国王了。”
  法兰西的爵位一向跟着领地走,路易十四虽然有着数以十万计的常备军,也在致力于集中王权,却也没有堕落到无理由攻打诸侯,领主,剥夺他们的财产与领地的地步,只是只要有眼睛,有耳朵的人都能看见,能听见,随着太阳王的光焰一日胜过一日,越来越多的贵族更希望能够在巴黎或是凡尔赛拥有一席之地,在国王的工场里拿到一支股份,或是在国王的银行中占据一个债券柜子……年轻人更是渴望来到国王身边,在军队里,在政府里,在宫廷里,尽情地抛洒自己的青春与智慧,而不是留在祖辈的领地上如同失去生机的树木那样逐渐腐朽。
  也不是没人看穿了国王的计谋,顽固地寸步不移,但首先,只要是人类,就终有一日会老去,他的财产与领地再完好,也要传给自己的儿子,孙子;其次,在路易十四修改了法律中有关于“流民”的条款后,人口的流动不再如往日那样艰难,国王(官员代为)颁发的通行证全境有效,如果他们领地上的民众感到不满,就可以设法迁移到其他城市或是村庄里去;如果他们要留下领民,就要遵从国王的法律,配合国王的官员,驻军将领,甚至学者、工匠,那么……与另外那些愿意将领地交给王室代为管理的贵族相比,又有什么区别呢?
  西班牙并不古老,虽然伊比利亚半岛的统治者一直在索求统一的可能,但要说起一王,还是在查理五世之后,距今不过一百多年,法兰西统一却已经近一千年,就算是最后成为法国一部分的布列塔尼,也已经失去独立权两百年了。
  查理五世后,西班牙的王位虽然一直被哈布斯堡把持着,但在这位君王之后,就没有再出现过值得人们期待的国王,王权与诸侯、教会总是此消彼长,王权削弱,就意味着教会与诸侯的力量会增强,凡是做过领地上的“国王”的人,要他们舍弃自己的特权,总是十分艰难的。
  “所以法兰西才会是今天的胜利者。”帕蒂尼奥说。
  “如果给我们时间……给我们一个健康聪慧的国王!”
  “也一样。”帕蒂尼奥的唇边带着一丝讽刺的笑容:“我们时常嘲笑腓力四世的无能,痛恨卡洛斯二世的疯癫,但在他们之前,腓力二世,腓力三世难道不是值得尊敬与敬仰的君王么?但当他们要如同曾经的查理五世那样将权力紧握在手中的时候,反对者的声音不是比谁都响亮么?他们甚至愿意与葡萄牙人勾结在一起,即便他们知道葡萄牙人自始至终谋求的只有一件事情——独立,从西班牙独立出去!”
  “你们咒骂国王,”帕蒂尼奥接着说道,“但我从未认为这全都是腓力四世的错误,一定要责怪的话,我们是不是更应该责怪那些哪怕知道葡萄牙独立会令得西班牙元气大伤,却还是因为自己的利益而面不改色接受贿赂的人呢?”他锐利的目光扫过众人,一些人无法控制地避开了视线:“不如这件事情严重,但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的事情我还知道很多,但在这里我就不再说下去了,诸位,那着实令人羞愧。”
  “所以你……”
  “如果要说我的话,萨莫拉,我要说,我不但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的叛徒,对你们来说,也是的。”帕蒂尼奥平静地投下一枚雷霆:“我已经决定请王室来代管我的领地了。”
  萨莫拉几乎要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他握紧了椅子扶手,“你怎么能?”
  “我能。”
  “所以你到这里来,是要劝说我们,也这样做吗?”骑士之一问道:“我要说您完全无需如此,”他嘲讽地说道:“我们是法国人的阶下囚,他们要对我们做什么都可以。”
  “但我们的国王依然需要大臣与将军。”帕蒂尼奥说:“你们可以选择,是作为一个俘虏,付出赎金后,孑然一身,荣光全无地回到领地,还是作为国王的臣子,随着国王回去马德里或是托莱多。”
  “路易十四未免过于贪婪,”萨莫拉说:“他夺走了我们的财产,还要夺走我们的躯体与灵魂。”
  “有数不尽的人愿意向这位英主卖出灵魂。”
  “那些法国人呢?”另一个骑士问道:“难道他们不想在托莱多宫廷中占据一个位置吗?”
  “他们更喜欢簇拥在国王的父亲身边。”帕蒂尼奥说:“我主动请缨,尽心尽力地来说服你们,正是希望,托莱多宫廷依然是西班牙人而非法国人的。”
  “路易十四会答应?”
  “那位陛下从来就是看事不看人。”
  “也就是说,西班牙的土地上依然要施行法兰西的法律。”
  “法兰西的法律缔造了一个伟大而强大的王国。”帕蒂尼奥说,他的话让房间里的人沉默。萨莫拉再一次看向窗外,但庭院里已经空空荡荡,年幼的卡洛斯二世已经玩累了,回房间了,但他的眼睛里似乎还能倒映出那个精力充沛的小影子。
  “我要和大家商量一下。”他说。
  “我等着。”帕蒂尼奥说。
  ——
  圣地亚哥骑士团名义上的大首领卡洛斯二世已经去世,作为监察长的帕蒂尼奥原先就更亲近法国,如今骑士们能够相信的当然就只有司铎长萨莫拉伯爵,他将所有的骑士,包括原先只愿意待在房间里的两位,都召唤来了自己的房间。
  之前他们被迫答应授予卡洛斯三世大首领的徽章,也是经过了一番谈判与交易的,他们现在所期望的也只有尽快回到自己的领地——但帕蒂尼奥带来的消息,无疑是路易十四的得寸进尺……就像是萨莫拉说的那样,法国国王着实贪婪;但只要心平气和地想一想,能够留在年幼的卡洛斯三世身边,当然要比狼狈不堪地回到领地,就此寂寂无名地度过不名誉的一生来得好。
  甚至……谁也无法料到命运会对之后的几十年如何安排,一旦太阳王陨落,卡洛斯三世哪怕是个波旁,终究也与他的兄长,将来的路易十五是两个人,只要能够避免两国联统——或者说,只要能够避免西班牙被法国吞并……这样一想,他们若是能够留在卡洛斯三世身边,绝对要比荒废在乡间更有利于西班牙与自己。
  虽然这种只能受人摆布,无法挣脱的感觉实在是太差了。
  “为什么腓力四世,或是卡洛斯二世就不能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呢!?”一个骑士不免抱怨道:“路易十四的妻子也同时是他的堂妹与表妹啊!”(特蕾莎王后的母亲是路易十三的妹妹,父亲是路易十四母亲奥地利的安妮的弟弟腓力四世,所以特蕾莎王后与路易十四有着双重近亲关系)
  司铎长回忆了一下记忆里的卡洛斯二世,还有他们逐渐熟悉起来的卡洛斯三世:“也许这就是上帝的旨意吧。”
  ——
  得到司铎长代为传达的回应后,帕蒂尼奥并不惊讶,能够成为圣地亚哥骑士团成员的人就不会是泛泛之辈,他们或许会对集中的王权感到厌恶与排斥,忧心后代的将来,但要他们在盛年的时候,远离宫廷,远离朝政,远离权力,作为一个默默无闻之人度过一生,比杀了他们都要痛苦。
  路易十四也没想要如英国人对待曾经的奥兰治的威廉三世那样,在卡洛斯三世身边安插上无数的本国人,他当然可以这么做,但事实证明,如果一个国王不是“西班牙”的国王,而是法国国王的傀儡的话,西班牙人一样可以推翻他,杀死他,然后法兰西不会多出一处富饶的殖民地,或是一个可靠的盟友,只会又增添一个致命的死敌。
  不然就看看波兰、布列塔尼或是加泰罗尼亚吧。
  要消弭战争带来的威胁,未必只有毁灭一途,何况,更多时候,真正的毁灭是不存在的。
第五百零七章
上帝的旨意(中)
  “但我不得不提醒诸位一句,”在给出自己的回答后,一个骑士突然说:“我们将来是不是可能要与欧根·萨伏伊共事了呢?”这句话顿时让在场的人,至少大多数人都不舒服起来。
  小欧根(他名义上的父亲名欧根)·萨伏伊,苏瓦松伯爵,是萨伏伊公国的旁支,不过苏瓦松伯爵属于法兰西,他的爵位来自于母亲——最关键的是,小欧根·萨伏伊的生身父亲乃是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一世,也就是与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敌对的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陛下。
  苏瓦松伯爵的妻子奥林匹娅的姓氏也是曼奇尼,在玛利·曼奇尼成为了路易十四的初恋之人,也是第一个王室夫人之后,这位漂亮的曼奇尼小姐对自己的婚姻大感不满——是的,对她来说,即便苏瓦松伯爵的父亲是一个亲王,母亲是波旁家族的公主,她依然认为自己遭到了莫大的羞辱,不过现在看来,可能是因为马扎然主教看出了她就是一个蠢货,才决意把她嫁到一个不那么出众的家族里去,免得造成更大的损失。
  但奥林匹娅的野心并未就此湮灭,她在苏瓦松伯爵在巴黎为国王效力的时候,与奥地利驻巴黎的大使有着长期的暧昧关系,并借此攀上了他们的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不过两者的关系并未如她期望的那样公开,也就是说,利奥波德一世并不承认她是自己的王室夫人,没有正式的名号、爵位以及俸金(当时的王室夫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职)。
  她怀抱着怎样的想法为利奥波德一世生下孩子的,已经随着她的死亡不为人知,但利奥波德一世如此做,很有可能是为了嘲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他的宿敌,幸而也是因为奥林匹娅的死亡,小欧根的真正身世只有很少的人知道。
  虽然苏瓦松伯爵宽容地给了小欧根自己的姓氏与长子的名分,路易十四更是将他接到凡尔赛宫中抚养,但如果可能,就如小欧根的祖母所期望的那样,他应当如隆格维尔公爵夫人为爱人拉罗什富科所生的私生子那样,即便占据着长子的名头,却仍然坚持进了修道院,将公爵的遗产交给真正应当拥有他的人。
  只是在凡尔赛宫与路易十四身边长大,与王太子、大公主、大郡主等人一同接受最高等阶的教育的小欧根,虽然他也没有意思去与养父的儿子争夺苏瓦松伯爵的荫蔽与馈赠,却也不甘心在一个修道院中寂寂无名地度过一生。
  哈布斯堡的血脉严重影响到了他的外貌,他矮小、面孔方正,下巴巨大,眼睛细小,脊背还有点佝偻,但与之相对的是他的勃勃雄心与在战争上的天赋与才能——在莱昂攻防中,他没有因为少年人的意气与冲动而落入陷阱,反而以一个相当沉稳的姿态与卢森堡公爵相互呼应,只用了很小的代价就逼迫莱昂投降——这是桩好事,可也有人说,这个年少的将领在首战中显得过于平庸,怯懦,甚至有人向路易十四提议说,在这个重要的时刻,应该让如沃邦、绍姆贝格这样富有经验的将领来担任前锋。
  毫无疑问,路易十四拒绝了他们,对路易十四来说,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法兰西的陆上军队虽然已经扩编到了近二十万人,但这二十万名士兵,每一个都是用国王的金钱、时间与精力打造出来的,如果小欧根受不了嘲讽、引诱,不计后果地强行攻打莱昂,除了由此引发的宗教问题外,损失的士兵才是最让他感到痛心的。
  小欧根的战术让一些人看来波澜不惊,毫无趣味,却正中路易十四的心意,不过因为有人这样说了,他担心小欧根会因为流言动摇自己的信心,还特意给小欧根写了一封亲笔信。
  小欧根是否动摇过无人得知,但他的回击倒是来得很快,在征服了莱昂、萨拉共与蓬费拉达等城市之后,迎接法兰西大军的就是著名的山后地区,也就是一片被群山包围的低洼平地,这里有着许多河流与湖泊,但也是卡斯蒂利亚人预设的真正战场。
  一百年前,威震欧罗巴的可不是法兰西人,而是西班牙人,他们的大方阵令无数敌人为之闻风丧胆——长矛兵为主组成三个大横队,横队正面大约有五十人到六十人,纵深为二十列,方阵四角是排列成密集小方阵的火绳枪手们,组合之后每个大方阵宽度约有四百五十尺,纵深三百尺,有时候指挥官会视情况在周围增设火绳枪手,或是骑兵队伍。
  这种大方阵的成功甚至曾让法兰西想方设法地模仿,“军团”这个单词也是从这时候出现在口头与纸面上的,后来因为火枪的普及与改进,这种大方阵又适时地改由火绳枪手为主,最多的时候高达百分之六十到七十。
  尤其令西班牙人感到骄傲的是,他们之前曾在1557年的圣昆廷战役中,以这种战术方阵击溃了法兰西人的三万大军,法兰西人阵亡上万人,被俘虏了六千人,还有数千人四处溃散,西班牙人只损失了数百名士兵,而且没有一个是军官。
  紧接着,在另一场战役中,法兰西的两万人同样在与西班牙人的战斗中全军覆灭,西班牙人的战损则没有超过一千人。
  鉴于西班牙的军队并不掌握在国王手中,卡斯蒂利亚人也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可以如波兰的诸侯那样,即便无法改变法兰西的波旁入主西班牙,又或是得以迎奉哈布斯堡的腓力五世为国王,他们也能凭借着他们的军队逼迫将来的国王认可他们的权力与地位。
  但很快,被他们认为“缺乏勇武的骑士之心”的小欧根·萨伏伊就彻底且快速地击溃了他们的美梦。
  他在萨那福利亚镇的战役中在夜间突袭,俘虏了当地的领主与他的六百名士兵。
  他在特罗莱山战役中原本担负着侦查与前锋的任务,但在察觉到一股卡斯蒂利亚士兵正在渡河的时候,他当机立断地选择进攻,即便当时他身边只有一百个轻骑兵,即便如此,他依然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迫使有着三千人的对手不得不舍弃了大部分跌落河流与被阻截在密林中的士兵。
  最后是那场被后人们称为“帕伦西亚之战”的战役。
  在这座城市附近的平原上,法兰西与西班牙人的军队都达到了三万之众,卢森堡公爵是这场战役的总指挥官,而小欧根·萨伏伊奉命指挥一千人左右的骑兵队伍,在火炮相互轰击之后,他率领着骑兵队伍冲向西班牙人,向敌方的左翼投掷榴弹。当初即便会引起怀疑,依然让科里尼心生妄念的榴弹确实有着令人瞠目结舌的威力,小欧根率领的骑兵队伍轻而易举地连续撕开了数座大方阵,直接冲到了西班牙军队的腹心位置,并连续引燃烟雾弹,切断了前后方的部分联系。
  在卢森堡公爵命令士兵们加速压进的时候,小欧根在弥漫的烟雾中,乘着对方的将领还未来得及发出围剿他们的命令,率领着队伍冲向西班牙人堆放火药的地方,在那里投下了最后一枚榴弹,引爆弹药,在弹药爆炸的时候他被气浪掀翻到马下,摔断了手臂,居然还能忍耐着剧痛在朋友的帮助下重新跃上马背,冲出混乱的战场。
  在西班牙人开始溃散的时候,他还率领着骑兵追出去至少有五十法里,俘虏的士兵与军官不计其数。当然,在之前的战役中,承蒙这位年轻贵人的恩惠,有幸被邀请到法国军营做客的卡斯蒂利亚贵族也不在少数。
  这么说吧,在这个房间里,十三名圣地亚哥骑士中,至少有三分之二都是这位其貌不扬,身材矮小,初临战场就如同锥子一般显露锋芒的年轻将领俘获或是因他被迫投降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2/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