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校对)第16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8/1895

  而他自己,则在考虑一件比“货币”更重要的事,那就是针对所有魏人的启蒙教育,即让他们识字。
  他觉得,国民教育能够大大推动一个国家的发展。
  但是当他在垂拱殿提出这个建议时,却意外地没有任何人响应他。
  仔细一看,原来内朝的诸大臣们,他们已经惊呆了。
  “让所有国人都能习文认字?”
  “不分贵贱?”
  诸内朝大臣你看看我、我瞧瞧你,面面相觑。
  毕竟这可是从古至今都从未有过的事。
  一来,针对全国的文化普及,需投入无法想象的钱财;二来,这将严重影响到王族、公族、士族。
  当然,这个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正面的在于,平民阶层在得到读书习文的权益后,必然会有一大批人投身仕途,壮大士族当中的新贵族、新官僚——这着眼于整个士族来说,几乎是没有影响的。
  但是,这批新贵族、新官僚的产生,必然极大危及旧贵族、旧世家的地位,就好比考举,在考举未曾出现之前,魏国采用的是举荐人才的制度,这等同于是王族、士族、门阀等等垄断了整个官僚阶级,让平民百姓几乎没有出头的机会。
  而如今,倘若眼前这位陛下当着决定推动整个魏国的国民教育,那么,二十年后,魏国既会出现人才济济的井喷期,但也再所难免地,会引起旧士族与新士族的矛盾。
  “有意思了……”
  内朝大臣温崎笑嘻嘻地看着蔺玉阳、李粱、冯玉等几位同僚。
  原因很简单,似蔺玉阳、李粱、冯玉等人,皆是出身大梁当地世家,属于根深蒂固的旧士族的范畴,而像温崎、介子鸱,包括天策府右都尉张启功等等,属于是平民出身的,虽然他们也被纳入士族范畴内,但严格来说属于新士族。
  因此,两方在看待这件事的角度上,当然会有所不同。
  最终,还是老成持重的内朝首辅杜宥率先开口问道:“陛下,您心中可有章程?”
  赵弘润点了点头,说道:“朕希望礼部拟写一本教民认字的书籍……”
  “著书立言?”
  杜宥听闻不免有些激动,毕竟在这个年代,可不是随随便便哪个人都有资格著书立言的,哪怕是他这位礼部尚书,其实心中也希望能写下些什么流传后世,但一想到天下人可能不会接受他的思想或言论,就难免因此退缩——倘若花费巨大精力写了一部书,结果只有寥寥几人观看,那可真是颜面丧尽了。
  可如今,眼前这位陛下居然希望礼部草拟一本教导民众认字的书籍,这让杜宥的心思一下子活络起来。
  “……要求是朗朗上口,易于广泛流传。”赵弘润补充道:“不必是那些很深奥的东西,就比方说天下人的姓氏,礼部收集起来,完全也可以作为启蒙国人知字的教材嘛!”
  这一番话,让杜宥以及内朝诸大臣们愣住了:不必是很深奥的东西?
  他们无法理解。
  毕竟在这个时代,著书立言一事,纯粹就是围绕着某个核心阐述某个思想,使其发扬光大,当然是要求精深,否则,必然会遭到天下文人的嫌弃、甚至是羞辱。
  可眼前这位陛下居然表示,哪怕是收集一下天下人的姓氏,也可以著书立言?
  “……这、这不合圣人教导啊。”
  杜宥一脸为难地说道,他无法接受,著书立言哪里是这么随随便便的事?
  赵弘润微微一笑:“就按朕说的办!”
  “……”杜宥张了张嘴,愣了半晌后,这才微微点了点头。
  他也明白,只要是这位陛下决定的事,那就绝无收回的可能。
  而此时,温崎则在旁问道:“陛下欲如何推行?……据臣所知,除非是有心仕途的人,否则,寻常平民百姓,未必有钱购置书籍,书籍对于他们来说,太昂贵了。”
  说着这话,他略有感慨,毕竟他当年就曾为了购置书籍、甚至借阅书籍而穷困潦倒,这一点,介子鸱亦深有体会。
  赵弘润点了点头,他当然明白这个时代的书籍非常昂贵。
  但归根到底,书籍之所以昂贵,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书籍几乎都是手抄本,可一旦书籍能够印刷术大量复制,书籍的价格,一下子就掉落下来了。
  问题是,这样做会不会引起旧贵族、旧士族阶层的恐慌呢?
  毕竟,一旦旧贵族、旧士卒无法再垄断学识,那么,他们距离被新贵族、新士族取代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但是,为了魏国日后的人才井喷,为了日后魏国人才济济,赵弘润认为,哪怕出现些许的混乱,这也是值得的。
  以他的威势,完全可以抵挡住反对势力,但是他的后代儿孙,未必有这个威信。
  换而言之,这是为了后代,他作为魏国君王必须去做的一件事!
第0173章
万世之基(二)
  全国性的文化普及,魏国暂时没有这个能力。
  基于这个时代的整体状况,赵弘润认为,举国有至少七成的百姓是不认得字的——他们会讲魏国的语言,但是让他们写,十个有九个半是写不出来的。
  或许有人会觉得,魏人大多数都不认得字,那他们日常生活、购买必需品时又该怎么做呢?
  其实很简单:依靠自己的身体。
  比如文字中的“庹”,它就是代表成人并举双手时两手之间的距离,为何会在明明有“丈”、“尺”的测量基础上还是出现了这种其实并不标准的测量单位,其实已不难猜测。
  纵使是不识字的人,亦有他们的智慧。
  而在剩下的三成中,又有约六七成左右只认得几个或者十几个常用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只有极少数、极少数人,才认得百余个字、甚至是几百个字,能够顺畅地观阅书籍——这极少数极少数的人中,也包括了王族、士族,以及平民百姓当中那些不满足于当前社会地位,希望通过念书、通过考举来改变当前状况的人。
  而在这类人中,再考虑到那些有机会认字学文的富家子弟未必都有才华,因此,似介子鸱、张启功等平民出身的俊杰,就显得弥足珍贵。
  几日后,礼部便按照魏王赵润的要求,将天下姓氏搜集到一块,编了一本《百家姓》,与其说是书籍,倒不如说是薄薄的一本小册子。
  这玩意居然也能算做“书”?
  当把这本《百家姓》递给魏王赵润时,礼部尚书杜宥的双手都在颤抖,仿佛是有些惶恐不安。
  还能是惶恐什么呢?无非就是惶恐于他这位魏国的礼部尚书,为了王命居然编出这么个玩意,这传出去,那可是要被天下读书人笑话的啊!
  相比之下,赵弘润倒是看得很满意,美中不足的是,这天底下的姓氏拢共也就那么些,以至于这本小册子过于薄了,若是用于教材,赵弘润并不满足。
  如何在加点分量呢?
  当他把这件事说给内朝诸大臣听了之后,介子鸱当即就笑着说道:“陛下,此事易儿,不如就在某个姓氏后加几位我大魏的名臣、名将……”
  这个主意好啊!
  无论是赵弘润还是内朝其余大臣们,闻言均眼睛一亮。
  就拿“赵”这个字来说,完全可以在后面加上他赵润的事迹,这也是一种扬名的方式——虽然赵润本身并不在乎名气,但魏国的子民,好歹也该对他们的君王有所了解吧?
  “很好,就按照介子所说的办!”
  赵弘润笑着拍定了此事。
  于是乎,礼部又开始整理、撰写。
  足足编写了两个月,才编写出第二版的《百家姓》,即在天下诸多姓氏的继承上添注了名人——主要是魏国的名人,只有在实在无法相提并论的情况下,才会选择他国的名人。
  就比如“吕”这个姓,虽然说赵弘润的宗卫们当中,就有一个叫做“吕牧”的,而禁卫军的尉官中,也有一人叫做“吕挚”,但这两人跟“齐王吕僖”比起来,那可就是天差地别了,因此,“吕”这个字的代表人物,魏国礼部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只能选择齐王吕僖。
  类似的,还有韩、楚、秦、赢等字。
  在按照赵弘润的意见给予修改后,礼部将第三版已比较完善的《百家姓》,送到了魏王赵润面前。
  赵润仔仔细细观阅,并未发现什么漏洞,便召来大太监高和,叫后者派人将这本《百家姓》,送至冶造局,由冶造局刻字、印刷。
  以冶造局如今的技术工艺,活字印刷并不是什么大的难题,他们甚至可以一步到位地选择了铁质的单个活字——当然,由于模具无法做到如此精细,很多时候还是需要人工打磨。
  没过多久,第一版印刷的《百家姓》,便由冶造总署的署长王甫,亲自送到了垂拱殿。
  赵弘润仔细翻阅,非常满意地赞许了王甫。
  而内朝诸大臣们,则对这本印刷出来的书籍叹为观止——此前他们根本没有想过,先贤留下的经典,居然能通过这种方式,那个,印刷出来。
  看着那本被年轻君主称之为线装书的《百家姓》,杜宥、李粱、徐贯等老一辈的臣子们面面相觑。
  随即,杜宥试探着询问冶造总署署长王甫道:“王大人,敢问这种印、唔,印刷术,印刷这样的《百家姓》,耗时需要多久?”
  王甫虽然不是像陈宕、荀歆那类精于工艺的技术型官员,但是对于这个问题,他却是了若指掌,毕竟这也是他的本分。
  于是他想了想就回答道:“印刷并不复杂,只要有活字模具,大概半天工夫就能排版,然后检查错字,再涂墨印刷,大概需要一整天吧。”
  “一整天啊?”
  杜宥、李粱、徐贯这几位老臣对视一眼,脸上不自觉地露出几分微笑:这所谓的印刷术,也没什么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8/1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