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校对)第16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9/1895

  毕竟他们手抄一本《百家姓》,也只需大概两、三个时辰,然而冶造局却需要一整天的时间来印刷。
  赵润自然看得出来这几位老臣的不以为然,心中暗暗一笑,故意问道:“王甫,印刷一百本《百家姓》,需要多久?”
  王甫连忙躬身,在想了想后回答道:“回禀陛下,需要三日。”
  “三、三日?”
  杜宥、李粱、徐贯这几位老臣脸上的笑容顿时一僵:仅仅三日,他们纵使不吃不喝、不休不眠,也抄不完一百本百家姓啊。
  “那么,一千本呢?”赵弘润又故意问道。
  王甫显然也看出了点什么,笑呵呵地回答道:“回禀陛下,十日足以!”
  此时再看杜宥、力量、徐贯三位老臣,早已面面相觑地说不出话来了。
  “这就是技术啊,几位大人。”
  看了一眼杜宥、李粱、徐贯,赵弘润正色说道:“十日内,冶造局就可印刷一千本一模一样的书籍,这是人力抄书所万万不能相比的……”
  看着冶造总署署长王甫,心中想着冶造局所拥有的工艺技术,礼部尚书杜宥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忽然,杜宥想到了一件事:既然冶造局可以印刷《百家姓》,换而言之,其他的书籍他们也能够印刷咯?
  想到这里,杜宥立刻询问了王甫。
  果然,王甫点点头说道:“当然。”
  杜宥、李粱、蔺玉阳、冯玉等人对视一眼,心中咯噔一下。
  在这个时代,相比较平民,文人还是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的——可能大部分的读书人都有着不错的品德,并不会轻贱那些连字都认不得的平民,但在其骨子里,还是难免会认为自己比这些大字不识的农民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这一点,纵使是像杜宥、李粱等老臣亦不能免俗。
  可如今,冶造局利用印刷术,具备了在十日内就能印刷一千本书籍的能力,也必然会使书籍的数量过多,从而导致书籍的价格(非价值)低贱,可能低贱到连在田地里务农的农民都有能力购买。
  虽然似杜宥、李粱等臣子十分重视垦田的农民,认为他们是使国家富强的基石之一,但他们仍无法接受这种情况,在他们看来,只有一小撮人出类拔萃的人,才有资格阅读圣贤留下的书籍——如果你生来是农民,就该老老实实去田地里务农,而不是用站满泥土的手去触碰先贤留下的经典。
  这是这个时代文人的固有偏见,无法根除。
  “陛下!”
  冷不丁地,杜宥高呼一声,朝着赵弘润拱手而拜,让后者吓了一跳。
  “杜卿?”赵弘润惊讶问道。
  只见杜宥拱了拱手,一脸严肃地说道:“请陛下务必将冶造局那些印刷书籍的机械,交予我礼部监管。”
  赵弘润一听就明白了。
  很显然,杜宥是担心冶造局在有这个能力后,将魏国所拥有的书籍通通印刷个几千份、几万份,广发于民间,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王族、士族无法再垄断书籍,未来二十年后,他们的地位将受到平民子弟的严重影响。
  其次,所谓物以稀为贵,一旦书籍变得普及,纵使是前代圣贤遗留下的书籍,其价格与价值也难免出现影响,这对于杜宥来说,是无法忍受的。
  赵弘润微微点了点头,他也理解杜宥的担心:万一圣贤的书籍泛滥到平民百姓拿他当厕纸用,这非但违背了他印刷书籍的初衷,也侮辱了著写这些书籍的圣贤。
  不过在这件事上,他早有考量:“杜卿且放心,朕并不会坐视圣贤经典因为印刷术的出现而泛滥,纵使为了教授国民认字,朕也只允许冶造局印刷像《百家姓》这类认字用的启蒙书,那些先贤的书籍,朕并不会使其泛滥于民间。”
  他做出这样的决定,一方面固然是为了安抚王族、贵族、士族,使其不至于产生惊恐;而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觉得,魏国还没到可以大量印刷那些圣贤书籍的地步。
  揠苗助长的危害,他也是懂得的。
  听了赵弘润的话,杜宥这才放下心来,不过他还是请求赵润务必派人守住印刷术这个秘密——这非但是为了魏国的上流阶级,也只是为了整个中原其他国家的贵族阶级。
  不过赵弘润倒不以为然,因为他知道,别看印刷术是跨时代的工艺技术,但倘若这玩意落在韩王然与楚王熊拓手里,这两位绝对会将其束之高阁,绝不会滥用,原因就在于印刷术的影响力太过于深远,对于当前时代的国家来说利弊参半,绝非是那种一下子就能使国家富强起来的工艺技术。
  “这样吧,王甫,你回冶城后叫人整理整理,将印刷的器械,移交给礼部。”
  在想了想后,赵弘润还是决定由礼部来掌管这项神器,毕竟礼部本身就是掌管仪礼的机构,其中当然也包括对百姓的教化。
  “是!”王甫拱手拜道。
  “陛下英明!”年过六旬的杜宥,朝着赵弘润深深地行礼。
  赵弘润摆摆手,笑着提醒道:“杜卿,朕将这等神器授予你礼部,可不希望你礼部将其束之高阁……我想,因噎废食的道理,你也明白,切不可因为此物会引起动荡,而忽视它带来的偏离,比如说,礼部用此物来印刷一些邸报,或者稍稍印刷一些书籍,只流传于朝廷官员内部,这也是不碍事的嘛。”
  “臣受教。”杜宥拱了拱手说道。
  确实,倘若只是印刷个几百本书籍,仅流传于像各地县令、郡守、都尉这等朝廷官员,这在杜宥看来倒也不碍事,毕竟那些人本身也属于士族范畴。
  “接下来,就来商议一下学塾的事吧。”
  赵弘润拍了拍手说道。
  既然普及认字的教材已经有了,那么理所当然,就要考虑一下如何普及教育——当然,这个教育指的是普及认字,魏国还没有能力真正地普及教育。
  普及教育,最好的途径当然是开办学塾。
  其实在此之前,魏国就有类似的学塾,宫中有专门教导皇子的宫学,宗府也有培养本族子弟以及宗卫的学堂,就连在朝中,也有培养年轻官员——确切地说应该是进阶性培养的学塾,就在翰林署辖下。
  而前些年,魏国又在大梁创办了军塾,专门培养军官,将那些勇武的千人将、军侯,培养成认得字、能看得懂兵法的指挥将领。
  可是面向民间百姓的学塾,朝廷却是一个都没有。
  在魏国的民间,大多还是有钱人家聘请教书先生教导自己子女的模式,而穷苦子弟,则几乎没有接触学识的机会。
  很多有志气的年轻人,全靠在富贵人家做工,在讨得主人家欢心后,这才有机会一睹书籍。
  不过这类的可能性太小,大多数情况,这些年轻人家里,多多少少是得有一点钱的。
  就比如天策府右都尉张启功,他也是平民出身,但他的父亲乃是黄池县的狱卒,凭借着一些灰色收入,倒也有可能给儿子想办法弄几本书籍。
  再比如北一军的军师参将周昪,他就是小贵族子弟出身。
  骆瑸亦是。
  再比如汾阴令寇正,虽然他是穷苦平民子弟,但在他的家乡,却有“尚勋”这位旧氏族出身的老师,教授他学业。
  真正一穷二白的平民子弟,想要接触书籍的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几乎微乎其微。
  所以说,并非只有王族、贵族、士族、地主阶级才会出现人才,而平民却没有丝毫诞生人才的可能,说到底,平民子弟只是被贫穷所限制——占魏国总人口将近九成的平民阶曾,难道就当真没有天资卓越的?
  这不现实!
  当然,这只是赵弘润内心的想法,并不敢透露出来,否则,必定会引起王族、贵族、士族的联合抗拒——这些人纵使不敢违背他的王令,也必定会在这件事上从中作梗,以确保他们的地位以及所能拥有的一切,日后不至于被人才井喷的平民子弟,或者说新士族所取而代之。
  “……朕决定在每个郡的几个大县,以礼部的名义开设学塾,无偿招收那些几岁的稚童,教授他们习文认字……”
  听到赵弘润这第一段话,诸内朝大臣心中并无波澜。
  因为赵弘润这第一步,迈得很小且十分谨慎。
  目前,魏国拢共有河套、河西、三川、河东、上党、河内、颍水、商水、梁郡、宋郡、邯郸这十一个郡。
  而在这九个郡中,能称得上大县的,其实也并不多,就拿三川郡来说,目前就只有两个,一个是仍在建设当中的王都“雒阳”,还有一个便是“雒城”。
  而河东郡,也只有“汾阴”、“安邑”,再加一个勉勉强强凑合的“临汾”。
  纵使是最近几年魏国发展最快的颍水郡,能称得上大县的也就“新郑”、“安陵”而已。
  再加上河内郡的“山阳”,邯郸郡的“邯郸”,商水郡的“商水”与“鄢陵”,上党郡的“泫氏”,宋郡的“定陶”、“睢阳”,基本上在每个郡内,能称得上是大县的,也就那么一两个,最多三个。
  因此保守估计,估摸在三十座城池左右。
  而赵润希望礼部在这三十座城池内,分别开设一座学塾,无偿招收幼龄的学子。
  这约三十座学塾,姑且可以叫做“国立学塾”,因为它们由朝廷全部斥资建造,隶属于礼部辖下的。
  说实话,以魏国目前的财力,建设这三十座学塾,并不是什么问题。
  “只招收幼龄的稚童么?”
  内朝大臣冯玉惊讶地问道,因为眼前这位陛下一开始那可是说要普及全国魏人认字的。
  听了冯玉的话,赵弘润正色说道:“不,招收幼龄的稚童,指是正式的学子,年纪大一点的人,若是有心去学习,也可以去旁听,不过,学塾并不负责他们的吃住。”
  诸内朝大臣一听就明白了:这是为了防止某些当地的地痞无赖,打着学字的名义去学塾骗吃骗喝。
  “那些幼龄的稚童,学塾只是教授他们认字么?”蔺玉阳试探着问道。
  仿佛是猜到了蔺玉阳心中的想法,赵弘润简洁地说道:“这大概三十座学塾,只是最初等的启蒙教育,之后,朕还会要求礼部再每个郡的治县,开设高等学塾,大概十来座左右。这十座高等学塾,并不面向一般民众,唯有得到举荐的学子,才可入学,其中的佼佼者,参加考举。”
  诸内朝大臣惊讶地面面相觑。
  他们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位陛下的决策,无疑是让平民子弟求学的道路被大大拓宽。
  若看得更长远一些,这样的举措,也使得魏国拥有了稳定的人才晋升渠道,假以时日,将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才涌现,成为魏国的栋梁之才。
  此举可真称得上是万世的根基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9/1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