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校对)第16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2/1895

  附近的儒家子弟纷纷回礼,其中或有人提醒道:“介子兄,法家的张启功方才已经到了。”
  “哦。”
  介子鸱环顾四周,没过多久就瞧见张启功正坐在一张草席上,与其周围那一干法家子弟高谈阔论,谈笑风生,俨然已经成为了法家子弟中年青一代的领袖。
  似乎是注意到了介子鸱的目光,张启功转过头来,与介子鸱对视了一眼,虽然微微点了点头权当打了招呼,但其眼中的倨傲神色,介子鸱却看得清清楚楚。
  “呵。”
  介子鸱淡淡一笑,同样点点头作为回应。
  作为魏王赵润的左膀右臂之一,介子鸱对张启功可不陌生,就像他介子鸱日后注定会接替杜宥的内朝首辅职位,甚至可能位列丞相,而张启功,亦注定会成为司刑的首官。
  而此时,公羊郜惊讶地打量介子鸱,见来人风度翩翩、器宇轩昂,遂私下询问道:“此……何须人也?”
  或有知情者低声介绍道:“此乃朝廷大臣,陛下跟前近臣,介子鸱。”
  “比之方才那张启功如何?”公羊郜问道。
  那人轻哼一声说道:“自然是介子兄高出一筹。”
  因为知道文人相轻的道理,公羊郜也没有太过较真,依旧仔细打量着介子鸱。
  不曾想,他的目光被介子鸱注意到,后者面带微笑走了过来,拱手见礼道:“这位贤兄好是面生,不知是哪里人,学的又是哪派?”
  公羊郜连忙拱手回礼道:“齐人公羊郜,见过介子大人。在下学的乃是卜氏一脉……”(注:卜氏,就是子夏。)
  “卜氏一脉?”
  听了公羊郜的话,周围的儒家子弟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公羊郜。
  为何,因为卜氏一脉的思想在儒家中较为“另类”,它并不关注“克己复礼”,教导人学习古代圣贤的言行、举措,而是提倡“与时俱进”,不要一味地套用圣贤的经典,因此在当前这个时代,儒家子弟对卜氏一脉赞毁参半。
  这不,在公羊郜说了这话后,周围的儒家子弟都不经意地与他疏远了一些。
  但唯独介子鸱眼睛一亮,仿佛是遇到了同道知己。
  在其他儒家子弟惊讶的目光下,介子鸱笑着对公羊郜说道:“来地匆忙,不曾携带席子,贤兄可介意介子与你同席?”
  “固所愿耳!”公羊郜欣喜地说道,连忙邀请介子鸱。
  二人坐下之后,便相互交谈起来,公羊郜隐隐发觉,介子鸱的种种想法似乎与他不谋而合,这让他更是兴致高涨。
  情绪亢奋之下,公羊郜亦提出了自己不成熟的思想,他认为,天下战乱频繁,是因为诸国林立,而这种混乱的局面,必将被“大一统”而终止。
  听了这话,介子鸱感觉自己全身说不出的痛快——这可不就是他的想法么?
  “齐人,公羊郜。”
  介子鸱暗暗将这个名字记在心中,他知道,虽然眼前这位公羊贤兄乍一看并不起眼,但在他看来却是难得的大才,似这等人才,他一定要替魏王将其留下,岂可任其返回齐国?
  想要这里,介子鸱便隐晦地说道:“贤兄的想法,介子深感兴趣,奈何眼下不是时机,待此事之后,贤兄可愿到愚弟府上稍住几日?”
  公羊郜一听,立刻就领悟到,眼前这位非常支持他的“大一统”思想,惊喜地近乎要手舞足蹈。
  他万万也没有想到,他千里迢迢从齐国来到魏国,原本只是将见识一下魏国百家争鸣的盛事,顺便完善自己的“大一统”思想,不曾想,居然在魏国遇到了一位与他不谋而合的同道中人——实在是不虚此行!
  由于有着相类似的思想,因此别看介子鸱是楚人,而公羊郜则是齐人,他二人还是很快就成为了知己。
  “人……好多啊。”
  随着百家子弟陆陆续续来到,公羊郜心中很是吃惊,因为他放眼四周,感觉聚集在这里的百家子弟,恐怕都有不下于一千人。
  从古至今,文人中几乎从来没有如此热闹的一幕。
  想了想,公羊郜询问介子鸱道:“我儒家子弟如此众多,想来四个‘主修’名额,已不再话下了吧?”
  “这很难说。”介子鸱微微摇了摇头。
  虽然他也是儒家子弟,但他也知道,传统的儒家思想具有其局限性,用来教化世人、劝人向善自然是毫无问题,可这回魏王赵润提出的要求却是“使国家富强”,在这一点上,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的优势非常大。
  听了介子鸱的话,公羊郜很是吃惊:难道他儒家竟然有可能落选?
  这在他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见公羊郜面露吃惊之色,介子鸱微叹一口气,向这位新结识的知己简单介绍了一下他魏国的君主赵润:“我大魏的君主,是一位注重实干的君王,其实陛下最为偏爱的,正是法家……”
  平心而论,赵润从来都没有提过他偏向哪家学术,但他近些年的举措,比如打压贵族垄断财富、禁止兼并土地,论功行赏等等,这无一不合法家“定分止争”的核心之一——好在魏王赵润并没有反对儒家的“礼”,否则,儒家那可真是彻彻底底地要被法家抛在后头了。
  而正因为这样,尽管法家门徒的人数比儒家子弟少很多,但似天策府右都尉张启功、刑部尚书唐铮、大理寺卿正杨愈等等,他们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们魏国的君主,实际上也是一位提倡法家思想的人,充其量只是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披上了一层儒家的皮而已。
  当然,即便如此,介子鸱还是认为,他儒家夺得那四个“主修”名额,还是没问题的,问题在于“儒法之争”——哪家学术才是第一主修,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而就目前来说,介子鸱对于他儒家击败法家一事,心中着实没有什么把握——反而是他身边新结识的知己公羊郜,他的“大一统”思想,相比较儒家传统思想,更具有击败法家的可能性。
  此时,主持这场盛事的礼部尚书杜宥,终于出现,在讲述了这场辩论的许多要求后,他终于露出了“正面目”——堂而皇之地走到了纵横家门徒的那一边,让现场许多儒家门徒一阵低呼。
  谁也没有想到,魏国负责教化民众的礼部尚书杜宥,他居然是一名纵横家的门生。
  而看到这一幕,似张启功、唐铮、杨愈等人却是抚掌暗笑:儒家失却一位强援!
  考核的方式很简单,即某个学派的代表,当众陈述自己的思想,然后由其他学派的人去指出其中的漏洞,只要能说服众人,或者说服大部分人,就能列入名额候选。
  这很公平,在众目睽睽之下,也做不得假。
  而诸学派代表上场的顺序,则是按照抽签的顺序,也很公平。
  墨家,抽到了第一场。
  墨家的代表,正是魏墨的钜子徐弱。
  值得一提的是,魏国的工部尚书孟隗,今日也坐在墨家子弟的聚集地,甚至于,还有一部分工部与冶造局的官员。
  “孟尚书,竟是支持墨家学术的?”
  介子鸱、张启功等朝廷官员,均对此十分纳闷。
  其实确切地说,魏国的工部尚书孟隗,其实并不是墨家门徒,但是对于墨家“注重技艺”的观点,孟隗却是非常认同的。
  技艺,简单地说就是手艺,像制作、锻造、营建等等,都可列为这个范畴。
  但很遗憾的是,在这个时代,匠人并不受重视,儒家甚至曾说过墨家注重的技艺乃是“奇技淫巧”,可想而知在这个时代匠人的地位。
  当然,在如今的魏国,似工部、冶造局、墨家等匠人,可以说早已扬眉吐气,一方面是魏王赵润非常注重工艺技术,另外一方面,魏国能打败韩国,这种“奇技淫巧”可谓是居功至伟。
  而如今,墨家与工部以及冶造局的官员、工匠达成一致,务必要维持现状,决不能使拥有工艺的匠人像以往那样被人看轻。
  在这个基础上,工部尚书孟隗带领着一部分工部官员,还有一部分冶造局的官员,仗义支持墨家思想,这使得墨家的声势一下子就增加了许多,潜在势力与影响力,竟不亚于儒法两家。
  魏墨钜子徐弱的思想,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自然是提倡“技艺”,认为“技艺”有利于国家,它不应当被人看轻——在这方面,他指桑骂槐的指责了儒家,因为儒家历来就看不起这种“奇淫巧技”。
  因此难以避免地,魏墨钜子徐弱遭到了在场许多儒家子弟的攻击。
  遗憾的是,这次墨家的底气非常足,当徐弱冷笑着奚落儒家子弟“正是你们看不起的奇淫巧技,助魏国击败了韩国”,儒家子弟纷纷哑然。
  虽然不甘心,但儒家子弟必须承认,他们以往看不起的奇淫巧技,还真是帮助魏国击败了韩国,而这,是他们儒家思想所无法达到的。
  见儒家子弟垭口无言,魏墨钜子徐弱亦不忘阐述他第二部分的思想,即墨家的核心思想,非攻、兼爱之类的,而这,就让那些憋着气的儒家子弟找到了攻歼的法子,一句“你敢说魏王与庶民平等?”,徐弱顿时就语塞了。
  的确,魏国一代雄主赵润,谁敢在农田里耕地务农的农民能与其平起平坐?
  于是,墨家很快就被打了下来。
  当然,尽管被打了下来,但列入名单还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徐弱第一部分的“技艺强国”思想,已经符合了魏王赵润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当众多儒家子弟攻歼魏墨钜子徐弱的时候,介子鸱却一言不发,这让公羊郜感到很好奇。
  要知道,倘若说儒家跟法家是竞争对手,那么,儒家跟墨家就是天敌,那是几乎无法共存的。
  出于困惑,公羊郜私底下对介子鸱问道:“贤兄与墨家钜子有旧?”
  介子鸱笑着点点头,附耳对公羊郜解释了一番:“愚弟与墨家钜子徐弱曾有过讨论,他亦认为,唯有天下一统,才能更好地施行他们‘非攻’的思想,因此在这一点上,他与你我乃是同道。”
  “原来如此。”
  公羊郜恍然大悟,既惊讶又兴奋地看着场上狼狈地返回坐席的魏墨钜子徐弱,喜悦于继介子鸱后,他又找到了一位支持他“大一统”思想的同道中人——虽然对方是墨家子弟,而且他对大部分墨家学术都很排斥。
  继墨家之后,第二位出场的,乃是兵家。
  兵家的代表,当然就是那位前兵部尚书李鬻,不过出场的却是李鬻的儿子,兵铸局局丞李缙——大概是李缙见前一个出场的徐弱被众多的儒家子弟攻歼,最后狼狈地返回坐席,担心自己上了年纪的老父亲也遭到类似的遭遇,因此代替出场。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当李缙讲述他父亲李鬻的“精兵强兵”之策时,几乎没有人去攻歼他。
  这也难怪,毕竟在这个诸国林立的年代,兵家虽然说影响力不及儒家与法家,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欠缺兵家思想,更何况,手握四十万兵马外加十万禁卫军的魏王赵润,他妥妥的就是一位注重“强兵卫国”思想的兵家子弟嘛。
  据某些闲人统计,当肃王赵润出现在魏国军方之后,魏国在军队的资金投入,就逐步开始提升,一直到肃王赵润继承魏王位置,魏国的军费开支,相比较二十年前先王赵偲在位期间翻了六七番都不止——这明摆着,魏王赵润是支持兵家的嘛!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兵家跟儒家、墨家、法家,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冲突的地方,因此,其他学派的人也懒得与兵家争论什么,毕竟兵家是铁定能入名单的,但是呢,其影响力又注定无法跟儒家、法家竞争什么,所以完全没必要树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2/1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