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1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550

随着各大商帮商户的到来,月港城,不管是老城还是新城,都热闹非凡,每天都有商户跑到新城的空地上到处比划,看那样子,怕是恨不得马上就把地租下来开始盖房。
熙熙攘攘热闹了几天,正月十六终于到了,当天卯时,天才刚刚蒙蒙亮,月港城大街小巷里面便想起了洪亮的喊声:“所有商户,请于辰时之前,到东面城墙上集合。所有商户,请于辰时之前,到东面城墙上集合。”
这喊声一直持续了将近半个时辰才渐渐散去,聚集在月港城的商户肯定都听到了。
东面城墙上集合,这是什么个意思呢?
明朝这会儿,城墙可不是什么稀罕物,府城、州城、县城,只要是个城,几乎都有城墙,整个大明到处都是城墙,这城墙上又有什么好看的!
虽然不知道城墙上有什么好看的,所有商户还是赶紧起了身,稍微梳洗了一番,便飞速赶往东面城墙。
这个时候,各大商帮的掌舵人都被专人请上了东门的城门楼,整个东面的城墙上也散布了不少士卒,所有商户上去之后都会得到一句热情的招呼:“请站这里等着!”
辰时方至,东门附近便想起一声高唱:“巡抚大人驾到。”
紧接着,张斌便在一众文臣的簇拥下,快步登上了东门城门楼。
他上去之后并没有给早已在那里等候的商帮大佬做任何解释,只是拱手问候了一圈,随即便大喝道:“开始。”
“开始”,“开始”,“开始”……一阵通传声迅速传到城墙下。
“咚咚咚咚咚”,城墙下面突然传来一阵雄浑的战鼓声,“杀”,随着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大吼,无数步足飞快的从四面八方向城墙下聚集,并迅速排成一个个方阵。
“轰轰轰轰”,城墙外面的九龙江上随即也响起一阵火炮轰鸣声,一艘艘战船排着整齐的队列,顺流而下,慢慢驶过月港城外的江面。
“杀”、“杀”、“杀”,又是一阵大吼,城墙下的步足开始操练了。
这下城墙上的商户都炸开锅了,巡抚大人让他们看的原来是明军操练,而且还是步足和水师同时操练,那密密麻麻的人头,那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战船,简直是太震撼了!
东门下面,正是新组建的五千戚家军,四百个鸳鸯阵排的整整齐齐,四十门虎蹲炮被团团护卫在中间。
“杀”,狼筅飞舞;
“杀”,枪影如雨;
“杀”,刀光闪耀;
“杀”,镋钯林立;
“杀”,枪声阵阵;
“杀”,炮火轰鸣;
当那烈火从虎蹲炮中喷出,所有商户都吓的差点趴地上,这炮口可是对着城墙上的!
还好,只有烈焰,并没有炮弹,虎蹲炮里面只是装填了火药而已,不过那威势却是骇人至极。
明军操练,大多数商户都是第一次看到,水陆齐上阵,那更是头一回听说。
数万明军,数百艘战船,那场面足以震撼人心。
这个时候,所有商户都明白了,巡抚大人这是在展示实力,他想告诉大家:你们放心在这里租地、建房、做生意,有如此强大的明军在,海盗,必将灰飞烟灭!
第177章 重回澎湖
震撼人心的操练足足持续了一个时辰,待喊杀声散尽,张斌这才含笑对身边的各大商帮掌舵人道:“这次请大家来,主要是为了分租月港的土地,这个相信大家都知道吧。”
各大商帮掌舵人纷纷拱手道:“知道,知道。”
张斌随即挥手介绍道:“这位是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毕懋康毕大人;这位是福建市舶司提举,王承恩王公公;这位是海澄知县,韩之良韩大人。”
各大商帮掌舵人闻言,连忙拱手问好,毕懋康等人也一一拱手回礼。
待众人见礼完毕,张斌这才继续道:“这次租地事宜由毕懋康毕大人负责,海澄县衙会派出六科书吏在现场登记,月港新城总共十二条街,其中专门做陶瓷生意的两条,专门做布匹生意的两条,专门做茶叶生意的两条,其他街道各有专营,你们可以向在场的书吏了解,想租哪里,去书吏那里登记,将银子交到市舶司之后,拿着凭证到书吏这里来换取地契就可以了,大家明白了吗?”
各大商帮掌舵人纷纷拱手道:“明白了,明白了。”
张斌紧接着道:“租地的事就这样,另外,本官还有一件事想请大家帮个忙。”
各大商帮掌舵人闻言,又纷纷拱手道:“巡抚大人请讲。”
张斌点了点头,继续道:“大家从各地过来的时候应该都看到了,各省通往福建的道路都在拓宽整修,相信大家也明白,这主要是为了大家今后运送货物方便。不过,这个修路耗费也很大,初步估算,大概需要五十万两白银。”
没想到,他们话还没说完,各大商帮掌舵人又纷纷拱手道:“多谢巡抚大人,这钱我们出,我们出。”
这怎么搞的跟摊派一样,张斌闻言,不由满脸尴尬,他抬手一压,将众人的声音压下去,这才继续道:“这钱,自然不会让你们白出,今后,福建市舶司发放的出海船引堪合将增至五百张,这五百张船引堪合的份额同样按捐献银两数目分配,一千两一张,每个商帮一百张,也就是十万两银子,你们意下如何?”
各大商帮掌舵人闻言,脸上都快笑开花了,白出钱他们都愿意,更何况还有船引堪合的份额,这简直白给他们送钱吗,上次租地的份额他们每人都赚了几万两,这次他们自然是抢着要捐献。
张斌见大家都这么积极,干脆道:“那行,你们直接将银子送往福州,交给右布政使蔡善继蔡大人,然后拿着凭证来买船引堪合。这个船引堪合是按年算的,一艘苍山船的船引一千两,一艘海沧船的船引一千五百两,一艘福船的船引两千两,大家没什么意见吧?”
各大商帮掌舵人哪有什么意见,一艘船出趟海最少能赚上万两银子,一两千两,小意思而已。
这些事一交待完,张斌立马拱手道:“诸位,以后这里暂时交由毕大人负责,你们有什么事,直接找毕大人就行了,本官军务繁忙,就不奉陪了,告辞。”
说罢,他转身就往城门楼下走去,留下一堆目瞪口呆的商帮掌舵人在那里面面相觑。
他说的军务繁忙倒不是开玩笑的,如果不是为了等各大商帮的掌舵人来跟他们募捐五十万两银子,他早就率军去澎湖了。
他可是在崇祯面前夸下海口,一年剿灭福建周边所有海盗,要认真算起来这会儿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这段时间,他就把自己的关系户郑芝龙给“招抚”了,其他海盗还连个影子都没看到呢。
现在还不开始行动,今年要剿灭海盗就真的有点悬了。
这会儿的海盗与嘉靖朝的海盗有本质的区别,他们并不是以掠夺为主的真倭,而是以走私贩卖大明货物为主的假倭,所以,想等着他们上岸来劫掠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有主动出击,去寻找他们的巢穴。
张斌率军去澎湖只是第一步,他要重设澎湖巡检司,将澎湖修筑成一个海上要塞,一方面作为进击东番的跳板,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卡住整个海峡,压缩海盗的活动空间。
这会儿前往澎湖第一批人马业已整装待发,计有两千五百名刀盾手,两千五百名长枪兵,五千名弓箭手,由曹文诏率领,先在澎湖修筑炮台和堡垒,火炮则准备先用水师淘汰下来的舰炮。
过年的时候,包括张斌在内,月港所有大明官员和明军将士都没有休息,孙元化已经将四十门虎蹲炮提前交付给戚元功,百斤重的舰炮也已经做出三十门,俞成龙和郑成功的水师战船已经开始换装,换下来的舰炮原本是要回炉重铸的,这会儿产量跟不上,只能暂时先用来做城防炮了。
此时,月港新建的军用码头上已经停满了战舰,曹文诏正率手下人马将建设澎湖要塞所需的物资快速装上战船,张斌带着一众亲随径直来到码头上,一众将领立马围了上来。
张斌拍了拍戚元功和曹变蛟的肩膀,叮嘱道:“元功、变蛟,月港就交给你们了,一定要时刻注意海上的动向,中左所、金门所、镇海卫一个都不能丢,月港新城更要重点防护,知道了吗?”
戚元功和曹变蛟连忙拱手道:“大人放心,末将定当尽忠职守。”
张斌点了点头,随即对一旁的老将俞咨皋挥手道:“俞将军,我们走。”
俞咨皋这会儿已经激动的浑身颤抖,三年多了,整整三年多了,终于可以重回澎湖了。
天启四年的那一战至今仍在他脑海回荡,多少明军将士舍生忘死,鏖战半年才收复澎湖。
面对红毛番的火炮,明军将士没有退缩,以血肉之躯硬顶着炮弹,冲锋陷阵。
面对四面都是巨炮的敌军战船,大明水师没有畏惧,划动着一艘艘载满火油和干柴的点火船,一次又一次,发动自杀攻击!
半年啊,多少明军将士永远留在了澎湖的土地上甚至是澎湖四周的海水里,如此英勇无畏的战斗,最后竟然没有任何嘉奖,甚至巡抚大人回京叙功之后就再也没回来过了!
巡抚大人被罢官削籍,自己也被撤职遣归,澎湖一战阵亡将士尸骨未寒,大明却莫名其妙的放弃了澎湖,放弃了那里的百姓,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那海上熊熊燃烧的战船,那空中雨点般砸下来的炮弹,那红毛番城堡下踏着袍泽尸山血海奋勇冲锋的明军将士,一幕一幕不停在他脑海浮现,两行热泪禁不住从他眼眶迸涌而出。
张斌不经意回头一看,俞咨皋竟然已经老泪纵横,他大惊道:“老将军,您怎么了?”
俞咨皋抹了把眼泪,哽咽道:“三年多了,末将无时无刻不在怀念澎湖一战阵亡的将士,末将一直想回澎湖看看,多谢大人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回澎湖,回去看看他们。”
张斌闻言,长叹一声,随即郑重的点头道:“好,俞老将军,我带你回澎湖,去看望牺牲在那里的明军将士,这次,我们不会再放弃澎湖了,大明的大好河山,我们一丝一毫都不会放弃。等打完这一仗,我为在澎湖之战阵亡的明军将士修一个纪念碑,就修在澎湖最高的山上,让来往的大明百姓仰望烈士的光辉!”
第178章 这里是大明的领土
澎湖是一座离福建约三百余里的海岛,同时它也是周边一群海岛的统称。
澎湖群岛总共有大小六十四个海岛,其中有三座较大的海岛,分别是澎湖、白沙和渔翁岛,这三座海岛围成一圈,形成一个天然的避风港,也就是有名的澎湖湾。
这澎湖湾在后世已经不能作为港口,因为其南面的主入口水深平均只有几十米,最浅的地方甚至只有十几米,大型船只根本就进不去。
不过,这会儿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张斌所率的明军水师舰队,最大的福船吃水也不到十米,进入澎湖湾没有任何问题。
大明福建水师四百余艘战船,航行将近一天,终于在第二天早上卯时三刻左右抵达澎湖群岛。
这时候天际已然露出曙光,整个海面在初升的朝阳下露出粼粼波光,宛若遍地黄金,令人迷醉不已。
张斌站在高大的福船前端,看着眼前星罗棋布的群岛,心中激动异常,终于要开始了!
想要拯救大明,唯有学郑芝龙称霸海上,用海上贸易庞大的利润反哺大明,这样,大明才能从可怕的天灾人祸中摆脱出来,重创辉煌。
现在,郑芝龙已经被自己收服,这澎湖正是自己海上争霸踏出的第一步!
正当他激动不已的时候,他身后的俞咨皋突然指着右前方岛屿上的一座小山道:“大人,您看,那里就是荷兰人修筑的炮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