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2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0/550

这帮混蛋,压根就不管陕西大旱,也不管农民起义,只管排除异己,任用亲信,端地好算计啊,张斌气得直接把洪承畴的履历往桌子上一拍。
张世泽被吓了一跳,这是怎么了啊,他不解的问道:“双全兄,怎么了,有哪里不对吗?”
张斌压了压火气,淡淡的问道:“喻安性的履历看完没,有什么想法?”
张世泽老老实实的道:“这家伙有点问题啊,天启五年,柳河之役溃败,鲁之甲与李承先战死,他山海关巡抚喻安性没有一点责任,责任全是山海关总兵马世龙的,这到底是巡抚管总兵还是总兵管巡抚啊?虽然他后面也被罢官了,却牵连蓟辽督师孙承宗也一起被罢官了,理由就是马世龙是孙承宗任命的!”
柳河之役并不是什么大战役,明军总共才八百余人参战,伤亡也只有四百多,鲁之甲与李承先之所以战死,是因为水师游击金冠、姚与贤迟迟不来接应他们,又是抽后腿,害自己人,然后把主帅撸了!
孙承宗当时就不在,你山海关巡抚喻安性竟然这么玩,故意不派人去接应,然后以战败之由把孙承宗给撸了,然后派自己人高第去接任蓟辽督师,这与坑死蔡复一那次何其相似啊!
张斌气的直接扯过张世泽手中的履历一看,喻安性,浙江嵊州人!
果然,狗东西,又是浙党,专门玩这套。
他这什么履历,南昌府推官、礼部主事、吏科给事中,然后直接外放山海关巡抚,然后坑掉孙承宗,一起被撸,然后到了崇祯四年闵梦得出事了,他直接就拜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
浙党玩的这些套路真让人恶心,比恶心,好,恶心死你们!
他正考虑怎么恶心温体仁呢,张世泽突然惊呼道:“哇,这个洪承畴好厉害啊,十一年连续擢升五次,双全兄,他这升官速度跟你差不多啊!”
张斌闻言,满脸黑线,这话说的,好像自己跟洪承畴是一类人一样,会不会说话啊,自己立了多少功劳,洪承畴立了什么狗屁功劳?
他无奈的摇了摇头,指着喻安性的履历,跟张世泽介绍起浙党的惯用套路来。
张世泽听完,目瞪口呆,人还能这么无耻吗?
完全不管大明安危,完全不顾明军将士死活,为了排除异己,暗地里帮助敌人,坑害自己人!
张斌看他吃惊的样子,不由教导道:“所以啊,你要小心着点,现在大明官场的风气越来越不像话了,朝堂官员争权夺利,比的不是政绩也不是功劳,而是谁更无耻,谁更恶心!”
张世泽吞了口唾沫,后怕道:“那怎么跟他们玩?”
张斌阴阴的道:“对付无耻之人,你就要比他更无耻,人家恶心,你就要比他更恶心。”
张世泽闻言,再次目瞪口呆,他真不敢相信,这就是他爷爷推崇备至“青年才俊,治世能臣”!
第二天一早寅时,早朝准时开始,奏对环节结束,崇祯果然命鸿卢寺礼官宣布,开始廷议三边总督人选,人选就两个,一个是兵部尚书喻安性和吏部尚书王应熊推举的延绥巡抚洪承畴,另一个是英国公张维贤推举的广东提刑按察使孙传庭。
温体仁原本已经命人准备好了,只要崇祯征询意见,问洪承畴出任三边总督合不合适,御史史范、侍郎唐世济等党羽便会跳出来拼命给洪承畴唱颂歌,崇祯耳根子软,听着一高兴,这事就成了。
却不曾想,这半路杀出个孙传庭,事先一点风声都没有啊!
这事他当然听不到风声,曹化淳虽然不知道他在宫里的暗线是谁,但是,要封锁消息还是做的到的,英国公张维贤进去举荐孙传庭的时候他就在门口站着,谁敢上前偷听?
崇祯也不可能为了这事专门召集朝臣来商议一下,因为他已经打算在今天早上廷议了。
所以,温体仁压根就不知道会突然蹦出个孙传庭来跟洪承畴抢夺三边总督的位置。
正在他愣神的功夫,御史堆里突然窜出来一个人,跪在御道中间朗声道:“皇上,微臣弹劾延绥巡抚洪承畴虐杀平民百姓,以致西北发贼愈演愈烈!微臣查过了,洪承畴共虐杀陕西百姓五万余,这些都是他自己表上来的功绩。”
有这事吗?
崇祯晕乎乎的回想了一下,好像有这么回事,当时好像还有人夸奖他做的好呢。
屠杀俘虏被这家伙说成了虐杀平民百姓,是谁这么无耻啊,温体仁抬眼一看,竟然是御史李光春,是左副都御史黄承昊的狗!
这个黄承昊,仗着皇上的宠信,老是跟自己作对,非得弄死他不可。
这个时候,黄承昊倒是没什么表情,他一脸严肃的站在那里,就好像这事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一样。
崇祯这会儿生性多疑的毛病又犯了,这洪承畴真的虐杀平民百姓,以致西北发贼愈演愈烈吗?
温体仁一见崇祯这表情,连忙偷偷朝不远处的张捷使了个眼色,张捷会意,也不知道怎么把消息传下去的,御史史范很快便从御史堆里窜出来,跪在御道中间朗声道:“皇上明察,洪承畴洪大人杀的是俘虏,不是平民百姓。”
对啊,好像是俘虏来着,崇祯又看向李光春,意思让他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李光春连忙磕头道:“皇上明察,边军杀良冒功之恶习由来已久,他洪承畴要真能轻易俘虏五万多反贼,反贼会愈演愈烈吗?他如果不虐杀平民百姓,反贼会越来越多吗?”
崇祯闻言,思索了一会儿,感觉有点道理,他又看向史范,意思让他解释一下。
史范连忙磕头道:“皇上明察,洪大人杀的的确是俘虏,要他杀良冒功,三边总督杨鹤不会弹劾他吗?”
对啊,杨鹤没弹劾洪承畴杀良冒功啊,崇祯又看向李光春。
李光春又磕头道:“皇上明察,三边总督杨鹤主抚,这个朝堂上下都知道,绥巡抚洪承畴为什么要俘虏这么多人,然后杀个精光,他这不是跟上司唱反调吗,这其中肯定有猫腻。杨鹤主抚,反贼接受安抚,归顺朝堂,这样一来,反贼应该会越来越少啊,为什么会越来越多呢?微臣以为,正是因为绥巡抚洪承畴阳奉阴违,杀良冒功才逼得百姓不得不反,反贼才会越来越多。”
这个听起来貌似也有点道理啊,杨鹤主抚,这个崇祯也知道啊,洪承畴杀那么多人干嘛,到底是谁使得反贼愈演愈烈?
这个时候,左副都御史黄承昊突然从班列里疾步走出来,跪在御道上朗声道:“皇上,微臣有一事不明,为什么三边总督杨鹤因剿贼不利革职查办,他手下的延绥巡抚洪承畴却被推举为三边总督呢?难道洪承畴剿贼有功吗?他要是剿贼有功,那反贼为什么越剿越多,他的功劳在哪里?微臣提议,将洪承畴也撤职查办,押回京城好好审一审,看他这剿贼的功劳在哪里!”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昨天张斌又派人给他射了封信,让他站出来恶心洪承畴,他才精心策划了这场好戏。
浙党的伎俩他早就看透了,就是蒙骗皇上,像闵洪学和闵梦得,安奢之乱明明没有平定,他们却因为平寇有功调回京城擢升为兵部尚书和吏部尚书,他们都已经擢升为兵部尚书和吏部尚书了,安奢之乱还没平定呢,这功劳是个什么功劳!
这次同样如此,明明是因为发贼越剿越多三边总督杨鹤才被撤职查办的,他手下的延绥巡抚洪承畴反而剿贼有功了,明明是反贼越剿越多好不好,他这功劳在哪里?
崇祯仔细一想,明白过来了,对啊,反贼明明越剿越多,三边总督杨鹤都因此被撤职查办了,延绥巡抚洪承畴还剿贼有功了,这不是耍朕吗!
他气得冷哼一声,怒道:“好,把延绥巡抚洪承畴撤职查办,押回京城来问问,他立的是什么功!”
一场总督之争就这么草草结束了,候选人之一洪承畴都被革职查办了,另外一个候选人孙传庭自然毫无疑问的当选了。
张斌瞟了一眼温体仁,心中冷笑道:“哼,玩无耻,好像谁不会一样,人家不屑跟你玩,爷陪你玩!”
……
推荐老作家泉神大作,《明末好国舅》,天启是妹夫,张嫣是族妹,一本轻松爽快的明末种田文,杀鞑子,斗奸臣,不亦乐乎。
第324章 离别总有时
总督之争尘埃落定,英国公张维贤推举的广东提刑按察使孙传庭最终胜出,擢升为陕西延绥镇、固原镇、宁夏镇三边总督。
第二天一大早,英国公府便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貌似准备大肆庆贺一番。
这是为了庆贺孙传庭出任三边总督吗?
当然不是,孙传庭这会儿还在广东呢,就算他在京城,英国公也不会为他大肆庆祝,一个小小的总督之位,还不值得大明最显赫的勋贵英国公来庆贺,英国公府这是在准备办袭承典礼或者说册封仪式。
这个时候爵位的袭承可不是老爵爷说句话,将爵位传给儿子,又或者办顿酒席庆贺一下就完事了,爵位的袭承必须经过当朝皇帝的同意,请来册封诏书,当众宣读,才能算名正言顺。
明朝不但公侯伯爵袭承如此,皇室亲王郡王等袭承同样如此,甚至藩属国的国王继位也必须有大明帝国皇帝陛下的册封诏书才能算是正统,不然就是篡位自立!
比如,天启三年,大明藩属国朝鲜发生政变,绫阳君李倧废黜了当时的国王光海君李珲,自立为王,负责节制朝鲜的登莱巡抚袁可立知道以后,立马发书痛斥,绫阳君李倧连忙派出三百多人的大型使节团赴登莱解释政变原因,并请求大明皇帝陛下册封。
袁可立考虑到当时辽东的形势,为了避免把藩属国朝鲜推向后金的怀抱才同意帮他们上书请封,这样,绫阳君李倧才得以继位。
这册封仪式一般是皇帝派出官员或者使节团宣读册封诏书,皇帝本人一般都不会亲临,但是,英国公地位特殊,掌管着几乎天下所有屯卫,又有拥立之功,所以,崇祯决定亲临英国公府册封,以示恩宠。
这下可把英国公府上下给忙坏了,整个府邸要打扫干净,这是最基本的,还有花草树木要打理,门窗要修葺,厅堂要布置,灯笼要挂起,喜联要贴起等等,英国公特意请来了数千京营屯卫家眷,忙活了一上午,才把一切准备妥当。
册封仪式自然少不了请人观礼,英国公很少结交文臣,这个时候为了避嫌他也不会请文臣来观礼,所以来的不是公侯勋贵就是京营将领,不过,有一个文臣却是大张旗鼓的来了,而且,足足带来了一个车队的礼物!
这位自然就是福广总督张斌,他这排场真把在场的公侯勋贵给骇到了,这会儿送礼送一车就算了不得了,这家伙竟然带来了一个车队的礼物,更为恐怖的是,现任英国公张维贤的孙子,即将成为英国公世子的张世泽跟在他后面就跟一个小跟班一样,这家伙谁啊!
一众公侯勋贵一打听,自然很快就知道了张斌的身份,因为在场很多武将都是要参加早朝的,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兵部侍郎、福广总督张斌之名朝臣不知道的还真没有。
他这么年轻就成为封疆大吏本来就够惊俗骇世的了,没想到他还跟英国公一系这么熟,英国公也姓张,难道他们是亲戚?
一众公侯勋贵正议论纷纷之时一队队锦衣卫突然跑进英国公府,他们进府之后也没干别的,就是从大门口一直排到主宅大堂外,排的密密麻麻,所有观礼的人立马收声,他们都知道,这是皇上要来了。
午时方至,崇祯亲临,礼官宣读册封诏书,崇祯亲授金册印玺,这册封仪式就算是圆满完成了,接下来就是酒宴庆贺了。
崇祯自然不可能留下来陪他们喝酒,但是临到要走的时候崇祯却突然对排在近前的张斌招手道:“双全,你这两天就要回福广吗?”
张斌连忙上前拱手行礼道:“回皇上,微臣打算明天就赶去大名府率戚家军一同回福广,这国公爷的事耽误了一点时间,没来得及跟皇上辞行,请皇上恕罪。”
崇祯也知道他祖上曾随英国公张辅征战四方,这点他倒不是很在意,他叫张斌过来也不是为了这事,只见他笑眯眯的道:“烺儿可一直念叨这你这个师傅呢,下午有空的话,你可得去看看他。”
张斌闻言,心中莫名一阵激动,他连忙拱手道:“微臣遵旨。”
崇祯是走了,在场的公侯勋贵却是呆立当场,皇上什么时候对下面人这么亲热过,这位福广总督不得了啊,于是乎,酒宴上不知道多少人跑去给张斌敬酒,他们都想认识认识这位年轻的新贵,要换成平时,张斌那豪爽劲,非被人灌得钻桌子底下不可,不过,他今天有皇命在身,要去拜见太子殿下,自然不敢胡吃海喝,只能做个样子意思意思。
同样是因为有皇命在身,张斌并没有和这些公侯勋贵、京营武将血战到底,喝的一塌糊涂,他只是意思了一下,稍微喝了点酒,待敬酒的人差不多都来过一回了,他便向新老英国公辞行,赶紧给皇后和太子准备礼物去了。
由于是去皇宫,张维贤倒没有让张世泽跟着他,不过,他跟张斌约定,这次回福广,要带上张世泽,让他去见见世面。
这个时候张斌满脑子都是伊人的身影,哪里有心思想这些,他迷迷糊糊的应了,然后便直奔京城东盛堂商号,小孩的礼物这会儿还真不好找,他只能胡乱准备了一些绫罗绸缎和高档布匹之类的礼物,又备了一年份的珍珠粉和花露,然后便匆匆赶往皇宫。
一切恍若在梦中,带着微醺之意,他来到了皇宫,见到了伊人,又陪太子耍了会积木,然后便向崇祯辞行,带着一丝惆怅、一丝迷惘和一丝不舍回到崇兴寺,准备出发赶往大名府。
第二天一早,他便带着英国公世子张世泽和十余个亲卫出发了,一路无话,打马奔行了三天,一行人终于赶到了大名府。
此时,卢象升的天雄军已经操练的有模有样,戚元功也早已接到通知,收拾好一切,准备出发了,唯独比较麻烦的就是那十多万俘虏,大名府离大沽港可有四五百里,要把他们押送过去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只剩下九千余人的戚家军还不知道够不够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0/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