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550

他想了想,叹息道:“我老了,时日不多了,原本我就打算让之极袭承爵位了,干脆,今天我顺带跟皇上提一下,让之极来袭承爵位,以后的事情,你们年轻人商量着办吧。”
他这意思,好像是同意了!
张斌激动的拱手道:“国公爷,您的意思……”
没想到,他还没说完,英国公突然抬手打断道:“双全,你等一下,来人,去叫之极和世泽过来。”
张之极是英国公世子,张世泽是张之极的长子,看样子,英国公是想让他直接跟张之极商议,张斌连忙点了点头,拿起茶杯,装模做样的喝起来。
不一会儿,两个人急匆匆的走进来,其中一个,四十多岁年纪,长的和英国公有六分相像,但是脸色却异常苍白,看样子是身体不怎么好,另外一个才二十来岁,倒是很精神个小伙子。
张斌大致明白了,这张之极估计也撑不了多久,以后,这英国公府应该是张世泽当家。
两人一番见礼,英国公给双方做了下简单的介绍,又让自己的儿子和孙子陪坐在右侧的客位上,这才对张斌道:“双全,这银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说说吧。”
张斌连忙解释道:“国公爷请放心,这银子没有任何问题,就是东盛堂年底的分红,只要国公爷点头,以后我们就是自己人了,东盛堂年底的分红自己人都有一份,就这么简单,至于东盛堂的事情,根本不用去管,自然有人经营。”
英国公不由讶然道:“就这么简单?”
张斌重重的点头道:“就这么简单。”
事情当然不是这么简单,所谓自己人可是要维护自己人的,他们所说的简单,是钱的事情,就这么简单。
英国公点了点头,随即问自己的儿子道:“之极,你怎么看?”
张之极毫不犹豫的拱手道:“父亲大人,这么重要的事情还是您来掌舵吧,我这身体您也知道,如果可以的话,还不如直接让世泽来袭承爵位。”
英国公闻言,无奈的叹息了一声,随即又宠溺的问自己的长孙道:“世泽,你有什么意见吗?”
张世泽眼珠子一转,对着张斌拱手道:“张大人……”
他刚开口,英国公就含笑打断道:“都是自己人,叫什么张大人啊,显得多生分的,双全比你大几岁,你直接叫他兄长就行了。”
张世泽连忙乖巧道:“双全兄,这东盛堂是你名下的产业吗?”
张斌这个莫名其妙啊,都说东盛堂的事情不用你们管了,还问这个干嘛?
不过这位可是未来的英国公,正要好好拉拢,他只得耐心解释道:“这东盛堂原本是我外公家的产业,后面我请了几家入股,就不单是我外公一家的了,现在东盛堂大大小小有十余家参与经营,也不能说是我名下的产业。”
张世泽又好奇的问道:“听说东盛堂不单只有京城这一家,在大明各地都有分号,是真的吗?”
张斌点头道:“是的,东盛堂不但在大明各地都有分号,在南洋等地也有分号。”
张世泽还待再问,英国公却是笑骂道:“你小子,我问你有什么意见,你老逮着双全问什么东盛堂的事情啊。”
张世泽尴尬道:“爷爷,我能有什么意见,我只是好奇嘛。”
张斌闻言错点晕倒,合着这小子就是因为好奇才问这些啊!
英国公摇头苦笑道:“好吧,好吧,看样子是白叫你们过来了,你啊,一天到晚就知道在家瞎混,看看人家双全,才比你大几岁,这会儿已经是福广总督了,你以后多跟人家学学。”
这张之极和张世泽都没什么意见,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英国公最后还做出一个奇怪的决定,他竟然让张世泽跟着张斌回崇兴寺,让张世泽这几天就待在张斌身边学习!而他则匆匆赶往皇宫,举荐孙传庭去了。
英国公怎么这么轻易的就同意了加入张斌的阵营呢?
其实,他早就感觉到大明有点不对劲了,辽东连年大战,建奴入侵,西南安奢之乱,西北平民、边兵、屯卫不断造反,这些他都看在眼里,只是,他以前还没意识到大明快撑不住了。
张斌一举杨镐的例子,他立马就惊觉过来,如果大明真的再经历一次萨尔浒那样的惨败,那可就真完了!
坐看风云淡并不等于坐以待毙,他知道,不能在坐视下去了,必须改变整个大明朝堂的形势,大明才有望延续下去,如果再任由那些阉党余孽胡搞瞎搞,大明迟早得完蛋。
而张斌正是这样一个有能力改变形势的人,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加入了张斌的阵营,银子什么的,那都是次要的,大家一起想办法挽救大明才是最重要的。
英国公已经很久没上过早朝了,因为他年纪大了,崇祯特许他在家休养,不用参加早朝。
这会儿听说英国公来求见,崇祯立马就将人招到了御书房,这英国公可是扶他上位的肱股之臣,而且英国公还统管着京城乃至整个天下所有屯卫,乃重臣中的重臣,他自然不能怠慢了。
英国公倒从不恃宠而骄,他对崇祯依旧恭敬异常,君臣一番见礼之后,崇祯立马关切道:“英国公,你这气色好像不大好啊,是哪里不舒服吗?”
英国公连忙拱手道:“多谢皇上关心,微臣没事,只是这年纪大了,身体不行了,所以,微臣特来恳请皇上,让犬子袭承爵位,继续为皇上效劳。”
“这。”崇祯闻言,仔细看了看张维贤,发现张维贤的确已经发须皆白,风烛残年,恐怕是撑不了多久了,他只能无奈的叹息道:“英国公为大明鞠躬尽瘁,的确应该好好颐养天年了,这样吧,你定个日子,朕亲自给你操办袭承之礼。”
张维贤连忙趴地上谢恩道:“多谢皇上恩典。”
崇祯连忙抬手道:“英国公,无需多礼,快些起来,快些起来。”
张维贤却是趴地上恭敬的道:“皇上,微臣还想向您举荐个帅才。”
崇祯闻言,颇为吃惊道:“噢,是哪位贤臣啊?”
张维贤连忙介绍道:“微臣举荐的是广东提刑按察使孙传庭,传庭乃是军户之后,其祖曾随先祖参加靖难之役,也算是微臣的晚辈,是故他在京期间曾多次拜访微臣,微臣也曾在与其闲聊是暗中考究其兵法,发现此子兵法娴熟,谋略出众,实乃不世之帅才。”
崇祯闻言,饶有兴致的道:“噢,还有此等帅才,你怎么不早说啊,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朕正愁找不到可独当一面的帅才呢。”
张维贤连忙解释道:“微臣原本不想在皇上面前多嘴,这会儿微臣马上就要退了,感觉这么一个帅才埋没了实在可惜了,正好又听说陕西三边总督近日被撤职查办,所以才斗胆跟皇上多句嘴。”
崇祯闻言,顿时为难了,倒不是说他不相信张维贤,对张维贤他还是比较信任的,因为张维贤从来不拿拥立之功邀宠,平时也没有多过一句嘴,从来不干预朝政,只是默默的管着京营屯卫和五军都督府。
按理来说,这么一个听话的肱股之臣临到要退了特意举荐了一个帅才来出任总督,他再拂人家面子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但是,兵部尚书喻安性和吏部尚书王应熊都已经举荐洪承畴出任三边总督了,这两人也是他比较信任的朝廷重臣,拂了他们的面子也不好,怎么办呢?
崇祯一咬牙,干脆廷议吧,不是朕不给你们面子,朕也很难取舍啊。
他实话实说道:“英国公,朕对你举荐的人还是比较放心的,但是,在此之前,兵部尚书喻安性和吏部尚书王应熊都已经举荐洪承畴出任三边总督了,朕委实难以决断,要不明天早朝,交给朝臣来廷议吧,你看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这结果张维贤早就知道了,他装出遗憾的样子,恭敬道:“皇上恕罪,是微臣多嘴,让皇上为难了。”
崇祯心里这个过意不去啊,连忙起身来到他跟前,把他扶起来,温言宽慰了一番。
第323章 总督之争
张斌从英国公府出来,身后却多了个跟屁虫,张世泽跟的那叫一个紧啊,张斌去哪儿他就去哪儿。
张斌去上茅房,他就站外面等着;
张斌去跟他父亲告辞,他也去跟他父亲告辞;
张斌一上马车,他也跟着钻进车厢,而且一路还唠唠叨叨,问个没完没了。
这家伙,不会脑子有病吧,张斌试着问了一下这家伙的读书情况,结果吓了一大跳,四书五经他竟然比自己还熟,简直倒背如流。
这家伙,没毛病啊,怎么就这么神经兮兮的呢?
张斌在马车上跟他聊了一路,才知道,原来这家伙是被英国公关出毛病来了。
英国公说他一天在家瞎混,那是被逼的,只要他出去找京城那些执侉玩,绝对会被英国公逮回来,好好教训一顿,让他不要跟着人家去惹事,久而久之,他就不敢出门了。
这么一个游神被限制在家里,内心是多么的无聊,可以想象,这一放出来,他兴奋的都有点神经质了。
英国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交待,张斌也不知道到底教他什么,正好,回到崇兴寺,赵如已经把洪承畴和喻安性的履历拿来了,张斌想着,干脆教这家伙阴人吧,省得他袭承英国公之后还跟个愣头青一样,被人给阴了。
于是乎,张斌将喻安性的履历交给他,自己则拿着洪承畴的履历看起来。
这个洪承畴果然有问题啊,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等职,到天启二年就擢升为浙江提学佥事。
总共六年时间,升了三次职,这是不合规矩的。
因为大明的官员一般都是三年一大考,大考之后才会升职,他六年时间竟然升了三次职,怎么升的?
朝廷官员里面,升职最快的应该是庶吉士,科举考完,进士高中,考上庶吉士,在翰林院学习三年,然后放出来,那职位就会嗖嗖的往上升。
洪承畴刚中进士就授刑部主事,很显然,他并没有考上庶吉士,再说了,就算是庶吉士也要三年才能升一次职啊!
他为什么升这么快呢,难道是他做出了了不得的功绩了吗?
这是不可能的,在刑部这种衙门当主事、员外郎、郎中,能混出什么功绩来,他就算是吹到天上去也吹不出什么功绩来。
唯一的可能,他投入了浙党的怀抱,成为浙党的重点培养对象,因为万历四十四年的时候,内阁首辅是浙党首领方从哲,他如果投入了浙党的怀抱,前面升职两次也就不奇怪了,到了天启二年,浙党失去了内阁首辅的位置,朝堂之上大部分都是东林党,所以,他被外放到浙江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他擢升浙江提学佥事后又来鬼了,竟然在天启四年又被擢升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左参议,到了天启七年他又被擢升为陕西督粮参政。
十一年时间,没有任何功绩,连续擢升五次,直接从一个新科进士变成从三品的参政,就跟坐了直升飞机一样,这让当了二十多年巡按御史,一直原地踏步的杨鹤情何以堪!
杨鹤好歹还是比较有名的,整个朝堂都知道他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杨镐犯了死罪,别人不敢弹劾,他敢,结果,这样的官员二十多年没升一级,洪承畴这种没有任何功绩的官员,十一年被连续擢升五次!
狗东西,你要不是浙党重点培养对象就来鬼了,万历朝你能坐直升飞机就不说了,天启朝你还是一路直升飞机,那时候可是阉党的天下,要不是阉党中的浙党提拔你,你有个屁的直升飞机坐!
最后,当了三年参政,他又被提拔为延绥巡抚,这个倒是正常的,因为据记载,他杀了三百农民军,虽说是三百平民百姓,但好歹有功绩,提拔为延绥巡抚倒算说的过去。
不过,这家伙也真够狠毒的,杨鹤主抚,他反而大力围剿,他不但大力围剿,还杀俘虏,被他杀掉的农民军俘虏足有数万!
这个杀俘虏倒不能说完全是错的,因为杨鹤手里没银子,没粮食,俘虏的普通平民百姓放回去还是没饭吃,还是得反,不过他这个方法却有点太偏激了,要真本事通天,学自己的,想办法给老百姓收集粮食啊,杀俘虏算什么能耐。
看完这些,张斌已经明白了,杨鹤被撸绝对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因为接他位子的人温体仁都准备好了,撸他只是时间问题,温体仁原本就想好了,只要有机会就把他撸了,既给杨镐报了仇,又把洪承畴给提上去了,一举两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