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2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3/550

这下该怎么办呢,他在这些人跟前来回踱了两圈,好像是在观察他们,其实是在想该怎么“培养”他们。
他想了一会儿还是无法做决断,这时候他已经有点想回去问张斌的意见了,不过,光是体力好,读书不错,研习过兵法貌似还不够,因为东番九卫也有一些这样的人才,他想了想,干脆问道:“你们习过武吗?”
众人不由望向孙可望,因为他算是这些人里面最有“权威”的。
孙可望这会儿反而怂了,他也就敢背地里说两句狠话,真正的明军将领当面,他反而紧张的都不怎么会说话了。
众人看他这怂样,眼光又转向李定国。
李定国立马拱手道:“大人,我们曾习过几年武艺。”
张冠惊讶的看着他,这小家伙也就十四五岁吧,还习过几年武艺,难道他们从几岁就开始习武了?
当然,这个并不是重点,习过武艺就行,张冠点了点头,朝旁边的亲卫招手道:“去,把比试用的兵器架子抬过来。”
很快,两个亲卫便抬着满满一架子兵器过来了,不过这些兵器都是木制的,要是铁的,这两个亲卫怕也抬不动。
张冠看了看兵器架子,又看了看这些小家伙,鼓舞道:“还有力气跟人比试吧?”
一众小家伙立马拱手道:“有!”
张冠点了点头,挥手让所有人退到一边,然后又点了个亲卫小队长,让他上前考校一下这些小家伙的武艺。
那小队长把自己的戚家刀丢给手下人,又来到兵器架子跟前抽出一把同样长短的戚家刀,这才站到场中朗声道:“你们是一个个上,还是一起上?”
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孙可望就是个爆脾气,而且他还有个妒忌别人的坏毛病,刚李定国出头回了句话,他感觉自己很没面子,这会儿这小队长又在那里挑衅,他这火蹭的一下就上来了。
他也不打话,直接走到兵器架子跟前取了把跟那小队长差不多的刀子,然后掠到场中拱手道:“请。”
那小队长见只是个小家伙,并没有怎么在意,只是不疾不徐的耍起了辛丑刀法,慢慢攻了上来,孙可望却舞动着刀子,疯狂的砍杀起来,他用的全是战场上搏命的招式,又快又狠,单挑起来,明显比那小队长厉害的多,不一会儿,那小队长便抵挡不住,被他一刀架脖子上!
张冠不由在心中暗赞,好猛!
这小家伙虽然看似没有一点章法,每一刀却又极具实效,很明显,他练的不是普通的刀法,而是杀人的刀法。
张冠并没有让那小队长下场,而是让所有人都一一上前比试,结果,那小队长被这些小家伙砍的满头大汗,一个他都没打赢!
厉害啊,张冠又命人招来一个小旗,结果,那小旗还是一个都没打赢。
见鬼了,张冠有命人招来一个总旗,结果,还是一个都没打赢。
这帮小家伙,没这么厉害吧,这时候,张冠心中已经惊骇异常了,东番九卫的底层将领可都是实打实凭硬功夫升上来的,也就是说,这些小家伙最少也能当个总旗官!
他不信邪,又招来了一个把总,这下,这些小家伙总算不行了,一个个都被把总挑于枪下,唯有一个叫李定国的竟然也耍起了长枪,而且枪法比那把总还好,他竟然把那把总都干翻了!
张冠骇的下巴都快掉地上了,这小家伙竟然这么厉害,连把总都不是他对手,他一时技痒,来到兵器架前取了把最长的戚家军刀,跟李定国对战起来。
李定国毕竟年纪尚小,虽枪法出众,气力方面却远远不如张冠,最后还是被张冠凭蛮力给击败了。
不过,张冠心里十分清楚,假以时日,自己绝对不是这小家伙的对手,这小家伙就是一员天生的猛将,如果让他成长起来,实力甚至不在曹文诏、戚元功和俞成龙他们之下,这下真是捡到宝了!
如果这些人实力一般,他还不好意思在张斌跟前提起,现在,他已经测试出来了,这些小家伙身手都很好,在同龄人中很少有人能与他们匹敌,假以时日都能成长为不错的战将,尤其这个李定国,绝对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绝世猛将。
就凭这样一员猛将,他都必须去问问张斌,该不该培养,该怎么培养。
他匆匆交待了一下公务,又命人把这些小家伙的姓名、年龄和籍贯重新记录了一遍,然后便点了一队亲卫,打马直奔大员城总督府。
这个时候,张斌也很忙,他只是回到后院匆匆见了一下自己一双儿女,便将孙传庭招到前院书房密议起来。
孙传庭可在这里耽误几天了,再耽误恐怕就不能及时赶去陕西上任了,而且,张斌觉得他今后的作用甚至比卢象升还要大,所以,他刚一回来便招孙传庭密议起来。
为什么张斌会认为他今后的作用比卢象升还大呢?
倒不是说他作战比卢象升勇猛,也不是说他谋略就一定超过卢象升,主要是这会儿陕西三边的兵力还很足。
历史上,孙传庭崇祯九年才出任陕西巡抚,而那个时候,陕西三边已经名存实亡,各镇边兵不是被洪承畴给招走了,就是被李自成给招走了,最后孙传庭只在榆林镇招得万余人马,就这,孙传庭还率领秦军立下了不世功勋,生擒了当时的农民军领袖,第一任闯王高迎祥。
这会儿陕西三边的边兵可还多的很,因为洪承畴还未出任三边总督,李自成也没再次回陕作战,杨鹤也只是以招抚为主,压根就没有召集多少边兵,据张斌估计,这会儿陕西三边最少还有五万左右的秦军可供招募!
当然,这个兵马不是你想招多少就能招多少,兵马召集起来是要发粮饷的,没钱没粮,召集起来也会饿死。
张斌跟孙传庭讨论的最多的就是钱粮的问题,此时的陕西,要筹集粮草已经十分困难,就算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粮,五万大军,一个月最少要消耗五万石头粮食,一年就是六十万石,大明朝堂现在这情况,一年能给他送过去十万石粮食就算了不得了,所以,如果自己不给他支援,就算是兵源充足,他也只能召集一万左右的秦军,再多,就没饭吃了!
福广到陕西这粮可不好运,要横穿江西和湖广两省,还要经河南入潼关,才能抵达西安,而陕西三边离西安还有好几百里,这一趟运送下来,恐怕得好几个月,更重要的,沿途还不安全,因为农民军已经进入河南了,他们的目标很有可能是离潼关不远的洛阳,要运粮从那里过,不派大军保护的话,简直就是给农民军送粮。
而且,就算张斌肯运,也肯派大军保护,他最多也就能齐集几千辆马车,几千辆马车,运送一万石粮食,历经几个月,连押运粮草的将士口粮都不够,就好比派一万人去押运粮草,走一个月,粮草就被这一万人吃光了,他们根本就到不了陕西!
两人商量了很久,感觉还是将粮食运送到大沽港,经山东、北直隶大名府、山西,直接运往延绥镇比较保险,这样路途近了一半都不止,而且沿途大部分都是卢象升的辖区,安全方面肯定没有问题。
他们正商议沿途的粮食转运的问题呢,外面突然传来一声通传:“大人,张冠张大人求见。”
张斌闻言,不由莫名其妙,这会儿自己二哥来找他干嘛,难道是俘虏闹事了?
他看了看孙传庭,见孙传庭没有什么意见,便对门口道:“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张冠便满脸激动的走过来,他一见孙传庭也在,立马收起随意的表情,拱手正色道:“大人,我发现几个很不错的苗子。”
孙传庭见状不由大笑道:“哈哈哈哈,你们兄弟这是干什么?”
张斌闻言,尴尬的道:“二哥,伯雅兄又不是外人,不必装模作样了,什么苗子啊,把你激动成这样?”
张冠摸了摸脑袋,嘿嘿笑道:“我这不是怕扫了五弟的面子吗,这次送过来的反贼不愧是上过战场的,最少有两成以上都能通过战兵的测试,而且谢辉还发现好几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家伙,一个个都很壮实,还读过书,习过兵法,功夫还都不错,一般总旗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张冠这是一口气没说完,张斌却以为就这样了,这样的人才东番九卫也有不少,与其倾力去培养这些农民军的俘虏,还不如培养东番九卫的子弟呢,他淡淡的道:“这样啊,那就稍微培养一下,以后当个游击将军什么的就可以了。”
张冠喘了口气,急急的道:“我还没说完呢,他们中间有几个还不到十五岁,而且其中一个叫李定国的相当厉害,把总都不是他对手,我亲自跟他过了几招,要不是力气比他大,还不一定打的过他呢!”
“噢。”张斌闻言一愣,还不到十五岁,功夫竟然跟他二哥不相上下,这可不得了,他二哥张冠的能耐他是相当清楚的,如果光比功夫,大明现任的总兵里面强过他的也没几个,一个不到十五岁小家伙竟然这么厉害,等他长大了那还得了。
他愣了一下,猛然想起来,李定国,名字怎么这么熟悉呢,不会是南明朝的晋王李定国吧!
大明晋王李定国可是了不得的英雄人物,后人有诗赞曰:一生转战三千里,只手撑住半壁天。
为什么后人这么推崇李定国呢?
因为李定国在南明朝的抗清斗争中所立的战功足以惊俗骇世,他斩杀的清军将领数量唯有延平王郑成功能与之媲美。
根据清史稿记载,从后金立国,一直到南明朝灭亡,清军阵亡的六品以上武将总共三百零六名,这其中,率军斩杀清军将领最多的是延平王郑成功,他一人就斩杀了六品以上清军将领八十一员,斩杀数量上排名第二的就是晋王李定国,他总共斩杀了六品以上清军将领六十六员。
这还只是纯数量上的比拼,如果比质量,李定国甚至还要超过郑成功,因为他斩杀了两位螨清的王爷!
一个,是皇太极的大哥褚英的第三子,螨清的和硕亲王尼堪,而另一个,则是大名鼎鼎的大叛徒,螨清的定南王孔有德!
而且,要不是叛徒告密,另一个大名鼎鼎的大叛徒,螨清的平西王吴三桂很有可能也会死在他手里!
这么一个英雄人物真的侥幸被自己俘获了吗?
这时候,连张斌都有点不淡定了,因为很多书上都有描述,这李定国如果早点崛起,足以扭转乾坤!
一生转战三千里,只手撑住半壁天。
两蹶名王天下震,战功足以撼乾坤。
这个李定国,真的是历史上那位名震天下的大明晋王李定国吗?
第328章 八员虎将
李定国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大明人口亿万,同名同姓的不知凡几,光凭一个名字,张斌还不能确定这个李定国是不是历史上那个名动天下的大明晋王李定国。
此刻,他的脑海已经被这个名字给占据了,从战功上来说,李定国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孙传庭,因为孙传庭最好的战绩也只是在子午谷伏击十余万农民军,活捉农民军领袖高迎祥;而李定国却以八万大西军击败十余万清军主力,连斩螨清定南王孔有德和和硕亲王尼堪,十余万农民军和十余万清军主力谁更厉害这个不用想也知道。
现在,确定李定国身份反而比孙传庭上任三边总督的事情更重要了,张斌仔细想了想,试探着问道:“你说几个好苗子,他们是一起的吗,他们的名字你都记下来了吗?”
他这是想凭借其他人的名字来确定李定国的身份,因为大西军的四大将军和五军都督都是张献忠一手培养起来的,如果这些好苗子里面有跟李定国一起的,那很有可能会有四大将军和五军都督中的人物,只要有那么一个,他就能确定这个李定国就是大明晋王李定国。
这些小家伙是不是一起的张冠还真不清楚,但是,所有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他却是让人记录了一份。
他连忙从怀里掏出记录,交给张斌,尴尬道:“我忘了问他们是不是一起的了,不过他们的名字我都让人记下来了。”
张斌闻言,皱了皱眉头,接过张冠手中的名单,仔细看起来。
他原本是没抱多少希望的,因为张冠并没有问过这些小家伙是不是一起的,那么从其他人很可能跟大西军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是,他看到名单上的名字之后,却是激动的双手直颤,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王尚礼、白文选、冯双礼、马元利、张化龙,大西军四大将军和五军都督一个不差!
“哈哈哈哈哈哈”,张斌忍不住大笑起来,张献忠这会儿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吧,他辛辛苦苦选拔出来的人才,还没培养起来就被自己一锅全端了,“哈哈哈哈哈哈”。
他实在忍不住想要笑,孙传庭和张冠却是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不明觉厉。
张斌得意的大笑了一会儿,这才注意到孙传庭和张冠的表情,他连忙忍住笑意,激动的道:“伯雅兄,走,我带你去看看这些青年才俊,或许,以后你还会跟他们并肩作战呢。”
说罢,他便站起身来,拉着张冠往外走去,孙传庭这个莫名其妙啊,怎么聊着聊着粮食问题又跑去看什么青年才俊呢,还有,人家才十多岁年纪,怎么会跟自己并肩作战呢?
此时,李定国、孙可望等人正受命陪着谢辉在指挥使衙门等候消息,他们完全不明白为什么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惊动千户大人也就算了,因为他们就是在千户大人眼皮子底下测试的,没想到,千户大人竟然还带着他们来见指挥使大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3/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